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 被引量:497
1
作者 刘瑞明 赵仁杰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38,共9页
国家高新区作为区域内的“经济特区”和“政策试验田”,是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其效果究竟如何需要验证。本文采用1994~2012年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地区经济发展... 国家高新区作为区域内的“经济特区”和“政策试验田”,是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其效果究竟如何需要验证。本文采用1994~2012年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显著地促进了地区GDP和人均GDP的增长,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国家高新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相较于较高等级的城市,较低等级的城市从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中获得了更快发展。本文的研究表明,作为“政策试验田”和“经济特区”的国家高新区不仅可以驱动经济发展,而且通过对其合理布局,还有助于缩小地区问经济发展差距。这为国家高新区的未来布局与其他相关政策的设立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地区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方法
原文传递
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269
2
作者 沈坤荣 付文林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9,共9页
财政分权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理论上,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确。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对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演化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财政分权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理论上,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确。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对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演化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作者认为,在深化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财政分权制度,特别是要提高向落后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以使公共品投资的整体效率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制 中国财政 制度 地区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效应 体制改革 实证检验 政体 整体效率 理论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财政支出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164
3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7,共11页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86~2006年间,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各类支出项目(包括经济性、社会性和维持性支出)方...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86~2006年间,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各类支出项目(包括经济性、社会性和维持性支出)方面存在显著的策略互动行为,财政竞争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预算内支出、经济性和维持性支出竞争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其中经济性支出竞争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社会性支出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预算外支出竞争的影响则比较模糊。1994年分税制改革明显改变了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模式,有效遏制了地区间过度竞争态势,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过度削弱了地方政府在经济性支出方面的竞争性行为,加剧了经济性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策略互动行为 财政支出竞争 地区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对策 被引量:111
4
作者 贾康 刘微 +2 位作者 张立承 石英华 孙洁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28,共27页
关键词 政府债务风险 中国经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地区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量:91
5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9,共13页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全面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从地区经济增长效应视角,对我国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是否合理作出科学判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总支出和社会性支出责...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全面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从地区经济增长效应视角,对我国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是否合理作出科学判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总支出和社会性支出责任安排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经济性和维持性支出责任安排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显著性较差,收入责任安排的影响则较为模糊。这些影响总体上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主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总支出特别是社会性支出责任安排有关:当地区经济发展和总支出特别是社会性支出分权程度超过一定阀值时,适当集权将有助于优化收支责任安排,促进地区经济增长;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总支出和社会性支出责任安排不合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经济性支出分权和维持性支出集权进程偏快,总体上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安排 政府间财政收入责任安排 地区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68
6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高立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26,共12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级政府框架下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最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中国现实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最优的中央财政...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级政府框架下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最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中国现实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最优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分权水平。1995年以来中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总体上较为合理,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影响并不显著;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增长过快,与中国的财政收支分权水平不相适应,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偏大,进而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显著性不够稳健;地方公共资本投资和财政收入政策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且这种影响强化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政府框架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地区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67
7
作者 张其仔 李蕾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11,共15页
本文在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制造业进行劳动-资本-技术三类要素密集型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各省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呈现出东部转型升级层次最高、趋势最明显,中部其次,西部转型升级层次最低... 本文在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制造业进行劳动-资本-技术三类要素密集型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各省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呈现出东部转型升级层次最高、趋势最明显,中部其次,西部转型升级层次最低、趋势最弱的特征。然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个体固定效应不变系数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前者结果表明内涵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后者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省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未来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应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以支持和引导,以推动中国制造业一体化联动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升级 资本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地区经济增长
下载PDF
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64
8
作者 靳春平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7-56,共10页
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回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应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然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运用VAR模... 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回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应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然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运用VAR模型分别考察了东、西部地区的政府公共资本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响应关系,并对东、西部的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增长效应大大好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在政府财力给定的情况下,旨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财政政策须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效应 空间差异性 地区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中国三大城市群集聚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60
9
作者 孙铁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70,共8页
使用1995—2014年中国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数据,分析其经济集聚水平和空间结构特征演化,并探讨经济集聚及其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集聚水平的变化趋势验证了威廉姆森的倒U假说。同时,三... 使用1995—2014年中国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数据,分析其经济集聚水平和空间结构特征演化,并探讨经济集聚及其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集聚水平的变化趋势验证了威廉姆森的倒U假说。同时,三大城市群集聚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也显示,集聚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集聚程度之间同样存在倒U关系,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集聚水平提高,经济布局往往呈现出中心城市极化特征,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经济活动趋于分散化的同时,经济集聚的空间结构也会向更加趋于多中心结构的方向演化。对经济集聚、空间结构演化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经济集聚的确推动了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对于京津冀和珠三角主要是围绕中心城市的经济极化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而对于长三角则主要是多中心集聚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集聚 集聚空间结构 地区经济增长 三大城市群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局面? 被引量:58
10
作者 肖威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64,共15页
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县域经济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分别进行面板分位数回归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存款机制和贷款机制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且经济增长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强于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县域经济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分别进行面板分位数回归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存款机制和贷款机制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且经济增长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强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二级指标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其中覆盖广度对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最大,而使用深度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分地区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它既能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也能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差距。最后,本文提出实施数字普惠金融优先发展战略、平衡区域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地区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
