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康Z7︱行摄俄罗斯 来自地球边缘的冰雪传奇 挑战零下30℃的俄罗斯风光
1
作者 姚燚垚 枪炮玫瑰(文/图) 《摄影之友》 2019年第7期76-81,共6页
重点参数尼康Z7传感器:约4,575万有效像素背照式全画幅CMOS感光度:ISO64-25,600(可扩展至32-102,400)自动对焦:混合式对焦系统,493个对焦点,覆盖率90%显示屏:3.2英寸210万点触摸屏取景器:369万点电子取景器,100%视野覆盖率,0.8×放... 重点参数尼康Z7传感器:约4,575万有效像素背照式全画幅CMOS感光度:ISO64-25,600(可扩展至32-102,400)自动对焦:混合式对焦系统,493个对焦点,覆盖率90%显示屏:3.2英寸210万点触摸屏取景器:369万点电子取景器,100%视野覆盖率,0.8×放大倍率机身防抖:五轴机身防抖,可补偿5档快门速度连拍速度:9fps快门速度:30-1/8000s视频:4K30p, N-LOG(4:2:2 10-bit HDMI输出)存储介质:XQD卡电池:EN-EL15b(续航330张)机身重置:675g机身尺寸:134×100.5×67.5mm其他:内置Wi-Fi、蓝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画幅 Z7 微单相机 地球边缘 俄罗斯
原文传递
地球边缘大气密度时空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正雄 李文皓 张珩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77-1184,共8页
分析了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的时变特性及空间分布特性。从物理原因出发并基于NRLMSISE-00和MET-99大气模型计算随不同时空变量变化的相对大气密度,以说明各时空因素对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地球边缘大气密度具有较强的... 分析了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的时变特性及空间分布特性。从物理原因出发并基于NRLMSISE-00和MET-99大气模型计算随不同时空变量变化的相对大气密度,以说明各时空因素对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地球边缘大气密度具有较强的时变特性,昼夜和季节均对大气密度产生一定影响。空间特性表现为纬度对大气密度的影响明显,而经度影响微弱。季节不同导致纬度的影响程度不同,纬度因素在夏季和冬季的影响强于春秋。随着纬度的增加,季节对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的影响逐渐增强,而当地时间的影响呈减弱趋势。相比较而言,低纬区的昼夜波动强于季节波动,高纬区的季节波动强于昼夜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边缘大气 大气密度 时空特性 NRLMSISE-00 MET-99
下载PDF
瑞利散射姿态敏感器 被引量:1
3
作者 Scott J.Janz Ernest Hilsenrath +2 位作者 Dave Flittner Donald Heath 郑克隆 《控制工程(北京)》 2000年第2期29-33,共5页
研制成功了一种用于测量卫星姿态的新型测量仪器,这种仪器工作原理基于对地球边缘散射紫外辐射的测量。它包含一个非常稳定的紫外带通滤光片,中心波长为355nm。它还具有光学成像系统和一个二级管线阵探测器.在地球边缘,这种波长的辐射... 研制成功了一种用于测量卫星姿态的新型测量仪器,这种仪器工作原理基于对地球边缘散射紫外辐射的测量。它包含一个非常稳定的紫外带通滤光片,中心波长为355nm。它还具有光学成像系统和一个二级管线阵探测器.在地球边缘,这种波长的辐射亮度是由瑞利散射决定的。大气垂直高度超过20km时,通常每升高1km,辐射亮度下降15%。当轨道高度为306km时,理论上本仪器在地球边缘的分辨率为每像元0.39km(相当于0.012°).这意味着与典型的红外姿态敏感器相比,性能有重大改善,因为红外姿态敏感器精度一般在0.1°左右。本敏感器系统与航天飞机的太阳反向散射紫外试验设备(SSBUV)组装在一起,于1996年1月在航天飞机执行其STS-72任务时进行飞行试验。本文介绍仪器的标定及其光学特性,还讨论本仪器的首次飞行试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仪器精度与航天飞机用常规仪器实现的±0.05°指向精度差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遥感 地球边缘散射 紫外辐射 卫星 RSAS 瑞利散射姿态敏感器
下载PDF
地球低纬区边缘大气密度的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正雄 李文皓 +2 位作者 张珩 肖歆昕 刘开磊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2年第6期637-644,共8页
基于NRLMSISE-00大气模型讨论日地空间环境对地球低纬度地区边缘大气密度的影响,提出预测地球低纬地区边缘大气日平均密度的简化模型法和经验法。简化模型法利用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的11年准周期特性,通过预测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变化... 基于NRLMSISE-00大气模型讨论日地空间环境对地球低纬度地区边缘大气密度的影响,提出预测地球低纬地区边缘大气日平均密度的简化模型法和经验法。简化模型法利用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的11年准周期特性,通过预测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变化规律以预测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经验法则直接利用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的日平均密度变化曲线经过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日平均密度变化规律曲线,然后将曲线拟合得到不同高度下的密度昼夜波动规律,再利用预测得到的日平均密度即可计算出具体当地时间对应的密度情况。误差分析说明经验预测法比简化模型法精度更高。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使用方便,可用于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的工程化预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边缘大气 空间环境 密度波动预测 NRLMSISE-00大气模型
下载PDF
在地球边缘研究
5
作者 John L.Anderson 林志信 《世界科学》 1990年第1期20-21,共2页
系绳卫星可以探索知之甚少的上层大气层压域,有助于了解气候及为高超音速飞行器开辟通道。
关键词 大气层 高层大气探测 地球边缘研究
下载PDF
地球大气边缘高超声速飞行再入点调整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正雄 张珩 +3 位作者 肖歆昕 李文皓 刘开磊 马欢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46-954,共9页
分析环境波动对地球大气边缘高超声速飞行的影响,论证了利用微弱气动力实现再入点调整的可能性。提出神经网络I-PIDA姿态控制策略,控制力矩由脉宽调制驱动的反作用推力器实现,利用模糊预测制导的方法实现再入点的精确调整。仿真算例说... 分析环境波动对地球大气边缘高超声速飞行的影响,论证了利用微弱气动力实现再入点调整的可能性。提出神经网络I-PIDA姿态控制策略,控制力矩由脉宽调制驱动的反作用推力器实现,利用模糊预测制导的方法实现再入点的精确调整。仿真算例说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姿态跟踪和再入点的位置调整,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大气边缘 高超声速 再入点调整 神经网络I-PIDA 模糊预测制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