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井TEM在危机矿山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实例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杰 邓晓红 +2 位作者 郭鑫 武军杰 王兴春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了示范地—井瞬变电磁法在深部找矿应用中的效果,进一步在国内推广,选择在安徽黄山岭、湖北铜绿山矿区开展地—井TEM测量试验,结果在黄山岭未见矿钻孔中探测发现了一处井旁盲矿异常并正确地探测出了铜绿山1200多米深部已见矿体的延伸... 为了示范地—井瞬变电磁法在深部找矿应用中的效果,进一步在国内推广,选择在安徽黄山岭、湖北铜绿山矿区开展地—井TEM测量试验,结果在黄山岭未见矿钻孔中探测发现了一处井旁盲矿异常并正确地探测出了铜绿山1200多米深部已见矿体的延伸方向。试验结果表明,地—井TEM法具有探测深部盲矿和追踪矿体延伸方向的良好效果,值得在我国的深部找矿工程中广泛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深部找矿 危机矿山 铅锌矿
下载PDF
地—井瞬变电磁法三维正演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建慧 刘树才 +2 位作者 焦险峰 姜志海 胡祥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6-564,8,共9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一种使用较多的瞬变电磁法工作装置。鉴于现今国内外对其正演研究还比较少,在此实现了基于一维解析法和矢量有限单元法的地—井瞬变电磁法一维和三维正演。通过对比层状介质的一维解析解和水平板状体地电模型的数值解...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一种使用较多的瞬变电磁法工作装置。鉴于现今国内外对其正演研究还比较少,在此实现了基于一维解析法和矢量有限单元法的地—井瞬变电磁法一维和三维正演。通过对比层状介质的一维解析解和水平板状体地电模型的数值解,验证了矢量有限单元法用于模拟地—井瞬变电磁法的有效性;通过对低阻块状体地电模型进行三维正演,分析总结了矩形回线源激发瞬变电磁场随时间和深度变化的扩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一维 三维 正演
下载PDF
电性源地-井瞬变电磁全域视电阻率定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武军杰 李貅 +6 位作者 智庆全 戚志鹏 郭建磊 邓晓红 张杰 王兴春 杨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95-1605,共11页
地-井瞬变电磁(TEM)方法是在地表发射,探头沿钻孔(井)测量瞬变响应的一种井中物探方法.由于接收探头沿钻孔深人地下,因此能够获得更加可靠的地下目标体信息,尤其当存在低阻覆盖层、浅部矿化等地质干扰,或者勘查深部规模不大之良导矿体时... 地-井瞬变电磁(TEM)方法是在地表发射,探头沿钻孔(井)测量瞬变响应的一种井中物探方法.由于接收探头沿钻孔深人地下,因此能够获得更加可靠的地下目标体信息,尤其当存在低阻覆盖层、浅部矿化等地质干扰,或者勘查深部规模不大之良导矿体时,地-井TEM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相对于磁性源系统,电性源系统发射功率大,辐射面积广,更适合地形复杂地区之深部找矿.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电性源地-井TEM的近似解释方法,首先给出了层状介质电偶极子在地下的TEM响应,进而通过电偶极子叠加的方式获得了电性源条件下的TEM响应.利用感应磁场与均匀半空间电阻率的单调关系通过反函数定理进行了全域视电阻率定义.理论模型的视电阻率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深度测点的视电阻率曲线首支不同,而尾支基本一致.这说明了全域视电阻率是测点周围有限范围内介质的综合反映,所以不同深度测点的视电阻率曲线首支所反映的范围是不同的.绘制了不同时间道视电阻率剖面曲线,以期显示地下电性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全域视电阻率定义能够基本可靠地反映地下信息,从而为该技术在矿区深部找矿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源电磁 -电磁 三分量响应 全域视电阻率 深部探测
下载PDF
覆盖层下三维板状体地-井瞬变电磁响应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海燕 徐正玉 +3 位作者 岳建华 邓居智 汤洪志 姜志海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90-196,共7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地质找矿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地表发射、井中接收瞬变场响应来实现查找深部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在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基础上,以回线源为激发源,采用非均匀网格剖分技术,对均匀半空间和倾斜板状体、含有低阻覆...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地质找矿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地表发射、井中接收瞬变场响应来实现查找深部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在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基础上,以回线源为激发源,采用非均匀网格剖分技术,对均匀半空间和倾斜板状体、含有低阻覆盖层的倾斜板状体模拟。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均匀半空间中,响应极大值随观测时间延迟而减小;场源位于接收钻孔正上方时,异常体响应特征明显;当场源位于旁侧位置,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获得异常体的响应;低阻覆盖层对异常响应的影响在整个观测时间范围内都存在,减弱了异常体的响应;覆盖层的影响随发射场源与接收钻孔位置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研究工作为定性分析地-井TEM响应特征和资料解释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时域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覆盖层
