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6
篇文章
<
1
2
…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航天电子系统中电子元器件选用的途径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姜秀杰
孙辉先
+1 位作者
王志华
张利
《电子器件》
EI
CAS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针对航天电子系统中的电子元器件选用的途径———采用抗辐射加固器件和采用高性能商用器件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空间飞行器采用抗辐射加固器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采用高性能商用器件的几种途径,抗辐射加固、冗余设计、筛选测试...
针对航天电子系统中的电子元器件选用的途径———采用抗辐射加固器件和采用高性能商用器件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空间飞行器采用抗辐射加固器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采用高性能商用器件的几种途径,抗辐射加固、冗余设计、筛选测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以神舟四号飞船中商用器件的使用作为筛选测试的空间应用实例,给出了其在轨飞行的试验结果;并提出了商用器件的筛选测试必将成为商用器件空间应用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辐射加固
电子元器件
空间应用
商用
电子系统
测试
冗余设计
航天
神舟四号飞船
在轨
飞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倾角轨道微小遥感卫星的热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
15
2
作者
柏添
孔林
+2 位作者
黄健
姜峰
张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97-2506,共10页
为了满足卫星平台热控指标及空间相机桁架的精密控温需求,同时尽量降低卫星主动热控功耗,合理规划了卫星热传递网络,并进行了相机高精度控温设计。根据卫星结构布局、单机功耗分布和低倾角空间外热流特点进行了任务分析,确定了热设计的...
为了满足卫星平台热控指标及空间相机桁架的精密控温需求,同时尽量降低卫星主动热控功耗,合理规划了卫星热传递网络,并进行了相机高精度控温设计。根据卫星结构布局、单机功耗分布和低倾角空间外热流特点进行了任务分析,确定了热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进行了卫星热控系统的详细设计,通过标定测温电路,采用多层表面均温措施和开设各组件间的热交换通道,合理利用整星资源进行了一体化热控设计,并进行了热仿真分析。最后开展了卫星热平衡试验,对热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卫星在轨飞行数据表明,卫星各单机温度处于-0.5~28.8℃,相机桁架的温度波动和均一性小于±0.15℃,在轨平均功耗为9.3 W,满足平台的控温指标与相机的成像需求。热控分系统质量为1.5 kg,仅占比整星质量的3%,为低成本商业遥感卫星的热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遥感卫星
低倾角轨道
热设计
热试验
在轨
飞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嫦娥四号中继星任务轨道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
13
3
作者
高珊
周文艳
+3 位作者
张磊
梁伟光
刘德成
张熇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嫦娥四号中继星作为嫦娥四号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月背面着陆任务提供中继通信的使命.本文详细介绍了嫦娥四号中继星的任务轨道设计过程,首先,针对任务需求和约束给出了使命轨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结果;其次,针对转移轨道的任务关...
嫦娥四号中继星作为嫦娥四号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月背面着陆任务提供中继通信的使命.本文详细介绍了嫦娥四号中继星的任务轨道设计过程,首先,针对任务需求和约束给出了使命轨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结果;其次,针对转移轨道的任务关键参数、轨控策略及速度增量预算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最后,将在轨飞行实践情况与轨道设计结果进行了对比.飞行数据表明,中继星任务轨道设计结果正确,策略设计合理,可以满足中继任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四号中继星
地月L2点
月球近旁
飞行
HALO轨道
轨道维持
在轨
飞行
原文传递
航天员在轨飞行任务前后的警觉度变化及节律特征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马欢
刘至臻
+6 位作者
田雨
王佩亮
黄伟芬
陈晓萍
王春慧
陈善广
郭金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分析某次在轨飞行任务前后航天员警觉度及昼夜节律的变化情况,研究在轨飞行任务对航天员认知和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运动警觉性任务(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PVT)方法对3名航天员某次在轨飞行任务前和返回后的警觉度进行测...
