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参数的观测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
作者 范学花 陈洪滨 夏祥鳌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7-498,共22页
长期系统的气溶胶辐射特性观测资料是定量研究气溶胶辐射和气候效应的重要基础。本文综合介绍中国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观测与研究现状和成果,重点包括以下内容:地面太阳光度计联网观测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尺度谱;从全波段... 长期系统的气溶胶辐射特性观测资料是定量研究气溶胶辐射和气候效应的重要基础。本文综合介绍中国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观测与研究现状和成果,重点包括以下内容:地面太阳光度计联网观测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尺度谱;从全波段太阳辐射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浊度计和黑碳仪测量地面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地基/星载激光雷达观测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垂直分布;极轨/静止卫星遥感反演气溶胶光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辐射特性 地基观测 卫星遥感
下载PDF
空间碎片观测综述 被引量:19
2
作者 祁先锋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4-26,共3页
空间碎片又称轨道碎片,是指宇宙空间中除正常工作的飞行器外的所有人造物体,包括飞行着的各种残骸和碎片,大到废弃的卫星、运载火箭末级,小到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后的氧化铝小颗粒或从航天器上剥落下来的漆片。这些人造物体长期运行在空... 空间碎片又称轨道碎片,是指宇宙空间中除正常工作的飞行器外的所有人造物体,包括飞行着的各种残骸和碎片,大到废弃的卫星、运载火箭末级,小到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后的氧化铝小颗粒或从航天器上剥落下来的漆片。这些人造物体长期运行在空间轨道上,并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扩展日益增多。据估计,目前地球空间轨道上空间碎片的数量在数十万至数百万之间,而地面能够观测到的在轨运行的人造物体却不到1万个。以2003年6月24日美国公布的资料为例,登录在案的在轨物体数目有9106个,其中真正有效的航天器为1003个,即89郾0%的在轨物体为空间碎片。空间碎片的存在严重地威胁着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它们和航天器的碰撞能直接改变航天器的表面性能,造成表面器件损伤,导致航天器系统故障,对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空间碎片的不断产生对有限的轨道资源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当某一轨道高度的空间碎片密度达到一个临界值时,碎片之间的链式碰撞过程将会造成轨道资源的永久破坏。因此,为了安全、持续地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就必须不断提高对空间碎片的跟踪监视技术,增强对空间碎片环境的分析预测能力,同时寻求控制空间碎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观测 轨道碎片 航天活动 人造物体 地基观测 天基观测 航天安全
下载PDF
月球辐射照度模型比对及地基对月观测验证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璐 张鹏 +3 位作者 胡秀清 陈林 王阳 王威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4-870,共7页
月球是除太阳外对地张角最大的天体,反射率稳定性为10–8每年,适合用于遥感卫星的辐射定标、夜间地基大气遥感和夜间卫星遥感,但月球辐射照度模型的精度束缚了上述应用的发展。为检验现有ROLO(RObotic Lunar Observatory)和MT2009(Mille... 月球是除太阳外对地张角最大的天体,反射率稳定性为10–8每年,适合用于遥感卫星的辐射定标、夜间地基大气遥感和夜间卫星遥感,但月球辐射照度模型的精度束缚了上述应用的发展。为检验现有ROLO(RObotic Lunar Observatory)和MT2009(Miller-Turner 2009)地基整盘月球辐射照度模型的精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在云南丽江组织了3个月的地基对月观测,使用高光谱月球成像光谱仪获取了399.00—1060.00 nm连续光谱的月球辐射照度。基于整盘月球辐射照度模型,利用丽江地基对月观测试验资料,对比模型与模型、模型与丽江地基观测月球辐射照度。结果表明:(1)MT2009与ROLO模型在短波红外谱段的差异明显大于可见光谱段;(2)地基观测高光谱月球辐射照度结果与ROLO模型更接近,但是可见光波段比ROLO模型辐射照度平均小5.86%左右。为探究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对结果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期为今后月球辐射模型的改进和夜间微光遥感研究提供经验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O MT2009 月球辐射照度模型 地基观测 辐射定标
原文传递
近30a中国上空臭氧总量时空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莹 高玚 +1 位作者 祝善友 张桂欣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1-978,共8页
