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等强国逻辑: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特点及成因 被引量:7
1
作者 崔越 《战略决策研究》 2019年第4期36-53,102,共19页
二战结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采取与西方强国结盟、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以及通过多边外交发挥国际影响力的外交政策,结盟外交、地区外交、多边外交是澳大利亚外交的三大支柱。本文认为,澳大利亚政策的对外行为中的中等强国逻辑,可以解释这... 二战结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采取与西方强国结盟、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以及通过多边外交发挥国际影响力的外交政策,结盟外交、地区外交、多边外交是澳大利亚外交的三大支柱。本文认为,澳大利亚政策的对外行为中的中等强国逻辑,可以解释这三个外交支柱并存的现象,并能够解释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中等强国 结盟外交 地区外交 多边外交
下载PDF
中国的东亚地区外交:变化与内涵
2
作者 马荣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71,共6页
中国的东亚地区外交既是受到中国自身需要的推动,又是对东亚地区事态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机会与挑战作出的反应。它的成长源于中国国内改革开放议程的启动与实施、自身对稳定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源于中国对地区性力量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东亚... 中国的东亚地区外交既是受到中国自身需要的推动,又是对东亚地区事态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机会与挑战作出的反应。它的成长源于中国国内改革开放议程的启动与实施、自身对稳定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源于中国对地区性力量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东亚的政治经济日渐显现的一些新特征的认识,源于中国在与东亚日益频繁、紧密地互动中不断吸取到的有益元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逐渐明确了以稳定、发展和参与、合作为内涵的东亚地区外交理念与政策。中国的东亚新外交塑造了它与该地区国家的新关系,以及东亚地区秩序的新图景,并将持续塑造其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亚地区秩序 地区外交 内涵 China EAST ASIA 稳定与发展 机会与挑战 自身需要 政治经济 有益元素 外交理念 塑造 改革开放 外交 新图景 新特征 新关系 地区 政策
下载PDF
柬埔寨问题与新加坡地区外交的转机 被引量:1
3
作者 魏炜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10-17,54,共9页
柬埔寨问题是东盟做为外交共同体出现于国际社会的关键,展示了东盟及其成员国为地区事务所做的共同努力,新加坡表现尤其活跃,在协调东盟内部分歧、促进柬埔寨抗越力量的联合、促使问题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柬埔寨问题的出现为... 柬埔寨问题是东盟做为外交共同体出现于国际社会的关键,展示了东盟及其成员国为地区事务所做的共同努力,新加坡表现尤其活跃,在协调东盟内部分歧、促进柬埔寨抗越力量的联合、促使问题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柬埔寨问题的出现为新加坡提供了参与地区事务的契机,改变了其地区形象,增强了其对地区合作的信心。柬埔寨问题是新加坡地区外交的重要转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柬埔寨问题 东盟 地区外交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在南太平洋地区的进展、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9
4
作者 邢瑞利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3期92-107,共16页
南太平洋地区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发展中国与该地区国家关系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兼具战略和安全内涵,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且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南太平洋地区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发展中国与该地区国家关系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兼具战略和安全内涵,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且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4年多来,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在"五通"方面进展显著。与此同时,在该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受到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包括美日等西方大国的影响和干扰、南太平洋地区国家主客观因素制约以及中国台湾等因素的影响。鉴于此,中国应加大对南太平洋地区国家的战略投入,建立和维持重点战略支点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构建合作机制。同时,加强该地区国家国别研究,强化互动与人文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引领地区和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地区 “一带一路” 中国南太平洋地区外交
下载PDF
美伊关系的症结及美国视野下的“伊朗问题”新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金良祥 《当代世界》 CSSCI 2019年第2期52-56,共5页
2019年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40周年,也是美伊对抗的40年。美伊关系的症结在于各自国内均存在强大的反对对方的政治势力,特别是美国社会对人质危机的记忆以及反对伊朗的政治游说严重限制了美伊关系的发展。美国视野下的"伊朗问题&qu... 2019年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40周年,也是美伊对抗的40年。美伊关系的症结在于各自国内均存在强大的反对对方的政治势力,特别是美国社会对人质危机的记忆以及反对伊朗的政治游说严重限制了美伊关系的发展。美国视野下的"伊朗问题"始于"伊朗伊斯兰政权问题",延伸出"伊朗核问题",又因"伊朗扩张问题"而更加复杂。其中,"伊朗核问题"是近期美伊敌对关系的集中体现。由于上述三大问题相互叠加、相互联动,"伊朗核问题"将会更加复杂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伊关系 “伊朗核问题” 伊朗地区外交 伊核全面协议
下载PDF
中国与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现状评估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龙静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2期40-60,共21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地区先后建立起多个整体合作机制,构成了中国与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的总框架。中国与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具有以中国为主导、侧重地区整体性、强调"发展中国家"属性和机制化等特征,不仅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地区先后建立起多个整体合作机制,构成了中国与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的总框架。中国与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具有以中国为主导、侧重地区整体性、强调"发展中国家"属性和机制化等特征,不仅是南南合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丰富,更是中国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大合作机制有的已进入成熟收获期,有的则开始快速发展,它们都凸显了互利性、提升了战略性、强化了机制性和规划性。同时,中国在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合作进行布局和规划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各发展中地区具有各自的地区特点和各有侧重的发展需求,但当前运作模式趋同的整体合作机制难以体现差异性;中国与各发展中地区的合作基础有的建立在政治互信上,有的则建立在经济互利共赢的预期上,不同的合作基础会影响合作机制的发展前景;其他大国力量的影响、地区内部一体化程度以及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变化因素均对整体合作机制产生影响。中国作为这些整体合作机制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应积极谋划和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整体外交 中国 发展中地区 整体合作机制
下载PDF
鲁哈尼政府外交政策与地区稳定 被引量:6
7
作者 陆瑾 《西亚非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78,共15页
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上台后,率先整合国家外交资源以兑现摆脱外交孤立和缓解制裁的大选承诺。鲁哈尼政府对外交政策调整只是方法和策略上的变化,不会改变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政策和战略的根本原则。新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是通过"温和&... 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上台后,率先整合国家外交资源以兑现摆脱外交孤立和缓解制裁的大选承诺。鲁哈尼政府对外交政策调整只是方法和策略上的变化,不会改变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政策和战略的根本原则。新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是通过"温和"与"互动"实现"平衡"与"双赢"目标,并把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结束美伊之间的敌对和建立互信,以及加强和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作为优先考虑。伊朗外交政策的调整将受到内外因素的掣肘,并将成为地区安全因素的新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安全伊朗外交鲁哈尼政府 “温和” “互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