目的分析某次在轨飞行任务前后航天员警觉度及昼夜节律的变化情况,研究在轨飞行任务对航天员认知和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运动警觉性任务(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PVT)方法对3名航天员某次在轨飞行任务前和返回后的警觉度进行测试。结果与飞行前第一次PVT结果相比,有2名航天员在飞行后有较大改变,其中第一名航天员PVT均值在飞行后降低,而第三名升高。第二名航天员的PVT均值在飞行前后无明显改变。本研究还对PVT的节律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不同航天员在飞行前后都发生了变化,且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这些数据提示不同航天员警觉度及其节律特征的变化趋势在飞行前后可能存在个体差异。结论在轨飞行对人心理和认知能力的节律具有一定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
飞行
警觉度
昼夜节律
作业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锂离子蓄电池在轨应用分析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红林
余文涛
+1 位作者
黄智
魏强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2,共6页
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上应用锂离子电池替代传统氢镍电池,能显著减小供配电分系统的质量和体积,提高卫星平台能力。锂离子电池工作特性与氢镍电池差异较大,针对锂离子电池在东方红四号平台某卫星上首次应用,为降低应用风险,满足在轨使...
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上应用锂离子电池替代传统氢镍电池,能显著减小供配电分系统的质量和体积,提高卫星平台能力。锂离子电池工作特性与氢镍电池差异较大,针对锂离子电池在东方红四号平台某卫星上首次应用,为降低应用风险,满足在轨使用要求,文章对电池热控设计、电源在轨充放电管理和均衡策略进行分析,利用SLIM(SAFT Li-ion Model)软件对锂离子电池在轨电压输出特性进行仿真,提出适应锂离子电池应用的热控措施、充放电管理方式和线性均衡管理策略,并利用某卫星在轨数据进行验证,满足了在轨使用要求,证明该锂离子电池应用方案可以在后续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
锂离子蓄电池
在轨
飞行
应用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站时代
被引量:
7
6
作者
肖建军
齐晓君
《国际太空》
2018年第10期33-37,共5页
2018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2年在轨飞行和各项试验任务.为进一步发挥空间应用效益,9月20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营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二号在轨飞行至2019年7月,之后将受控离轨.
关键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空间站
空间实验室
在轨
飞行
管理委员会
应用效益
试验任务
离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舟四号”飞船微波辐射计天线的主波束效率
被引量:
7
7
作者
叶云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9-466,共8页
参照反射面天线主波束效率估计的简易计算公式,对“神舟四号”(SZ-4)飞船辐射计天线的主波束效率进行了具体估算,给出了计算流程和计算结果.计算表明,该辐射计天线在6.6 GHz,19.35 GHz,23.8 GHz和37 GHz 4个频段上的波束效率分别为89%,...
参照反射面天线主波束效率估计的简易计算公式,对“神舟四号”(SZ-4)飞船辐射计天线的主波束效率进行了具体估算,给出了计算流程和计算结果.计算表明,该辐射计天线在6.6 GHz,19.35 GHz,23.8 GHz和37 GHz 4个频段上的波束效率分别为89%,91.24%,92.91%和94.87%,并经过了在轨飞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波束效率
“神舟四号”飞船
微波辐射计天线
辐射方向图
在轨
飞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X-37B发展情况简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特日格乐
王楠楠
+1 位作者
姚源
陈萱
《中国航天》
2020年第4期37-40,共4页
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0月27日03时51分,空军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结束第5次飞行试验任务,在轨时间长达780天,创造了自2010年4月22日开展首次飞行试验以来,最长的一次在轨飞行纪录。
关键词
肯尼迪航天中心
首次
飞行
飞行
试验
轨道试验
飞行
器
在轨
飞行
在轨
时间
着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说神十七任务全过程
9
《航天员》
2024年第4期20-41,共22页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本次任务乘组构成仍然采用“以老带新”的策略,这也是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在轨飞行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本次任务乘组构成仍然采用“以老带新”的策略,这也是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在轨飞行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迎来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
飞行
载人航天工程
货运飞船
载人飞船
航天员
在轨
飞行
以老带新
空间站
原文传递
紧跟热点事件 带火系列视频——汤洪波家乡湘潭日报“神十七”返回报道分析
10
作者
李新辉
汤俊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第6期10-11,共2页
在完成与神舟十八号太空会师之后,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七号指令长汤洪波是湖...
