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地权制度安排与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兼评“三权分置”改革与《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 被引量:20
1
作者 桂华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81,共10页
与私有制下土地作为纯粹财产对象不同,公有土地不仅是农业生产要素,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弥合地权配置中公共原则与私人原则之间的冲突是设置我国农地制度的难点。片面强化个体农户承包经营权而虚化集体所有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与私有制下土地作为纯粹财产对象不同,公有土地不仅是农业生产要素,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弥合地权配置中公共原则与私人原则之间的冲突是设置我国农地制度的难点。片面强化个体农户承包经营权而虚化集体所有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终造成既不公平又无效率的地权配置结果。与之相比,国有农场在地权制度安排中凸显土地的公有属性,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两个方面都存在优势。针对当前农村地权配置矛盾,中央提出"三权分置"的改革思路,落实该项改革的关键是尊重集体所有权,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合适的产权制度安排。与之相关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也需要从土地公有制出发,兼顾私权保护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公有制 地权配置 “三权分置”改革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与农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地权配置的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郑雄飞 吴振其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9,共9页
“乡土中国”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社会事实。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着力点。优化地权配置,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从地权配置角度切入,剖析乡村振兴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内生关... “乡土中国”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社会事实。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着力点。优化地权配置,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从地权配置角度切入,剖析乡村振兴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内生关系,探究了当前农地流转的成绩、不足以及困境,以图耦合地、人、业、钱等要素的关系。为推进农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应当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化的农地流转市场并充分监管农地用途,合理界定相关权利主体及其行为边界,激活土地的多层次权能,促进现代农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地流转的后顾之忧,殷实农民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地流转 地权配置 体制机制创新
下载PDF
累退税、土地市场与地权配置 被引量:1
3
作者 田传浩 方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8-63,共6页
研究目的:在土地市场存在的情况下,分析累退税制度对地权配置的影响。研究方法:历史文献、逻辑推理与案例比较。研究结果:(1)人头税与土地税实际上均与土地挂钩,导致了事实上的土地累退税;(2)明朝的士人优免制度形成了制度上的土地累退... 研究目的:在土地市场存在的情况下,分析累退税制度对地权配置的影响。研究方法:历史文献、逻辑推理与案例比较。研究结果:(1)人头税与土地税实际上均与土地挂钩,导致了事实上的土地累退税;(2)明朝的士人优免制度形成了制度上的土地累退税;(3)豪强与权贵具有更强的逃税和避税能力,造成了事实上的土地累退税;(4)中国近年来具有土地规模累进特征的农业补贴制度,对地权配置的影响起到了与土地累退税类似的效果;(5)具有土地累退税特征的财税制度影响了土地市场运作,促进了地权集中,导致了效率和公平双重损失。研究结论:应改革具有土地规模累进特征的财政补贴政策,实现单位面积农业补贴的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累退税 农业补贴 土地市场 地权配置
下载PDF
地权配置与社会流动——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杭县为例
4
作者 董建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8-71,共14页
农村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地权转移是同一变化的两个不同侧面,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是农村地权转移的过程,由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可以透视农村地权转移。通过分析各个阶层户数占总户数的比重、所有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析... 农村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地权转移是同一变化的两个不同侧面,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是农村地权转移的过程,由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可以透视农村地权转移。通过分析各个阶层户数占总户数的比重、所有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析地权配置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阶层结构,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杭县农地产权频繁变更,社会阶层发生双向流动,地权配置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大致保持稳定。与学界所论社会阶层结构贫富两极分化和“中农化”的判断不同,杭县代表了近代地权配置与社会流动的“动态稳定”类型。这种双重稳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这一时期,地权变化呈现出“动产化”趋势,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二五”减租以及不断加重的田赋、苛捐杂税等负担,均对地权配置及阶层结构形成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杭县 地权配置 社会流动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土地权利的法经济学思考——从霍布斯定理到科斯定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封安波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7,共7页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确立的农村土地权利体系体现了霍布斯定理式的配置特点,即国家"高地权"之下的农村"低地权",时至今日,农村土地权利结构面临着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双重拷问。我国农村土地权利结构改善路径的学理基...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确立的农村土地权利体系体现了霍布斯定理式的配置特点,即国家"高地权"之下的农村"低地权",时至今日,农村土地权利结构面临着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双重拷问。我国农村土地权利结构改善路径的学理基础大概可以从霍布斯定理的完善与科斯定理的采用着手,其相关实践典范可分别以"浙江模式"和"广东(上海)模式"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权 霍布斯定理 效率与公平 地权配置
原文传递
土地承包经营权配置的法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军民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5,共9页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中,发包权配置存在着缺陷,将发包权配置给主体模糊的发包人是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现行制度中,土地承包经营权配置存在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应当对静态的、绝对的土地权利配置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不合理的土地权利配...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中,发包权配置存在着缺陷,将发包权配置给主体模糊的发包人是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现行制度中,土地承包经营权配置存在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应当对静态的、绝对的土地权利配置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不合理的土地权利配置导致了抛荒现象,而抛荒现象的经济原因在于:农户的抛荒成本低,责任小。政府实施减免农业税费的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实现农户盈利(增收),促进农户放弃抛荒的根本措施不应当在农户的成本上下功夫,而在于如何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地权配置 抛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