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626
篇文章
<
1
2
…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透视“翻转课堂”
被引量:
1016
1
作者
张跃国
张渝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第3期8-10,共3页
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是为了让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虽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
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是为了让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虽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的学习;是课堂的内容得以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的学习;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更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学习时间
个性化教育
“
圣人
”
建构主义
学生
教师
讲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被引量:
276
2
作者
张岱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10,共8页
中国传统哲学,从先秦时代至明清时期,大多数(不是全部)哲学家都宣扬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确实值得深入的考察。在中国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谓“天人合一”具有复杂的涵义,今试加以剖析。...
中国传统哲学,从先秦时代至明清时期,大多数(不是全部)哲学家都宣扬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确实值得深入的考察。在中国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谓“天人合一”具有复杂的涵义,今试加以剖析。一、“天人合一”成语的来历所谓“天人合一”,可以看作一个命题,也可以看作一个成语。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而这个成语则出现较晚。汉代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书《深察名号》),但是没有直接标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宋代邵雍曾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皇极经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孟子
道德原则
天人合一观
自然规律
基本观点
思想
涵义
统一性
圣人
原文传递
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
被引量:
107
3
作者
刘笑敢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6-149,共14页
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刘笑敢本文认为老子哲学以自然为中心价值,以无为为实现中心价值的原则性方法,以道与德为自然无为提供形而上的论证,以奇正相依、正反互转的辩证法为自然无为提供经验性的支持,从而将形而上学、辩证法与自...
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刘笑敢本文认为老子哲学以自然为中心价值,以无为为实现中心价值的原则性方法,以道与德为自然无为提供形而上的论证,以奇正相依、正反互转的辩证法为自然无为提供经验性的支持,从而将形而上学、辩证法与自然无为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老子哲学
无为之治
圣人
现代社会
道法自然
社会行为
高速公路
自然的原则
自然发展
原文传递
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被引量:
34
4
作者
刘泽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4期37-43,共7页
公民意识、公民文化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基础。但是在中国传统(相对于近代而言)的法律规定和政治观念中,并无“公民”的踪迹,公民观念是舶来品,深植于人们政治意识之中的是臣民观念。臣民与公民无论实质...
公民意识、公民文化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基础。但是在中国传统(相对于近代而言)的法律规定和政治观念中,并无“公民”的踪迹,公民观念是舶来品,深植于人们政治意识之中的是臣民观念。臣民与公民无论实质、内容抑或表现形式都是大相径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臣民意识
君主政治
圣人
公民权利
孝道
秋繁
等级观念
国民
政治观念
原文传递
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
被引量:
38
5
作者
刘泽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83-86,8+88,共6页
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刘泽华天人合一是中国思想史上的核心命题之一。最近,《传统与现代化》和几家有影响的学刊连续发表文章详加论述,论者仁智各见,多有启迪。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的关系问题鲜有论及。天人...
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刘泽华天人合一是中国思想史上的核心命题之一。最近,《传统与现代化》和几家有影响的学刊连续发表文章详加论述,论者仁智各见,多有启迪。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的关系问题鲜有论及。天人合一的内容无疑要比天王合一丰富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
天王合一
《朱子语类》
王权主义
理学家
儒家
圣人
白虎通义
《左传》
春秋战国
原文传递
贱讼:中国古代法观念中的一个有趣逻辑
被引量:
39
6
作者
范忠信
《比较法研究》
CSSCI
1989年第2期62-67,54,共7页
清人崔述说:“自有生民以来莫不有讼也。讼也者,事势所必趋也,人情之所断不能免也。传曰饮食必有讼;”“两争者,必至之势也,圣人者其然,故不责人之争,而但论其曲直” 这是古代中国人对诉讼现象极为难得的冷静的客观的认识或评价之一例。
关键词
古代中国人
崔述
圣人
逻辑
中国古代法
诉讼
十家牌法
士大夫
家族
韩延寿
原文传递
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中的意义
被引量:
32
7
作者
王博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5,共8页
关键词
《劝学篇》
《荀子》
儒家
《四库全书总目》
苟子
性善
礼义
圣人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
被引量:
23
8
作者
刘泽华
葛荃
刘刚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2期12-17,48,共7页
政治文化是现代政治学研究领域之一,它的定义迄今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所谓“政治文化”指的是政治系统赖以生成的文化条件或背景,亦即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的集合,主要地表现为个人对于政治系统以及自我在...