在完成与神舟十八号太空会师之后,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七号指令长汤洪波是湖南湘潭人,从首次进驻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到2年零1个月后重返“天宫”,汤洪波两次任务累计在轨飞行279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最长纪录。作为汤洪波家乡的地市级党报,湖南湘潭日报曾对他的成长历程和光辉事迹进行了详尽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状态
载人
飞行
指令长
地市级党报
湖南湘潭
湘潭日报
着陆场
在轨
飞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失控的“和平号”
11
作者
李嵩
《太空探索》
2024年第8期72-75,共4页
和平号空间站是载人航天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航天器。在超过15年的在轨飞行期间,累计有12个国家的135位航天员先后成为“和平号”上的太空居民,总计进行了1.65万次空间实验,完成了23项国际空间科考项目,不仅为空间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大...
和平号空间站是载人航天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航天器。在超过15年的在轨飞行期间,累计有12个国家的135位航天员先后成为“和平号”上的太空居民,总计进行了1.65万次空间实验,完成了23项国际空间科考项目,不仅为空间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科学技术
空间实验
在轨
飞行
航天员
和平号空间站
航天器
传奇色彩
太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2
作者
王汶怡
鲁丽萍(画)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24年第3期14-15,47,共3页
“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神舟五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
“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神舟五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航天事业
神舟五号
载人航天技术
载人飞船
杨利伟
在轨
飞行
轨道舱
操作任务
原文传递
星载高精度偏振扫描仪热控设计与验证
13
作者
桂利佳
张维丝
+3 位作者
徐文杰
高洪达
李言青
凌明椿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偏振扫描仪安装于卫星对地板,周围有其他载荷的遮挡,热环境复杂,是卫星热控设计的难点。文章根据扫描仪不同部组件的控温要求设计热控方案,包括:主光学组件与框架隔热并包覆多层隔热组件;红外探测器热沉、头部电路盒分别设计独立的散热...
偏振扫描仪安装于卫星对地板,周围有其他载荷的遮挡,热环境复杂,是卫星热控设计的难点。文章根据扫描仪不同部组件的控温要求设计热控方案,包括:主光学组件与框架隔热并包覆多层隔热组件;红外探测器热沉、头部电路盒分别设计独立的散热路径,通过外贴热管连接辅助散热板散热;结合电加热主动控温;在主要部位安装隔热垫。该热控方案已通过热平衡试验在地面的考核验证,在轨遥测数据显示:主光学组件温度控制在(16±1)℃,头部电路盒温度控制在6~8℃,红外探测器热沉温度控制在(-22±1)℃,满足扫描仪各项温度指标要求。以上表明该热控方案合理有效,对同类型光学载荷的热控设计及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偏振扫描仪
热控设计
热仿真
热试验
在轨
飞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仪热控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
4
14
作者
桂利佳
孙立达
+3 位作者
陈菡
徐文杰
林德贵
裘桢炜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S2期174-181,共8页
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仪(GMI)通过周期性捕获温室气体的超光谱数据,得到其浓度分布信息,是高光谱观测的重要载荷之一。监测仪指向机构、干涉仪组件、探测器热沉等关键部件的温度水平,温度波动及温度梯度对监测仪的正常工作及测量精度有较大...
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仪(GMI)通过周期性捕获温室气体的超光谱数据,得到其浓度分布信息,是高光谱观测的重要载荷之一。监测仪指向机构、干涉仪组件、探测器热沉等关键部件的温度水平,温度波动及温度梯度对监测仪的正常工作及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由于该监测仪的构型复杂,星上布局位置靠向阳面,周围热环境恶劣,因此探测器模块的散热及光学部件的温度控制是主要难点。利用热仿真软件对监测仪进行了典型工况的热仿真分析,得到各主要部件温度分布情况:4个通道探测器热沉温度≤10℃;光学镜筒能够控制在10~12℃,温度波动≤3℃/轨;干涉仪温度梯度控制在1.7℃以内。同时将热平衡试验结果及在轨飞行数据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包络在轨情况,有力验证了热设计的合理性及试验测试的覆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监测仪(GMI)
热设计
热仿真
热试验
在轨
飞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绝密飞行:X-37B空天飞行器再创飞行记录
15
作者
杨慧君
《太空探索》
2023年第1期56-59,共4页
不久前,美国X-37B空天飞行器时隔两年半重返地球,再次创下新的飞行记录,在轨飞行时间超过908天。截至目前,X-37B已完成6次在轨飞行任务,累计飞行时间长达3774天,飞行里程超过21亿千米。虽然美国高调公布了此次飞行任务开展的在轨试验项...
