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陶寺圭尺补正
被引量:
14
1
作者
何驽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文章通过陶寺遗址当地前2100—前2000年二分二至晷影长度精算,按照25厘米=1陶寺尺基元折算,同陶寺圭尺IIM22∶43彩段刻度对比分析,辅证以同墓东南壁龛出土的测影仪器圭表附件玉景符IIM22∶23和玉垂悬IIM22∶128,结合陶寺早期墓葬M2200...
文章通过陶寺遗址当地前2100—前2000年二分二至晷影长度精算,按照25厘米=1陶寺尺基元折算,同陶寺圭尺IIM22∶43彩段刻度对比分析,辅证以同墓东南壁龛出土的测影仪器圭表附件玉景符IIM22∶23和玉垂悬IIM22∶128,结合陶寺早期墓葬M2200出土立表信息,不仅再次深入论证陶寺圭尺IIM22∶43的测影功能,而且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陶寺圭表使用的仪器组合为圭尺、游标、景符、立表、垂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考古
陶寺
圭
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问》之“夏尺何当”试答——兼谈陶寺“圭尺”长度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毓华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29,共5页
中国几千年相传都以夏尺为律尺,但夏尺一直未见出土或传世,以致今人对夏尺没有太多认识。本文对明代朱载堉累黍为尺实验进行了研究,发现朱载堉认为横黍尺就是夏尺的观点是可信的。再通过对一支战汉时期无射玉律的研究,发现律尺之长的确...
中国几千年相传都以夏尺为律尺,但夏尺一直未见出土或传世,以致今人对夏尺没有太多认识。本文对明代朱载堉累黍为尺实验进行了研究,发现朱载堉认为横黍尺就是夏尺的观点是可信的。再通过对一支战汉时期无射玉律的研究,发现律尺之长的确是夏尺之长,夏尺的长度合今约25.66厘米,陶寺"圭尺"一尺长度与夏尺等长。继而发现西汉一尺长度来源于黄钟律管的长度,是夏尺的九寸,一尺之长合今约23.09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
尺
夏
尺
圭
尺
汉
尺
玉律
原文传递
《论语》《孟子》天文学知识与汉注等之谬
被引量:
2
3
作者
林桂榛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6期70-76,共7页
《论语》"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的匏瓜非指植物性的匏瓜,乃是天上星名。"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之"中"非后儒所谓"中庸"或"无过不及之名"之"中",乃观日测影之标...
《论语》"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的匏瓜非指植物性的匏瓜,乃是天上星名。"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之"中"非后儒所谓"中庸"或"无过不及之名"之"中",乃观日测影之标杆即表槷。《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信念来源于星占,来源于五百年五星一聚会的天象以及对该天象的吉兆信仰。《荀子》批判的思孟学派"五行"乃是参照原始天道历数之五行而创立的人间德性五行说,并强调仁义礼智圣五德乃人性本有,强调仁义礼智圣在天,且沟通天人主要在圣、诚之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匏瓜
中
圭
尺
星占
五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寺遗址——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王国都城所在地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伯谦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8X期3-4,共2页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从1978年开始发掘至今已有38年的历史。通过几代考古学者的辛勤工作,已揭露出一个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特大型聚落。在这个聚落址上,发现了面积20万平方米的宫城和面积280万平方米的外廓城及东南小城(图一)...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从1978年开始发掘至今已有38年的历史。通过几代考古学者的辛勤工作,已揭露出一个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特大型聚落。在这个聚落址上,发现了面积20万平方米的宫城和面积280万平方米的外廓城及东南小城(图一)。宫城位于城内偏北部,已钻探和发掘出十多座宫殿基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襄汾县
廓城
宫城
考古学者
二里头
考古工作
圭
尺
郊天
官营手工业
铸鼎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圭
5
作者
何琳仪
《古籍研究》
2006年第2期48-52,共5页
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除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资料之外,殷墟出土的几批朱、墨书文字资料,~①也具有不可低估的文物价值和研究空间。1985年5、6月间,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在殷墟刘家庄南发掘6座殷墓,其中出土所谓"玉璋"...
