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36
1
作者 夏新阶 舒见闻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97-204,共8页
李梅锌矿床是渔塘超大型铅锌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运用地洼学说预测,经初步验证查明的大型矿床。主要组分锌>5%,铅很低。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台地边缘藻礁灰岩相中,为同生构造组合、穹窿、北北东和北西西向地洼... 李梅锌矿床是渔塘超大型铅锌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运用地洼学说预测,经初步验证查明的大型矿床。主要组分锌>5%,铅很低。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台地边缘藻礁灰岩相中,为同生构造组合、穹窿、北北东和北西西向地洼构造所控。属多因复成矿床,地台阶段主要是矿源层经压溶作用形成构造压溶热液成矿,在地洼阶段可能是渗流热液成矿,铅锌等成矿物质来自寒武纪碳酸盐围岩,主要成于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矿床 质特征 成因 学说
下载PDF
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发展纲领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73-290,共18页
地洼学说(活化区理论)自1956年诞生以来,经受过35年的检验,已发展成为5个组成部分和2个衍生学科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结构是以第一个组成部分,即大陆地壳中发生于地台阶段之后、特征与地槽区不同的一种新型活动区——活化区即地洼区概... 地洼学说(活化区理论)自1956年诞生以来,经受过35年的检验,已发展成为5个组成部分和2个衍生学科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结构是以第一个组成部分,即大陆地壳中发生于地台阶段之后、特征与地槽区不同的一种新型活动区——活化区即地洼区概念为内核。保护层为其余的组成部分和衍生学科,即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递进(地洼)成矿理论、壳体概念和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以及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学。 地洼学说是属于作者倡议建立的“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范畴。它的发展纲领应是运用“历史—动力综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贯彻理论实践并重和切合生产需要的学术路线;采用充实和加固内核以及调整某些保护层的方式;按照自我完善与学百家之长相结合的原则,研究领域包括学说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它以解决实际问题。 内核的充实和加固包括两个方面:(1)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地洼区的鉴别依据、类型划分、形成时代、分布地区、地壳运动等方面的问题。(2)实用方面的研究,例如用于区域地质、地貌、新构造、地震等方面的问题。 关于保护层的加强和扩大,主要有如下的工作:(1)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在理论方面为适用范围的检验,地壳发展按照动定转化规律的原因、超越发展阶段问题、可逆发展问题及哲学思维方法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说 成矿 质构造
下载PDF
地洼学说编图的指导思想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86-307,共22页
总结了国内、外运用地洼学说编图实践的经验,强调了以“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史为主线,时空兼顾,四维思维,现象与本质并映,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为总因”。作为主导思想。详细阐述了构造层、构造区两大要素的确切含义。指出构造层必须具有... 总结了国内、外运用地洼学说编图实践的经验,强调了以“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史为主线,时空兼顾,四维思维,现象与本质并映,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为总因”。作为主导思想。详细阐述了构造层、构造区两大要素的确切含义。指出构造层必须具有大地构造的属性,而不仅是构造旋回的时间意义;构造区的划分是以历史发展为纲并应以现阶段的大地构造体制性质为标准。进一步提出,作为地壳递进发展总因的地幔蠕动,其基本变化分为活跃和平静时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地幔物质的温差而引起的垂向蠕动强弱变化及由此引起的侧向蠕动强弱变化。由于这些变化的控制,地壳构造发展既在时间上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又在立体空间上发生形态、大小和位置的变化。最后论述了幔-壳成矿学及其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演化史 构造层 幔蠕动 幔-壳成矿学 编图 学说 活化区理论
下载PDF
关于地洼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16,共16页
针对有关地洼区研究中引起不同看法和争议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①地洼区的属性问题;②地洼区与活化区,③地洼区与地球动力学;④地洼与一些有关的其它盆地(如地洼与裂谷,地洼与断拉谷、地洼与地堑)的区别和联系,正确认识和区分上述问题,... 针对有关地洼区研究中引起不同看法和争议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①地洼区的属性问题;②地洼区与活化区,③地洼区与地球动力学;④地洼与一些有关的其它盆地(如地洼与裂谷,地洼与断拉谷、地洼与地堑)的区别和联系,正确认识和区分上述问题,对地洼学说的进一步提高将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 活化区 球动力学 裂谷 断拉谷 学说