不久前,美国X-37B空天飞行器时隔两年半重返地球,再次创下新的飞行记录,在轨飞行时间超过908天。截至目前,X-37B已完成6次在轨飞行任务,累计飞行时间长达3774天,飞行里程超过21亿千米。虽然美国高调公布了此次飞行任务开展的在轨试验项目,却再次引发世界媒体对其真实目的的大猜想。那么,X-37B有何神秘之处?世界各国都有哪些空天飞行器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
飞行
器
在轨
飞行
在轨
试验
飞行
任务
飞行
记录
美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一代飞船试验船在轨进行了哪些验证和实验
被引量:
3
16
作者
天宇
《太空探索》
2020年第6期23-25,共3页
5月8日13时49分,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后,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自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开始,为充分发挥任务效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每次飞行试验任务中,都安排了试验类搭载项...
5月8日13时49分,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后,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自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开始,为充分发挥任务效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每次飞行试验任务中,都安排了试验类搭载项目,此次的试验船也搭载了不少"乘客",开展了新技术、新产品在轨验证和一系列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船
着陆场
预定区域
飞行
试验
科学实验
在轨
飞行
载人飞船
返回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说神十二任务全过程
17
作者
杨若凡
《航天员》
2021年第6期24-39,共16页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6月17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6月17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
飞行
出舱活动
空间科学实验
在轨
维修
载人飞船
在轨
验证
在轨
飞行
空间站
原文传递
截头双圆锥分子屏理论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马胜歌
张涤新
+1 位作者
达道安
崔志云
《真空与低温》
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
从理论上对截头双圆锥分子屏进行研究。推导出了准直性及本底分子数密度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一个算例。结果显示截头双圆锥分子屏具有高准直、低本底的独特优点。
关键词
轨道分子屏
分子数密度
极高真空
在轨
飞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科技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
被引量:
2
19
作者
国纪平
《人民周刊》
2022年第8期68-72,共5页
4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在创下连续在轨飞行183天时长新纪录后,3名中国航天员从浩瀚太空安全返回地球家园。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
4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在创下连续在轨飞行183天时长新纪录后,3名中国航天员从浩瀚太空安全返回地球家园。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在轨
飞行
太空安全
地球家园
验证阶段
中国航天员
不竭动力
关键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罗斯航天员飞后康复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
1
20
作者
周生东
《国际太空》
2022年第6期28-30,共3页
1前言航天员在轨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随着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增加、飞行次数增多,以及参与飞行的航天员年龄增大,尽管使用了预防设备和手段,但失重环境仍对航天员的身体机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引起身体虚弱和疲劳、心血管功能...