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除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资料之外,殷墟出土的几批朱、墨书文字资料,~①也具有不可低估的文物价值和研究空间。1985年5、6月间,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在殷墟刘家庄南发掘6座殷墓,其中出土所谓"玉璋"的墓有十余座。由于这些墓葬已遭盗扰,出土的"玉璋"均为残片。这些"玉璋"碎片上多有朱书文字的痕迹,但由于它们长期埋藏于地下,出土时不少"玉璋"上的朱书文字已模糊不清,有的完全褪色,清晰可辨的朱书文字较少~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璋
青铜器铭文
朱书
文物价值
玉
圭
圭
瓒
玉戈
隶定
圭
尺
命
圭
原文传递
晷影测年:以陶寺疑似圭尺为例
6
作者
李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3-394,共12页
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出土一件残长171.8厘米,且有43个色段端点的漆木杆,疑似标注中天日影的圭尺。为此,文章构建了普适的仅由晷影数据(或刻度)求解圭表观测年代的模型。该模型功能较强,能将未知的表高、圭表间距及太阳位置、...
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出土一件残长171.8厘米,且有43个色段端点的漆木杆,疑似标注中天日影的圭尺。为此,文章构建了普适的仅由晷影数据(或刻度)求解圭表观测年代的模型。该模型功能较强,能将未知的表高、圭表间距及太阳位置、观测误差等参数同时解出,可广泛用于圭表测年问题。为求陶寺漆杆的观测年代,设定可允许的最大高度角误差为0.1°,设定表高80-250cm、圭表间距0-200cm,步长1cm;所求年代范围为BC2201-BC1901,步长0.001d。将这些参数和色段端点的数据代入模型处理,并考虑大气折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色段端点中最少有67%与日影无关,故目前判断其为观测日影的圭尺尚存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天文学
圭
尺
陶寺
中天观测
年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贾不假 技艺为真
7
作者
郝二军
《天工》
2015年第5期56-59,共4页
在旅游返程的路上,百无聊赖地翻阅着手机上的新闻。关于陶寺遗址的一篇报道吸引了我那颗若即若离的心,尤其是关于陶寺王墓中出土的漆圭尺,圭尺通身漆彩绘绿黑相间的色段刻度,绿黑的漆光从4300年前一路传播而来,中国使用漆器的悠久历史...
在旅游返程的路上,百无聊赖地翻阅着手机上的新闻。关于陶寺遗址的一篇报道吸引了我那颗若即若离的心,尤其是关于陶寺王墓中出土的漆圭尺,圭尺通身漆彩绘绿黑相间的色段刻度,绿黑的漆光从4300年前一路传播而来,中国使用漆器的悠久历史再一次被证明。陶寺遗址告诉我们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也是使用漆器最早的地域。平遥推光漆器正是这一源头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遥推光漆器
圭
尺
华夏文明
贾兴
平遥古城
工艺美术大师
万壑松风
中国漆
高级工艺美术师
生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寺圭尺补正
被引量:
14
1
作者
何驽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基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编号:2010BAK67B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873039)
文摘
文章通过陶寺遗址当地前2100—前2000年二分二至晷影长度精算,按照25厘米=1陶寺尺基元折算,同陶寺圭尺IIM22∶43彩段刻度对比分析,辅证以同墓东南壁龛出土的测影仪器圭表附件玉景符IIM22∶23和玉垂悬IIM22∶128,结合陶寺早期墓葬M2200出土立表信息,不仅再次深入论证陶寺圭尺IIM22∶43的测影功能,而且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陶寺圭表使用的仪器组合为圭尺、游标、景符、立表、垂悬。
关键词
天文考古
陶寺
圭
尺
Keywords
archaeo-astronomy
Taosi
gnomon shadow template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问》之“夏尺何当”试答——兼谈陶寺“圭尺”长度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毓华
机构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29,共5页
文摘
中国几千年相传都以夏尺为律尺,但夏尺一直未见出土或传世,以致今人对夏尺没有太多认识。本文对明代朱载堉累黍为尺实验进行了研究,发现朱载堉认为横黍尺就是夏尺的观点是可信的。再通过对一支战汉时期无射玉律的研究,发现律尺之长的确是夏尺之长,夏尺的长度合今约25.66厘米,陶寺"圭尺"一尺长度与夏尺等长。继而发现西汉一尺长度来源于黄钟律管的长度,是夏尺的九寸,一尺之长合今约23.09厘米。
关键词
黍
尺
夏
尺
圭
尺
汉
尺
玉律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语》《孟子》天文学知识与汉注等之谬
被引量:
2
3
作者
林桂榛
机构
青岛黄海学院
琅琊康成书院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6期70-7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研究”(18ZDA245)阶段性成果。
文摘
《论语》"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的匏瓜非指植物性的匏瓜,乃是天上星名。"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之"中"非后儒所谓"中庸"或"无过不及之名"之"中",乃观日测影之标杆即表槷。《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信念来源于星占,来源于五百年五星一聚会的天象以及对该天象的吉兆信仰。《荀子》批判的思孟学派"五行"乃是参照原始天道历数之五行而创立的人间德性五行说,并强调仁义礼智圣五德乃人性本有,强调仁义礼智圣在天,且沟通天人主要在圣、诚之德。
