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1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位“圣母”——论《国语》中的公父文伯之母形象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丽平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国语·鲁语下》中 ,公父文伯之母被作为“尚礼”、“崇德”的典范 ,是一种政治理想范式 ,是善的化身。然而 ,从现代的社会文化视角来观照这个人物形象 ,我们读到的却是公父文伯之母作为女性的悲哀。她具有道德情感而丧失了作为... 在《国语·鲁语下》中 ,公父文伯之母被作为“尚礼”、“崇德”的典范 ,是一种政治理想范式 ,是善的化身。然而 ,从现代的社会文化视角来观照这个人物形象 ,我们读到的却是公父文伯之母作为女性的悲哀。她具有道德情感而丧失了作为人的情感。同时 ,这个人物形象折射出了当时“礼崩乐坏 ,王纲解纽”的社会状况 ,是社会和时代的“一面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 中国 古代文学 圣母 政治理想范式 人物形象 敬姜
下载PDF
二元的晋祠:礼与俗的分合 被引量:9
2
作者 赵世瑜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2,共3页
叔虞和圣母水神,是晋祠早期祭祀的对象。不过在宋代以前的官方看来,前者才是祭祀的主神。自宋代以来,由于太原成为边塞重镇,农业开发与水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祭祀圣母水神逐渐超越了祭祀叔虞,且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尽管此后历代士大... 叔虞和圣母水神,是晋祠早期祭祀的对象。不过在宋代以前的官方看来,前者才是祭祀的主神。自宋代以来,由于太原成为边塞重镇,农业开发与水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祭祀圣母水神逐渐超越了祭祀叔虞,且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尽管此后历代士大夫多有对晋祠祭祀进行"礼俗辩证",但由于圣母为民间普遍崇奉而香火旺盛,祭祀叔虞则因只有少数士大夫提倡和实践而日渐式微。晋祠祭祀变迁的背后是礼与俗分合的一种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俗分合 叔虞 圣母 晋祠
原文传递
玛格丽特:永恒女性的象征——《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宗教文化阐释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坤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本文以俄罗斯宗教哲学的核心索菲亚学说阐释布尔加科夫小说主人公玛格丽特形象圣性的一面从玛格丽特名字与永恒女性的内在联系切入;探讨这一形象的圣爱倾向,其选择在最高意义上追随着人类道德理想——智慧;她以肉体美与精神美的和谐统... 本文以俄罗斯宗教哲学的核心索菲亚学说阐释布尔加科夫小说主人公玛格丽特形象圣性的一面从玛格丽特名字与永恒女性的内在联系切入;探讨这一形象的圣爱倾向,其选择在最高意义上追随着人类道德理想——智慧;她以肉体美与精神美的和谐统一出现在现实世界,昭示着现实世界的秩序和规范,契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美拯救世界”的理念;在小说结构的不同时空层面都与男主人公形成对应关系,成为永恒女性的象征,最后契合于圣母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菲亚 永恒女性 智慧 秩序 圣母
下载PDF
试探“萨岁”神坛源流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民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7-35,共9页
“萨岁”(saxsiis),是侗族供奉的女神。在南部侗境,几乎村村寨寨,都设有她的神坛;在北部侗乡,虽然未见这种痕迹,但从新晃等地迁居鄂西南的侗族所信仰的“大母神”,和三穗敬奉的“圣婆”来看,在历史上也有这种现象。
关键词 神坛 侗族 榕江县 木桩 白石 土地崇拜 从江县 象征物 源流 圣母
原文传递
拉斐尔油画作品色彩分析
5
作者 袁甜 《色彩》 2024年第2期81-83,共3页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美丽、和谐、优雅而闻名,尤其是他的圣母像,被誉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巅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分析拉斐尔经典画作之中的色彩。他的作品以色彩...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美丽、和谐、优雅而闻名,尤其是他的圣母像,被誉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巅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分析拉斐尔经典画作之中的色彩。他的作品以色彩明净、柔和的光线以及宁静而优雅的节奏感著称。作品光影处理温和明亮,始终是鲜艳的色调,多数作品采用红、黄、蓝、绿、白等多种明亮的色彩去绘画衣饰来间隔人物。色彩和谐温暖,用以表达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 拉斐尔 色彩 圣母 构图
下载PDF
基辅历史文化保护区兼博物馆城纪闻 被引量:6
6