1前言航天员在轨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随着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增加、飞行次数增多,以及参与飞行的航天员年龄增大,尽管使用了预防设备和手段,但失重环境仍对航天员的身体机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引起身体虚弱和疲劳、心血管功能减弱、前庭功能紊乱、神经系统衰弱、心理状态不稳定等太空病。因此,对航天员来说,除了选拔和训练外,其飞后康复问题也愈发重要。飞后康复有助于航天员高质量完成下一次航天飞行任务并延长其职业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环境
航天员
在轨
飞行
心血管功能
前庭功能
组织与实施
在轨
工作
康复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天电子系统中电子元器件选用的途径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姜秀杰
孙辉先
王志华
张利
机构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出处
《电子器件》
EI
CAS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372021)
中国科学院知识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2510A1S)共同资助。
文摘
针对航天电子系统中的电子元器件选用的途径———采用抗辐射加固器件和采用高性能商用器件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空间飞行器采用抗辐射加固器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采用高性能商用器件的几种途径,抗辐射加固、冗余设计、筛选测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以神舟四号飞船中商用器件的使用作为筛选测试的空间应用实例,给出了其在轨飞行的试验结果;并提出了商用器件的筛选测试必将成为商用器件空间应用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抗辐射加固
电子元器件
空间应用
商用
电子系统
测试
冗余设计
航天
神舟四号飞船
在轨
飞行
Keywords
spacecraft
commercial-off-the-shelf (COTS)
anti-radiation
screening and test
space application
分类号
TN915.0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N43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倾角轨道微小遥感卫星的热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
15
2
作者
柏添
孔林
黄健
姜峰
张雷
机构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97-2506,共10页
基金
科技部重大专项资助项目(No.2016YFB0500904)。
文摘
为了满足卫星平台热控指标及空间相机桁架的精密控温需求,同时尽量降低卫星主动热控功耗,合理规划了卫星热传递网络,并进行了相机高精度控温设计。根据卫星结构布局、单机功耗分布和低倾角空间外热流特点进行了任务分析,确定了热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进行了卫星热控系统的详细设计,通过标定测温电路,采用多层表面均温措施和开设各组件间的热交换通道,合理利用整星资源进行了一体化热控设计,并进行了热仿真分析。最后开展了卫星热平衡试验,对热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卫星在轨飞行数据表明,卫星各单机温度处于-0.5~28.8℃,相机桁架的温度波动和均一性小于±0.15℃,在轨平均功耗为9.3 W,满足平台的控温指标与相机的成像需求。热控分系统质量为1.5 kg,仅占比整星质量的3%,为低成本商业遥感卫星的热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商业遥感卫星
低倾角轨道
热设计
热试验
在轨
飞行
Keywords
commercial remote-sensing satellite
low inclination orbit
thermal design
thermal test
flying in orbit
分类号
V474.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嫦娥四号中继星任务轨道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
13
3
作者
高珊
周文艳
张磊
梁伟光
刘德成
张熇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803027)资助项目
文摘
嫦娥四号中继星作为嫦娥四号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月背面着陆任务提供中继通信的使命.本文详细介绍了嫦娥四号中继星的任务轨道设计过程,首先,针对任务需求和约束给出了使命轨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结果;其次,针对转移轨道的任务关键参数、轨控策略及速度增量预算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最后,将在轨飞行实践情况与轨道设计结果进行了对比.飞行数据表明,中继星任务轨道设计结果正确,策略设计合理,可以满足中继任务要求.
关键词
嫦娥四号中继星
地月L2点
月球近旁
飞行
HALO轨道
轨道维持
在轨
飞行
Keywords
Chang’e-4 mission
Earth-Moon L2 point
lunar flyby
Halo orbit
orbit station-keeping
flight validation
分类号
V412.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航天员在轨飞行任务前后的警觉度变化及节律特征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马欢
刘至臻
田雨
王佩亮
黄伟芬
陈晓萍
王春慧
陈善广
郭金虎
