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粒度与养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68
1
作者 刘树林 王涛 屈建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1-616,共6页
浑善达克沙地土壤空间异质性大,流动沙丘粒度组成和非沙漠化土地养分含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土地沙漠化的发展,土壤表层通常形成粗化层,土壤中的重要养分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含量显著下降,且SOC含量比TN含量存在更大的空间差异... 浑善达克沙地土壤空间异质性大,流动沙丘粒度组成和非沙漠化土地养分含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土地沙漠化的发展,土壤表层通常形成粗化层,土壤中的重要养分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含量显著下降,且SOC含量比TN含量存在更大的空间差异和随沙漠化土地发展更快的下降速率,致使土壤表层C/N值存在明显下降趋势。沙漠化土地表层土壤中SOC含量和TN含量与土壤粘粒含量和粗粉沙含量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尤其与土壤粘粒含量的相关性非常高;而且与TN含量的相关性高于与SOC含量的相关性。各种原因引起的土壤风蚀是造成沙漠化发展中土壤过程的主要动力因素,严重影响着土壤的稳定与土壤细物质和养分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沙漠化 土壤粒度组成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下载PDF
土壤粒度组成分析方法对比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慧茹 刘博 +4 位作者 王汝幸 刘伟 方依 杨东亮 邹学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9-627,共9页
土壤粒度组成测定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的原理不同,测得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阐明不同方法测得粒组成存在差异的原因,选择恰当的方法或者建立不同测定方法之间的换算关系,对准确地确定土壤粒度组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5种方法对5种土壤样... 土壤粒度组成测定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的原理不同,测得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阐明不同方法测得粒组成存在差异的原因,选择恰当的方法或者建立不同测定方法之间的换算关系,对准确地确定土壤粒度组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5种方法对5种土壤样品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吸管法测得平均粒径最小,且细颗粒含量较高;扫描电镜法测得平均粒径最大,且粗颗粒含量较高;除CaCO_3含量最高的土壤样品外,其他4种土壤样品用不同测定方法测得的粒度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吸管法与激光衍射法测得颗粒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扫描电镜法与筛析-激光衍射法的粗颗粒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筛析-激光衍射法的测定结果适用于土壤风蚀研究,扫描电镜法适用于测定粒度分布范围较窄的土壤样品,激光衍射法适用于测定团聚体较少的土壤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度组成 吸管法 筛析-激光衍射法 扫描电镜法 激光衍射法
原文传递
希拉穆仁草原退化评价及地表风蚀颗粒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昕 蒙仲举 +5 位作者 汪季 丁延龙 马浩翔 王琴 党晓宏 吴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146,151,共7页
经过对希拉穆仁草原围封、自由放牧草地及旅游区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实施细则,根据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等指标对草原进行了退化诊断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退化程度的地表粗粒组成。结果表明:希拉... 经过对希拉穆仁草原围封、自由放牧草地及旅游区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实施细则,根据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等指标对草原进行了退化诊断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退化程度的地表粗粒组成。结果表明:希拉穆仁草原围封草地以轻度退化为主,自由放牧区以中度退化为主,但在坡顶出现重度退化,旅游区退化程度最为严重,均为重度退化区;可以以土壤颗粒〉0.84mm的百分比含量作为草原退化的判别标准,当其含量在82.22%~89.04%范围内为重度退化,含量在74.01%~79.53%为中度退化,含量在56.05%~66.11%为轻度退化。该指标能够直观、实时地反映草原的退化状况,且具有简便、快速诊断的生产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退化程度 土壤粒度组成 判别标准
下载PDF
风水复合侵蚀下锡林河流域不同管理方式草地表土粒度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则宇 崔向新 +3 位作者 蒙仲举 党晓宏 王健 葛楠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9-825,共7页
结合锡林河流域风水侵蚀情况,对锡林河流域围封天然草地、放牧草地、封育种植草地表层(0~5 cm)土壤粒度特征及其与风蚀、水蚀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封育种植草地较放牧和天然草地在降低土壤风蚀和水蚀方面均起到了较明显的作用;锡林河... 结合锡林河流域风水侵蚀情况,对锡林河流域围封天然草地、放牧草地、封育种植草地表层(0~5 cm)土壤粒度特征及其与风蚀、水蚀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封育种植草地较放牧和天然草地在降低土壤风蚀和水蚀方面均起到了较明显的作用;锡林河流域草地表层土壤粒度组成以砂粒为主,其所占比例为75%~82%,放牧草地较天然草地及封育种植草地土壤粒度粗化明显,封育种植草地中蒙古冰草+草木樨草地土壤颗粒分选性较差,其余草地土壤颗粒分选性均为中等;研究区内粒径在160μm左右土壤颗粒为易受侵蚀土壤颗粒;研究区土壤粒度组成特征与风蚀、水蚀均有明显相关性,尤其与近地面20 cm风速和径流产流总量联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度组成 风水复合侵蚀 管理方式 锡林河流域
