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林 赵毅 +4 位作者 温智峰 刘佳润 魏识广 周景钢 冯嘉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87-4697,共11页
旨在探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该区域森林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固定森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优势种和非优势种,... 旨在探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该区域森林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固定森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优势种和非优势种,研究地上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和生物/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获取了以下结果:(1)优势种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贡献更大(1533.85 Mg,74.72%),尤其是大径级物种(1389.68 Mg,67.69%)。优势种地上碳储量(CV=0.635)的空间分布较非优势种(CV=0.690)更加均匀。(2)物种多样性与优势种和总体地上碳储量负相关,而与非优势种正相关。(3)群落总体、优势种和非优势种的地上碳储量均与结构多样性显著正相关。然而,结构多样性对非优势种地上碳储量的影响程度高于优势种。(4)群落中的土壤营养度、凹凸度与地上碳储量正相关。综上所述,通过提升非优势种的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此外,改善土壤营养条件也有助于提升南亚热带森林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碳储量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结构多样性 地形土壤
下载PDF
极度濒危物种崖柏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凡强 秦爱丽 +5 位作者 郭泉水 简尊吉 裴顺祥 王祥福 张世强 邢继畴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77-1784,共8页
采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崖柏分布区(点)的地理坐标、海拔、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崖柏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特征,并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为崖柏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崖柏分布区... 采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崖柏分布区(点)的地理坐标、海拔、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崖柏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特征,并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为崖柏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崖柏分布区位于中国大巴山南端和东南端的重庆市城口县和开州区以及四川省宣汉县石灰岩山地;水平分布范围为31°25'N—31°44'N,108°23'E—108°54'E;垂直分布的下限海拔为700 m,上限海拔为2200 m。(2)崖柏分布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9.98℃,最高29.1℃,最低-7.2℃,年均降水量1315.2 mm,垂直分布上限有3个月的积雪期;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土,土壤呈中性或弱碱性反应,土壤密度和孔隙度总体表现为良好。(3)崖柏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为含有常绿阔叶层片的落叶阔叶林。崖柏主要分布在低山偏暖性山地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中山偏湿性针叶林带内,主要伴生树种有大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川陕鹅耳栎(Carpinus fargesiana)、华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var.chinensis)、小叶青冈(Cyclobalanpsis gracillis)和高山栎(Quercus semecapifolia)等;崖柏种群年龄结构不完整,基径≤4cm的幼苗和幼树仅25~800株·hm-2,种群衰退特征明显。(4)秦岭和大巴山等巨大山脉的地理隔离对崖柏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崖柏耐干旱瘠薄,是其能在石灰岩地区悬崖和陡坡生存的重要原因;种群分布星散和植株数量少与其天然更新能力差和人为活动的过度干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柏 地理分布 气候特征 地形土壤特征 植被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