下载PDF
地洼学说成矿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湘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26-336,共11页
本文简述了地洼成矿理论的基本要点。结合国内外研究实例,对构造-成矿类型及模式,多因复成成矿的标志,“原地洼区”成矿等作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构造动力成矿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地壳演化与成岩成矿元素演化的一体性、顺序性、周期性... 本文简述了地洼成矿理论的基本要点。结合国内外研究实例,对构造-成矿类型及模式,多因复成成矿的标志,“原地洼区”成矿等作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构造动力成矿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地壳演化与成岩成矿元素演化的一体性、顺序性、周期性和方向性等是构造动力成矿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综述了近年地洼成矿理论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理论 矿床成因 构造成矿动力学 研究现状 学说 成矿元素 成矿作用
下载PDF
河南大河铜矿成矿特征和深边部及外围找矿潜力 被引量:8
6
作者 杨群周 彭省临 +1 位作者 张录星 雷德有 《矿产与地质》 2003年第z1期320-323,共4页
以地洼学说成矿学理论为指导,据地物化资料,研究大河铜矿的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并对其深边部及外围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大河铜矿所赋存的二郎坪群细碧-石英角斑岩建造属二郎坪裂谷活动的产物,铜锌矿初始矿化发生于晚元古代或早古生代,... 以地洼学说成矿学理论为指导,据地物化资料,研究大河铜矿的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并对其深边部及外围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大河铜矿所赋存的二郎坪群细碧-石英角斑岩建造属二郎坪裂谷活动的产物,铜锌矿初始矿化发生于晚元古代或早古生代,地洼阶段的叠加矿化(构造叠加改造)对矿床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矿床属于构造-流体再造富集型多因复成矿床。矿体在平面和剖面上均呈雁行式排列,是剪切作用所形成局部张应力的产物,构造是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矿床所处的地质背景和类型对成矿有利,矿区深边部及外围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说 成矿学理论 成矿特征 找矿潜力 大河铜矿 河南桐柏
下载PDF
河南省地洼型造山运动与金矿成矿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群周 彭省临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01-308,共8页
河南省内地洼型造山经历了汇聚型到离散型的转换,造成早期断裂的重新活动,并引起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控制了金矿成矿的时空分布(过渡际成矿作用),形成了45个Ⅳ级大地构造单元。金矿受层位控制明显,前地洼阶段的金矿化使金... 河南省内地洼型造山经历了汇聚型到离散型的转换,造成早期断裂的重新活动,并引起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控制了金矿成矿的时空分布(过渡际成矿作用),形成了45个Ⅳ级大地构造单元。金矿受层位控制明显,前地洼阶段的金矿化使金在一些地质体中初步富集。地洼阶段的(叠加)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离散型的地洼型造山过程中,对省内金的工业矿床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和不同型式、不同规模、不同期次的构造活动是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分析了金矿床的形成机制,并指出了找金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说 造山运动 成矿 金矿床
下载PDF
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发展纲领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国达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1年第5期16-24,共9页
地洼学说(活化区理论)自1956年诞生以来,经受过35年的实践检验,已发展成为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和两个衍生学科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结构是以第一个组成部分,即大陆地壳中发生于地台阶段之后,与地槽区不同特征的一种新型活动区—活化区即地... 地洼学说(活化区理论)自1956年诞生以来,经受过35年的实践检验,已发展成为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和两个衍生学科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结构是以第一个组成部分,即大陆地壳中发生于地台阶段之后,与地槽区不同特征的一种新型活动区—活化区即地洼区概念为内核,保护层为其余的组成部分和衍生学科,即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递进(地洼)成矿理论、壳体概念和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以及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学。 