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被引量:345
1
作者 朱竑 刘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论文在明确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包容性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2个维度;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2个相关但各具独特内涵的概念,研究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有效... 论文在明确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包容性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2个维度;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2个相关但各具独特内涵的概念,研究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地方依恋会影响地方认同,二者都有助于地方感的构建;未来研究中应该从概念构建上突出地方本身的独特性和典型性,研究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空间上应区分地方感的不同空间尺度,时间上则应强调地方感研究的动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概念辨析
下载PDF
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 被引量:194
2
作者 唐文跃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77,共8页
游憩者通过对游憩地环境的感知而赋予这些地方特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游憩活动的参与,游憩者与游憩地之间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关系,并影响到游憩者对这些地方和休闲服务提供者的态度及其游憩行为。这是地方感的研究范畴,也是国外... 游憩者通过对游憩地环境的感知而赋予这些地方特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游憩活动的参与,游憩者与游憩地之间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关系,并影响到游憩者对这些地方和休闲服务提供者的态度及其游憩行为。这是地方感的研究范畴,也是国外游憩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国外地方感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分析了地方感研究中主要概念的维度与态度要素构成,构建了地方感研究框架,同时讨论了我国地方感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指出了研究方向与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地方意象 机构忠实 研究框架
下载PDF
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 被引量:167
3
作者 范钧 邱宏亮 吴雪飞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55-66,共12页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响情感意象。设施意象与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依赖,且通过情感意象来实现。安全意象和景观意象间接影响地方依赖。安全意象、服务意象及景观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认同,且通过地方依赖来实现。设施意象间接影响地方认同。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来实现。景观意象、设施意象及安全意象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2)情感意象直接影响地方依赖,间接影响地方认同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3)地方依赖直接影响地方认同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认同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意象 地方依恋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旅游度假区
下载PDF
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 被引量:153
4
作者 唐文跃 张捷 +2 位作者 罗浩 卢松 杨效忠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92,共6页
本文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等3个古村落为例,设计量表测量了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居民地方依恋与其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ξ)和地方认同(η1)两个维度构... 本文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等3个古村落为例,设计量表测量了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居民地方依恋与其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ξ)和地方认同(η1)两个维度构成;(2)地方依赖(ξ)对地方认同(η1)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11=0·87,t=13·13);(3)地方依赖(ξ)和地方认同(η1)对居民的资源保护态度(η2)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21=0·57,t=9·85;β21=0·66,t=10·20);(4)地方依赖(ξ)主要是通过地方认同(η1)影响居民的资源保护态度(η2),地方认同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γ21直接=0·26,t=1·69;γ21间接=0·36,t=2·79)。本文的研究对古村落的资源保护以及古村落居住新区的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居民 地方依恋 资源保护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行为效能、人地情感与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一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改进模型 被引量:121
5
作者 周玲强 李秋成 朱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8,共11页
"环境友好型"旅游者对旅游地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感知行为效能"和"地方依恋"这两个与旅游情境下环境负责行为密切相关的因素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一个解释和预测旅游者自发的环境... "环境友好型"旅游者对旅游地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感知行为效能"和"地方依恋"这两个与旅游情境下环境负责行为密切相关的因素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一个解释和预测旅游者自发的环境负责行为意愿的整体模型得以构建。针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251位游客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不仅取决于其对自身得失的理性评估,还受到感知行为效能因素和情感因素的显著影响,尤其是旅游者与景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心理认同对其环保行为态度和行为意愿均具有积极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我国旅游地和景区可持续发展应突破传统的管理规制路径,探索通过感情维系、效能培养、规范树立等创新措施,培育和引导旅游者自发采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负责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感知行为效能 地方依恋 旅游者 景区
原文传递
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 被引量:101
6
作者 庄春萍 张建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87-1396,共10页