本文对近30 a以来中国上空臭氧总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遥感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空的臭氧总量在持续下降,下降速度低于全球臭氧总量下降速度,而与北半球下降速度基本一致,略低于北半球下降速度。中国臭氧总量每年平均减少0.1... 本文对近30 a以来中国上空臭氧总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遥感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空的臭氧总量在持续下降,下降速度低于全球臭氧总量下降速度,而与北半球下降速度基本一致,略低于北半球下降速度。中国臭氧总量每年平均减少0.11%,大约下降0.36 DU,但2000年后中国臭氧总量下降的速度有所减缓,尤其是2005年以来,中国臭氧总量呈上升趋势,这与全球的臭氧总量变化趋势相同。中国臭氧总量的季节变化呈正弦曲线变化,最大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10月,平均值大约分别为333.36 DU和284.54 DU。中国臭氧总量季节变化在纬度方向上不明显,而在经度方向上变化较大,同纬度地区臭氧总量,东部地区的大于西部地区的,南北方地区臭氧总量季节变化几乎呈相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臭氧总量 地基观测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地基观测及源清单的2017—2019年德州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效果评估 被引量:12
5
作者 陶士康 张清爽 +6 位作者 安静宇 黄丹丹 楼晟荣 乔利平 程金平 李莉 黄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39-1746,共8页
为评估污染减排措施实施效果,基于地基观测及排放清单数据,运用WRF中尺度气象模型和CAMx空气质量模型,对德州市2017—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7—2018年秋冬季,德州市ρ(PM2.5)同比下降31.7%,高于京津... 为评估污染减排措施实施效果,基于地基观测及排放清单数据,运用WRF中尺度气象模型和CAMx空气质量模型,对德州市2017—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7—2018年秋冬季,德州市ρ(PM2.5)同比下降31.7%,高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25.6%),大气污染攻坚措施成效显著;2018—2019年秋冬季,德州市ρ(PM2.5)同比增加8.5%,高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4.2%),这与不利气象条件及排放量同比减少有关.观测结果显示,2018—2019秋冬季,德州市PM2.5中无机组分、一次排放示踪物以及SO2和CO等气态前体物浓度较上一年度呈下降趋势,ρ(SOA)(SOA为二次有机气溶胶)、ρ(NH4^+)同比有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53.8%和19.1%,这与大气中VOCs(挥发性有机物,增加46.5%)及大气氧化性(增加6.4%)的增加密切相关,表明德州市复合型大气污染加剧,PM2.5防控难度加大.综合气象和减排评估结果可知,2017—2018年秋冬季,气象条件(13.4%)和长效措施(9.4%)是德州市PM2.5改善的两个主要因素;2018—2019年秋冬季,长效措施减排效果较为有限,减排主要来自预警应急(5.0%)和区域减排(5.2%),若仅考虑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将导致同比约19.9%的反弹.因此,持续深入推进长效减排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是德州市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观测 污染源清单 PM2.5 污染防治 效果评估 德州市
下载PDF
风云-3A卫星TOU臭氧总量地基对比验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利 郑向东 +2 位作者 陈树 王维和 佘勇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6-706,共11页
通过地基臭氧总量观测,对风云三号(FY-3A)气象卫星TOU(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臭氧总量开展检验分析.结果显示,TOU臭氧总量与地基测值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相对差别(RD)为(-0.16+4.3)%.赤道地区RD随地基测值的上升明显,太阳... 通过地基臭氧总量观测,对风云三号(FY-3A)气象卫星TOU(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臭氧总量开展检验分析.结果显示,TOU臭氧总量与地基测值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相对差别(RD)为(-0.16+4.3)%.赤道地区RD随地基测值的上升明显,太阳天顶角(SZA)为70°以上时TOU臭氧总量明显下降,75°~85°有一4%^-10%不等的降幅.云量变化(0~100%)或云高变化(1~15 km)对RD的影响在±2%以内.RD随着吸收性气溶胶(AI为正值)有-2%^-5%的变化,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明显.TOU与地基Dobson,Brewer及SAOZ光谱仪测值的RD分别为(0.6±0.17)%,(0.05±0.2)%,(0.04±0.01)%.当地基臭氧总量在200 DU以下时,TOU值低于Dobson或SAOZ测值;而在430~500 DU时,TOU高于SAOZ值2%~6%.TOU分别与Dobson,Brewer,SAOZ的RD对SZA(70°以下)、云量变化均不敏感,但TOU分别与Brewer,SAOZ的RD在云高5 km以上时或随AI的增加均出现一定的趋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U臭氧总量 地基观测 相对差别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卫星-地基-模式统一的自动观测云分类原则和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昀英 方乐锌 寇雄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33-2441,共9页
