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科举社会的形成——以明州庆元府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近藤一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24,共10页
对南宋科举及第者进行区域分析,可以分为及第者数递减型、及第者数维持不变型和及第者数递增型三种类型,后者以浙东明州庆元府为代表。通过对南宋末期两名庆元府出身的科举官僚王应麟与黄震作个案考察,可以发现,在南宋后半期,庆元府经... 对南宋科举及第者进行区域分析,可以分为及第者数递减型、及第者数维持不变型和及第者数递增型三种类型,后者以浙东明州庆元府为代表。通过对南宋末期两名庆元府出身的科举官僚王应麟与黄震作个案考察,可以发现,在南宋后半期,庆元府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思想转化为学术的时期,地域学术和科举已经一体化,思想活动与应试学问和谐共存。这是庆元府及第者数递增模式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地域社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社会 明州庆元府 王应麟 黄震 地域学术
下载PDF
宋末四川朱子学流于浙江四明考论
2
作者 马琛 《原道》 2023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南宋中后期,四川学者度正、?渊亲炙朱熹门下,为四川引入朱子学统,培养出阳枋、阳岊等朱子后学,形成传播朱子学的北岩学派。宋元战争爆发后,北岩学人多迁居川外,川中朱子学衰落。阳氏出川避难之时,浙江四明人史蒙卿前往问学,接受四川朱子... 南宋中后期,四川学者度正、?渊亲炙朱熹门下,为四川引入朱子学统,培养出阳枋、阳岊等朱子后学,形成传播朱子学的北岩学派。宋元战争爆发后,北岩学人多迁居川外,川中朱子学衰落。阳氏出川避难之时,浙江四明人史蒙卿前往问学,接受四川朱子学,创“静清学派”,成为四明学术史上“以朱变陆”的关键人物。史蒙卿学说具有朱子学共性,注重谱系传承与理学修养。又因问学蜀人,研习象数《易》学,主张立乎其本、明体达用,与四明学术传统中重视考据、事功的特色有所背离。综合来说,四川朱子学流入浙江四明,丰富了浙江朱子学的维度,加快了四明学派从陆学转向朱子学的进程,促成了浙江事功学说与朱子学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枋 史蒙卿 朱子学 以朱变陆 地域学术
原文传递
“皖学”入浙:基于黄以周《礼书通故》的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徐道彬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6-123,159,共9页
乾嘉时期的“皖派”学术,随从徽商的经营而活跃于淮扬一带;道咸以后,因社会时事变迁和新安江流域的经济繁荣,又以两浙为盛。通过梳理晚清黄以周父子与徽州学者的交游,兼以考察《礼书通故》对“皖派”学风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中发掘“皖... 乾嘉时期的“皖派”学术,随从徽商的经营而活跃于淮扬一带;道咸以后,因社会时事变迁和新安江流域的经济繁荣,又以两浙为盛。通过梳理晚清黄以周父子与徽州学者的交游,兼以考察《礼书通故》对“皖派”学风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中发掘“皖学”入浙的学脉传承,观览黄氏所言“绩溪之教,流入浙西,吾浙与有光焉”的丰富与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学 皖学 黄以周 《礼书通故》 地域学术
下载PDF
蜀学渊渊历久弥新——论蜀学之源流及其创新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舒大刚 段博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0,共12页
蜀学之源,远及大禹时代,独特的蜀地文化、中原移民与文翁兴学是蜀学的三大源头;蜀学之流,于儒释道皆有开创性与奠基性之功,于文史有丰富内容与突出贡献;蜀学之质,在信仰体系、核心观念、制度创新、经典体系等方面卓有特色与贡献。溯其... 蜀学之源,远及大禹时代,独特的蜀地文化、中原移民与文翁兴学是蜀学的三大源头;蜀学之流,于儒释道皆有开创性与奠基性之功,于文史有丰富内容与突出贡献;蜀学之质,在信仰体系、核心观念、制度创新、经典体系等方面卓有特色与贡献。溯其源、厘其流、疏其质,方能固其本、开其新,基于“立足巴蜀,面向全国,体系重建,走向世界”的理念,推动蜀学创新发展,坚固学术自信、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学 源流 儒释道 地域学术 创造转化
下载PDF
地域学术与黔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新民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6-10,M0003,共6页
我想先谈一下地域学能否成立,成立的依据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再以此为宏观背景,简单介绍一下黔学的发展情况。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特别主张“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实际就是强调应... 我想先谈一下地域学能否成立,成立的依据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再以此为宏观背景,简单介绍一下黔学的发展情况。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特别主张“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实际就是强调应该针对物产的丰歉多寡,习俗的良窳好坏,因地制宜地加以治理。读《汉书·地理志》即可知道,汉成帝时已将全国划成不同的区域,并特别注意相关区域的习俗差异,目的仍然是如何针对地方实际开展合理有效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货殖列传》 习俗差异 《汉书·地理志》 地域学术 因地制宜 宏观背景 利导 司马迁
原文传递
地域文化、地域学术与关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学智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11-13,M0003,共4页
地域学术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文化概念。虽然中华学术也属于地域学术,但相对于各别的地域来说,中华学术则更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品格。地域学术是在特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与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相关联的一种学术,它是地域文... 地域学术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文化概念。虽然中华学术也属于地域学术,但相对于各别的地域来说,中华学术则更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品格。地域学术是在特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与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相关联的一种学术,它是地域文化里面更本质、更核心的东西。从一定的地域来说,其历史上行政区域规划会常常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很难改变其地域文化以及相应的地域学术本身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地域学术 行政区域 普遍性 历史 广泛性
