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9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史研究理论和方法散论 被引量:21
1
作者 万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91-95,共5页
本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区域史已成为当代史学家致力研究的一个领域。从世界范围来看,研究中国史的一种新取向,是以空间而不以专业来界定研究的范围,把中国从空间上分解为较小的单位,对某个地区作综合性的研究,将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政... 本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区域史已成为当代史学家致力研究的一个领域。从世界范围来看,研究中国史的一种新取向,是以空间而不以专业来界定研究的范围,把中国从空间上分解为较小的单位,对某个地区作综合性的研究,将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纳入同一个完整体系中加以分析。这种研究方法,不是以整个中国为研究单位,而是以中国的地理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区域研究 研究成果 发展变化 中国 地方史 文化 地理 六角形 政治
下载PDF
“在地化”研究的得失与中国社会史发展的前景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念群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中国“地方史”研究的兴起尽管有外来刺激作为自身的动力,但研究者“生活身份”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契合无疑是一重要特征,同时也与中国广大区域文化与社会演变的不平衡状态有关。区域演变的不平衡状态使得不同地区可提供给社会史研究... 中国“地方史”研究的兴起尽管有外来刺激作为自身的动力,但研究者“生活身份”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契合无疑是一重要特征,同时也与中国广大区域文化与社会演变的不平衡状态有关。区域演变的不平衡状态使得不同地区可提供给社会史研究者的探索场景和资料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容易使人们认为,具备某种“人类学”意义或价值的“区域”以及自幼生长于斯的学者,自然应具备某种先天性的研究优势,从而导致了社会史“在地化”研究取向的兴起。“在地化”经验通过历史感觉的积累与培育有可能提升中国历史学的研究品质,关键在于,须防止研究者的“在地”身份被本质化,从而限制研究者进行“跨区域”探索的视野。同时,本文亦提出在超越城乡二分对立框架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入观察中国人“感觉世界”的问题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化 感觉主义 地方史
原文传递
乡土史的教学规范问题 被引量:16
3
作者 姚锦祥 《历史教学(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乡土教材 乡土教学 教学规范 学科 教学大纲 《历课程标准》 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 地方史 中学历
原文传递
新疆地方志与新疆乡土志稿 被引量:21
4
作者 马大正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89年第6期4-8,共5页
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地方志占很大比重,现存8000余种地方志,记载着我国各地方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状况,可以说是我国独特的地方史百科全书。中国编纂地方志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 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地方志占很大比重,现存8000余种地方志,记载着我国各地方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状况,可以说是我国独特的地方史百科全书。中国编纂地方志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晋乘》、《楚梼杌》及《鲁春秋》等一类地方史著作,而《尚书·禹贡》篇更是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作品,可与《山海经》并称我国地方志的鼻祖。“地方志”又称“方志”,宋代以降始名。隋唐时多称“图志”。由于不断改进体例、取材渐博、所涉日富,先为史地分载,继为史地合记,分门别类,遂成为政治、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 乡土志 新疆图志 西域 编纂 吐鲁番地区 地方史 伊犁将军 十三年 新疆建省
原文传递
地方史资料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优质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0
5
作者 岑红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4-146,共3页
在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材、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教学体系诸要素中,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其中的中心环节。地方史资料这一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在构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优质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为&q... 在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材、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教学体系诸要素中,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其中的中心环节。地方史资料这一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在构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优质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为"纲要"课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提高"纲要"课教学效果,达成"纲要"课教学目标的可靠保证;同时,地方史资料在"纲要"课的教学专题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安排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史 中国近现代纲要 教学体系
下载PDF
“丁戊奇荒”对江南的冲击及地方社会之反应——兼论光绪二年江南士绅苏北赈灾行动的性质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浒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虽然光绪初年爆发的"丁戊奇荒"主要打击了华北地区,但其对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区域即江南同样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而学界以往的考察,基本上都忽视了从江南的地方性视角出发来理解这场灾荒的意义,因此在论及中国近代救荒事业... 虽然光绪初年爆发的"丁戊奇荒"主要打击了华北地区,但其对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区域即江南同样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而学界以往的考察,基本上都忽视了从江南的地方性视角出发来理解这场灾荒的意义,因此在论及中国近代救荒事业的一个重要变动即晚清义赈的兴起时,其判断并不完全准确。实际上,在单纯面对这场灾荒的情况下,江南地方的种种反应都贯穿着捍卫乡土安全的地方性立场,而其间出现的江南士绅前往苏北赈灾的行动,在本质上仍是江南自明清以来地方性救荒传统的某种延伸。这就提醒我们,在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时,切不可过于低估内在传统资源的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戊奇荒” 江南士绅 苏北赈灾 义赈 地方 地方史
下载PDF
加拿大基督教传教士瑞吉纳特夫妇在青海藏族地区的传教活动及其它 被引量:13
