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土表土层灭螺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付正银 何亮才 +4 位作者 王加松 荣先兵 牟南忠 覃章怀 龙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土表、土层灭螺效果。方法现场采用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喷粉(喷粉组)进行土表、土层灭螺试验,同时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喷洒组)作平行比较。结果现场试验显示施药后喷粉组土表、土层钉... 目的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土表、土层灭螺效果。方法现场采用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喷粉(喷粉组)进行土表、土层灭螺试验,同时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喷洒组)作平行比较。结果现场试验显示施药后喷粉组土表、土层钉螺3、7、15d钉螺死亡率均低于喷洒组,30d后两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施药30d后,喷粉组土表、土层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64%和73.14%,喷洒组土表、土层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57%和79.11%。结论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喷粉土表、土层灭螺效果均与可湿性粉剂喷洒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 可湿性粉剂 钉螺
下载PDF
土壤湿度和土表温度的耦合预报模式
2
作者 F.cs D.T.Mihailovi +1 位作者 B.Rajkov 董颜 《地理译报》 CSCD 1993年第4期60-64,F003,共6页
1.引言太阳辐射、动量、质量及显热、潜热间的转化过程,取决于边界层大气状态及所处下垫面的特征。表征边界层大气状态最常用的参数有:风速、气温和湿度;表征下垫面特征的参数包括:(1)随空间变而不随时间变的参数,如地理位置、土壤和植... 1.引言太阳辐射、动量、质量及显热、潜热间的转化过程,取决于边界层大气状态及所处下垫面的特征。表征边界层大气状态最常用的参数有:风速、气温和湿度;表征下垫面特征的参数包括:(1)随空间变而不随时间变的参数,如地理位置、土壤和植被类型等,(2)随时间而变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温度 耦合预报模式
原文传递
黄淮海地区典型农业土壤中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的残留量研究 Ⅰ.表层残留量及其异构体组成 被引量:59
3
作者 赵炳梓 张佳宝 +3 位作者 周凌云 朱安宁 夏敏 卢信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1-768,共8页
定量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典型农业区七个县的129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含量以及它们的异构体组成,以全面了解该区域农业土壤中有机氯的当前含量水平和评估其潜在的环境毒害能力。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能检测出不同含... 定量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典型农业区七个县的129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含量以及它们的异构体组成,以全面了解该区域农业土壤中有机氯的当前含量水平和评估其潜在的环境毒害能力。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能检测出不同含量水平的HCHs(HCHs=α-HCH+β-HCH+γ-HCH+δ- HCH),平均为4.01±2.21 pg kgll;DDXs(DDXs=4,4’一DDE+4,4’.DDD+2,4’DDT+4,4’一DDT)的检出率为93%,平均含量为11.16±17.29μgkg-1;所有样品的HCHs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50μg kg-1),但有3.1%的样品的DDXs值超过该级标准。与国内的天津、欧洲、美国等农业土壤相比较,黄淮海平原农业土壤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现象总体来说并不严重。HCH的4种异构体中,β-HCH含量最高,平均浓度为2.48±1.88μg kg-1;而4,4’-DDE是4种DDT异构体中含量最高的,平均浓度为6.91±13.67μg kg-1。各化合物与土壤有机质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六六 滴滴涕 残留量 异构体
下载PDF
春季裸露沙质农田土壤风蚀量动态与变异特征 被引量:37
4
作者 张华 李锋瑞 +2 位作者 张铜会 李玉霖 苏永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29-32,79,共5页
以春季风蚀活动高发期为特定研究时段 ,采用地面埋设容器的“陷阱诱捕”法 ,对秋收后翻耕的裸露沙质农田春播前的土壤风蚀量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 ,同时对影响土壤风蚀的关键因子表土层紧实度和含水量以及风速动态也进行了同步观测。主要... 以春季风蚀活动高发期为特定研究时段 ,采用地面埋设容器的“陷阱诱捕”法 ,对秋收后翻耕的裸露沙质农田春播前的土壤风蚀量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 ,同时对影响土壤风蚀的关键因子表土层紧实度和含水量以及风速动态也进行了同步观测。主要研究结果是 :(1)观测期内 ,平均土壤日风蚀量为 2 4 1.2 0 kg/ hm2 ,土壤日有机碳和氮素损失量平均分别为 1.5 2 ,0 .15 kg/ hm2 。 (2 )土壤风蚀过程以细微土粒的跃移和悬移运动为主 ,损失掉的主要是表层土壤中的细砂 (粒径 0 .1~ 0 .0 5 mm)、粉粒 (粒径 0 .0 5~ 0 .0 0 2 mm)和粘粒 (粒径 <0 .0 0 2 mm)等富含营养元素的细微颗粒 ,分别占风蚀沉积物的 4 6 .0 1% ,2 1.0 3%和 2 1.74 %。这表明土壤风蚀导致了农田的粗化。 (3)相关分析表明 ,土壤风蚀量与表土层含水量呈一定的负相关 ;土壤风蚀量与表土层紧实度呈微弱的负相关。然而 ,土壤日风蚀沉积量与日平均风速呈高度正相关 ;同样 ,土壤日风蚀沉积量与日可蚀风持续时数亦呈高度正相关。利用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式 ,可以定量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沉积量 风速 可蚀风持续时数 紧实度 沙质农田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西石门铁矿南区采空区的冒落规律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清望 任凤玉 +1 位作者 侯建光 李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4,共3页