政治文化是现代政治学研究领域之一,它的定义迄今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所谓“政治文化”指的是政治系统赖以生成的文化条件或背景,亦即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的集合,主要地表现为个人对于政治系统以及自我在政治系统中所担任角色的心理取向。政治文化与政治系统互为因果,是个人政治行为和选择的主观的决定性因素,并对政治运行施以影响。现代政治文化研究一般以现时的个人心理为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血缘认同
王权主义
现代政治文化
政治系统
个人政治
政治社会化
圣人
政治录用
君主权
原文传递
《韩非子·五蠹》译注
被引量:
30
9
《求是学刊》
1974年第0期80-94,共15页
关键词
新兴地主阶级
韩非子
行仁义
译注
先王之道
国君
圣人
儒家
上智
奖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思想史上的“圣人”概念
被引量:
25
10
作者
吴震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5,共13页
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对圣人概念作一观念史考察,颇有意义。上古时代圣人概念的原本意思是指聪明睿智之人,然在春秋战国时代,圣人概念具有了双重涵义:既指道德上的完美人格,又指政治上的杰出人物。战国以降,孔子被圣人化,并表现出圣人神...
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对圣人概念作一观念史考察,颇有意义。上古时代圣人概念的原本意思是指聪明睿智之人,然在春秋战国时代,圣人概念具有了双重涵义:既指道德上的完美人格,又指政治上的杰出人物。战国以降,孔子被圣人化,并表现出圣人神圣化之趋向。及至宋明时代,在"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口号的广泛影响下,圣人之学及圣人之道成了儒家文化的象征,儒学也就成了成圣之学。及至阳明心学的时代,满街都是圣人的观点导致了圣人的彻底内在化,圣人成了人心良知的象征符号而不再神秘,并开始走向世俗化。在这一思想演变的历程中,儒家圣人观所蕴含的"超凡入圣"如何可能之问题亦值得省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人
圣王
孔子
孟子
王阳明
超凡入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与中国“女性哲学”
被引量:
17
11
作者
程伟礼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有一位朋友拿着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德·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女人》问我,中国有没有“女性哲学”?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举台湾学者吴怡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生命和方法》一书为证。在那本书中,吴先生颇有见地说,中国女性在默...
有一位朋友拿着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德·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女人》问我,中国有没有“女性哲学”?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举台湾学者吴怡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生命和方法》一书为证。在那本书中,吴先生颇有见地说,中国女性在默默中相夫教子、茹苦含辛,稳定了整个民族文化,她们的贡献是无法估计的。在他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体系
老子
理想社会
起源
儒家
圣人
中国女性
马克思
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圣人”观念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异
被引量:
18
12
作者
王中江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4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圣人
“圣”
先秦儒家
早期形态
理想人格
王阳明
“圣火”
宋明道学
孟子
人格境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播之王:中国圣人的一项传播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
20
13
作者
潘祥辉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45,共26页
中国文化是一种崇圣文化,圣人具有崇高的地位。上古圣人与巫同源,是史上最早的职业传播者。圣人之原型即拥有超凡传播能力,能够沟通天地人神、偏倚耳听口传的"传播之王","圣"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全部合法性即植根...
中国文化是一种崇圣文化,圣人具有崇高的地位。上古圣人与巫同源,是史上最早的职业传播者。圣人之原型即拥有超凡传播能力,能够沟通天地人神、偏倚耳听口传的"传播之王","圣"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全部合法性即植根于此。后世圣人的形象与内涵多有变异,但其多知、善听、善施教化的角色一脉相承。和西方圣人相比,中国圣人根源于中国本土的巫教传统,因而具有独一无二的媒介学特征。本文旨在从汉语圣字的结构入手,对圣人进行一种正本清源式的传播考古学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考古学
圣人
传播王
传播史
原文传递
王、圣相对二分与合而为一 ——中国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的考察之一
被引量:
18
14
作者
刘泽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67-75,共9页
王、圣关系问题,就大体而言,它是文化之纲,关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全局;就实质而论,它是文化之核,决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本质。如果说王与道的关系问题,其根底在于寻求权威合法性,那么王与圣的关系问题,其目标则在于确立权威...