随着空基、地基云状观测自动化进程的推进,国际通用的人工观测云分类标准不再适用于自动观测.本文提出了适用于自动观测的卫星观测、地基观测和数值预报模式统一的云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依据大气代表性原则、仪器观测可行性原则、历史... 随着空基、地基云状观测自动化进程的推进,国际通用的人工观测云分类标准不再适用于自动观测.本文提出了适用于自动观测的卫星观测、地基观测和数值预报模式统一的云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依据大气代表性原则、仪器观测可行性原则、历史继承性原则和可扩展性原则,不考虑云的高度,沿用形态学和发生学理论,将云分为卷云、层状云、波状云和积状云4属,更细分为薄卷云、密卷云、波云、雨波云、层云、雨层云、浅积云和深积云8类,列出了各类云特征的定性描述,为自动观测、预报保障和模式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分类 地基观测 卫星观测 数值预报模式
下载PDF
空间碎片观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祁先锋 郑娟 《空间电子技术》 2006年第B11期5-8,42,共5页
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开展了空间碎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空间碎片观测活动。文章根据国内外空间碎片观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进行空间碎片观测的有效方法,并分析了各种观测手段的优缺点,对空间碎片的进一步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空间物体 天基观测 地基观测 探测
下载PDF
渤海湾海陆风环流及臭氧特征分析
9
作者 杨宇辉 张金强 +4 位作者 陈洪滨 陈红岩 何文英 潘继东 南卫东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利用2023年夏季在乐亭县开展的观测实验数据和相关气象数据及环境数据,分析渤海湾地区海陆风环流及其对臭氧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陆风环流可以影响臭氧在海陆间输送,可能导致渤海湾上空及沿海地区臭氧污染。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解析... 利用2023年夏季在乐亭县开展的观测实验数据和相关气象数据及环境数据,分析渤海湾地区海陆风环流及其对臭氧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陆风环流可以影响臭氧在海陆间输送,可能导致渤海湾上空及沿海地区臭氧污染。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解析共有5条主要气团轨迹影响到实验观测地区,其中有2条偏南方向气团通过短距离输送进入实验地区,对该区域的臭氧污染贡献率高达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海陆风环流 臭氧污染 地基观测 轨迹模拟
下载PDF
子午工程二期大气电场仪及其初步观测
10
作者 李磊 陈涛 +4 位作者 王诗涵 提烁 蔡春林 李文 罗静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38-143,共6页
大气电场是大气科学和空间物理学科中共同的一个重要电学参量,大气电场的变化代表着全球大气电路和近地面大气电荷分布状态,其变化同时受到气象活动、地质活动和太阳活动影响.大气电场的平均日变化特点代表着平静时期该地区近地面大气... 大气电场是大气科学和空间物理学科中共同的一个重要电学参量,大气电场的变化代表着全球大气电路和近地面大气电荷分布状态,其变化同时受到气象活动、地质活动和太阳活动影响.大气电场的平均日变化特点代表着平静时期该地区近地面大气电场的平均值,这对于研究不同纬度地区近地面大气电场由于地质活动或太阳活动引起的扰动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对日地空间环境全圈层、多要素综合的立体式探测,子午工程在两极、中国多个地区建成了多个大气电场观测台站,本文主要介绍子午工程中的大气电场观测,包括场磨式大气电场仪及其数据格式,展示了子午工程建设的西藏噶尔站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一年期间的晴天大气电场平均日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以及与“卡耐基曲线”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工程 大气电场 地基观测
下载PDF
基于CE-318观测的甘肃省气溶胶光学特性分析
11
作者 黄芳芳 马伟强 +6 位作者 王遂缠 张鸿 孔小怡 卢品睿 王旭东 刘昊 闫一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1-253,共13页
对于大气气溶胶地基观测资料的定量分析是了解气溶胶光学特性和大气污染特征的基本途径,可为探讨污染治理方向提供一定的依据。近年来,利用地基观测资料分析甘肃省不同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较少。为了解甘肃省不同下垫面的大气气溶... 对于大气气溶胶地基观测资料的定量分析是了解气溶胶光学特性和大气污染特征的基本途径,可为探讨污染治理方向提供一定的依据。近年来,利用地基观测资料分析甘肃省不同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较少。为了解甘肃省不同下垫面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本文基于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CE-318型太阳光度计观测资料,通过ASTPwin软件反演获得了甘肃省四个站点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计算了Angstrom波长指数α,分析了甘肃省不同区域不同季节AOD和α的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波长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观测时段内,所有站点各波段AOD的变化趋于一致,且AOD值随波长增大而减小。