Proshansky提出的"地方认同"(placeidentity,1978)一词,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自我认同,用于理解和测量"人-地关系"。已有研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地方认同&q... Proshansky提出的"地方认同"(placeidentity,1978)一词,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自我认同,用于理解和测量"人-地关系"。已有研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地方感"及"地方依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并在个体、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均发现了影响地方认同的因素。未来的研究将采用社会认知的实验技术、以及纵向研究设计方法等,一方面探讨地方认同的内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则利用此概念探索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认同 认同 地方依恋 地方 环境心理学
下载PDF
观鸟旅游游客地方依恋与亲环境行为——以自然共情与环境教育感知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80
7
作者 李文明 殷程强 +3 位作者 唐文跃 李向明 杨东旭 张玉玲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游客地方依恋和游客亲环境行为关系的探究体现了旅游地理学中有关游客积极环境行为的研究路径由理性向情感转向的新趋势,也反映了业界的游客环境行为管理由理性管理向情感管理的新方向。文章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观鸟游客为研究对象,... 游客地方依恋和游客亲环境行为关系的探究体现了旅游地理学中有关游客积极环境行为的研究路径由理性向情感转向的新趋势,也反映了业界的游客环境行为管理由理性管理向情感管理的新方向。文章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观鸟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2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观鸟游客存在着明显的地方依恋情感,此情感促进了亲环境行为的产生;自然共情和环境教育感知在其中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在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中,地方依赖显著加强了环境教育感知,地方认同显著促进了自然共情的产生;自然共情比环境教育感知更明显地影响了亲环境行为的产生,但环境教育感知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共情的产生。据此,景区管理者可以利用高科技技术,在避免对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产生冲击的前提下增加游客与候鸟的接触,同时改进景区内环境教育设施,以促进游客自然共情的产生和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进而更好地引导和提升游客的亲环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亲环境行为 自然共情 环境教育感知 观鸟旅游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原文传递
基于TPB拓展模型的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80
8
作者 邱宏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5,共11页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旅游行为意向 TPB 道德规范 地方依恋 出境游客
下载PDF
旅游者服务感知、地方依恋与忠诚度——以厦门为例 被引量:79
9
作者 贾衍菊 林德荣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0-400,共11页
旅游者忠诚度是近年来旅游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但以往研究忽视了旅游者情感因素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的视角,综合旅游者服务感知、地方依恋以及忠诚度理论,构建了忠诚度驱动因素模型。选取国内休闲旅游地——厦门... 旅游者忠诚度是近年来旅游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但以往研究忽视了旅游者情感因素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的视角,综合旅游者服务感知、地方依恋以及忠诚度理论,构建了忠诚度驱动因素模型。选取国内休闲旅游地——厦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厦门旅游者服务感知共有"接待服务感知"、"景区服务感知"和"公共服务感知"三个维度;2公共服务感知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是景区服务感知,而接待服务感知的影响并不显著;3总体满意度不仅直接影响忠诚度,且通过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实现;4对于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地方依赖对忠诚度的影响效应更大。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服务感知→总体满意度→地方依恋→旅游者忠诚度"的复杂影响路径,也证实了自我调节态度理论的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响应顺序在目的地管理层面的适用性。因此,要求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在实践中必须全面提升目的地服务质量,改善景区服务水平,注重旅游者情感体验管理,培育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依恋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诚度 旅游者服务感知 满意度 地方依恋 厦门
原文传递
敬畏情绪对旅游者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以地方依恋为中介 被引量:76
10
作者 祁潇潇 赵亮 胡迎春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121,共12页
已有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机制研究较为忽视对个体情绪的探讨,相较于认知因素,近几年学者陆续指出情感因素对行为的驱动作用更为关键,加强积极情绪与环境责任行为关系研究的力度大有裨益。文章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以敬畏原型理论、敬畏... 已有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机制研究较为忽视对个体情绪的探讨,相较于认知因素,近几年学者陆续指出情感因素对行为的驱动作用更为关键,加强积极情绪与环境责任行为关系研究的力度大有裨益。文章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以敬畏原型理论、敬畏情绪的功能、积极情绪扩建理论和地方理论为基础,将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深入分析个体积极情绪的一种,即敬畏情绪对宗教山岳型景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千山景区为例的实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直接影响效应显著,地方依恋二维度(依赖和认同)也在其中起部分链式中介作用,但敬畏对地方认同的直接影响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景区加强自然环境维护、宗教氛围营造,以激发旅游者的敬畏情绪体验,从而强化地方依恋、实现环境责任行为的培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 环境责任行为 地方依恋 机制 千山
下载PDF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与影响机理——基于地方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75
11
作者 贾衍菊 林德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1-169,共9页
作为旅游地环境保护主体的旅游者,其所表现的环境责任行为是促进旅游地资源持续有效利用的重要推手。揭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影响机理,是引导旅游者选择绿色旅游,进而实现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前提。本文基于地理学研究... 作为旅游地环境保护主体的旅游者,其所表现的环境责任行为是促进旅游地资源持续有效利用的重要推手。揭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影响机理,是引导旅游者选择绿色旅游,进而实现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前提。本文基于地理学研究中的地方理论,从人(旅游者)—地(目的地)互动角度,综合考虑个体因素和地方特征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构建目的地地方特征、旅游者个体特征、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概念模型。通过对475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地方依恋情感是环境责任行为形成的重要驱动要素。目的地地方特征通过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产生影响,其中目的地的氛围、公共服务、旅游服务和目的地环境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子。从旅游者的个体特征来看,相比于男性,女性游客的地方依恋水平较高;受教育水平越高,地方依恋水平越低;而到访次数越多,地方依恋越高;相较于组团游客,自由行游客的地方依恋水平较高;另外,旅游者的年龄和受教育水平与其环境责任行为表现呈现正向的直接影响关系。据此,目的地管理者应发挥旅游者在绿色旅游中的主动作用,在引导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过程中,实施旅游者情感管理;通过营造目的地氛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等举措来培育旅游者的地方依恋情感;注重塑造目的地的地方特征,充分考虑目的地地方的独特元素对旅游者的情感影响;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群体制定差异化的策略来引导其环境责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地方特征 个体特征 地方依恋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地方依恋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72