地洼学说是属于作者建立的“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范畴,它的发展纲领应是运用“历史—动力综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贯彻理论实践并重和切合生产需要的学术路线,采用充实和加固内核以及调整某些保护层的方式,按照自我完善与学百家之长相结合的原则,研究领域包括学说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它以解决实际问题。 内核的充实和加固包括两个方面;(1)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地洼区的鉴别依据、类型划分、形成时代、分布地区、地壳运动等方面的问题。(2)实用方面的研究,例如运用区域地质、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地热、水文地质、地貌、新构造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说 成矿 规律
下载PDF
近年来国际上研究地洼学说概况 被引量:3
9
作者 周裕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74-383,共10页
本文介绍了近五年来(1985—1989)国际上研究、评介和发展地洼学说的概况,对显生宙地洼区和前寒武纪原地洼区的特征作了归纳,并对各类地洼区作了比较。最后列举了当前国际上研究地洼学说和地洼成矿学的新动向。
关键词 构造-岩浆活化区 原活化区 学说 成矿学
下载PDF
国际上研究地洼构造和成矿现状
10
作者 周裕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3-90,共8页
文中介绍近十年来国际上引用、评述、发展地洼学说的情况。以及地洼学说与其地相关学说(如构造-岩浆活化学说、第二次造山说、板块构造)的异同。
关键词 学说 构造-岩浆活化 成矿 构造
下载PDF
与地洼学说相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心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强调了陆内地台活化造山,是地洼学说即活化构造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从板块构造“地学革命”对经典地槽造山成因论的否定;从近廿年板块构造研究华南大地构造取得突破经典板块碰撞造山模式,提出了板内弧后造山新模式的研究实例;以及从活化... 强调了陆内地台活化造山,是地洼学说即活化构造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从板块构造“地学革命”对经典地槽造山成因论的否定;从近廿年板块构造研究华南大地构造取得突破经典板块碰撞造山模式,提出了板内弧后造山新模式的研究实例;以及从活化构造理论与多岛海板内变形理论的对比等几方面的阐明,指出陆内活化造山区,作为地台区、陆缘造山带之外的第三种大地构造类型,其自主创新的意义和作用至今并未改变。强调了地洼学说或活化构造理论与板块构造理论之间并不是对立和互相排斥,一分为二、取长补短,有利于推进中国大地构造的研究和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活化造山区 核心概念 学说 理论创新 活化构造理论与板块构造理论
下载PDF
陈国达与地洼学说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淑贞 汪灵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洼学说的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地洼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找矿应用情况,以及在国内外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宣传和弘扬地洼学说这一中国人自主创立的大地构造新理论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 陈国达 学说 构造
下载PDF
《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地洼学说发展中的最新力作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省临 刘亮明 赖健清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由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地洼学说创始人陈国达院士主笔、与5家单位17名专家合著的《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一书已于1998年11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1996年陈国达院士独著的《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 由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地洼学说创始人陈国达院士主笔、与5家单位17名专家合著的《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一书已于1998年11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1996年陈国达院士独著的《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体系概论》出版以来,由地洼学说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说 构造学 成矿学 找矿勘查
下载PDF
一个超越地台阶段的地洼──钦州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玉平 陈世益 彭柏兴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82-287,共6页