下载PDF
造山带中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探: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5
5
作者 姚卓森 秦克章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00-2817,共18页
地球物理勘探在众多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围岩,硫化物矿石在电学、密度和磁化率等物理性质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产生高重力、高磁力、高极化和低电阻的地球物理异常,是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传统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在众多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围岩,硫化物矿石在电学、密度和磁化率等物理性质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产生高重力、高磁力、高极化和低电阻的地球物理异常,是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传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理论基础.造山带中铜镍硫化物矿床通常具有小岩体成大矿的特征,以中亚造山带的东天山和喀拉通克地区最为突出.这类矿床通常表现出复杂的岩体形态、产状、岩相构成、赋矿岩相和矿体空间展布,给传统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提出挑战.国外铜镍矿最大探测深度已达到4000m,最大开采深度也达到2450m,而我国同类矿床分别只有1600m和900m左右,亟待提高.以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波反射、地-井瞬变电磁法、井中重力勘探和航空电磁法为代表的地球物理新进展则为这一问题带来新思路,可能代表着铜镍硫化物矿床大深度精细勘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矿床 常规球物理勘探 金属矿震勘探 -电磁 航空电磁 造山带环境
原文传递
覆盖层影响下典型地-井模型瞬变电磁法正演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海燕 岳建华 +2 位作者 徐正玉 张华 姜志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7-1537,共11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用于地质找矿的有效方法之一,开展该方法的三维正演研究能对资料处理与解释提供帮助。在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和覆盖层模型,模拟了该模型下的地-井瞬变电磁响应;引入了参数EA,分析了方形低...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用于地质找矿的有效方法之一,开展该方法的三维正演研究能对资料处理与解释提供帮助。在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和覆盖层模型,模拟了该模型下的地-井瞬变电磁响应;引入了参数EA,分析了方形低阻体和覆盖层的响应特征以及覆盖层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低阻体位于发射场源下方时,其响应曲线呈现"双高一低"的极值特征,高峰值分别对应低阻体上下边界,低峰值对应低阻体中心;低阻体位于发射场源旁边时,其响应曲线呈现单极值特征,该特征与覆盖层响应特征相同。当覆盖层电阻率较低时,"趋肤效应"作用使覆盖层的响应强度强于低阻体;但当发射场源离钻孔足够远时,覆盖层影响可以忽略,低阻体响应强度更与覆盖层-低阻体电阻率的比值有关。孔中发射能有效降低覆盖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覆盖层 正演 有限差分 廖氏吸收边界条件
下载PDF
基于异常场的地-井瞬变电磁法正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正玉 杨海燕 +5 位作者 邓居智 汤洪志 张华 刘旭华 赵海娇 巩建军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176-1182,共7页
在地-井瞬变电磁正演模拟中,前人均以总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响应特征。此次选择地-井瞬变电磁异常场为研究对象,对单异常体和多异常体以及在"定源异井"和"动源定井"两种观测方式下典型地电模型进行地-井瞬变电磁法三... 在地-井瞬变电磁正演模拟中,前人均以总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响应特征。此次选择地-井瞬变电磁异常场为研究对象,对单异常体和多异常体以及在"定源异井"和"动源定井"两种观测方式下典型地电模型进行地-井瞬变电磁法三维正演模拟。首先推导了二次磁场的扩散方程,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分析以地-井瞬变电磁异常场为研究对象,认为异常场能反映目标体空间几何位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钻孔中接收的异常响应随时间推移而衰减减弱,但异常变化特征保持不变;在不同方位布置场源得到的异常响应差异明显,根据其测量结果可判定异常体空间位置信息。最后总结影响地-井瞬变电磁异常的主要因素有:目标体的埋藏深度、目标体与钻孔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场源的位置关系。研究结果为相关资料解释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异常场 正演模拟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垂直接触带影响下地-井瞬变电磁响应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正玉 杨海燕 +4 位作者 邓居智 汤洪志 张华 谢石文 刘少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45-1353,共9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利用在地表发射井中接收瞬变场响应来实现勘查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在钻孔周围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分辨率,能最大限度的发现深部隐藏矿体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深部地质结构调查和寻找隐伏矿体中.