12
作者 古丽扎伯克力 辛自强 李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93,共8页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与地方的关系成为突出问题,由此"地方依恋"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地方依恋是人与地方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联结,涉及情感、认知和行为三种成分。地方依恋三维框架结构理论采用一个包括人、心理过程、...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与地方的关系成为突出问题,由此"地方依恋"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地方依恋是人与地方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联结,涉及情感、认知和行为三种成分。地方依恋三维框架结构理论采用一个包括人、心理过程、地方三个维度的框架阐述地方依恋的本质,地方依恋发展理论试图说明这种依恋的形成与变化机制,而地方芭蕾观点关注人的身体动作在特定时空中的常规模式。然而,关于地方依恋,无论是理论还是经验研究都存在值得改进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地方芭蕾
下载PDF
九寨沟地方特质与旅游者地方依恋和环保行为倾向的关系 被引量:67
13
作者 万基财 张捷 +1 位作者 卢韶婧 李莉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1-421,共11页
引入地方特质作为外生变量,构建旅游者地方依恋与环保行为倾向的结构模型,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为对象,探讨了自然观光地地方特质与旅游者地方依恋和环保行为倾向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①地方... 引入地方特质作为外生变量,构建旅游者地方依恋与环保行为倾向的结构模型,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为对象,探讨了自然观光地地方特质与旅游者地方依恋和环保行为倾向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①地方依恋的不同维度对不同类型的环保行为倾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②地方特质对旅游者地方依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九寨沟地方特质是旅游者地方依恋构建的重要因素;③地方特质通过地方依恋对旅游者环保行为倾向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是解释九寨沟旅游者环保行为倾向的有效因子,也是旅游者地方依恋与环境行为倾向关系中重要的影响因素;④九寨沟地方特质不同维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显著的地方特质(自然环境属性)具有更明显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特质 地方依恋 环保行为倾向 结构模型 九寨沟
原文传递
旅游涉入、满意度、地方依恋作用机制研究——以西柏坡红色游客为例 被引量:65
14
作者 陆相林 孙中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3-188,共6页
旅游涉入、满意度、地方依恋是旅游和休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构建了以旅游涉入为前因变量,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地方依恋为结果变量的结构模型,以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为案例地,运用SEM(结构方程)方法来检验旅游涉入、满意度、地方依恋... 旅游涉入、满意度、地方依恋是旅游和休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构建了以旅游涉入为前因变量,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地方依恋为结果变量的结构模型,以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为案例地,运用SEM(结构方程)方法来检验旅游涉入、满意度、地方依恋之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红色游客满意度完全中介旅游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而且,地方依恋两个维度中,地方认同维度会对地方依赖维度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修正了Prayag等(2012)、王坤等(2013)提出的旅游涉入对游客地方依恋会产生直接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涉入 满意度 地方依恋 结构方程模型 红色游客 西柏坡
原文传递
旅游者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基于民宿旅游者的视角 被引量:62
15
作者 孙凤芝 刘瑞 +1 位作者 欧阳辰姗 贾衍菊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33,共8页
感知价值是旅游者对特定情境中旅游产品或服务感知利得与利失所做出的综合评价,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决策行为的重要前置要素。通过对山东省23家民宿到访游客的问卷调查,并借助"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构建了感知价值与行为意... 感知价值是旅游者对特定情境中旅游产品或服务感知利得与利失所做出的综合评价,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决策行为的重要前置要素。通过对山东省23家民宿到访游客的问卷调查,并借助"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构建了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表明:民宿旅游者感知价值不直接影响行为意向,总体满意度和地方依恋两个变量对行为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价值通过上述两个变量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民宿旅游者总体满意度不仅直接作用于行为意向,而且通过地方依恋间接作用于行为意向,满意度对地方依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民宿旅游者而言,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存在逻辑关系,地方依恋对地方认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民宿旅游者感知价值的四个维度中,情感服务价值对感知价值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设施价值、环境价值、便利价值。本研究结论为深刻理解感知价值→满意度→地方依赖→地方认同→行为意向的复杂路径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 民宿 感知价值 总体满意度 地方依恋 行为意向
原文传递
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特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被引量:59
16
作者 唐文跃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02-1207,共6页