从沉积建造、岩浆建造、构造型相和地质发展史角度,论述了钦州地区的大地构造特征。该区在早古生代隶属华南地槽区,加里东运动后,在华南其它地区已进入地台区情况下,仍然为地槽。东吴运动期间,该地槽封闭,并随即开始了地槽阶段晚... 从沉积建造、岩浆建造、构造型相和地质发展史角度,论述了钦州地区的大地构造特征。该区在早古生代隶属华南地槽区,加里东运动后,在华南其它地区已进入地台区情况下,仍然为地槽。东吴运动期间,该地槽封闭,并随即开始了地槽阶段晚期——褶皱带期,为一个残留地槽。印支运动后,又同华南其它地区一起,演化到地洼区阶段,成了东南地洼区的一部分。由此可见,钦州地区是一个超越了地台阶段的地洼。它与其它经由地台阶段的地洼相比,具有如下特征:(1)残留地槽具有继承性特征,仅出现于其负地槽部位;(2)它的出现受控于长期活动的深断裂;(3)在残余地槽间的活动性稍差,而在地洼阶段早期的活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学说 残余
下载PDF
试论系统的结构相关性——地洼学说中的系统思想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代志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1987年第3期45-51,共7页
系统思想、系统方法构成的系统理论已经被运用到各门科学领域中,并且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系统理论本身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大地构造理论——地洼学说中的系统思想之探讨,提出了系统的结构相关性概念,并从系统理论与地壳系统... 系统思想、系统方法构成的系统理论已经被运用到各门科学领域中,并且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系统理论本身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大地构造理论——地洼学说中的系统思想之探讨,提出了系统的结构相关性概念,并从系统理论与地壳系统的演化规律两方面阐述了结构相关性的基本内容,且简单说明了它在成矿学方面的具体应用。一、系统、要素、结构、度与结构相关性为了叙述问题清楚、理论上严谨起见,我们先说明这样几个概念:系统、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相关性 学说 系统思想 要素 空间结构 客观系统 时间结构 基本内容 系统理论
下载PDF
地洼学说的发展与未来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自立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陈国达(1956)创建的地洼学说,首次阐明了地槽区→地台区之后的新构造单元——活化区(地洼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继提出了“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律”、“地洼(递进)成矿理论”、“构造系概念”、“壳体概念”、“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 陈国达(1956)创建的地洼学说,首次阐明了地槽区→地台区之后的新构造单元——活化区(地洼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继提出了“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律”、“地洼(递进)成矿理论”、“构造系概念”、“壳体概念”、“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以及成矿构造学和构造地球化学等分支学科,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的理论体系。对此,陈国达教授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并在吸取“地槽学说”、“板块学说”和“地质力学”等优点的基础上,拟定出了一个以《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为基本内容的开放性的发展纲领。从而把对地洼学说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为大地构造及成矿学开辟了一条新的宽广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说 成矿理论 构造
下载PDF
世界各地地洼构造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裕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3-300,共8页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地洼学说及其引伸或分支学派,第二部分概述国内外学者介绍、引用、评述和发展地洼学说的情况,第三部分叙述世界各地地洼构造。
关键词 学说 构造 世界 构造-岩浆活化
下载PDF
世界各地地洼构造(续五)
18
作者 周裕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2-96,共5页
关键词 构造 世界 学说
下载PDF
地洼学说的创新意义 被引量:1
19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0-352,共3页
关键词 学说 槽一台学说 岩浆活动 构造
下载PDF
滇中地区前地槽大地构造演化─运动特征
20
作者 赖健清 陈国达 彭省临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0-353,共4页
滇中地区前地槽构造层可以细分为活动构造层和“稳定”构造层,分别以哀牢山群及大红山群老厂河组为代表.它们是原陆壳活动阶段和原陆壳“稳定”阶段的产物.原陆壳活动阶段与地槽和地洼2个活动阶段在构造层分布特征、物质来源、沉积... 滇中地区前地槽构造层可以细分为活动构造层和“稳定”构造层,分别以哀牢山群及大红山群老厂河组为代表.它们是原陆壳活动阶段和原陆壳“稳定”阶段的产物.原陆壳活动阶段与地槽和地洼2个活动阶段在构造层分布特征、物质来源、沉积建造、岩浆建造、构造变形和区域变质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原陆壳“稳定”区已经初步具备陆壳特征,沉积区属于稳定的浅海,其沉积物来源于同期的稳定陆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说 云南 构造演化 构造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