本文是以西石门铁矿南区采空区为研究对象 ,依据矿岩的点荷载强度测定与结构面调查 ,对岩体稳定性进行分级。指出南区采空区顶板冒落形式 ,一是以散体形式零星冒落 ,另一是批量冒落。通过对南区地表塌陷坑周围裂纹扩展与井下揭露岩体的... 本文是以西石门铁矿南区采空区为研究对象 ,依据矿岩的点荷载强度测定与结构面调查 ,对岩体稳定性进行分级。指出南区采空区顶板冒落形式 ,一是以散体形式零星冒落 ,另一是批量冒落。通过对南区地表塌陷坑周围裂纹扩展与井下揭露岩体的观察 ,进一步研究分析采空区的冒落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塌陷坑 冒落规律 铁矿 顶板
下载PDF
南亚热带酸雨地区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土壤与地表水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温达志 周国逸 +1 位作者 孔国辉 郁梦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18,共8页
Some possible effects involved with acid rain on plants,soils, surface waters of three selected subtropic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southern China,were revealed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total C in layer A range... Some possible effects involved with acid rain on plants,soils, surface waters of three selected subtropic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southern China,were revealed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total C in layer A ranged from 2.35%(Masson pine forest in Baiyunshan) to 5.33%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Dinghushan), with medium values of 2.75% (Mixed pine forest in Heshan), and 3.87% (Masson pine in Dinghushan). The C/N ratio was low,at around 12.0 in layer A,and declined with the soil depth. The low content of total-C and total-N,as well as the C/N ratio indicated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was decomposed well,due to the warm and rainy subtropical climate. The base cation saturation(BS) was less than 10% in all sample layers of the three sites,except one case that the BS in layer A of the Mixed pine forest in Heshan was 12.9%, showing that the soil acidification occurred to some extent. The high values of aluminum saturation(AlS) of all the three sample sites suggested that this high content of aluminum in soils wa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put of atmospheric S and N, most likely led to the acidification of soil and soil water. The effectiv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 E) was high in these soils relative to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ranged from 41.6 to 78.9 meq·kg -1 in layer A, and 22.5 to 54.6 meq·kg -1 in the layer AB/B. The pH value of the surface water was lower (4.27) in a monsoon forest catchment, which was located very close to the Qingyun temple,a site associated with joss sticks and candles burning,compared with the surface water from the sky lake(pH=6.54), situated far away from the temple, and surface waters from Heshan (pH=6.91) and Baiyunshan (pH = 7.10). The mean F m/F v ratio ranges from 0.79 to 0.83,with relative smaller variations between species (Pinus massoniana and Cunnighamia lanceolata), than among different sample sites. The Ca/Al ratio differed with sample site, species, and the needle age, with the range of 57.5 (Dinghushan) to 126.8 (Heshan) for the Cunnighamia lance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地区 陆地生态系统 植被
下载PDF