王、圣关系问题,就大体而言,它是文化之纲,关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全局;就实质而论,它是文化之核,决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本质。如果说王与道的关系问题,其根底在于寻求权威合法性,那么王与圣的关系问题,其目标则在于确立权威理想性。圣是道的人格化,王圣关系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人
思想特点
中国传统社会
分与合
圣王
春秋战国
传统思想文化
孔子
理性
人的本质
原文传递
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
被引量:
14
15
作者
张岱年
《哲学研究》
1981年第9期24-30,共7页
一、道学、理学、心学 北宋中期,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对于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著书立说,各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他们宣扬所谓“圣人之道”,标榜所谓“圣人之学”,有时以道、学二字并举。后来,他们...
一、道学、理学、心学 北宋中期,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对于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著书立说,各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他们宣扬所谓“圣人之道”,标榜所谓“圣人之学”,有时以道、学二字并举。后来,他们的学说被称为“道学”,亦称为“理学”。 程颐在所作《明道先生墓表》中说:“先生名颢,……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生于四百年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圣人
周敦颐
北宋中期
宇宙人生
哲学体系
程颐
道学
基本性质
心学
原文传递
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纂
被引量:
15
16
作者
韩仲民
《孔子研究》
1988年第4期23-29,共7页
六十四卦起源很早,并非由八卦重卦组成。甲骨文中所刻的卦画符号为六个数字一组,以后由数字卦演变为符号卦。重卦之说不见于先秦文献资料,《系辞》观象制器一章列举的十几个卦名,都属于六十四卦;《左传》、《国语》中有关卜筮的记载,如...
六十四卦起源很早,并非由八卦重卦组成。甲骨文中所刻的卦画符号为六个数字一组,以后由数字卦演变为符号卦。重卦之说不见于先秦文献资料,《系辞》观象制器一章列举的十几个卦名,都属于六十四卦;《左传》、《国语》中有关卜筮的记载,如“遇乾之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卦
起源
思想体系
六十四卦
易传
圣人
马王堆帛书
系辞
今本
太极
原文传递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释文
被引量:
16
17
《文物》
1974年第10期30-42,105-108,共17页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侠书,合抄在一幅宽帛上。帛书通高四十八厘米,折叠三十多层放在漆盒内。出土时已沿折痕残断。全卷朱丝栏墨书,隶体。根据书中避高祖刘邦讳,未避惠帝刘盈讳,抄写年代当在惠帝或吕后时期,约...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侠书,合抄在一幅宽帛上。帛书通高四十八厘米,折叠三十多层放在漆盒内。出土时已沿折痕残断。全卷朱丝栏墨书,隶体。根据书中避高祖刘邦讳,未避惠帝刘盈讳,抄写年代当在惠帝或吕后时期,约公元前194年——前180年。《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共四篇,篇题为:《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共有一万一千多字,除残断处文字略有缺漏外,保存得还相当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古佚书
老子
出土
天之道
黄帝
圣人
阴阳
长沙
正名
原文传递
价值·权威·传统与中国哲学
被引量:
14
18
作者
陈来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26-32,共7页
“传统”(tradition)与“过去”(Past)在中国哲学中一直受到高度尊重,以至有学者称中国哲学为“过去取向的”或“崇古”的。可以说,中国哲学这种对于作为传统的过去的崇敬的取向,既是它源远流长、连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使得它在十九世...
“传统”(tradition)与“过去”(Past)在中国哲学中一直受到高度尊重,以至有学者称中国哲学为“过去取向的”或“崇古”的。可以说,中国哲学这种对于作为传统的过去的崇敬的取向,既是它源远流长、连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使得它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受到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内在动力
基本价值
传统主义
圣人
孔子
价值理性
精神传统
最高存在
文化系统
原文传递
诸子的黄昏:中国中古时代的子书
被引量:
16
19
作者
田晓菲
《中国文化》
2008年第1期64-75,共12页
在上古中国,“作者”的概念和“圣人”的概念息息相关。这不是说圣人必然要“作”——创作和写作,而是说只有圣人才有“作”的特权。中国上古思想史学者普鸣在他题为《成圣的诱惑:上古中国圣人写作之兴衰》的文章里,指出自公元二世...