原文传递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地域学术论辩大会纪实 被引量:1
7
作者 舒大刚 吴光 +2 位作者 刘学智 张新民 朱汉民 《孔学堂》 2018年第2期33-45,共13页
2018年4月30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光明日报社及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2018年孔学堂春季论辩大会在孔学堂举行。本次论辩会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地域学术论辩"为主题,邀请了舒大刚、吴光、刘学智、张新... 2018年4月30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光明日报社及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2018年孔学堂春季论辩大会在孔学堂举行。本次论辩会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地域学术论辩"为主题,邀请了舒大刚、吴光、刘学智、张新民、朱汉民等专家分别就何谓地域学术,地域学术何以成立以及浙学、关学、蜀学、黔学及湘学等地域学术的特点和学术精神发表了高见。大会由舒大刚教授主持。本文由参与论辩的5位教授根据发言稿进行后期精心整理而成,在此表示感谢!并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学术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论辩 纪实 文化传播中心 学术精神 联合会
下载PDF
地域学术与湘学
8
作者 朱汉民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14-17,M0003,共5页
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是“地域学术”,首先需要明晰一下地域学术的概念。当我们讨论地域学术时,往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今人当代学者提出和建立的“XX学”,他们是将某某地域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学术,譬如将徽州的历史文化作为学... 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是“地域学术”,首先需要明晰一下地域学术的概念。当我们讨论地域学术时,往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今人当代学者提出和建立的“XX学”,他们是将某某地域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学术,譬如将徽州的历史文化作为学术研究对象,那么就出现了所谓“徽学”,将敦煌的历史文献、文物作为研究对象就形成和建立了所谓“敦煌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学 地域学术 敦煌学 湘学 学术研究 当代学者 历史文献
原文传递
略论浙学与蜀学的历史互动
9
作者 舒大刚 胡游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6-132,F0003,共8页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诞生了众多以区域文化为背景、以地域名称而命名的学术文化,不同的地域学术之间通过学习互鉴,交融互动,孕育出更为丰富而深邃的学术思想。以浙江、巴蜀两地的区域历史文化为底色孕育而出的浙学与蜀学,在历...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诞生了众多以区域文化为背景、以地域名称而命名的学术文化,不同的地域学术之间通过学习互鉴,交融互动,孕育出更为丰富而深邃的学术思想。以浙江、巴蜀两地的区域历史文化为底色孕育而出的浙学与蜀学,在历史上展开了长时间、多时空、跨维度的学术文化交流,彼此互学互鉴、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了中国的学术文化向更新的形态和更高的阶段发展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学 蜀学 地域学术 文化互动
下载PDF
简论湘学与其他地域学术之关系
10
作者 王盾 《船山学刊》 2003年第1期43-45,129,共4页
关键词 湘学 地域学术 吴学 粤学 北学
下载PDF
宋元儒学思想史的地域构成及其发展脉络——以《宋元学案》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连凡 《城市学刊》 2017年第4期9-18,共10页
统计《宋元学案》中收录的各地域学者数量及其学派构成,由多至少依次为:两浙路(以浙东学派、金华朱学、四明朱学、四明陆学为主)、福建路(以道南学派、闽学为主)、江南西路(以江西陆学为主)与江南东路(以新安朱学为主)、成都府路(以苏... 统计《宋元学案》中收录的各地域学者数量及其学派构成,由多至少依次为:两浙路(以浙东学派、金华朱学、四明朱学、四明陆学为主)、福建路(以道南学派、闽学为主)、江南西路(以江西陆学为主)与江南东路(以新安朱学为主)、成都府路(以苏氏蜀学、南轩学派、鹤山学派为主)、京东路(以东莱吕氏之学、泰山学派为主)与京西路(以洛学为主)以及荆湖南路(以湖湘学派为主)等。属于清代浙东学派的《宋元学案》编纂者黄宗羲、全祖望等人基于重视地域思想史的立场,发掘大量各地域学者,进而探讨其师承关系、学术地位、思想诠释等,使得《宋元学案》在内容与思想上都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同时展现了宋元两代儒学思想史的全貌及其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儒学 思想史 地域学术 《宋元学案》 清代浙东学派
下载PDF
客家研究所2003年大事记
12
《客家研究辑刊》 2003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客家研究所 2003年 房学嘉 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 “全球客家地域学术研讨会” 台湾省 客家文化
原文传递
对地域学术研究的一点看法
13
作者 陈祖武 《文史天地》 2022年第6期1-1,共1页
近来地域学术研究方兴未艾。许多地方的学者不但关注本地历史文化,进而要建立其学术思想体系,如安徽要做“皖学”、四川要做“蜀学”、福建要做“闽学”,贵州也有学者提出“黔学”或者“新黔学”等等。
关键词 学术思想体系 地域学术 闽学
原文传递
大数据背景下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郜峦 王振国 张丰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形式,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当前中医学术流派数据具有异构性、广分布、多样性、海量等特点。本...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形式,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当前中医学术流派数据具有异构性、广分布、多样性、海量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提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期望能为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大数据环境提供一个坚实的支撑平台,推动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hadoop技术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