旱作及水作条件下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曼莉 徐阳春 +5 位作者 沈其荣 周春霖 黄新宇 殷晓燕 尹金来 Dittert K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4-869,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表覆盖处理旱作和水作水稻全生育期内土壤微量气体的排放。结果表明 ,旱作稻田当季N2 O的排放总量是水作稻田的 5~ 6倍 ,而水作稻田CH4 的排放总量是旱作稻田的8~ 1 9倍。不同覆盖旱作处理N2 O的排放总量为 :裸...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表覆盖处理旱作和水作水稻全生育期内土壤微量气体的排放。结果表明 ,旱作稻田当季N2 O的排放总量是水作稻田的 5~ 6倍 ,而水作稻田CH4 的排放总量是旱作稻田的8~ 1 9倍。不同覆盖旱作处理N2 O的排放总量为 :裸露 >覆膜 >盖草 ,CH4 排放总量为 :覆膜 >裸露 >盖草。水作稻田CH4 的排放与水稻生育期关系密切 ,以分蘖盛期的 5 0mgm- 2 h- 1为最大。旱作稻田N2 O的排放与施氮关系密切 ,其排放通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因施氮时期不同而异 ,基肥的峰值 (2 1 1 6 7μgm- 2 h- 1)出现在施肥后第 1 1d ;分蘖肥的峰值 (4 3 94 3 μgm- 2 h- 1)出现在施肥后第 9~ 1 0d ;穗肥的峰值则在施肥后的第 6d出现 ,达 3 3 3 5 0 μgm- 2 h-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水作 稻田 CH4 N2O 排放量 覆盖
下载PDF
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云华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2期39-41,共3页
总结了园林设计中地被植物的几种应用手法 :暗示空间边界、稳固土表、覆盖地表、吸引注意力 ,并提出园林中地被植物应用设计的原则 ,对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广泛地。
关键词 地被植物 应用手法 园林设计 覆盖地 稳固 暗示空间边界
下载PDF
不同土表管理措施对梨树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姜海波 赵静文 +3 位作者 张乃文 王红 董彩霞 徐阳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4-171,共8页
梨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直接影响施肥的效果,采用壕沟法研究不同土表管理措施下梨树根长、 根表面积、 根体积和不同径级根系特征指标的水平及垂直分布。结果表明, 1)梨树根系水平方向主要集中在距树干30—90 cm范围内,垂直方... 梨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直接影响施肥的效果,采用壕沟法研究不同土表管理措施下梨树根长、 根表面积、 根体积和不同径级根系特征指标的水平及垂直分布。结果表明, 1)梨树根系水平方向主要集中在距树干30—90 cm范围内,垂直方向主要集中在20—60 cm土层中; 2)行间种植三叶草与覆膜处理下梨树根长、 根表面积、 根体积均高于清耕对照; 3)3种土表处理下,不同径级根系间都以0~1 mm径级根长、 根数量最多,根体积最小,以1~3 mm径级根表面积最大。行间三叶草处理下总根长、 根表面积最大,根体积最小。因此建议梨树施肥在水平方向距主干30—90 cm, 垂直深度20—60 cm土层为宜,可促进梨树根系的生长,又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管理措施 根系
下载PDF
雷竹生长与温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俞樟福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4-57,共4页
通过一年的实地观测,初步摸清雷竹生长与温度之间的相关规律。当士表温度8℃时、土层温度在8.5℃以上时,并连续10天为出笋始期。当土表温度和各土层温度达到10℃至15℃时为旺发笋期。当土表温度达到17℃以上和土层温度在16℃以上时... 通过一年的实地观测,初步摸清雷竹生长与温度之间的相关规律。当士表温度8℃时、土层温度在8.5℃以上时,并连续10天为出笋始期。当土表温度和各土层温度达到10℃至15℃时为旺发笋期。当土表温度达到17℃以上和土层温度在16℃以上时为雷竹发笋终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生长 温度 层温度 笋期
下载PDF
液态地膜覆盖影响土表蒸发过程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谷健 尹光华 +2 位作者 郝亮 李文惠 黄鹏飞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4-580,共7页
利用网室盆栽试验,观测分析了液膜覆盖下土壤水分蒸发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液膜覆盖可有效抑制土壤蒸发,根据液膜成分,将其抑制蒸发机理划分为封闭效应和固持效应;两种效应在不同阶段分别起主导作用,作用强度随液膜成分的不同组成而异... 利用网室盆栽试验,观测分析了液膜覆盖下土壤水分蒸发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液膜覆盖可有效抑制土壤蒸发,根据液膜成分,将其抑制蒸发机理划分为封闭效应和固持效应;两种效应在不同阶段分别起主导作用,作用强度随液膜成分的不同组成而异。用Matlab对不同处理进行动力学方程拟合表明,合理使用液膜可以减少最大蒸发量,并延长半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地膜 蒸发 封闭效应 固持效应
下载PDF
分层液化土中桩基侧向动力反应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雨润 张中乐 +2 位作者 顾宗昂 魏星 袁晓铭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5,共6页
饱和砂土中的桩基侧向动力响应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群桩侧向动力响应机制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2种不同的波形,采用FBG光栅传感系统对饱和砂土中的单桩与群桩侧向动力响... 饱和砂土中的桩基侧向动力响应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群桩侧向动力响应机制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2种不同的波形,采用FBG光栅传感系统对饱和砂土中的单桩与群桩侧向动力响应特性和典型测试点的桩土动力p—y滞洄曲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初期,单桩和群桩试验孔压增长不大,随后单桩孔压迅速上升,振动后期逐渐下降至0.5,而群桩孔压则上升缓慢;单桩试验土表加速度在振动初期逐步升高后又迅速降低,且加速度放大值略大于台面加速度值,群桩试验土表加速度在振动初期逐渐升高时就达到了最大,且随着孔压比的升高,加速度没有继续放大,而是逐渐减小,直到后期与单桩试验土表加速度重合;饱和砂土液化对单桩承台加速度和位移的影响较大,群桩承台侧向动力响应对液化的敏感程度略低于单桩承台;在振动输入和承台输入相同的条件下,液化后的群桩基础比单桩基础能更好地抵抗侧向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液化 孔隙水压力 桩基侧向动力响应 加速度 试验研究 动力p—y滞洄曲线