在上古中国,“作者”的概念和“圣人”的概念息息相关。这不是说圣人必然要“作”——创作和写作,而是说只有圣人才有“作”的特权。中国上古思想史学者普鸣在他题为《成圣的诱惑:上古中国圣人写作之兴衰》的文章里,指出自公元二世纪以来,随着纸的逐渐普及,书写变得日益常见,圣人的地位也就慢慢不再是建立文本权威的前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古时代
“
圣人
”
子书
黄昏
诸子
“作”
上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道和甘泉宫遗迹质疑
被引量:
15
20
作者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年第3期45-84,共40页
对于秦始皇直道遗迹的研究,近十多年来已逐渐受到各方的重视,令人鼓舞。《陕西师大学报》1975年第3期始发表拙著《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这篇论文当年即为《文物》所转载(1975年第10期)。其后至1984年8月19日,《光明日报》
关键词
秦始皇帝
甘泉宫
《史记》
云阳
《元和郡县图志》
治所
匈奴
长城
秦汉时期
圣人
原文传递
题名
透视“翻转课堂”
被引量:
1016
1
作者
张跃国
张渝江
机构
重庆聚奎中学
出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第3期8-10,共3页
文摘
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是为了让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虽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的学习;是课堂的内容得以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的学习;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更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的学习。
关键词
课堂
学习时间
个性化教育
“
圣人
”
建构主义
学生
教师
讲台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被引量:
276
2
作者
张岱年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10,共8页
文摘
中国传统哲学,从先秦时代至明清时期,大多数(不是全部)哲学家都宣扬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确实值得深入的考察。在中国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谓“天人合一”具有复杂的涵义,今试加以剖析。一、“天人合一”成语的来历所谓“天人合一”,可以看作一个命题,也可以看作一个成语。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而这个成语则出现较晚。汉代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书《深察名号》),但是没有直接标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宋代邵雍曾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皇极经世·
关键词
董仲舒
孟子
道德原则
天人合一观
自然规律
基本观点
思想
涵义
统一性
圣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
被引量:
107
3
作者
刘笑敢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6-149,共14页
文摘
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刘笑敢本文认为老子哲学以自然为中心价值,以无为为实现中心价值的原则性方法,以道与德为自然无为提供形而上的论证,以奇正相依、正反互转的辩证法为自然无为提供经验性的支持,从而将形而上学、辩证法与自然无为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对...
关键词
《老子》
老子哲学
无为之治
圣人
现代社会
道法自然
社会行为
高速公路
自然的原则
自然发展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被引量:
34
4
作者
刘泽华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系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4期37-43,共7页
文摘
公民意识、公民文化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基础。但是在中国传统(相对于近代而言)的法律规定和政治观念中,并无“公民”的踪迹,公民观念是舶来品,深植于人们政治意识之中的是臣民观念。臣民与公民无论实质、内容抑或表现形式都是大相径庭的。
关键词
公民意识
臣民意识
君主政治
圣人
公民权利
孝道
秋繁
等级观念
国民
政治观念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
被引量:
38
5
作者
刘泽华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系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83-86,8+88,共6页
文摘
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刘泽华天人合一是中国思想史上的核心命题之一。最近,《传统与现代化》和几家有影响的学刊连续发表文章详加论述,论者仁智各见,多有启迪。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的关系问题鲜有论及。天人合一的内容无疑要比天王合一丰富得多...