作者 吕济民 《东南文化》 CSSCI 1989年第3期107-109,共3页
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首都基辅,在市中心有一个城中之城,人们都称它为博物馆城,因为在这个占地28公顷的城内有4个国家博物馆和7个展览馆,实际上它的正式名称是基辅佩切尔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区,因为在这个城内的地面上有105个历史建筑物... 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首都基辅,在市中心有一个城中之城,人们都称它为博物馆城,因为在这个占地28公顷的城内有4个国家博物馆和7个展览馆,实际上它的正式名称是基辅佩切尔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区,因为在这个城内的地面上有105个历史建筑物,其中有40个是11世纪至18世纪建立的纪念物,有8个各种形状的教堂,还有4个不同形状的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区 纪闻 博物馆 卢布 干尸 乌克兰 历史建筑 纪念物 地洞 圣母
下载PDF
《日瓦戈医生》中拉拉的圣母形象分析
7
作者 刘林 张美 《品位·经典》 2024年第3期18-21,共4页
当下关于《日瓦戈医生》的研究,多集中在日瓦戈人物形象以及整个小说的叙事特色以及背后的意义研究。文章另辟蹊径,从宗教原型作为切入角度,借鉴了原型批评学派的批评技巧,对《日瓦戈医生》人物塑造进行了探索分析,探讨了《日瓦戈医生... 当下关于《日瓦戈医生》的研究,多集中在日瓦戈人物形象以及整个小说的叙事特色以及背后的意义研究。文章另辟蹊径,从宗教原型作为切入角度,借鉴了原型批评学派的批评技巧,对《日瓦戈医生》人物塑造进行了探索分析,探讨了《日瓦戈医生》的意义,比如该部小说的作者并不是为了反对十月革命,而是反对伴随着革命带来的流血、牺牲、家庭毁灭以及对人个性的压抑,追求爱与和平,追求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是《日瓦戈医生》创作的意义所在;揭示了《日瓦戈医生》中重要的女生角色拉拉身上的圣母形象,从“母性”“纯洁”“博爱”“寻爱”方面论证了拉拉身上的圣母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瓦戈医生》 拉拉 圣母
下载PDF
圆形画、椅子和围巾——《椅中圣母》的一种线索式解读
8
作者 王钰(译) 张鹏(校) 《艺术工作》 2024年第3期4-16,共13页
当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 Gombrich]参观皮蒂宫(Palazzo Pitti)帕拉蒂纳画廊(Galleria Palatina)时,他亲自观察了《椅中圣母》(Madonna della seggiola)~([1]),意在为1955年11月的会议做准备~([2])。关于这幅画的起源,当地导游之... 当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 Gombrich]参观皮蒂宫(Palazzo Pitti)帕拉蒂纳画廊(Galleria Palatina)时,他亲自观察了《椅中圣母》(Madonna della seggiola)~([1]),意在为1955年11月的会议做准备~([2])。关于这幅画的起源,当地导游之间流传着一个奇特的传说。有关这幅画最初的说法可以追溯到恩斯特·冯·胡瓦尔德[Ernst von Houwald]写于1820年的一本儿童读物,贡布里希本人在次年出版的《拉斐尔的椅中圣母》(Raphael’s Madonna della Sedia)一文中向我们讲述了这一点~([3])。关于这个故事的回忆,一方面是一次营救(一位隐士为了躲避一群狼的攻击,躲在一棵橡树上,被一位酒商勇敢的女儿所救),另一方面是一则预言(隐士心存感激,预言这位女子和这棵橡树都将获得不朽的生命)。许多年后,拉斐尔才出现在这一故事情节中:在此期间,橡树被砍伐,木头变成了酒桶,而那位年轻女子也已经结婚,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斐尔 贡布里希 儿童读物 瓦尔德 隐士 恩斯特 圣母
原文传递
为何敬礼圣母
9
作者 田春波 《中国天主教》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依照教会的训导,教会信仰的对象是天主、朝拜的对象是天主、敬礼的对象是天主,那么教会为何敬礼圣母呢?因为圣母是人而非神。交流讨事实上,敬礼圣母的思想源自圣经本身。教会的信仰来自《圣经》。《圣经》是教会信仰的典籍、是教会信仰... 依照教会的训导,教会信仰的对象是天主、朝拜的对象是天主、敬礼的对象是天主,那么教会为何敬礼圣母呢?因为圣母是人而非神。交流讨事实上,敬礼圣母的思想源自圣经本身。教会的信仰来自《圣经》。《圣经》是教会信仰的典籍、是教会信仰的泉源、是教会信仰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信仰 《圣经》 圣母 天主 圣经 朝拜
下载PDF
早期基督教美术中的女神形象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云海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女神形象原是罗马古典宗教美术中常见的题材之一,随着基督教的合法化,种种古典女神形象开始借用并流行于基督教美术中,成为基督教早期美术中独特的图像志景观。5世纪前后,女神形象逐渐式微并最终被圣母形象取而代之。这一现象的产生,有... 女神形象原是罗马古典宗教美术中常见的题材之一,随着基督教的合法化,种种古典女神形象开始借用并流行于基督教美术中,成为基督教早期美术中独特的图像志景观。5世纪前后,女神形象逐渐式微并最终被圣母形象取而代之。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极为复杂的政治和文化因缘:一方面,在基督教合法化时期,基督教徒对古典宗教文化和礼仪传统采取主动接纳或改造的态度,以期打破与古典宗教的水火不容的对立状态;另一方面,又明智且不失时机地创造出了具有自身宗教特性的圣母形象,用以取代古典宗教普遍存在的女神崇拜。这种富有张力的渐进措施,反映出基督教在不同的政治情态下所采取的文化改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美术 古典宗教 女神 圣母 中世纪