下载PDF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选择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雷雷 蔡智勇 +7 位作者 范志业 陈琦 侯艳红 刘迪 陈莉 王文豪 沈海龙 李世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104-1108,共5页
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测定了戊唑醇、多菌灵、氰烯菌酯、丙环唑·嘧菌酯、丙环唑5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毒力最强,EC_(50)值为0.3512 mg·L^(-1),其次是氰... 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测定了戊唑醇、多菌灵、氰烯菌酯、丙环唑·嘧菌酯、丙环唑5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毒力最强,EC_(50)值为0.3512 mg·L^(-1),其次是氰烯菌酯、多菌灵、丙环唑·嘧菌酯、丙环唑,EC_(50)值分别为:0.3787、0.7206、0.8666和2.5044 mg·L^(-1)。采用自然发病和土表接种法相结合诱发小麦赤霉病,于小麦扬花初期施药观察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显示: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病指防效最高,达到了83.33%;而丙环唑·嘧菌酯对小麦的增产作用最明显,达到了14.95%。氰烯菌酯和戊唑醇均可以作为河南省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小麦赤霉病 毒力测定 接种法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中硬场地下两种土层地震反应方法与精确解的对比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瑞山 袁晓铭 李程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5-570,584,共7页
基于谐波入射下的波动理论频域精确解,导出线性时域精确解,并在Matlab环境中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选取8个简化的中硬场地剖面,用LSSRLI-1、精确解和SHAKE2000三种方法计算各场地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程序计算所得地表... 基于谐波入射下的波动理论频域精确解,导出线性时域精确解,并在Matlab环境中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选取8个简化的中硬场地剖面,用LSSRLI-1、精确解和SHAKE2000三种方法计算各场地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程序计算所得地表反应谱和土体剪应变分布与SHAKE2000结果一致;LSSRLI-1方法得到的地表反应谱与前二者结果一致;LSSRLI-1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得到的土体剪应变分布与另外二者结果存在较大偏差,该偏差对地表反应谱有着不可忽略甚至非常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分析 LSSRLI-1 精确解 反应谱 体剪应变
下载PDF
不同初始盐分浓度下土壤盐结皮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蒸发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洋 李新虎 +1 位作者 郭敏 王弘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7-1145,共9页
土壤盐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初始盐分浓度(Initial salt concentration,ISC)的差异会对盐结皮的形成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壤蒸发的差异。但目前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通... 土壤盐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初始盐分浓度(Initial salt concentration,ISC)的差异会对盐结皮的形成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壤蒸发的差异。但目前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通过试验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动态监测及分析不同ISC下砂土的盐结皮形成、蒸发、土壤表面温度动态变化过程,以期阐明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及其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ISC越高,盐结皮在土壤表面出现的时间越早,覆盖率越大,且在同样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条件下土表温度增幅越小,蒸发量也越小;对数函数能较好地拟合不同ISC与累积蒸发量之间的关系(R^(2)>0.90);随着ISC的增加,盐结皮对土壤蒸发抑制效率从24.14%(10 g·L^(-1))增大到71.99%(250 g·L^(-1))。ISC会显著影响盐结皮形成的过程,并通过影响土表温度的变化进而导致土壤蒸发出现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盐分浓度 盐结皮 形成发育 温度 壤蒸发
下载PDF