兰州和皋兰山AOD值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兰州冬、春季AOD值分别比年均值超出14.98%和4.68%,皋兰山冬季AOD值比年均值超出3.88%。敦煌和民勤AOD值均为春季最高,比各自的年均值高出24.49%和26.30%。敦煌AOD季节分布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而民勤则表现为从春到冬季逐渐减小的趋势。(2)兰州和皋兰山春夏季主控粒子为粗模态,秋冬季则为细颗粒物主导。敦煌和民勤大气气溶胶常年由粗模态粒子主控。2019年冬季,兰州市区AOD值比其城郊的皋兰山高出68.0%;敦煌和民勤2019年春季沙尘气溶胶污染较为严重,敦煌AOD值比民勤超出42.42%。(3)四个站点AOD和α的频率分布均呈单峰曲线,不同季节AOD高频次分布范围存在差异性,但都处于1.0以下。α的高频次范围分布较为复杂,兰州春季、皋兰山春夏季、敦煌四季、民勤春夏秋季,α分布区间均小于1.0,而兰州夏秋冬季、皋兰山秋冬季、民勤冬季α主要分布于1.1以上。(4)不同季节AOD和α的关系存在差异,表现为不同季节,大气出现严重或者局部污染时,气溶胶的主控粒子粒径大小不同。春季大气出现局部或者严重污染、夏季大气局部污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318太阳光度计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地基观测 甘肃省
下载PDF
10~50MHz地基低频射电天文数字接收机及上位机软件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丙强 白宇 +5 位作者 路光 平劲松 王明远 杨文军 王震 严发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1-904,共14页
低频段(<50 MHz)射电观测,是研究射电爆发、恒星形成、宇宙初期状态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对该频段相关仪器研究较少.本文从关键器件选型、仿真与设计、接口和通讯、功能模块等方面,对组成地基低频射电观测系统的核心部件——数字接收机... 低频段(<50 MHz)射电观测,是研究射电爆发、恒星形成、宇宙初期状态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对该频段相关仪器研究较少.本文从关键器件选型、仿真与设计、接口和通讯、功能模块等方面,对组成地基低频射电观测系统的核心部件——数字接收机与上位机软件进行论述.数字接收机由采集卡和工控机构成,采集卡配置包含AD9265芯片和K7系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数字接收机探测频率覆盖1~62.5 MHz,接收功率范围-78~-6 dBm,拥有先进的频率分辨率(15.3 kHz)和时间分辨率(0.5~32 ms).为满足射电观测显示与存储需求,研发了具有针对性的上位机软件解决方案.软件支持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PCIe)数据传输协议,支持实时频谱显示、数据存储和交互操作,具有全频带内强度图显示与图像自动保存功能.自主研制的数字接收机与上位机软件已成功应用于新疆奇台观测站低频(10~50 MHz)射电观测设备,该设备自2021年6月投入运行,捕获多次太阳射电暴事件.将观测结果与澳大利亚Learmonth观测设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奇台站低频射电观测系统探测精度更为精细、探测频率更低,性能指标位于国际前列.系统后期可开展星-地协同观测,推动我国低频段射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射电 地基观测 数字接收机 太阳射电爆发
下载PDF
香河地基观测臭氧柱总量数据分析及臭氧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窦鑫 张金强 +3 位作者 朱彬 郑向东 夏祥鳌 陈洪滨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51,共9页
大气臭氧变化在全球气候和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今大气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对比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河北香河大气综合观测试验站2014~2016年Dobson和Brewer两种臭氧总量观测仪器探测结果的一致性,并使用1979~2... 大气臭氧变化在全球气候和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今大气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对比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河北香河大气综合观测试验站2014~2016年Dobson和Brewer两种臭氧总量观测仪器探测结果的一致性,并使用1979~2016年Dobson观测数据分析了香河地区臭氧总量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进行有效温度修正后,两种臭氧总量仪器观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平均偏差仅为-0.14DU(多布森单位),平均绝对偏差为8.00 DU,标准差为36.09 DU,相关系数达0.964。整体来说,两类仪器观测臭氧总量吻合较好。SO2浓度对Dobson仪器数据精度有一定影响,两组仪器数据在SO2浓度为0~0.2DU、0.2~0.4DU和>0.4DU大气条件情况下的平均偏差分别为4.8 DU、7.0 DU和8.0 DU,平均偏差随SO2浓度升高而增大。过去38年香河地区的臭氧总量季节差异性强,春、冬两季臭氧总量高,夏、秋两季臭氧总量相对低,季节变化趋势差异明显。从长期变化上看,臭氧总量变化波动有不同的周期,在4个大的时间段变化趋势不同,2000~2010年臭氧层有显著恢复,但最近几年又有变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柱总量 地基观测 Brewer观测仪器 Dobson观测仪器 一致性分析