机构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出处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1-395,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2011CB711000)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飞天基金项目(FTKY201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57120578)
文摘
目的分析某次在轨飞行任务前后航天员警觉度及昼夜节律的变化情况,研究在轨飞行任务对航天员认知和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运动警觉性任务(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PVT)方法对3名航天员某次在轨飞行任务前和返回后的警觉度进行测试。结果与飞行前第一次PVT结果相比,有2名航天员在飞行后有较大改变,其中第一名航天员PVT均值在飞行后降低,而第三名升高。第二名航天员的PVT均值在飞行前后无明显改变。本研究还对PVT的节律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不同航天员在飞行前后都发生了变化,且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这些数据提示不同航天员警觉度及其节律特征的变化趋势在飞行前后可能存在个体差异。结论在轨飞行对人心理和认知能力的节律具有一定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关键词
在轨
飞行
警觉度
昼夜节律
作业能力
Keywords
orbital flight
alertness
circadian rhythm
performance
分类号
R857.1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锂离子蓄电池在轨应用分析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红林
余文涛
黄智
魏强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出处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2,共6页
文摘
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上应用锂离子电池替代传统氢镍电池,能显著减小供配电分系统的质量和体积,提高卫星平台能力。锂离子电池工作特性与氢镍电池差异较大,针对锂离子电池在东方红四号平台某卫星上首次应用,为降低应用风险,满足在轨使用要求,文章对电池热控设计、电源在轨充放电管理和均衡策略进行分析,利用SLIM(SAFT Li-ion Model)软件对锂离子电池在轨电压输出特性进行仿真,提出适应锂离子电池应用的热控措施、充放电管理方式和线性均衡管理策略,并利用某卫星在轨数据进行验证,满足了在轨使用要求,证明该锂离子电池应用方案可以在后续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
锂离子蓄电池
在轨
飞行
应用分析
Keywords
DFH-4 platform
lithium-ion battery
flight experience
applic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V44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站时代
被引量:
7
6
作者
肖建军
齐晓君
出处
《国际太空》
2018年第10期33-37,共5页
文摘
2018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2年在轨飞行和各项试验任务.为进一步发挥空间应用效益,9月20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营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二号在轨飞行至2019年7月,之后将受控离轨.
关键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空间站
空间实验室
在轨
飞行
管理委员会
应用效益
试验任务
离轨
分类号
V476.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舟四号”飞船微波辐射计天线的主波束效率
被引量:
7
7
作者
叶云裳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出处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9-466,共8页
文摘
参照反射面天线主波束效率估计的简易计算公式,对“神舟四号”(SZ-4)飞船辐射计天线的主波束效率进行了具体估算,给出了计算流程和计算结果.计算表明,该辐射计天线在6.6 GHz,19.35 GHz,23.8 GHz和37 GHz 4个频段上的波束效率分别为89%,91.24%,92.91%和94.87%,并经过了在轨飞行验证.
关键词
主波束效率
“神舟四号”飞船
微波辐射计天线
辐射方向图
在轨
飞行
Keywords
Main beam efficiency, Parabolic reflector antenna, Radiation pattern, Microwave radiometer
分类号
V4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X-37B发展情况简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特日格乐
王楠楠
姚源
陈萱
机构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出处
《中国航天》
2020年第4期37-40,共4页
文摘
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0月27日03时51分,空军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结束第5次飞行试验任务,在轨时间长达780天,创造了自2010年4月22日开展首次飞行试验以来,最长的一次在轨飞行纪录。
关键词
肯尼迪航天中心
首次
飞行
飞行
试验
轨道试验
飞行
器
在轨
飞行
在轨
时间
着陆
分类号
V4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说神十七任务全过程
9
出处
《航天员》
2024年第4期20-41,共22页
文摘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本次任务乘组构成仍然采用“以老带新”的策略,这也是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在轨飞行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迎来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
