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某油田污染场地土壤总石油烃背景值的确定及污染特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昭贤 苏小四 王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124,138,共8页
以2010年6月在东北某油田区野外调查获取的68个表层土壤样品和50个钻孔土壤样品总石油烃浓度测试结果为基础,运用相对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法确定该区土壤总石油烃背景值(或临界值),采用监测断面分析法、比拟法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并以此为... 以2010年6月在东北某油田区野外调查获取的68个表层土壤样品和50个钻孔土壤样品总石油烃浓度测试结果为基础,运用相对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法确定该区土壤总石油烃背景值(或临界值),采用监测断面分析法、比拟法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和不同深度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特征,进而对土壤石油烃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运用相对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法所确定研究区土壤总石油烃背景值(或临界值)为10mg/kg。研究区芦苇湿地土中66.7%点位属中等及以上污染水平,稻田耕作土中73.1%点位属未污染或低污染水平;表层土壤总石油烃浓度空间变异性较大,表现出明显的点源污染特征。此外,表层土壤总石油烃浓度明显高于深层土壤,0~0.2m土层达到重度污染水平,以下深度总石油烃浓度逐渐降低,趋向背景值。这种情况与污染场地石油烃在垂向上的迁移过程主要以渗透作用为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石油 背景值 污染特征 污染评价
下载PDF
石油烃在非均质包气带中的吸附作用及迁移规律 被引量:10
2
作者 薛镇坤 左锐 +3 位作者 王金生 陈敏华 孟利 靳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8-1036,共9页
为深入分析强非均质性污染场地中石油烃的运移规律,探究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场地中的吸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选取潮白河上游为典型研究区,受冲洪积扇条件控制,区域内包气带非均质性强,地下水埋深较大.采集污染场地包气带介质样品,分别装... 为深入分析强非均质性污染场地中石油烃的运移规律,探究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场地中的吸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选取潮白河上游为典型研究区,受冲洪积扇条件控制,区域内包气带非均质性强,地下水埋深较大.采集污染场地包气带介质样品,分别装填原状土(0~20 mm)、细颗粒(<2 mm)和粗颗粒(>4 mm)3种介质迁移柱,通过土柱淋滤试验表征石油烃在典型介质中的迁移特性;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微生物降解试验识别石油烃迁移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揭示多要素作用条件下的石油烃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原状土、细颗粒和粗颗粒这3种介质迁移柱出水中石油烃浓度均呈先下降、后波动上升、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3种介质对石油烃的吸附过程均呈现快吸附和慢吸附两个阶段,快吸附阶段发生在试验0~15 h内,完成了吸附的70%~80%;慢吸附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吸附总量缓慢增加.固液比、温度和pH等要素对3种介质石油烃吸附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微生物降解是慢吸附阶段石油烃浓度呈波动上升的主要原因,且在整个石油烃垂向迁移过程中,吸附作用对石油烃去除的贡献率为80%,微生物降解的贡献率为20%.研究显示,相对于微生物作用而言,强非均匀介质在石油烃类污染场地的污染物吸附和迁移过程中起关键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石油 包气带 迁移 吸附作用 微生物降解
下载PDF
土壤中总石油烃测定——3种前处理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9
3
作者 段旭 李慧慧 +1 位作者 杨柳晨 田凯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9年第3期47-50,共4页
文章通过设计试验,分别采用振荡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快速溶剂萃取法对土壤中总石油烃进行前处理。通过提取率试验,结果表明,快速溶剂萃取法的提取效率最高。通过对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进一步实验条件优化,得出... 文章通过设计试验,分别采用振荡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快速溶剂萃取法对土壤中总石油烃进行前处理。通过提取率试验,结果表明,快速溶剂萃取法的提取效率最高。通过对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进一步实验条件优化,得出丙酮:二氯甲烷为1:1(体积比)时,对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提取效率优于丙酮:二氯甲烷为1:1(体积比)时,并且采用丙酮:正己烷为1:1(体积比)溶液浸提时循环萃取两次即可达到最大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石油 振荡提取 超声波提取 快速溶剂萃取
下载PDF
生物电化学调控微生物代谢强化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汪国梁 李田 周启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3768-3779,共12页
石油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土壤环境难题,亟需绿色低碳的新兴技术对其进行治理.本文从微生物代谢的视角,对生物电化学技术(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MET)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分... 石油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土壤环境难题,亟需绿色低碳的新兴技术对其进行治理.本文从微生物代谢的视角,对生物电化学技术(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MET)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石油烃降解菌的代谢过程,找到了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关键限速步骤;随后,探讨了MET调控微生物代谢机理及其强化石油烃降解机制,确定了电活性菌与石油烃降解菌互营代谢过程是强化石油烃去除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MET的关键性能参数对微生物互营过程的影响;最后,为落实“双碳”目标,剖析了植物耦合MET的潜在强化污染物去除机制并评估了多技术联合修复的必要性.虽然大量研究为MET强化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但由于污染场地环境多样性和不可确定性,MET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市场推广仍然需要进一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石油 生物电化学技术 电活性菌 传质阻力 微生物互营
原文传递
大豆秸秆生物炭负载石墨相氮化碳对土壤石油烃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法云 李佳宇 +1 位作者 吝美霞 梁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9-529,共11页