关键词
天人合
天王合一
《朱子语类》
王权主义
理学家
儒家
圣人
白虎通义
《左传》
春秋战国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贱讼:中国古代法观念中的一个有趣逻辑
被引量:
39
6
作者
范忠信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1989年第2期62-67,54,共7页
文摘
清人崔述说:“自有生民以来莫不有讼也。讼也者,事势所必趋也,人情之所断不能免也。传曰饮食必有讼;”“两争者,必至之势也,圣人者其然,故不责人之争,而但论其曲直” 这是古代中国人对诉讼现象极为难得的冷静的客观的认识或评价之一例。
关键词
古代中国人
崔述
圣人
逻辑
中国古代法
诉讼
十家牌法
士大夫
家族
韩延寿
分类号
D908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中的意义
被引量:
32
7
作者
王博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5,共8页
关键词
《劝学篇》
《荀子》
儒家
《四库全书总目》
苟子
性善
礼义
圣人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G04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
被引量:
23
8
作者
刘泽华
葛荃
刘刚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系
南开大学政治学系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2期12-17,48,共7页
文摘
政治文化是现代政治学研究领域之一,它的定义迄今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所谓“政治文化”指的是政治系统赖以生成的文化条件或背景,亦即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的集合,主要地表现为个人对于政治系统以及自我在政治系统中所担任角色的心理取向。政治文化与政治系统互为因果,是个人政治行为和选择的主观的决定性因素,并对政治运行施以影响。现代政治文化研究一般以现时的个人心理为主要对象。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血缘认同
王权主义
现代政治文化
政治系统
个人政治
政治社会化
圣人
政治录用
君主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韩非子·五蠹》译注
被引量:
30
9
机构
中文系部分工农兵学员
出处
《求是学刊》
1974年第0期80-94,共15页
关键词
新兴地主阶级
韩非子
行仁义
译注
先王之道
国君
圣人
儒家
上智
奖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思想史上的“圣人”概念
被引量:
25
10
作者
吴震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5,共13页
基金
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人文学科研究重大项目"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海外与本土儒学研究的交错与展望"(2011RWXKZD010)的研究成果
文摘
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对圣人概念作一观念史考察,颇有意义。上古时代圣人概念的原本意思是指聪明睿智之人,然在春秋战国时代,圣人概念具有了双重涵义:既指道德上的完美人格,又指政治上的杰出人物。战国以降,孔子被圣人化,并表现出圣人神圣化之趋向。及至宋明时代,在"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口号的广泛影响下,圣人之学及圣人之道成了儒家文化的象征,儒学也就成了成圣之学。及至阳明心学的时代,满街都是圣人的观点导致了圣人的彻底内在化,圣人成了人心良知的象征符号而不再神秘,并开始走向世俗化。在这一思想演变的历程中,儒家圣人观所蕴含的"超凡入圣"如何可能之问题亦值得省思。
关键词
圣人
圣王
孔子
孟子
王阳明
超凡入圣
Keywords
sage
sage-king
Confucius
Mencius
Wang Yangming
unconventional sage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与中国“女性哲学”
被引量:
17
11
作者
程伟礼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文摘
有一位朋友拿着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德·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女人》问我,中国有没有“女性哲学”?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举台湾学者吴怡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生命和方法》一书为证。在那本书中,吴先生颇有见地说,中国女性在默默中相夫教子、茹苦含辛,稳定了整个民族文化,她们的贡献是无法估计的。在他看来。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体系
老子
理想社会
起源
儒家
圣人
中国女性
马克思
中国哲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圣人”观念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异
被引量:
18
12
作者
王中江
机构
河南省社科院哲学所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4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圣人
“圣”
先秦儒家
早期形态
理想人格
王阳明
“圣火”
宋明道学
孟子
人格境界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播之王:中国圣人的一项传播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
20
13
作者
潘祥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处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45,共26页
文摘
中国文化是一种崇圣文化,圣人具有崇高的地位。上古圣人与巫同源,是史上最早的职业传播者。圣人之原型即拥有超凡传播能力,能够沟通天地人神、偏倚耳听口传的"传播之王","圣"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全部合法性即植根于此。后世圣人的形象与内涵多有变异,但其多知、善听、善施教化的角色一脉相承。和西方圣人相比,中国圣人根源于中国本土的巫教传统,因而具有独一无二的媒介学特征。本文旨在从汉语圣字的结构入手,对圣人进行一种正本清源式的传播考古学探究。
关键词
传播考古学
圣人
传播王
传播史
Keywords
archeology of communication, "Shengren", king of communication,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王、圣相对二分与合而为一 ——中国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的考察之一
被引量:
18
14
作者
刘泽华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系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67-75,共9页
文摘
王、圣关系问题,就大体而言,它是文化之纲,关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全局;就实质而论,它是文化之核,决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本质。如果说王与道的关系问题,其根底在于寻求权威合法性,那么王与圣的关系问题,其目标则在于确立权威理想性。圣是道的人格化,王圣关系问...