7
作者 房建昌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引言 在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中,青海基督教传教史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青海历史纪要》(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人民出版杜,1980年)中谈到了一些传教士,但人数只有几个,还有一些没有提到,瑞吉纳特夫妇就是其中的两个。下面,我对这... 引言 在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中,青海基督教传教史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青海历史纪要》(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人民出版杜,1980年)中谈到了一些传教士,但人数只有几个,还有一些没有提到,瑞吉纳特夫妇就是其中的两个。下面,我对这一对加拿大基督教传教士夫妇在青海的传教活动作一番考证,以供从事青海地方史、青海基督教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传教士 传教活动 基督教 青海藏族 地方史 传教 加拿大 吉纳 薄弱环节 塔尔寺
下载PDF
关于中国在台湾主权的一场严重斗争——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之役再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振鹍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90-111,共22页
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之役,是台湾地方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是中日关系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中外关系史上一件大事。关于这段历史,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做过研究,许多著作已做了论述,可以说基本史实已很清楚。
关键词 中外关系 中国近代 中日关系 再探讨 台湾 近代中日 基本 地方史 日本 主权
原文传递
跨地方的地方性实践——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的移植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浒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5年第1期33-50,共18页
以往的地方史研究通常认为,善会善堂是地方性实践的典型表现之一,而地方性实践在总体上也只能在该地方空间内部有效进行。然而,晚清时期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移植的现象对这种认识提出了挑战。也就是说,这些善会善堂虽然位于华北地方社会... 以往的地方史研究通常认为,善会善堂是地方性实践的典型表现之一,而地方性实践在总体上也只能在该地方空间内部有效进行。然而,晚清时期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移植的现象对这种认识提出了挑战。也就是说,这些善会善堂虽然位于华北地方社会之中,却是按照江南而非华北的地方系谱建立起来的。本文由此提出了"流动的地方性"这一概念,以期进一步反思地方史路径的空间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 地方 地方史
原文传递
元代西藏(吐蕃)土司制度探析——元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地方方略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干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论述了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施行土司制度 ,设置适合于西藏地方自治性的管理机构 ,任用藏族及其他民族成份人员。并分析其成功地推行土司制度的原因及其效果。作者指出 ,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推行土司制度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 本文论述了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施行土司制度 ,设置适合于西藏地方自治性的管理机构 ,任用藏族及其他民族成份人员。并分析其成功地推行土司制度的原因及其效果。作者指出 ,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推行土司制度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且对后代有很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中央政府 管理 元朝 土司制度 地方史 作用 国家统一 经济 民族融合
下载PDF
《华阳国志》浅论 被引量:8
11
作者 卜艳军 李新伟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03年第1期75-77,共3页
《华阳国志》在中国方志学史和历史文献学史上享有很高声誉 ,但对于它的性质历来就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 :或以之为地方史 ,或目之为地方志 ,或以为亦史亦志。其实 ,看法的不同正好说明了《华阳国志》尚处在方志雏形阶段 ,没有严格反映出... 《华阳国志》在中国方志学史和历史文献学史上享有很高声誉 ,但对于它的性质历来就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 :或以之为地方史 ,或目之为地方志 ,或以为亦史亦志。其实 ,看法的不同正好说明了《华阳国志》尚处在方志雏形阶段 ,没有严格反映出史与志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国志》 地方 地方史 常璩
原文传递
海盐文化与盐城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炳元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盐城是自盐起步、因盐设县、由盐兴旺的出产盐的名城。盐阜先民孕育的海盐文化,渗透进了盐城的历史、盐政、经济、地名和盐民的性格、文艺、民俗等各个领域。
关键词 海盐文化 盐城 地方史 民俗
下载PDF
保持明朝遗风的汉人—安顺屯堡人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姜永兴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7-62,共6页
公元1413年明朝正式在贵州建立行省设置“贵州布政使”,加强对贵州地区的管理,并以“调北征南”及“调北填南”的名义,军屯与民屯的形式,调遣大批汉民、或举家内迁,或三丁抽一,分别由赣、苏、皖、鄂、湘强迫迁入贵州,这是贵州历史上规... 公元1413年明朝正式在贵州建立行省设置“贵州布政使”,加强对贵州地区的管理,并以“调北征南”及“调北填南”的名义,军屯与民屯的形式,调遣大批汉民、或举家内迁,或三丁抽一,分别由赣、苏、皖、鄂、湘强迫迁入贵州,这是贵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对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堡人 三丁抽一 民屯 北征 平坝县 传统信仰 文化特征 家庭收入 黔中 地方史
下载PDF
区域史研究进路及其问题 被引量:9
14
作者 陆敏珍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4-200,共7页
借鉴于西方史学而脱胎于地方史研究的区域史研究,含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其一是沿着传统的地方史研究,注重史料梳理与铺排,以期勾勒出地方的历史画面;其二是追步西方史学的理论,冀以问题为焦点,对地方性史料重新加以审视,揭示区域在历... 借鉴于西方史学而脱胎于地方史研究的区域史研究,含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其一是沿着传统的地方史研究,注重史料梳理与铺排,以期勾勒出地方的历史画面;其二是追步西方史学的理论,冀以问题为焦点,对地方性史料重新加以审视,揭示区域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如果借用逻辑学的术语,前者可称为第一序(first order)研究,后者则是第二序(second order)研究。目前区域史研究中所出现的若干问题正是由于忽略了对这两种进路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地方史 研究进路
下载PDF
涂山新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其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52-60,共9页