下载PDF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评价要素的构建 被引量:7
15
作者 郜峦 王振国 张丰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6-689,共4页
分别应用历史地理学、文献计量学、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在综合分析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的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以及内涵解释,其中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历... 分别应用历史地理学、文献计量学、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在综合分析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的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以及内涵解释,其中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历史地理学属性和文献计量学属性。历史地理学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适合于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拟定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评价标准"初步得到领域专家认可,能够初步定性定量地客观评价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 历史地理学 文献计量学 大数据分析
原文传递
2020—2021年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齐 黄玉燕 +3 位作者 张立平 汤尔群 陈曦 于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33-1739,1780,共8页
2020—2021年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主要在中医学古代学术流派、地域性学术流派、专科性学术流派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涉及学术流派研究中的共性问题。古代学术流派研究主要集中于丹溪学派、伤寒学派、易水学派等领... 2020—2021年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主要在中医学古代学术流派、地域性学术流派、专科性学术流派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涉及学术流派研究中的共性问题。古代学术流派研究主要集中于丹溪学派、伤寒学派、易水学派等领域,深入挖掘其中的一些学术问题;地域性学术流派的研究与发展成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领域的热点,尤以江苏、上海、广东与黑龙江等地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专科性学术流派以针灸的学术流派研究较之其他各科更为系统、全面,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从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角度来看,学术流派研究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学界已经开始使用多学科方法研究学术流派,并初步建立了相关评价指标和要素,促进学术流派的保护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家学说 学术流派 地域学术流派 专科性学术流派
下载PDF
徽学研究的影响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伯山 吴春华 《朱子学刊》 2016年第2期240-248,共9页
作为一门有关徽州历史与文化研究的专门学问,不论在近代历史上,乃至在当代,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不仅是社会的,也是学术的;不仅是地域性的知识,更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阐明这种影响,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优... 作为一门有关徽州历史与文化研究的专门学问,不论在近代历史上,乃至在当代,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不仅是社会的,也是学术的;不仅是地域性的知识,更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阐明这种影响,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深化中国国学的研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特别是对于安徽省'三个强省'战略的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学研究 地域学术 国际影响力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建构和发展地域性中国画学术群
18
作者 罗豪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67-168,共2页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画家应该树立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深入发掘、弘扬各地域特色文化,艺术地表现不同地域的独特文化和景观,开拓创新,为中国画“在学术上成为可与西方绘画进行对峙和交流的另一种系统”而不懈努力。建构和发展地域性...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画家应该树立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深入发掘、弘扬各地域特色文化,艺术地表现不同地域的独特文化和景观,开拓创新,为中国画“在学术上成为可与西方绘画进行对峙和交流的另一种系统”而不懈努力。建构和发展地域性中国画学术群,有益于当代中国画在学术上和创作上走向多样发展,从而可以成为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中国画 发展模式 地域学术
下载PDF
简讯
19
《客家研究辑刊》 2003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客家研究所 房学嘉 “客家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侯宪华 “全球客家地域学术研讨会 广东省民族学会年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