下载PDF
西藏当雄地基紫外线指数观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树 郑向东 +3 位作者 林伟立 张勇 扎西达瓦 祁栋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2-491,共10页
基于西藏当雄2009年9月—2011年8月地基紫外线指数(UVI)观测,结合TUV辐射传输模式分析,该文检验太阳天顶角、云、臭氧、积雪和气溶胶对UVI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地面UVI主要因素是太阳天顶角和云。晴天地面UVI可简单用太阳天顶角拟合... 基于西藏当雄2009年9月—2011年8月地基紫外线指数(UVI)观测,结合TUV辐射传输模式分析,该文检验太阳天顶角、云、臭氧、积雪和气溶胶对UVI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地面UVI主要因素是太阳天顶角和云。晴天地面UVI可简单用太阳天顶角拟合函数表征;地面UVI的云调制因子总体上随云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但间隙性、未遮蔽日面的云可增强太阳散射辐射,使云调制因子值平均增加约3%~6%,个别情形达40%。臭氧低谷使当雄UVI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增加约12%;冬季短期、浅层积雪使UVI增加16%或更低,也低于模式模拟值(23%);气溶胶(光学厚度为0.02~0.1)对UVI衰减低于3%。因臭氧低谷导致青藏高原臭氧南北分布的差异,相同太阳天顶角下拉萨(海拔为3650 m)UVI较瓦里关(海拔为3810 m)偏高7%~10%。与卫星产品比较表明:OMI卫星UVI产品在当雄、沱沱河、瓦里关和拉萨较地基测值总体偏高65%以上,而晴天则平均分别偏高8.6%,13%,9%和50%。云、地基与卫星像元地理位置差异应是卫星UVI产品偏高的原因。当雄地基UVI测值大于14时,卫星UVI产品反而低3%应与间隙性云有效增强了地面辐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I 西藏当雄 青藏高原 地基观测 卫星比对
下载PDF
地基Fabry-Perot中高层大气风速反演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后茂 王咏梅 +1 位作者 王英鉴 李勇志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5-425,共11页
基于子午工程地基法布里-帕罗干涉仪(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FPI)的气辉观测数据,结合地基独特的观测模式(天顶角为0°的天顶方向和天顶角为45°的东西北南四个方向)对地基中高层大气风速进行反演,包括数据预处理、干涉环... 基于子午工程地基法布里-帕罗干涉仪(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FPI)的气辉观测数据,结合地基独特的观测模式(天顶角为0°的天顶方向和天顶角为45°的东西北南四个方向)对地基中高层大气风速进行反演,包括数据预处理、干涉环圆心确定、干涉环半径计算和风速反演.将2010年5月6-13日8天十个环(十个干涉环同时参与反演)的反演结果与地基FPI风速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得到557.7 nm,630.0 nm,892.0 nm三种谱线气辉的反演平均偏差分别为2.7 m·s^(-1),5.5 m·s^(-1),7.7 m·s^(-1).此外,基于反演算法对上述反演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气辉辐射强度对风速的反演精度影响较大,气辉辐射越强,外环的半径计算精度越高,可参与的反演环数越多,则最终的风速反演精度越高.而圆心偏差士2 pixel(五个环)和士1 pixel(十个环)及焦距变化(士10 mm)对风速反演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当超出这一偏差范围,风速反演偏差会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Perot干涉仪(FPI) 中高层大气 风速反演 地基观测
下载PDF
超高精度测光观测及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16
作者 石亚卿 王炜 赵景昆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1-770,共10页
太阳系外行星大气是系外行星领域迅速发展且最具挑战的课题之一,它依赖于高精度的测光和光谱数据。以WASP-103b的近红外地基望远镜CFHT上WIRCam照相机观测的两次次食数据为例,详细介绍高精度测光对观测的要求,阐述所需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太阳系外行星大气是系外行星领域迅速发展且最具挑战的课题之一,它依赖于高精度的测光和光谱数据。以WASP-103b的近红外地基望远镜CFHT上WIRCam照相机观测的两次次食数据为例,详细介绍高精度测光对观测的要求,阐述所需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可以利用地面望远镜实现10^(-4)的超高精度较差测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热木星 地基观测 误差分析 高精度测光
下载PDF
基于子午工程的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全林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69,共5页