原文传递
敬礼圣母发展史
11
作者 田春波 《中国天主教》 2024年第4期15-18,共4页
教会敬礼圣母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教会第二世纪。虽然在第二世纪教会才开始敬礼圣母,但是对圣母的敬意却能追溯到新约时代。本文将沿着历史发展脉络分五个历史阶段予以简单介绍:新约时代、教父时代、中古时代、近代与现代。
关键词 中古时代 新约 圣母 历史发展脉络 发展史 教会 源远流长
下载PDF
拉斐尔的圣母子像与圣像画的惯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晓东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80,共11页
拉斐尔的《椅中的圣母》[Madonna della sedia]是佛罗伦萨皮蒂宫[Palazzo pitti]中最光辉的一幅杰作,观看者无不受其感染,但真正理解它也许不那么容易。贡布里希曾指出:“也许有必要澄清那种认为《椅中的圣母》是幅写实画的错误看法……
关键词 拉斐尔 圣母 圣像画 惯例 佛罗伦萨 贡布里希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荆棘鸟》中的圣经情结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燕燕 陈召荣 《河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6-89,共4页
如果我们翻过西方文学史就会发现,《圣经》的题材和典故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都有着巨大而持久的影响。除了其自身的文学价值以外,它为西方文学的类型、形式及叙事等方面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式和诸多丰富的素材。文学与《圣经》的连接作... 如果我们翻过西方文学史就会发现,《圣经》的题材和典故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都有着巨大而持久的影响。除了其自身的文学价值以外,它为西方文学的类型、形式及叙事等方面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式和诸多丰富的素材。文学与《圣经》的连接作为西方文学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延伸至今,并没有因宗教中的信仰危机和文学的现代化而自然中断。20世纪的西方小说继承了这一点,《圣经》情结依然是许多作家写作的渊源、是许多作品内在底蕴的基本构成,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文章将从结构象征、人物原型、爱欲禁忌三方面予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棘鸟 伊甸园 圣母 圣爱
下载PDF
耕植"中国式"人性光辉的格调与温度 王新伦中国人物画印象
14
作者 何叶 《福建艺术》 2023年第3期37-39,共3页
对于许多艺术大家和品鉴大众来说,认识人物画可能会从达·芬奇开始,《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间圣母》《圣母与圣安娜》等,这些都是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代表作品。这一时期,以宗教、神话为题材对人格本性加以诠释和灌注,... 对于许多艺术大家和品鉴大众来说,认识人物画可能会从达·芬奇开始,《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间圣母》《圣母与圣安娜》等,这些都是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代表作品。这一时期,以宗教、神话为题材对人格本性加以诠释和灌注,实现表象与蕴涵、情感与精神、传统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从而为后世留下了灵魂重构的最高艺术成就,令广大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为之叹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达·芬奇 《蒙娜丽莎》 人性光辉 《最后的晚餐》 艺术成就 圣母 传统与现实
下载PDF
侗族堂萨的宗教性质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才贵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5-33,共9页
美国著名学者O·A·魏勒说:“几乎所有宗教,差不多所有民族,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都认为女人比男人低一等”。恰好相反,侗族认为“客家庙大,侗家萨大”,也就是说汉族以供奉神仙的庙宇为大,而侗族则以祭祀祖母的“堂萨”为大... 美国著名学者O·A·魏勒说:“几乎所有宗教,差不多所有民族,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都认为女人比男人低一等”。恰好相反,侗族认为“客家庙大,侗家萨大”,也就是说汉族以供奉神仙的庙宇为大,而侗族则以祭祀祖母的“堂萨”为大。很明显,侗族的宗教将女人看得比男人还要高一等。为了弄清“堂萨”的宗教性质,笔者在1986年曾写过《黎平县肇洞侗族的丧葬和“多堂”礼仪》的调查报告,现很有必要对该问题再作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宗教性质 土地神 祖母 圣母 氏族 黎平县 念词 象征物 母权制