原文传递
走出创新“舒适区”:地区技术多样化的动态性及其增长效应 被引量:46
11
作者 郑江淮 冉征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37,共19页
对于地区创新路径选择这一热点问题,本文从新技术与地区原有技术之间相关性的视角进行了探索。本文根据相对技术密度区分了相关技术多样化与不相关技术多样化,从理论上解释了一个地区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技术多样化,以及如何在不同发展时... 对于地区创新路径选择这一热点问题,本文从新技术与地区原有技术之间相关性的视角进行了探索。本文根据相对技术密度区分了相关技术多样化与不相关技术多样化,从理论上解释了一个地区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技术多样化,以及如何在不同发展时期选择技术多样化路径。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地区技术构成逐渐从少数技术高度集聚向多类技术集群共存演变。对于中低收入地区,如果局限于相关技术领域,该地区就进入了创新"舒适区";不相关技术多样化较少依赖于该地区原有技术,但更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有助于走出创新"舒适区"。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5年发明专利数据,实证发现:地区技术密度决定了技术多样化的可能性,一项新技术与该地区原有技术联系越强,该新技术发生多样化的可能性越高;不相关技术的多样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率影响系数显著大于相关技术的多样化;处于中等收入区间的地区更倾向于进行不相关技术的多样化,走出创新"舒适区"。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地区要积极引导、帮助和资助企业在基础较弱的、有突破性的技术领域开展研发活动;有选择地吸引新技术、新产业投资;建设不同技术领域的交流平台,充分降低知识溢出成本,为知识溢出营造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多样化 不相关技术多样化 相对技术密度 专利数据 地区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贡献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宋华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16,共6页
本文比较研究了1990-2000年高等教育对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及其引起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是产生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21世纪,要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加快... 本文比较研究了1990-2000年高等教育对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及其引起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是产生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21世纪,要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是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 东部 1990-2000年 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区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水平 高等教育发展 21世纪 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
下载PDF
中国省域R&D溢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黄苹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9-753,共5页
为分析地区R&D溢出与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邻区经济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基于MRW(1992)的模型,加入空间变量,利用1997-2004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就研发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实证结果显示:省域R&D投入存在空间依赖... 为分析地区R&D溢出与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邻区经济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基于MRW(1992)的模型,加入空间变量,利用1997-2004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就研发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实证结果显示:省域R&D投入存在空间依赖性,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来自邻近地区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24%;来自邻近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4%;来自邻近地区的高校及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05%。邻近地区的研发活动对本地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溢出 地区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35
14
作者 甘清华 陈淑梅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53,共14页
消除地方市场分割,推动市场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 消除地方市场分割,推动市场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市场一体化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第二,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结果均支持市场一体化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第三,在作用路径上,市场一体化可以通过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双重门槛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正向调节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逐渐递增。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地区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生态化 中介效应 门槛模型
原文传递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基于经验的判断及检验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文剑 覃成林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地区经济增长 财政分权 检验 经验 经济体制转轨 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毕先萍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3,共6页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资源有效配置、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根本保证,在就业保障体系缺失情况下劳动力流动有可能导致就业安全感下降、抑制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本文运用2000-200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估计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构造...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资源有效配置、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根本保证,在就业保障体系缺失情况下劳动力流动有可能导致就业安全感下降、抑制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本文运用2000-200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估计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构造相关指标,实证检验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研究显示,劳动力流动对下一期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本期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就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紧张度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应在确立适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促进劳动力全面自由流动,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就业保障 地区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差距的来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彭国华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2-50,80,共10页
本文从部门这个新角度分析了中国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差异问题。分析表明,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对省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高达75%。同时,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发散,但是省区发散并不意味着每个部门都是发散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仓... 本文从部门这个新角度分析了中国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差异问题。分析表明,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对省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高达75%。同时,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发散,但是省区发散并不意味着每个部门都是发散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等部门是微弱发散的,而批零贸易餐饮业则显示出了微弱的收敛趋势。地区差距的87%来源于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虽然工业在1990~2002年有发散趋势,但是在1997~2002年的子时段里出现了绝对β-收敛和σ-收敛,这个新现象值得用未来更长的时间序列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地区差距 部门构成 地区经济增长 中国 第三产业 劳动生产率 差异问题 角度分析 交通运输
原文传递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智勇 李瑞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68,共14页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明确两者关系,对中国现阶段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经济低迷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推...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明确两者关系,对中国现阶段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经济低迷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基于2001-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回归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地理因素,本文证实了高质量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质量人力资本不仅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生产,更是通过促进产业集聚推动技术创新来促进地区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高质量人力资本的培育、积累和利用,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地区经济增长 系统GMM 中介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人力资本吸收、外资技术扩散与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海洋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70,共7页
引进外资并不意味着东道国一定能够掌握内含在外资中的国外先进技术,成功掌握外资先进技术有一个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扩散过程。文章在区别外资技术扩散效应与溢出效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衡量外资技术扩散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 引进外资并不意味着东道国一定能够掌握内含在外资中的国外先进技术,成功掌握外资先进技术有一个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扩散过程。文章在区别外资技术扩散效应与溢出效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衡量外资技术扩散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检验了以FDI为载体的技术扩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阶段,尽管外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并没有能够通过引进大量外资获得内含在外资中的先进技术,外资技术扩散对地区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扩散 外资 区域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 人力资本 中国区 地区经济增长 构建 区别 文章
下载PDF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70,共7页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创新提供保障,金融的稳健发展也需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给予支撑,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效应及其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基于银行业、...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创新提供保障,金融的稳健发展也需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给予支撑,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效应及其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基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集聚指标,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构建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模型;进而以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为例,经验分析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明显,保险业也较强,其他金融活动没有想象中的明显,而证券业不明显,并据此提出推动我国科技金融可持续发展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协同集聚 关联效应 地区经济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 灰色关联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