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以正在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为平台,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协调全球空间天气联测及共同研究,推动国际空间研究的发展,促进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实质性的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中国对人类科... 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以正在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为平台,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协调全球空间天气联测及共同研究,推动国际空间研究的发展,促进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实质性的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中国对人类科学发展的贡献度。它是一项由中国科学家率先创意,以我为主建设的一项双边/多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目前己取得多项实质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圈计划 子午工程 空间天气 地基观测
原文传递
水下地基形态自动监测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志义 苗中海 +1 位作者 叶国良 解林博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4,67,共4页
随着海上建筑增多,急需一种适合于远离岸线,特别是在台风时也能够准确便捷地对地基进行水下自动监测的仪器。采取了诸多措施,将测控系统和设备构成的监测系统,放在远离岸线的海底进行长期监测。经几项工程均长达一年半的监测实践表明,... 随着海上建筑增多,急需一种适合于远离岸线,特别是在台风时也能够准确便捷地对地基进行水下自动监测的仪器。采取了诸多措施,将测控系统和设备构成的监测系统,放在远离岸线的海底进行长期监测。经几项工程均长达一年半的监测实践表明,监测数据规律性很好、长期稳定性强、无零飘现象、通讯传输便捷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自动监测 测控系统 地基观测 监测仪器
下载PDF
利用黄山地区地基观测对FY-2E云分类的检验和验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牧田 金莲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14,共10页
利用2011年6~8月黄山及周边地区的地基观测云状结果与风云二号E(FY-2E)静止卫星云分类产品,分析了二者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地面观测结果为晴空陆地、层积云/高积云、雨层云/高层云、密卷云、卷层云和积雨云时,卫星产品的匹配率分别... 利用2011年6~8月黄山及周边地区的地基观测云状结果与风云二号E(FY-2E)静止卫星云分类产品,分析了二者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地面观测结果为晴空陆地、层积云/高积云、雨层云/高层云、密卷云、卷层云和积雨云时,卫星产品的匹配率分别为94.05%、45.92%、20.33%、3.01%、0%和0%;FY-2E静止卫星容易将积雨云识别成卷层云,密卷云或层积云/高积云产品,而易将大部分的雨层云识别成卷层云,密卷云和层积云/高积云产品;若天空为双层云并且中云为高积云时,那么"低云-高积云-无高云"天空条件时的高积云匹配率要高于"无低云-高积云-高云";而当中云为高积云,同时存在低云和高云时,那么"层积云-高积云-高云"天空条件时的层积云/高积云产品匹配率要高于"非层积云(积云或积雨云)-高积云-高云";其次,虽然地基观测结果中包含大量积云时刻,但卫星云分类产品中不包含积云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分类 地基观测 FY-2E静止卫星
下载PDF
基于地基观测的时序卫星红外光谱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谷牧 任栖锋 +1 位作者 周金梅 廖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4-271,共8页
针对地基观测的卫星红外光谱受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外场试验对测量卫星物性信息的缺乏,无法解释卫星红外光谱反演出特征的有效性和具体物理意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观测的卫星热红外光谱的建模和分析的方法.首先,考虑了太阳辐射、地... 针对地基观测的卫星红外光谱受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外场试验对测量卫星物性信息的缺乏,无法解释卫星红外光谱反演出特征的有效性和具体物理意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观测的卫星热红外光谱的建模和分析的方法.首先,考虑了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卫星各面对探测器的可见情况、地基探测器可探测卫星的范围、大气衰减等因素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建立卫星热红外光谱模型.然后,以风云三号卫星为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在观测时序上卫星在地基探测器入瞳上的3—14μm红外光谱辐照度;分析了影响卫星红外光谱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普朗克函数拟合卫星红外光谱,提取出特征与卫星的物性比较,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由卫星运动引起的对探测器可见情况的改变是影响卫星红外光谱数据的主要因素.等效温度和等效面积物理含义能被有效地解释,等效温度接近于太阳帆板的温度,温差仅在15 K左右,等效面积能表征卫星投影面积的变化;发现利用帆板和本体有较大的温差,能实现帆板和本体的分离,并实现新特征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红外光谱 地基观测 普朗克函数 特征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