关键词
匏瓜
中
圭
尺
星占
五行
Keywords
gourd(匏)
centre(中)
ruler
astrology
wuxing(五行)
分类号
K8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2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寺遗址——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王国都城所在地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伯谦
机构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出处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8X期3-4,共2页
文摘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从1978年开始发掘至今已有38年的历史。通过几代考古学者的辛勤工作,已揭露出一个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特大型聚落。在这个聚落址上,发现了面积20万平方米的宫城和面积280万平方米的外廓城及东南小城(图一)。宫城位于城内偏北部,已钻探和发掘出十多座宫殿基址。
关键词
山西省襄汾县
廓城
宫城
考古学者
二里头
考古工作
圭
尺
郊天
官营手工业
铸鼎原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圭
5
作者
何琳仪
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籍研究》
2006年第2期48-52,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国文字谱系研究”(06BYY035)资助
文摘
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除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资料之外,殷墟出土的几批朱、墨书文字资料,~①也具有不可低估的文物价值和研究空间。1985年5、6月间,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在殷墟刘家庄南发掘6座殷墓,其中出土所谓"玉璋"的墓有十余座。由于这些墓葬已遭盗扰,出土的"玉璋"均为残片。这些"玉璋"碎片上多有朱书文字的痕迹,但由于它们长期埋藏于地下,出土时不少"玉璋"上的朱书文字已模糊不清,有的完全褪色,清晰可辨的朱书文字较少~②。
关键词
玉璋
青铜器铭文
朱书
文物价值
玉
圭
圭
瓒
玉戈
隶定
圭
尺
命
圭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晷影测年:以陶寺疑似圭尺为例
6
作者
李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3-39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1403062)
文摘
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出土一件残长171.8厘米,且有43个色段端点的漆木杆,疑似标注中天日影的圭尺。为此,文章构建了普适的仅由晷影数据(或刻度)求解圭表观测年代的模型。该模型功能较强,能将未知的表高、圭表间距及太阳位置、观测误差等参数同时解出,可广泛用于圭表测年问题。为求陶寺漆杆的观测年代,设定可允许的最大高度角误差为0.1°,设定表高80-250cm、圭表间距0-200cm,步长1cm;所求年代范围为BC2201-BC1901,步长0.001d。将这些参数和色段端点的数据代入模型处理,并考虑大气折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色段端点中最少有67%与日影无关,故目前判断其为观测日影的圭尺尚存困难。
关键词
考古天文学
圭
尺
陶寺
中天观测
年代
Keywords
astroarchaeology, ruler to measure the shadows of the sun, Taosi, meridian observation, observing year
分类号
P1-092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贾不假 技艺为真
7
作者
郝二军
出处
《天工》
2015年第5期56-59,共4页
文摘
在旅游返程的路上,百无聊赖地翻阅着手机上的新闻。关于陶寺遗址的一篇报道吸引了我那颗若即若离的心,尤其是关于陶寺王墓中出土的漆圭尺,圭尺通身漆彩绘绿黑相间的色段刻度,绿黑的漆光从4300年前一路传播而来,中国使用漆器的悠久历史再一次被证明。陶寺遗址告诉我们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也是使用漆器最早的地域。平遥推光漆器正是这一源头的继承。
关键词
平遥推光漆器
圭
尺
华夏文明
贾兴
平遥古城
工艺美术大师
万壑松风
中国漆
高级工艺美术师
生金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陶寺圭尺补正
何驽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乐问》之“夏尺何当”试答——兼谈陶寺“圭尺”长度
周毓华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3
《论语》《孟子》天文学知识与汉注等之谬
林桂榛
《中原文化研究》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陶寺遗址——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王国都城所在地
李伯谦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释圭
何琳仪
《古籍研究》
2006
0
原文传递
6
晷影测年:以陶寺疑似圭尺为例
李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老贾不假 技艺为真
郝二军
《天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