关键词
载人
飞行
载人航天工程
货运飞船
载人飞船
航天员
在轨
飞行
以老带新
空间站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紧跟热点事件 带火系列视频——汤洪波家乡湘潭日报“神十七”返回报道分析
10
作者
李新辉
汤俊
机构
湘潭日报社
出处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第6期10-11,共2页
文摘
在完成与神舟十八号太空会师之后,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七号指令长汤洪波是湖南湘潭人,从首次进驻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到2年零1个月后重返“天宫”,汤洪波两次任务累计在轨飞行279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最长纪录。作为汤洪波家乡的地市级党报,湖南湘潭日报曾对他的成长历程和光辉事迹进行了详尽报道。
关键词
身体状态
载人
飞行
指令长
地市级党报
湖南湘潭
湘潭日报
着陆场
在轨
飞行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失控的“和平号”
11
作者
李嵩
机构
不详
出处
《太空探索》
2024年第8期72-75,共4页
文摘
和平号空间站是载人航天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航天器。在超过15年的在轨飞行期间,累计有12个国家的135位航天员先后成为“和平号”上的太空居民,总计进行了1.65万次空间实验,完成了23项国际空间科考项目,不仅为空间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与成果。
关键词
空间科学技术
空间实验
在轨
飞行
航天员
和平号空间站
航天器
传奇色彩
太空
分类号
V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2
作者
王汶怡
鲁丽萍(画)
机构
不详
出处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24年第3期14-15,47,共3页
文摘
“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神舟五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关键词
中国航天事业
神舟五号
载人航天技术
载人飞船
杨利伟
在轨
飞行
轨道舱
操作任务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星载高精度偏振扫描仪热控设计与验证
13
作者
桂利佳
张维丝
徐文杰
高洪达
李言青
凌明椿
机构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出处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YFB3903203-2)。
文摘
偏振扫描仪安装于卫星对地板,周围有其他载荷的遮挡,热环境复杂,是卫星热控设计的难点。文章根据扫描仪不同部组件的控温要求设计热控方案,包括:主光学组件与框架隔热并包覆多层隔热组件;红外探测器热沉、头部电路盒分别设计独立的散热路径,通过外贴热管连接辅助散热板散热;结合电加热主动控温;在主要部位安装隔热垫。该热控方案已通过热平衡试验在地面的考核验证,在轨遥测数据显示:主光学组件温度控制在(16±1)℃,头部电路盒温度控制在6~8℃,红外探测器热沉温度控制在(-22±1)℃,满足扫描仪各项温度指标要求。以上表明该热控方案合理有效,对同类型光学载荷的热控设计及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精度偏振扫描仪
热控设计
热仿真
热试验
在轨
飞行
Keywords
high-precision polarization scanner
thermal control design
thermal simulation
thermal test
inorbit flight
分类号
V44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仪热控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
4
14
作者
桂利佳
孙立达
陈菡
徐文杰
林德贵
裘桢炜
机构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出处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S2期174-181,共8页
文摘
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仪(GMI)通过周期性捕获温室气体的超光谱数据,得到其浓度分布信息,是高光谱观测的重要载荷之一。监测仪指向机构、干涉仪组件、探测器热沉等关键部件的温度水平,温度波动及温度梯度对监测仪的正常工作及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由于该监测仪的构型复杂,星上布局位置靠向阳面,周围热环境恶劣,因此探测器模块的散热及光学部件的温度控制是主要难点。利用热仿真软件对监测仪进行了典型工况的热仿真分析,得到各主要部件温度分布情况:4个通道探测器热沉温度≤10℃;光学镜筒能够控制在10~12℃,温度波动≤3℃/轨;干涉仪温度梯度控制在1.7℃以内。同时将热平衡试验结果及在轨飞行数据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包络在轨情况,有力验证了热设计的合理性及试验测试的覆盖性。
关键词
温室气体监测仪(GMI)
热设计
热仿真
热试验
在轨
飞行
Keywords
greenhouse gas monitoring instrument
thermal design
thermal simulation
in-orbit flight
分类号
V4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绝密飞行:X-37B空天飞行器再创飞行记录
15
作者
杨慧君
机构
不详
出处
《太空探索》
2023年第1期56-59,共4页
文摘
不久前,美国X-37B空天飞行器时隔两年半重返地球,再次创下新的飞行记录,在轨飞行时间超过908天。截至目前,X-37B已完成6次在轨飞行任务,累计飞行时间长达3774天,飞行里程超过21亿千米。虽然美国高调公布了此次飞行任务开展的在轨试验项目,却再次引发世界媒体对其真实目的的大猜想。那么,X-37B有何神秘之处?世界各国都有哪些空天飞行器项目?