文中采用时域有...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利用在地表发射井中接收瞬变场响应来实现勘查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在钻孔周围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分辨率,能最大限度的发现深部隐藏矿体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深部地质结构调查和寻找隐伏矿体中.文中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使用大回线源模拟了三维均匀空间中垂直接触带和含有低阻体时垂直接触带响应特征并且深入研究了接触面埋深位置不同和接触面两侧电阻率不同对地-井TEM响应产生的影响.采用非均匀网格剖分技术,在截断边界处使用修正后的廖式吸收边界条件.绘制了磁场对时间导数的等值线图和在井中接收的衰减曲线图.分析表明:受垂直接触带的影响,磁场等值线发生畸变,扩散速度降低衰减变慢,在接触带处形成磁场突变带,响应曲线上呈现为极大值.相比于低阻体,接触面两侧的电阻率比值在数量级上很大时,异常响应的极大值随电阻率比值增大而更加突出,识别界面能力强.总结了地-井TEM响应随接触面埋藏深度增加而减弱,随电阻率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弱的趋势.本文研究的工作,为今后寻找深部地质结构、判断断层位置以及铀矿成矿环境等地质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垂直接触带 时域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回线源三维地—井瞬变电磁法FDTD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正玉 杨海燕 +2 位作者 邓居智 汤洪志 张华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第3期327-332,共6页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以回线源作为激发源。对均匀半空间和垂直断层面进行正演模拟。分析得出:在均匀半空间中,随观测时间延迟,感应电位先增大后减小,响应极大值向下移动;瞬变场在垂直断层面产生突变,在曲线上表现为峰值,低阻体...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以回线源作为激发源。对均匀半空间和垂直断层面进行正演模拟。分析得出:在均匀半空间中,随观测时间延迟,感应电位先增大后减小,响应极大值向下移动;瞬变场在垂直断层面产生突变,在曲线上表现为峰值,低阻体产生响应直观明显,而高阻体响应无变化;对含有低阻体垂直断层面进行正演模拟,异常响应随断层面两侧异常体的电阻率比值增大而增强,识别能力强。研究结果为定性解释地—井瞬变电磁法异常和判断断层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回线源 数值模拟 特征分析
下载PDF
电性源地—井瞬变电磁异常场响应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武军杰 李貅 +4 位作者 智庆全 邓晓红 张杰 王兴春 杨毅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在地面发射、井(钻孔)中接收的装置形式,能够利用已有钻孔使接收探头深入地下更加接近目标体,获得更加可靠的信息。该装置对于深部低阻体,尤其当存在低阻覆盖层、矿化等地质干扰情况下,对于规模不大的深部良导矿体的...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在地面发射、井(钻孔)中接收的装置形式,能够利用已有钻孔使接收探头深入地下更加接近目标体,获得更加可靠的信息。该装置对于深部低阻体,尤其当存在低阻覆盖层、矿化等地质干扰情况下,对于规模不大的深部良导矿体的探测能力较强。相对于磁性发射源,电性发射源勘查范围更广,适合地形起伏矿区开展工作。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电性发射源条件下钻孔中地下电性界面的异常特征,为实际勘查工作的定性分析提供参考。文中通过一维模型正演模拟对三分量瞬变响应异常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瞬变响应总场中叠加了背景场和异常场的响应,曲线形态复杂,仅在中晚期道电界面反映明显;而异常场曲线形态相对简单,对电性界面反映明显;整体上水平分量的异常显示度高于垂直分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对于电性源地—井TEM钻孔中三分量曲线形态的初步认识,验证了电性发射源条件下地—井TEM对于确定电性界面的有效性,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异常场 三分量响应 电性源
下载PDF
地—井瞬变电磁资料矢量交会解释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杰 邓晓红 +4 位作者 谭捍东 吕国印 武军杰 王兴春 杨毅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5年第3期572-579,共8页
以往地—井瞬变电磁法资料解释研究主要为定性解释。本文在瞬变电磁等效涡流的理论基础上,通过研究等效场矢量的空间特征,发现感应二次场矢量的方向与一次场强度、观测点距离及观测时间均无关,只与观测点的方位有关,经简单的修正,二次... 以往地—井瞬变电磁法资料解释研究主要为定性解释。本文在瞬变电磁等效涡流的理论基础上,通过研究等效场矢量的空间特征,发现感应二次场矢量的方向与一次场强度、观测点距离及观测时间均无关,只与观测点的方位有关,经简单的修正,二次场特征矢量就可以交会于异常中心位置。研究的地—井瞬变电磁矢量交会法是一种新的定量解释方法,该方法通过绘制每个测点的特征矢量,根据异常区矢量交会于一点的规律,确定异常中心位置。分别采用理论模型和实测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矢量交会法能够对井旁盲矿中心位置进行较准确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定量解释 矢量交会 纯异常场提取 等效电流环
下载PDF
轴向各向异性地-井瞬变电磁三分量响应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建磊 姜涛 +2 位作者 郭恒 宁辉 刘航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748,共12页