重庆长江南岸有涂山,相传是大禹娶涂山氏的地方,也是现在重庆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地之一。但关于涂山的地望,“禹娶涂山”或“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历史意义,以及涂山氏的文化遗存等问题,至今还是不得其解。 本文拟从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 重庆长江南岸有涂山,相传是大禹娶涂山氏的地方,也是现在重庆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地之一。但关于涂山的地望,“禹娶涂山”或“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历史意义,以及涂山氏的文化遗存等问题,至今还是不得其解。 本文拟从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民族学的有关材料,说明“涂山”和“涂山氏”等有关问题,以就正于地方史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山 地方史 风景名胜 厉山氏 不得其解 原始社会末期 广柔县 禹生石纽 长江南岸 华阳国志
下载PDF
民国以来国内地方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舟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05年第8期55-62,共8页
地方史研究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清到民国时期获得发展,并出现许多优秀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分支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方面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地方史资料,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方面均... 地方史研究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清到民国时期获得发展,并出现许多优秀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分支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方面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地方史资料,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方面均有较大扩展,但也存在理论建树较为薄弱等局限,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史 新中国 研究 地方史研究 民国时期 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内 优秀成果
原文传递
地方志与地方史的建构——以清代《江夏县志》与民间文献《灵泉志》的对比为中心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小也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6-135,共10页
明末清初,湖北江夏有人编纂了《灵泉志》一书,它围绕明代楚藩强占灵泉山(今江夏龙泉山风景区——笔者)为陵寝的事件搜集了大量文献,其中主要是族谱、文集与民间口碑传说,惜已无存。清嘉道年间,地方文人汤铭新、汤又新兄弟发现了... 明末清初,湖北江夏有人编纂了《灵泉志》一书,它围绕明代楚藩强占灵泉山(今江夏龙泉山风景区——笔者)为陵寝的事件搜集了大量文献,其中主要是族谱、文集与民间口碑传说,惜已无存。清嘉道年间,地方文人汤铭新、汤又新兄弟发现了它的一个残本和一个抄本,他们利用正史、方志与其他文献对这两个本子进行考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献 地方 江夏 地方史 对比 县志 清代 明末清初
原文传递
心系整体史--中国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学术定位及其反思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仕春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66,共11页
中国区域社会史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经萌芽生长,其中最重要的源头是社会经济史领域的区域性研究。区域性研究汇入蓬勃发展的社会史潮流之中,两者相互激荡、相互启发,在90年代中期催生了有别于地方史的区域社会史概念,不仅扩大了... 中国区域社会史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经萌芽生长,其中最重要的源头是社会经济史领域的区域性研究。区域性研究汇入蓬勃发展的社会史潮流之中,两者相互激荡、相互启发,在90年代中期催生了有别于地方史的区域社会史概念,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而且获得了新的研究方法和问题意识。从事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学者在区域社会史与地方史、整体史的关系上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理论探索,或主以区域重构整体史,或主以整体区隔地方史。这两种取向都不能忘怀于整体史。以区域重构整体史,有助于解决宏大叙事之不足。以整体区隔地方史有利于解决研究的碎化、提升研究的对话空间。探寻中国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学术定位体现了学界重新书写整体史的强烈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社会 地方史 整体
原文传递
美国民权运动研究的新趋势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展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5-79,共5页
20世纪60年代席卷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是美国历史上发生的一场重大的社会运动。有的美国学者称之为“第二次内战”或“第二次重建”,甚至是“第二次革命”,可见它对美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改变了美国黑人的命运,赋予了他们很... 20世纪60年代席卷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是美国历史上发生的一场重大的社会运动。有的美国学者称之为“第二次内战”或“第二次重建”,甚至是“第二次革命”,可见它对美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改变了美国黑人的命运,赋予了他们很大程度上的平等、自由和尊严,也深刻影响了所有美国人的生活与观念。具体来说,民权运动推动联邦政府实行铲除种族隔离制的改革,最终消灭了公开的白人至上主义,为黑人赢得民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权运动 地方史 社会 妇女 综合
下载PDF
绩溪地区新安医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居义 汪居安 黄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62-65,共4页
在新安医学的研究中,绩溪地区医家医著和学术思想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对《绩溪县志》《新安医学史略》《新安医籍考》和地方村镇志等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实地调查法对部分书籍存佚情况、医家生平、医学世家等进行考察;... 在新安医学的研究中,绩溪地区医家医著和学术思想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对《绩溪县志》《新安医学史略》《新安医籍考》和地方村镇志等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实地调查法对部分书籍存佚情况、医家生平、医学世家等进行考察;采用文献法对重要医家医著学术思想进行挖掘。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绩溪地区自元伊始有医家200余人,医著40余部,医学世家不少于16家。其中,清代儒医胡澍《素问校义》以小学训诂专研《内经》;明代医家唐玄真《痘疹奇衡》补论成人痘疹;清代医家程樑《引经证医》创十余首新安效方。绩溪地区邑小人稀,但涌现出较多的医家医著,在中医学各科都颇有建树,其更深层次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绩溪 地方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