下载PDF
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灌丛沙堆的形态与沉积物特征
5
作者 韩敏 高永 +6 位作者 贺明辉 燕如 白芳 杨文源 李小乐 袁晓满 杨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研究各演化阶段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沙堆沉积特征与灌丛形态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演化过程中藏锦鸡儿灌丛沙堆随时间的变化,阐明各演化阶段藏锦鸡儿灌丛与沙堆的关联性以及沙堆表层沉积物特征,可揭示藏锦鸡儿灌丛发育过程中沙堆... 研究各演化阶段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沙堆沉积特征与灌丛形态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演化过程中藏锦鸡儿灌丛沙堆随时间的变化,阐明各演化阶段藏锦鸡儿灌丛与沙堆的关联性以及沙堆表层沉积物特征,可揭示藏锦鸡儿灌丛发育过程中沙堆的变化及其灌丛阻沙能力的变化。基于野外调查,在样地选取3个演化阶段(发育阶段、稳定阶段和活化阶段)的藏锦鸡儿灌丛沙堆,测量灌丛和沙堆的形态参数,研究沙堆与藏锦鸡儿灌丛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对不同部位的沉积物进行采样,分析沉积物特征。结果表明:藏锦鸡儿灌丛沙堆形态以椭圆形为主,各演化阶段藏锦鸡儿灌丛沙堆长轴、短轴、沙堆高、水平尺度、底面积和体积都呈现活化阶段>稳定阶段>发育阶段。沙堆沉积物发育阶段整体粒级含量居中;稳定阶段灌丛坡顶细砂和粉粒含量较大,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活化阶段颗粒含量高,沿迎风坡底—坡顶—背风坡底,峰值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间接体现了灌丛沙堆对沙粒的拦截作用。灌丛形态与沙堆沉积物各参数相关性在稳定阶段最大,说明灌丛与沉积物之间由于灌丛呈现椭圆形,灌丛在稳定阶段固沙能力最强。藏锦鸡儿在发育阶段由于灌丛较小,形态与沙堆沉积物各参数相关性不强。藏锦鸡儿灌丛与沉积物之间随演化过程的进行越来越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 灌丛沙堆 演化阶段 形态特征 土壤粒度组成
原文传递
南昌不同城市化强度土壤粒度组成和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张佛熠 承勇 +6 位作者 阳雅荧 韦培 金涛涛 凌婉茹 尹婕 刘玮 王琼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8-1145,共8页
为探究南昌城市化强度对土壤粒度组成与分形特征的影响,将南昌市建成区按不透水面面积占比区分城市化强度等级取样调查(184个样方),测定土壤粒度组成、理化性质及植被指标,通过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分形维数值。结果显示:①南... 为探究南昌城市化强度对土壤粒度组成与分形特征的影响,将南昌市建成区按不透水面面积占比区分城市化强度等级取样调查(184个样方),测定土壤粒度组成、理化性质及植被指标,通过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分形维数值。结果显示:①南昌城市土壤颗粒以粉粒(46%~59%)和砂粒(40%~53%)为主,高城市化导致土壤中砂粒含量增加,粉粒含量减少。②南昌城市土壤分形维数的变化范围为2.69~2.97,随城市化强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壤粉粒与分形维数正相关,砂粒与之相反,粉粒对土壤分形维数的影响最大。③皮尔森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共同表明:丰富的地上植被能够减少土壤颗粒的流失,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缓解土壤退化。城市绿地中粉粒、极细砂粒等粒径适中的土壤颗粒保水、保肥更佳,更能反映土壤的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强度 土壤粒度组成 分形维数 土壤质地
下载PDF
共和盆地干涸湖盆植被分布格局及土壤粒度组成特征
7
作者 田丽慧 强明瑞 +2 位作者 张登山 王俏雨 汪海娇 《青海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土壤粒度组成是最重要的土壤物理性质之一,影响着土壤水分运移、植被生产力等,进而影响植被的分布格局。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干涸湖盆--英德海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被样方调查及室内土壤粒度试验,分析湖盆不同地貌类型和不同... 土壤粒度组成是最重要的土壤物理性质之一,影响着土壤水分运移、植被生产力等,进而影响植被的分布格局。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干涸湖盆--英德海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被样方调查及室内土壤粒度试验,分析湖盆不同地貌类型和不同景观下的土壤粒度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英德海湖盆从底部至北部边缘,垂直高度为65 m,在湖盆内部,植被从湖盆底部到顶部表现出条带状的分布格局,湖盆底部从东向西也出现植被分布的水平分异性。(2)本区地表沉积物以中砂(0.25~0.50 mm)和细砂(0.125~0.25 mm)为主,英德海湖盆东部和西部地表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无明显差异(P>0.05),但沉积物的垂直分布模式不同。英德海湖盆地表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差异与地形及植被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植被的分布格局受到地表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的影响,同时,植被与气候条件也对地表沉积物的组成具有反馈作用。本区植被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垂直和水平分异特征,植被的这种分布格局不仅受到地形、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单一影响,还受到水文过程的作用,因此,在后期的研究中应关注湖盆植被分布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的响应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德海湖盆 地貌类型 植被格局 土壤粒度组成 共和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