基于三维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引入电导率张量构建控制方程,采用空间上后向差分、时间上中心差分进行离散,以电流密度的形式加入安培环路定理实现电流源的加载,通过轴向各向异性三维瞬变电磁正演研究地层电导率轴向各向异性对地-井瞬变电磁... 基于三维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引入电导率张量构建控制方程,采用空间上后向差分、时间上中心差分进行离散,以电流密度的形式加入安培环路定理实现电流源的加载,通过轴向各向异性三维瞬变电磁正演研究地层电导率轴向各向异性对地-井瞬变电磁(BHTEM)三分量响应的影响规律。同时,与各向异性半空间模型一维解析解对比验证算法的准确性,然后建立各向异性三维模型并计算其回线源地-井瞬变电磁三分量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地表激发条件下,水平轴电导率各向异性对地-井瞬变电磁三分量响应的影响大于垂直轴电导率各向异性;x轴各向异性对?B_y/?t分量响应影响大于y轴各向异性,y轴各向异性对?B_x/?t分量响应影响大于x轴各向异性。研究成果为地-井瞬变电磁各向异性数据解释提供指导,也为地-井瞬变电磁各向异性反演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时域有限差分 三维 正演模拟 电导率 轴向 各向异性 三分量
下载PDF
钻孔瞬变电磁法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怀凤 张莹莹 +2 位作者 赵友超 刘玉超 赵华亮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7,共13页
与航空、地面瞬变电磁法不同,钻孔瞬变电磁法将接收探头置于钻孔之中,由于距离探测目标更近且远离地表,不仅可以观测到更强的响应信号,还可有效削弱孔外各类电磁信号的干扰,能够满足大埋深、精细化探测需求,尤其是深部盲矿和水害探测。... 与航空、地面瞬变电磁法不同,钻孔瞬变电磁法将接收探头置于钻孔之中,由于距离探测目标更近且远离地表,不仅可以观测到更强的响应信号,还可有效削弱孔外各类电磁信号的干扰,能够满足大埋深、精细化探测需求,尤其是深部盲矿和水害探测。通过回顾各类钻孔瞬变电磁法(回线源地.井、电性源地.井和隧(巷)道钻孔瞬变电磁法)的研究历史,总结各类方法在正演模拟、反演成像、仪器装备和应用案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回线源地.井瞬变电磁法研究基础丰厚,发展较为全面,已在生产中取得较多成功应用;而电性源地.井和隧(巷)道钻孔瞬变电磁法研究基础薄弱,由于理论方法、探测装备、反演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尚未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整体仍处在初步研究阶段,相关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带地形三维反演、快速地形校正方法、伪随机发射、多辐射源发射、套管干扰消除和多参数地球物理方法联合解释等,形成完善的钻孔瞬变电磁法理论和解译方法,为深部矿体探测、煤矿和隧道含水构造探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隧(巷)道钻孔电磁 正反演 仪器设备 应用案例
下载PDF
地—井瞬变电磁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易洪春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0-976,共7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作为瞬变电磁法的一种装置形式,由于其接收探头在钻孔或井下巷道中,靠近目标异常体,具有电磁干扰小、有用信号强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学者所研究。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以回线源为激发源,建立含板状体和... 地—井瞬变电磁法作为瞬变电磁法的一种装置形式,由于其接收探头在钻孔或井下巷道中,靠近目标异常体,具有电磁干扰小、有用信号强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学者所研究。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以回线源为激发源,建立含板状体和矩形低阻体的地质模型,从地面—井筒观测方式和地面—巷道观测方式的角度,计算矩形回线源在半空间中产生的地—井瞬变电磁场响应,并对其响应的特征及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有多个异常体同时存在时,地—井瞬变电磁能够区分出不同的异常体存在,并且能够对不同异常体的埋深和横向位置准确定位,为地—井瞬变电磁法定量解释异常体埋深和位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响应特征 数值模拟 定量
下载PDF
全波形回线源地—井瞬变电磁全时响应特征分析
15
作者 王志鑫 邓居智 +2 位作者 陈辉 尹敏 冯敏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3期323-330,共8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在金属和煤等矿产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激发波形可以是任意形态,波形形态的选择对探测效果和数据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探讨不同发射波形对响应的影响可为电磁勘探系统的波形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回线源地—井瞬变电磁... 地—井瞬变电磁法在金属和煤等矿产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激发波形可以是任意形态,波形形态的选择对探测效果和数据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探讨不同发射波形对响应的影响可为电磁勘探系统的波形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回线源地—井瞬变电磁一维正演理论,通过模拟计算任意发射电流波形下的一维层状模型的水平和垂直分量的磁感应强度和感应电动势,来定性分析不同电流波形对瞬变响应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4种波形的响应曲线形态在有发射电流期间(on-time)具有较大的差异,而在无发射电流期间(off-time)一致且变化规律简单,方波激励的响应最强,三角波激励的响应最弱。三角波和半正弦波的B、dB/dt的各分量响应幅度在off-time期间随电阻率变化明显,而在on-time期间基本不随电阻率变化;方波和梯形波的B、dB/dt各分量在全时域(on-time、off-time)对地层的电阻率变化均有很好的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发射电流波形 有无发射电流期间 多分量响应