关键词
空天
飞行
器
在轨
飞行
在轨
试验
飞行
任务
飞行
记录
美国
分类号
V4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一代飞船试验船在轨进行了哪些验证和实验
被引量:
3
16
作者
天宇
机构
不详
出处
《太空探索》
2020年第6期23-25,共3页
文摘
5月8日13时49分,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后,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自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开始,为充分发挥任务效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每次飞行试验任务中,都安排了试验类搭载项目,此次的试验船也搭载了不少"乘客",开展了新技术、新产品在轨验证和一系列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
试验船
着陆场
预定区域
飞行
试验
科学实验
在轨
飞行
载人飞船
返回舱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说神十二任务全过程
17
作者
杨若凡
机构
不详
出处
《航天员》
2021年第6期24-39,共16页
文摘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6月17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载人
飞行
出舱活动
空间科学实验
在轨
维修
载人飞船
在轨
验证
在轨
飞行
空间站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截头双圆锥分子屏理论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马胜歌
张涤新
达道安
崔志云
机构
兰州物理研究所
出处
《真空与低温》
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
文摘
从理论上对截头双圆锥分子屏进行研究。推导出了准直性及本底分子数密度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一个算例。结果显示截头双圆锥分子屏具有高准直、低本底的独特优点。
关键词
轨道分子屏
分子数密度
极高真空
在轨
飞行
Keywords
waks shield facility directivity molecular number density extrem high vacuum
分类号
V44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科技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
被引量:
2
19
作者
国纪平
机构
不详
出处
《人民周刊》
2022年第8期68-72,共5页
文摘
4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在创下连续在轨飞行183天时长新纪录后,3名中国航天员从浩瀚太空安全返回地球家园。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空间站
在轨
飞行
太空安全
地球家园
验证阶段
中国航天员
不竭动力
关键技术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罗斯航天员飞后康复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
1
20
作者
周生东
机构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出处
《国际太空》
2022年第6期28-30,共3页
文摘
1前言航天员在轨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随着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增加、飞行次数增多,以及参与飞行的航天员年龄增大,尽管使用了预防设备和手段,但失重环境仍对航天员的身体机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引起身体虚弱和疲劳、心血管功能减弱、前庭功能紊乱、神经系统衰弱、心理状态不稳定等太空病。因此,对航天员来说,除了选拔和训练外,其飞后康复问题也愈发重要。飞后康复有助于航天员高质量完成下一次航天飞行任务并延长其职业生命。
关键词
失重环境
航天员
在轨
飞行
心血管功能
前庭功能
组织与实施
在轨
工作
康复问题
分类号
V52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航天电子系统中电子元器件选用的途径分析
姜秀杰
孙辉先
王志华
张利
《电子器件》
EI
CAS
2005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倾角轨道微小遥感卫星的热设计及验证
柏添
孔林
黄健
姜峰
张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嫦娥四号中继星任务轨道设计与实践
高珊
周文艳
张磊
梁伟光
刘德成
张熇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原文传递
4
航天员在轨飞行任务前后的警觉度变化及节律特征分析
马欢
刘至臻
田雨
王佩亮
黄伟芬
陈晓萍
王春慧
陈善广
郭金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锂离子蓄电池在轨应用分析
李红林
余文涛
黄智
魏强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站时代
肖建军
齐晓君
《国际太空》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神舟四号”飞船微波辐射计天线的主波束效率
叶云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美国X-37B发展情况简析
特日格乐
王楠楠
姚源
陈萱
《中国航天》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图说神十七任务全过程
《航天员》
2024
0
原文传递
10
紧跟热点事件 带火系列视频——汤洪波家乡湘潭日报“神十七”返回报道分析
李新辉
汤俊
《中国地市报人》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失控的“和平号”
李嵩
《太空探索》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王汶怡
鲁丽萍(画)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24
0
原文传递
13
星载高精度偏振扫描仪热控设计与验证
桂利佳
张维丝
徐文杰
高洪达
李言青
凌明椿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仪热控设计与验证
桂利佳
孙立达
陈菡
徐文杰
林德贵
裘桢炜
《上海航天》
CSCD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绝密飞行:X-37B空天飞行器再创飞行记录
杨慧君
《太空探索》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新一代飞船试验船在轨进行了哪些验证和实验
天宇
《太空探索》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图说神十二任务全过程
杨若凡
《航天员》
2021
0
原文传递
18
截头双圆锥分子屏理论研究
马胜歌
张涤新
达道安
崔志云
《真空与低温》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让科技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
国纪平
《人民周刊》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俄罗斯航天员飞后康复组织与实施
周生东
《国际太空》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