以大豆秸秆和三聚氰胺(C_(3)H_(6)N_(6))为原料,制备了生物炭负载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 以大豆秸秆和三聚氰胺(C_(3)H_(6)N_(6))为原料,制备了生物炭负载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负载石墨相氮化碳的吸收带边可拓展至637nm的可见光区,发生明显红移,且其禁带宽度降低,为1.95eV.光照时间、掺杂比例及光催化剂用量是影响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的重要因素.制备的生物炭负载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对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可达67.37%,可明显提高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秸秆生物炭 负载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 光催化 土壤石油 协同效应
原文传递
石油烃污染非均质场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降解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薛镇坤 左锐 +3 位作者 王金生 陈敏华 孟利 靳超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8-196,共9页
为探究冲洪积扇上游强非均质性石油烃污染场地中微生物降解作用强弱,深入分析场地微生物修复的可能性,选取潮白河上游某典型废弃加油站为研究对象。受冲洪积扇条件控制,区内非均质性强,地下水埋深较大。现场采集土样进行微生物高通量测... 为探究冲洪积扇上游强非均质性石油烃污染场地中微生物降解作用强弱,深入分析场地微生物修复的可能性,选取潮白河上游某典型废弃加油站为研究对象。受冲洪积扇条件控制,区内非均质性强,地下水埋深较大。现场采集土样进行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分析;装填土柱进行室内淋滤实验,开展微生物降解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未受污染区域(T1)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imicutes),优势菌属为Paenisporosarcin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0.1%和34.8%;污染区域可识别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ius),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5.1%~52.2%和7.7%~16.8%,石油烃污染物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区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埋深和含水条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微生物降解对比实验表明,吸附作用是初始阶段石油烃污染物的主要去向,柱间出水石油烃浓度差值显示:0~200 h阶段微生物降解作用较为强烈,起主导作用,但去除量小于吸附作用。自然条件下,强非均质石油烃污染场地中石油烃降解优势菌的结构占比较低,数量较少,微生物降解作用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石油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降解
原文传递
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土壤石油烃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志莉 尹文琦 +2 位作者 刘洪涛 刘强 杨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3-1727,共5页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泄漏可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传统的土壤石油烃污染监测方法存在耗时长、便携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大面积诊断土壤污染区域和数字化土壤制图的需求。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便捷、低成本和无污染等优势,是土壤信息...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泄漏可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传统的土壤石油烃污染监测方法存在耗时长、便携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大面积诊断土壤污染区域和数字化土壤制图的需求。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便捷、低成本和无污染等优势,是土壤信息快速获取最有潜力的手段,也是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该技术目前在监测土壤性质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监测土壤石油烃污染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石油烃含量反演模型的实际应用仍然是难点,而且针对现有的成果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总结。文章探讨了可见-近红外光谱监测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可行性,并归纳和总结了污染土壤的光谱敏感波段、预测模型和光谱数据库三个方面近几年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应加强多种类型土壤石油烃混合物样本、通用的石油烃预测模型、野外光谱测量实验和成像光谱技术等四方面研究,以期为后续进行土壤石油烃污染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土壤石油污染 监测
下载PDF
土壤石油烃总量三维荧光光谱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谷艳红 左兆陆 +3 位作者 张振振 石朝毅 高先和 卢军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2-865,共14页
混合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准确的种类识别和含量检测有助于土壤石油烃污染总量的检测。石油烃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而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技术含有大量的荧光光谱信息,故被用于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土壤石油烃污染,但该技术仍面临着石油烃组... 混合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准确的种类识别和含量检测有助于土壤石油烃污染总量的检测。石油烃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而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技术含有大量的荧光光谱信息,故被用于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土壤石油烃污染,但该技术仍面临着石油烃组分的准确识别以及土壤背景干扰引起的定量分析问题。本文研究了土壤石油烃污染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复杂基质和散射效应校正方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光谱信息。为了提高土壤石油烃定性识别和含量检测精度,本文以机油、润滑油和柴油为例,采用平行因子和交替三线性分解法对不同类型混合土壤石油烃污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平行因子法对土壤混合石油烃污染的检测结果相比,交替三线性分解法将土壤混合石油烃污染的平均回收率由85%提高至95%,说明交替三线性分解法能更好地分离相似荧光光谱,对土壤中石油成分和总含量的检测更有效,其可为土壤石油烃污染风险评估提供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土壤混合石油 平行因子法 交替三线性分解 石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