下载PDF
地—井瞬变电磁响应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新刚 徐正玉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96-504,共9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利用地表发射、井中接收瞬变场响应来实现查找深部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在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基础上,以回线源为激发源,采用非均匀网格剖分技术,对均匀半空间和倾斜板状体、含有低阻覆盖层的倾斜板状体进行了数值...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利用地表发射、井中接收瞬变场响应来实现查找深部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在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基础上,以回线源为激发源,采用非均匀网格剖分技术,对均匀半空间和倾斜板状体、含有低阻覆盖层的倾斜板状体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均匀半空间中,响应极大值随观测时间延迟而减小;早期主要反映围岩响应特征,异常体响应特征在晚期表现出来;场源位于中心位置激发时,异常体响应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当场源位于右侧位置,则要选取较长的观测时间降低周围围岩的影响,使异常体的响应特征显示出来;低阻覆盖层对异常响应的影响在整个观测时间范围内都存在,削弱了异常体的响应特征。研究工作为定性分析地—井TEM响应特征和资料解释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时域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异常响应特征 低阻覆盖体
下载PDF
地—井瞬变电磁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庆丰 冯晓兰 黄跃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47,共5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勘查实践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内由于缺乏从仪器设备到资料处理解释的整套技术,使得该方法未能被广泛应用。为此,研制了地—井瞬变电磁仪器,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地—井三分量坐标系的确定、探... 地—井瞬变电磁法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勘查实践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内由于缺乏从仪器设备到资料处理解释的整套技术,使得该方法未能被广泛应用。为此,研制了地—井瞬变电磁仪器,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地—井三分量坐标系的确定、探头角度系统偏差的测定、三分量的校正运算、勘查目标体方位及距离的分析与计算等,并在实际的地—井瞬变电磁观测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探头角度偏差测定 三分量校正 目标体定位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 responses of surface-hol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庆鑫 胡祥云 +1 位作者 潘和平 周峰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175-186,192,共13页
We calculate the multicomponent responses of surface-hol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The methods and models are unsuitable as geoelectric models of conductive surrounding rocks because they are based on regular... We calculate the multicomponent responses of surface-hol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The methods and models are unsuitable as geoelectric models of conductive surrounding rocks because they are based on regular local targets. We also propose a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scheme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subsurfac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the modeling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he forward modeling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by using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and the discrete image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Gaver–Stehfest inverse Laplace transform with the Prony method to solve the initi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he precision in the iterative computations is ensured by using the transmission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response