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控震源谐波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斌 张志林 +2 位作者 赵国勇 何京国 陶夏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3-1060,1-2,共8页
在应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资料采集时会产生谐波干扰,谐波畸变包括振幅畸变和相位畸变,这些畸变会降低相关信号的质量。本文从可控震源机械本身、地表耦合以及震源参数三个方面对谐波干扰产生的原因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可控震源振... 在应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资料采集时会产生谐波干扰,谐波畸变包括振幅畸变和相位畸变,这些畸变会降低相关信号的质量。本文从可控震源机械本身、地表耦合以及震源参数三个方面对谐波干扰产生的原因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可控震源振动与大地耦合响应、谐波能量与施工参数关系理论分析为基础,对不同地表耦合程度和不同激发参数产生谐波的大小及对资料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在地表耦合上,首次提出了基于"半刚度"地表耦合谐波压制技术,指出增加一次空振扫描可改善可控震源与疏松地表耦合效果。在震源参数上,分析了震源台数、扫描长度、振动次数、扫描宽度等参数对谐波出现时间和振幅能量的影响,建议采用"少台、少次、低驱动、长扫描"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谐波 地表耦合 震源参数 半刚度
下载PDF
根据工区地表条件确定合适的可控震源驱动幅度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小峰 槐永军 +1 位作者 刘会林 白志国 《物探装备》 2018年第6期399-403,共5页
本文就可控震源与地表耦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机械液压的限制条件、控制模型及基值力控制原理来说明可控震源输出力应根据工区主要地表条件来确定合适的驱动幅度,从而避免一味追求高输出力而降低了子波的重复性和地震资料的品质的... 本文就可控震源与地表耦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机械液压的限制条件、控制模型及基值力控制原理来说明可控震源输出力应根据工区主要地表条件来确定合适的驱动幅度,从而避免一味追求高输出力而降低了子波的重复性和地震资料的品质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地表耦合 驱动幅度 地表条件
下载PDF
电容耦合电阻率法介绍及其应用效果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云见 米晓利 +2 位作者 何展翔 宋喜林 何兰芳 《物探装备》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电容耦合电阻率法 (CCR)是一种新颖的物探方法 ,它利用电容向地下供电 ,并利用电容来测量地表耦合电位。由于不需要接地 ,CCR解决了常规电阻率法在表层电阻率高的地区难以布极、供电困难等问题。CCR具有信息丰富 (可以连续采集 )、效率... 电容耦合电阻率法 (CCR)是一种新颖的物探方法 ,它利用电容向地下供电 ,并利用电容来测量地表耦合电位。由于不需要接地 ,CCR解决了常规电阻率法在表层电阻率高的地区难以布极、供电困难等问题。CCR具有信息丰富 (可以连续采集 )、效率高 (沿地面拖动测量 )的特点 ,是一种在浅层勘探中很有前景的方法。文中在对这一方法的原理、工作方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对其应用效果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电阻率法 地球物理勘探 地表耦合电位 CCR 电阻率
下载PDF
土壤湿度-地表气温耦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2022年8月复合型热浪事件的影响
4
作者 崔彩珍 余锦华 +1 位作者 代刊 云星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9-1720,共12页
2022年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复合型热浪给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均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利用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1979—2022年6—8月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集的土壤湿度等资料,定义... 2022年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复合型热浪给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均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利用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1979—2022年6—8月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集的土壤湿度等资料,定义了复合型热浪事件强度指数及其相应的土壤湿度-地表气温耦合指数,采用分段线性拟合等方法,探讨此次复合型热浪特征及土壤湿度-地表气温耦合的影响.结果表明:(1)2022年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复合型热浪事件强度为1979年以来最强,伴随最强的土壤湿度-地表气温耦合.空间分布显示,强的热浪发生在四川东部、重庆西部、湖南等地,这些区域的土壤湿度严重偏干,蒸发受限,获得的净辐射主要用于地表向上的感热通量,使土壤湿度-地表气温出现强的正反馈过程,对热浪的维持起重要作用.(2)复合型热浪中土壤湿度-地表气温耦合影响日间和夜间热浪的物理强迫及过程不同:日间,地表净太阳短波向下辐射增强的强迫作用,促使发生强的土壤湿度-地表气温耦合,引起日间热浪.夜间,白天积累在土壤的热量,通过减小大气热量通量辐散,使夜间地表气温下降减慢,形成夜间热浪,这与以往研究单独夜间热浪的过程不同,后者认为夜间热浪主要与大气柱水汽增加引起的大气逆辐射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热浪事件 土壤湿度-地表气温耦合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大坝下游河床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杰 刘豪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第1期244-247,共4页
基于雷诺平均方程(N-S方程)、k-ω湍流模型,并利用CFD-Fluent及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通过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探讨单因素影响及多因素影响下河床潜流带内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床潜流带的温... 基于雷诺平均方程(N-S方程)、k-ω湍流模型,并利用CFD-Fluent及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通过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探讨单因素影响及多因素影响下河床潜流带内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床潜流带的温度场对流速v和水深H较为灵敏,其余依次为沙坡高度h和河床底质渗透系数k;河道水位与河床潜流带的温度场变化呈正相关;多因素共同作用对河床潜流带温度场影响明显,且在沙坡下会出现一个半圆的低温区域。通过对大坝下游河床潜流带的温度场进行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可对水库下游河流生态治理和修复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 潜流带 温度场 地下水-地表耦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GSFLOW的青土湖生态输水量-湖水面积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云彤 周妍 +1 位作者 崔亚莉 邵景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41,共10页
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如何科学处理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一直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难点课题之一。关于流域中上游生态输水与尾闾湖水域面积(或湿地面积)关系的定量化研究较少。以我国西北干旱... 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如何科学处理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一直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难点课题之一。关于流域中上游生态输水与尾闾湖水域面积(或湿地面积)关系的定量化研究较少。以我国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尾闾湖—青土湖为例,利用GSFLOW建立了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其中采用LAK模块及SFR2模块分别处理湖泊和输水渠道,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不同生态输水方案下湖泊湖面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青土湖生态输水量-湖水面积关系,确定了青土湖生态输水的合理范围。研究结果显示:当前3100×10^(4) m^(3)/a的生态输水量可以保证青土湖维持年内最高湖水水位1212.23 m(平均水位1211.68 m),稳定最大面积可达16.27 km^(2);当输水量为2000×10^(4)~3700×10^(4) m^(3)/a时,随输水量增大水面面积线性增加,面积变化率相对稳定;当输水量为3700×10^(4)~4500×10^(4) m^(3)/a时,水面面积随生态输水量增多,面积增大率逐渐减小;当输水量大于4500×10^(4) m^(3)/a时,水面面积随生态输水增多增大幅度很小,特别是当生态输水量大于5500×10^(4) m^(3)/a时,面积变化率趋近于0。从维持当前青土湖水面面积和向青土湖生态输水的效益考虑,红崖山水库向青土湖的生态输水量应保持在3100×10^(4)~4500×10^(4) m^(3)/a。研究成果对于确定西北干旱区合理生态需水,协调生态、经济、社会用水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土湖 生态输水-水面面积关系 数值模拟 地下水-地表耦合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