关键词
圣人
思想特点
中国传统社会
分与合
圣王
春秋战国
传统思想文化
孔子
理性
人的本质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
被引量:
14
15
作者
张岱年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研究》
1981年第9期24-30,共7页
文摘
一、道学、理学、心学 北宋中期,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对于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著书立说,各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他们宣扬所谓“圣人之道”,标榜所谓“圣人之学”,有时以道、学二字并举。后来,他们的学说被称为“道学”,亦称为“理学”。 程颐在所作《明道先生墓表》中说:“先生名颢,……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生于四百年之后。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圣人
周敦颐
北宋中期
宇宙人生
哲学体系
程颐
道学
基本性质
心学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纂
被引量:
15
16
作者
韩仲民
机构
文化部古代文献研究室
出处
《孔子研究》
1988年第4期23-29,共7页
文摘
六十四卦起源很早,并非由八卦重卦组成。甲骨文中所刻的卦画符号为六个数字一组,以后由数字卦演变为符号卦。重卦之说不见于先秦文献资料,《系辞》观象制器一章列举的十几个卦名,都属于六十四卦;《左传》、《国语》中有关卜筮的记载,如“遇乾之否”、
关键词
八卦
起源
思想体系
六十四卦
易传
圣人
马王堆帛书
系辞
今本
太极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释文
被引量:
16
17
机构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
出处
《文物》
1974年第10期30-42,105-108,共17页
文摘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侠书,合抄在一幅宽帛上。帛书通高四十八厘米,折叠三十多层放在漆盒内。出土时已沿折痕残断。全卷朱丝栏墨书,隶体。根据书中避高祖刘邦讳,未避惠帝刘盈讳,抄写年代当在惠帝或吕后时期,约公元前194年——前180年。《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共四篇,篇题为:《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共有一万一千多字,除残断处文字略有缺漏外,保存得还相当完整。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古佚书
老子
出土
天之道
黄帝
圣人
阴阳
长沙
正名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价值·权威·传统与中国哲学
被引量:
14
18
作者
陈来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26-32,共7页
文摘
“传统”(tradition)与“过去”(Past)在中国哲学中一直受到高度尊重,以至有学者称中国哲学为“过去取向的”或“崇古”的。可以说,中国哲学这种对于作为传统的过去的崇敬的取向,既是它源远流长、连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使得它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受到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内在动力
基本价值
传统主义
圣人
孔子
价值理性
精神传统
最高存在
文化系统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诸子的黄昏:中国中古时代的子书
被引量:
16
19
作者
田晓菲
机构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
出处
《中国文化》
2008年第1期64-75,共12页
文摘
在上古中国,“作者”的概念和“圣人”的概念息息相关。这不是说圣人必然要“作”——创作和写作,而是说只有圣人才有“作”的特权。中国上古思想史学者普鸣在他题为《成圣的诱惑:上古中国圣人写作之兴衰》的文章里,指出自公元二世纪以来,随着纸的逐渐普及,书写变得日益常见,圣人的地位也就慢慢不再是建立文本权威的前提了。
关键词
中国
中古时代
“
圣人
”
子书
黄昏
诸子
“作”
上古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道和甘泉宫遗迹质疑
被引量:
15
20
作者
史念海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年第3期45-84,共40页
文摘
对于秦始皇直道遗迹的研究,近十多年来已逐渐受到各方的重视,令人鼓舞。《陕西师大学报》1975年第3期始发表拙著《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这篇论文当年即为《文物》所转载(1975年第10期)。其后至1984年8月19日,《光明日报》
关键词
秦始皇帝
甘泉宫
《史记》
云阳
《元和郡县图志》
治所
匈奴
长城
秦汉时期
圣人
分类号
K90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透视“翻转课堂”
张跃国
张渝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0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张岱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276
原文传递
3
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
刘笑敢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07
原文传递
4
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刘泽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1
34
原文传递
5
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
刘泽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6
38
原文传递
6
贱讼:中国古代法观念中的一个有趣逻辑
范忠信
《比较法研究》
CSSCI
1989
39
原文传递
7
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中的意义
王博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2
原文传递
8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
刘泽华
葛荃
刘刚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89
23
原文传递
9
《韩非子·五蠹》译注
《求是学刊》
1974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思想史上的“圣人”概念
吴震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老子》与中国“女性哲学”
程伟礼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儒家“圣人”观念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异
王中江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传播之王:中国圣人的一项传播考古学研究
潘祥辉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0
原文传递
14
王、圣相对二分与合而为一 ——中国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的考察之一
刘泽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8
18
原文传递
15
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
张岱年
《哲学研究》
1981
14
原文传递
16
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纂
韩仲民
《孔子研究》
1988
15
原文传递
17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释文
《文物》
1974
16
原文传递
18
价值·权威·传统与中国哲学
陈来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4
原文传递
19
诸子的黄昏:中国中古时代的子书
田晓菲
《中国文化》
2008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直道和甘泉宫遗迹质疑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8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