analysis, we customize geoelectric models consisting of near-borehole targets and conductive wall rocks and implement forward modeling simulations. The observed electric fields are converted into induced electromotive force responses using multicomponent observation devices. By comparing the transient electric fields and multicomponent respons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e suggest that the multicomponent-induced electromotive force responses are related to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gradient variations of the transient electric field at different tim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ponse are determined by the varying the subsurfac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e., diffusion, attenuation and distortio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t the observation positions.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scheme of the response consider the surrounding rocks and the anomalous field of the local targets. It therefore can account for the geological data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transient field response analysis of local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hol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multicomponent response analysis transient electric field three-dimensional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discrete image method
下载PDF
地—井瞬变电磁在青海野马泉M1磁异常区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明峰 张磊 +2 位作者 童明慧 丁晓英 赵勇 《矿产勘查》 2019年第7期1638-1644,共7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Downhol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以地表的发射回线为激发源,在井中形成感应电动势并被接收,此法具有接收信号强和距离异常目标体近等优点。对野马泉M1异常地区ZK49513和ZK49521两个孔开展了三分量的地-井... 地-井瞬变电磁法(Downhol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以地表的发射回线为激发源,在井中形成感应电动势并被接收,此法具有接收信号强和距离异常目标体近等优点。对野马泉M1异常地区ZK49513和ZK49521两个孔开展了三分量的地-井瞬变电磁法勘查,经数据分析、处理、解释,发现了井旁盲矿体,并确定了该矿体的方位和产状,该结果与地质勘查的已知矿体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三分量测量 矿体方位及产状 野马泉
下载PDF
基于瞬变冲激时刻的地−井TEM快速定量解释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智庆全 武军杰 +3 位作者 王兴春 杨毅 张杰 邓晓红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4-51,共8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响应规律复杂,现有解释方法以定性分析和半定量解释应用最为广泛,不能直接获取大地电阻率参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瞬变冲激时刻的快速定量解释方法。首先给出均匀半空间地−井瞬变电磁响应的表达式,分析地−井瞬... 地−井瞬变电磁法响应规律复杂,现有解释方法以定性分析和半定量解释应用最为广泛,不能直接获取大地电阻率参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瞬变冲激时刻的快速定量解释方法。首先给出均匀半空间地−井瞬变电磁响应的表达式,分析地−井瞬变电磁响应的冲激时刻特征。结果表明,接收点深度越大、大地电导率越高,则瞬变冲激时刻越晚。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推导冲激时刻与大地电导率和深度的函数关系,依据反函数理论进行大地视电阻率定义。以获取真实大地电阻率为目标,研究基于地下电磁场扩散速度的改进大地电阻率恢复算法。采用所提出的算法,根据实际常用工作方式,分别设计均匀半空间、二层模型和三层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模型算例和实测数据试算结果表明:基于冲激时刻的视电阻率定义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大地电阻率的变化趋势,但具有较强的体积效应;基于电磁场扩散速度的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地削弱体积效应的影响,更加准确地恢复大地电阻率值和反映电性界面。该算法无需进行复杂模型的迭代正演计算,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能够定量恢复大地电阻率值,适用于地−井瞬变电磁法的快速初步定量解释。但在实际资料解释应用中,还需考虑视电阻率的“overshoot”和“undershoot”现象,避免造成错误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冲激时刻 定量解释 视电阻率定义 电阻率 改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