原文传递
米开朗琪罗的鼻梁
16
作者 唐建清(译) 《书摘》 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
1491年一个晴朗的夏日午后,16岁的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坐在佛罗伦萨的卡尔米内圣母大教堂里写生。他手指夹着一根红色粉笔,纸放在膝盖上,飞快地画着,眼睛却町着布兰卡契礼拜堂里马萨乔的壁画。
关键词 马萨乔 布兰卡 佛罗伦萨 圣母
原文传递
真正的朝圣者(外一篇)
17
作者 张雨 《慈善》 2023年第1期23-24,共2页
在一个冬日的早晨,有一大帮人急急忙忙去朝圣,他们知道圣母要光临一个重要场所。人们争先恐后,行色匆匆,惟恐被落在后边。他们一是为了尽快见到伟大的圣母,二是为了表明自己那颗虔诚的心。在这些朝圣的人流中有一位中年男子,他是一名中... 在一个冬日的早晨,有一大帮人急急忙忙去朝圣,他们知道圣母要光临一个重要场所。人们争先恐后,行色匆匆,惟恐被落在后边。他们一是为了尽快见到伟大的圣母,二是为了表明自己那颗虔诚的心。在这些朝圣的人流中有一位中年男子,他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对圣母早就敬仰之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朝圣者 圣母 中年男子
原文传递
神、水、人:北宋以降晋祠主神变迁及相关史料新辨
18
作者 胡英泽 樊慧慧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21,共16页
晋祠为三晋第一祠,源于周成王“桐叶封弟”唐叔虞故事,北宋毁灭晋阳城后,晋祠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北宋重整礼制,封唐叔虞为汾东王,晋水之神为显灵昭济圣母,典制明确。后来,圣母庙的地位超过了唐叔虞祠,文化精英试图赋予圣母邑姜的身份化... 晋祠为三晋第一祠,源于周成王“桐叶封弟”唐叔虞故事,北宋毁灭晋阳城后,晋祠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北宋重整礼制,封唐叔虞为汾东王,晋水之神为显灵昭济圣母,典制明确。后来,圣母庙的地位超过了唐叔虞祠,文化精英试图赋予圣母邑姜的身份化解这一不“合礼”现象。礼制需要具体实践,它不仅是地方官员简单地遵守祀典履行职责,也不仅是文化精英执着于儒家观念的正统性实践,还需要民间实践参与其中,提供组织、经济等方面的持续保障,精英文化与普通民众文化交织在一起,正统才能在地方社会扎根。圣母出现之前,唐叔虞祠和地方社会关系密切,圣母加封晋水水神之后,唐叔虞不具有水神职能,主要受到文化精英的重视,缺乏与地方社会联系的基础。国家意识形态存在于地方水利,后形成“神-水-人-地”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祠 唐叔虞 圣母 礼制 多元实践
原文传递
徐家汇圣母院女工工场始末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志浩 《上海工艺美术》 2018年第3期29-31,共3页
徐家汇的土山湾孤儿院一直被业界认为是"中国西洋画之摇篮",土山湾的工场在工艺美术的历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样在徐家汇地区,还有一座圣母院工场。这座圣母院的工场历史上曾是"海派绒绣"这个"东方油画"的摇篮。和土山湾的孤儿... 徐家汇的土山湾孤儿院一直被业界认为是"中国西洋画之摇篮",土山湾的工场在工艺美术的历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样在徐家汇地区,还有一座圣母院工场。这座圣母院的工场历史上曾是"海派绒绣"这个"东方油画"的摇篮。和土山湾的孤儿工艺院一样,徐家汇圣母院内的女工工场也同样闻名海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汇 圣母 女工 工艺美术 孤儿院 西洋画 历史 油画
原文传递
试析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的妈祖信仰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天锡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09年第6期64-68,共5页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天后圣母等),姓林名默,福建省莆田湄洲屿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于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离开人世,时年28岁。据传,林默生前善操巫术,能知人祸福,涉水济人,救死扶...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天后圣母等),姓林名默,福建省莆田湄洲屿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于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离开人世,时年28岁。据传,林默生前善操巫术,能知人祸福,涉水济人,救死扶伤,甚获民众敬仰。逝世之后,民众遂为其立祠奉祀,祈求她继续庇佑人们海上安全。于是,妈祖信仰就逐渐在各地传播开来。随着华侨出国,妈祖信仰也传播到海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信仰 华侨华人 印度尼西亚 救死扶伤 海上安全 福建省 圣母 民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