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研究为认识居民与城市游憩空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研究发现,南京居民的夫子庙游憩地方依恋具有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其中对夫子庙的情感性依恋大于功能性依恋。时间和... 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研究为认识居民与城市游憩空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研究发现,南京居民的夫子庙游憩地方依恋具有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其中对夫子庙的情感性依恋大于功能性依恋。时间和经济状况是居民游憩地方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对夫子庙的地方依赖程度主要受居民经济状况的影响,地方认同程度主要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夫子庙主要满足了中等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和中等收入阶层游憩者的消费需求,是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游憩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游憩 地方依恋 南京夫子庙
下载PDF
文化旅游区游客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测评 被引量:55
17
作者 王坤 黄震方 +1 位作者 方叶林 张红霞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5-141,共7页
本文从游客涉入和地方依恋的维度层次出发,构建游客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模型,以徐州汉文化旅游区为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文化旅游区游客涉入与地方依恋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游客涉入对地方依恋有显著影响,具体表... 本文从游客涉入和地方依恋的维度层次出发,构建游客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模型,以徐州汉文化旅游区为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文化旅游区游客涉入与地方依恋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游客涉入对地方依恋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重要/象征性维度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愉悦性维度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风险性维度显著负向影响地方依赖。地方依恋两维度间的关系也被证实为地方认同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游客涉入 结构方程模型 文化旅游区 徐州
下载PDF
历史街区顾客地方依恋与购物满意度的关系——以苏州观前街为例 被引量:52
18
作者 钱树伟 苏勤 郑焕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5-362,共8页
基于"地方依恋"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SCI)模型"基本理论,通过构建顾客地方依恋与购物满意度之间的结构关系模型,采用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苏州观前街历史街区型购物场所顾客地... 基于"地方依恋"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SCI)模型"基本理论,通过构建顾客地方依恋与购物满意度之间的结构关系模型,采用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苏州观前街历史街区型购物场所顾客地方依恋对购物满意度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①地方依恋对顾客购物满意度、购物抱怨及购物忠诚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②地方依恋对顾客购物满意度具有最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购物抱怨的直接负向影响显著、通过顾客购物满意度对购物抱怨具有间接的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③地方依恋对顾客购物忠诚度的直接影响及以购物满意度为中介变量的间接影响均为显著。最后提出了增进观前街与顾客之间人地情感联结关系,以提高顾客游憩及休闲购物满意度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顾客 地方依恋 购物满意度 苏州观前街
原文传递
皖南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特征分析——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 被引量:53
19
作者 唐文跃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5,共5页
人对特定地方的情感依恋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现象。本文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南屏三个古村落为案例对居民的地方依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古村落居民与其所居住的村落之间存在一定的情感依恋关系,地方依恋是古村落中客观存在的... 人对特定地方的情感依恋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现象。本文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南屏三个古村落为案例对居民的地方依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古村落居民与其所居住的村落之间存在一定的情感依恋关系,地方依恋是古村落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人地关系现象;②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构成,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恋主要来源于对古村落的情感性依恋,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性依恋要大于功能性依恋;③时间是居民地方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居民地方依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其中,地方依赖主要受居民从古村落旅游发展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大小的影响,而地方认同主要受居民在古村落中生活居住时间的影响。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研究对古村落的保护与管理具有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居民 地方依恋 皖南
下载PDF
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以广州珠村乞巧节为例 被引量:47
20
作者 陶伟 陈慧灵 蔡水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3-565,共13页
民俗节庆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研究为认识居民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国内关于地方依恋的探讨尚处于萌芽阶段,应用研究主要以旅游地和旅游者为对象。乞巧节是岭南传统民俗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沉寂淡化半个世纪之后又... 民俗节庆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研究为认识居民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国内关于地方依恋的探讨尚处于萌芽阶段,应用研究主要以旅游地和旅游者为对象。乞巧节是岭南传统民俗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沉寂淡化半个世纪之后又重新兴起,节日的内容形式功能已被重构。本文从新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以珠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并结合因子分析的方法来探究民俗节庆的重构与居民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乞巧节对珠村世居居民、新移居居民、租房于珠村的居民这三种不同身份居民心理形成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和意向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乞巧节使居民们更好地融合到了珠村社区。②重构后的乞巧节在改善原住居民精神生活、优化珠村村落风貌、提升珠村族群的凝聚力、增强文化自豪感、保护乞巧文化及推动珠村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③重构后的传统民俗节庆生产了新的文化记忆,其如何被居民内化吸收、如何被整合进原生态的乞巧文化中,都有待探索。本研究对丰富地方依恋在微观空间层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节庆 珠村 乞巧节 地方依恋 广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