炔草酯土表光解、土壤厌氧降解和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晓明 何红梅 +5 位作者 丁亚慧 吴珉 胡秀卿 张春荣 赵华 李振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为炔草酯的环境风险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对炔草酯土表光解、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光照不是炔草酯土壤表面降解的主要因素。炔草酯的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 【目的】为炔草酯的环境风险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对炔草酯土表光解、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光照不是炔草酯土壤表面降解的主要因素。炔草酯的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均较快,半衰期分别为0.05-0.11、0.11-0.17d。【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炔草酯属在土壤表面难光解、易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快的农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草酯 光解 壤厌氧降解 水-沉积物系统降解
原文传递
加筋建筑垃圾土地基模型试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丽华 李俊鹏 +3 位作者 陈智 胡智 徐维生 裴尧尧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3,共6页
为了探讨废旧轮胎和建筑垃圾用于加筋地基的可行性,通过不同工况下的地基模型试验,研究压实度、填料、筋材对地基荷载-沉降特性的影响,并从土表变形和土压力方面简要探讨了加筋地基的工作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压实度,地基的承载力和... 为了探讨废旧轮胎和建筑垃圾用于加筋地基的可行性,通过不同工况下的地基模型试验,研究压实度、填料、筋材对地基荷载-沉降特性的影响,并从土表变形和土压力方面简要探讨了加筋地基的工作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压实度,地基的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均增大,沉降减小,建筑垃圾土的荷载-沉降特性优于砂土;同等条件下,废旧轮胎的加筋效果比土工格室更好;建筑垃圾土能够有效降低土表隆起,废旧轮胎将土压力重新分配到地基中更广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模型试验 废旧轮胎 建筑垃圾 荷载-沉降特性 变形 压力
下载PDF
两种饱和土中桩基侧向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雨润 罗祥 +1 位作者 张中乐 袁晓铭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00-104,99,共6页
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对于饱和砂砾土液化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台面波形,对饱和砂土和砂砾土侧向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试验成果为基础,对桩基在饱和... 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对于饱和砂砾土液化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台面波形,对饱和砂土和砂砾土侧向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试验成果为基础,对桩基在饱和砂土与砂砾土两种不同液化土中侧向动力响应特性的异同也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砂砾土具有与饱和砂土类似的液化现象和特点,随着振动输入,饱和砂土孔压先逐渐升高然后又逐渐降低至低水平,而饱和砂砾土在初期迅速升高,而随后的残余孔压没有明显减低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至振动结束;饱和砂土土表加速度衰减速度要明显快于饱和砂砾土,在降低时刻上饱和砂砾土明显滞后于饱和砂土,说明饱和砂砾土较饱和砂土具有较强的抗液化能力;正弦波输入下饱和砂土中承台加速度随着孔压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又缓慢升高,而饱和砂砾土中承台加速度仅经历了先升后降的简单过程,饱和砂土中桩头加速度在振动初期的放大倍数要低于砂砾土,而在振动输入后期,饱和砂土桩头加速度要比饱和砂砾土中放大效果明显,承台位移响应时程则表现出极为相似的规律,地震波输入下的反应与正弦波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 砂砾 液化 孔隙水压力 桩基 加速度
原文传递
盐渍化灌区盐荒地水盐平衡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霍星 李亮 +2 位作者 史海滨 李瑞平 王长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5,18,共4页
在野外试验基础上,利用水盐平衡原理对河套灌盐荒地水盐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荒地作物生育期输入盐分27.929kg/hm2,秋浇期流失盐分26.882kg/hm2,盐分积聚1.047kg/hm2,是输入盐分的3.749%。盐荒地具有一定的积盐能力。研究结果... 在野外试验基础上,利用水盐平衡原理对河套灌盐荒地水盐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荒地作物生育期输入盐分27.929kg/hm2,秋浇期流失盐分26.882kg/hm2,盐分积聚1.047kg/hm2,是输入盐分的3.749%。盐荒地具有一定的积盐能力。研究结果可为灌区节水灌溉的实施和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盐渍化 盐荒地 水盐运移 蒸发
下载PDF
设施豆瓣菜土表覆盖水稻秸秆的土壤改良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秋萍 谢梦薇 +1 位作者 李换平 江解增 《上海蔬菜》 2019年第1期52-54,共3页
在设施豆瓣菜土表覆盖水稻秸秆,研究水稻秸秆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生蔬菜土表覆盖秸秆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硝酸盐含量,缓解因植株生长所致的磷、钾含量的下降,还可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缓解土壤脲... 在设施豆瓣菜土表覆盖水稻秸秆,研究水稻秸秆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生蔬菜土表覆盖秸秆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硝酸盐含量,缓解因植株生长所致的磷、钾含量的下降,还可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缓解土壤脲酶活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秸秆 壤改良 豆瓣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