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火灾对马尾松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斯生 罗碧珍 +7 位作者 魏书精 胡海清 吴泽鹏 王振师 周宇飞 李小川 钟映霞 宋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41-2152,共12页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干扰之一,深刻影响着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特性动态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选择森林火灾典型分布区域,选取相似立地条件的具有南方代表性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干扰之一,深刻影响着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特性动态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选择森林火灾典型分布区域,选取相似立地条件的具有南方代表性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次生林,在火烧迹地(过火样地)及相邻未烧林分(对照样地)进行野外调查和采样,定量研究森林火灾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森林火灾增加了马尾松次生林不同林龄的土壤容重、土壤pH值和土壤全磷,降低了不同林龄的土壤含水率、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土壤C/N比,减少了C/P比和N/P比,且土壤含水率、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林龄增长而增加,土壤容重和土壤pH值随林龄增长而减少。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细根生物量与过火样地的土壤容重和土壤pH值呈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耦合性较高。嵌套方差分析表明,引起马尾松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的原因是不同林龄、不同土壤深度和森林火灾,林龄和土壤深度解释了土壤理化性质的10.80%—69.80%,森林火灾解释了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的2.50%—11.20%。森林火灾对不同林龄马尾松次生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均产生影响。马尾松次生林土壤含水率、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为随土壤土层深度加深而减少的趋势,而土壤容重和土壤pH值则表现为随土壤土层深度加深而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进一步量化了森林火灾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可为火烧迹地恢复、森林碳汇管理、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马尾松次生林 不同林龄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生态化学 计量特征
下载PDF
关帝山不同海拔梯度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冯燕辉 梁文俊 +1 位作者 魏曦 赵伟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3,98,共7页
以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柴逯沟东南坡的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林下0~60cm混合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探讨不同海拔梯度下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 以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柴逯沟东南坡的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林下0~60cm混合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探讨不同海拔梯度下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氨态氮、速效钾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差异显著,其含量随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土壤全磷、有效磷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差异显著,其含量随海拔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海拔的C︰N、C︰P、N︰P随海拔的增加有显著差异,其比值随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柴逯沟研究区土壤受氮限制严重。因此可以通过在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栽植固氮植物,从而增加土壤氮含量,促进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的自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土壤养分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 华北落叶松
下载PDF
晋北盐碱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姚蒙蒙 郭琛文 +2 位作者 赫凤彩 张琦 任国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00-2807,共8页
为揭示晋北农牧交错带盐碱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植物多样性间的关系,本试验以不同盐碱梯度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化学计量比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渍化程度加剧,植被高度、... 为揭示晋北农牧交错带盐碱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植物多样性间的关系,本试验以不同盐碱梯度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化学计量比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渍化程度加剧,植被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明显降低,而Margalef指数呈上升趋势;土壤含水量、容重、pH、电导率均显著升高,全磷含量和碳氮比不断下降,氮磷比和表土(0~10 cm)全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中度盐渍化程度时最大。土壤含水量、pH、氮磷比和碳氮比驱动盐碱化早期植物群落的变化,土壤容重、电导率推动中度和重度盐碱草地植物群落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草地 碳氮磷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其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19
4
作者 朱立新 马生明 王之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0,共3页
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概念的涵义及其研究意义入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述,从中发现,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研究的要求相比,已有的研究方法都不能满足实际科研工作的需要。文中尝试应用土壤中矿物... 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概念的涵义及其研究意义入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述,从中发现,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研究的要求相比,已有的研究方法都不能满足实际科研工作的需要。文中尝试应用土壤中矿物组成和化学元素间固有的相关关系来确定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 基准值 地球化学方法 矿物组成 化学元素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不同母质和森林类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64
5
作者 张星星 杨柳明 +5 位作者 陈忠 李一清 林燕语 郑宪志 楚海燕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828-5836,共9页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作为衡量土壤微生物能量和养分资源限制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关于土壤母质和森林类型在调控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分别以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米槠...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作为衡量土壤微生物能量和养分资源限制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关于土壤母质和森林类型在调控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分别以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米槠林和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量碳、氮和磷及土壤酶活性,探讨不同母岩发育的米槠林和杉木林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花岗岩发育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AP)显著高于砂岩发育的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显著低于砂岩发育的土壤。其中,花岗岩发育的米槠林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都显著高于杉木林,砂岩发育的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在两个林分间呈相反的结果。结果表明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能够反映不同森林土壤之间磷养分限制强度,花岗岩比砂岩土壤受磷养分限制更严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及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与土壤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密切相关,而冗余分析发现土壤pH、总磷(TP)和微生物量碳(MBC)分别解释土壤酶活性和生态酶化学计量比变异的56.9%、27.9%和12.3%。未来森林经营及管理应考虑土壤母质和森林类型差异对区域森林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 森林类型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水解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仁 陈伏生 +4 位作者 方向民 万松泽 卜文圣 王辉民 李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739-5750,共12页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可用于评估微生物碳(C)、氮(N)和磷(P)养分的需求状况。以往从凋落物输入量变化对生态酶化学计量比的角度来探讨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较少。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对12块杉...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可用于评估微生物碳(C)、氮(N)和磷(P)养分的需求状况。以往从凋落物输入量变化对生态酶化学计量比的角度来探讨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较少。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对12块杉木人工林样地进行3种凋落物处理(凋落物添加(LA);凋落物移除(LR);对照(CK)),通过测定土壤C、N和P水解酶(β-葡糖苷酶(BG)、半纤维素酶(CB)、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酸性磷酸酶(AP))的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LR显著抑制了AP、BG、CB、NAG和LAP活性,同时降低了土壤含水量(SMC)、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和有效氮含量;而LA对以上指标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表明凋落物输入量变化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来影响水解酶的活性。LR和CK处理下土壤酶活性比ln(BG+CB):ln(AP)和ln(NAG+LAP):ln(AP)均低于全球尺度上土壤酶活性比ln(BG+CB):ln(AP)(0.62)和ln(NAG+LAP):ln(AP)(0.44),表明亚热带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长受磷限制;LA处理的土壤的ln(BG+CB):ln(AP)和ln(NAG+LAP):ln(AP)均高于全球尺度,表明LA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磷限制,生态酶化学计量比响应的差异表明磷可能是驱动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内在联系的关键因子。相关分析表明SMC、SOC和有效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可作为表征土壤当前养分有效性状况的重要指标,该研究可为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管理和可持续性经营提供科学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管理 水解酶活性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 杉木人工林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土壤理化参数的反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夏学齐 季峻峰 +2 位作者 陈骏 廖启林 杨忠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4-362,共9页
土壤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400~2500nm)反射光谱信息包含了大量土壤物理化学参数,土壤反射光谱测量简单、快速,无需破坏样品,而且还可以通过高光谱遥感方法制图。文中使用江苏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获取的大量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阳离... 土壤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400~2500nm)反射光谱信息包含了大量土壤物理化学参数,土壤反射光谱测量简单、快速,无需破坏样品,而且还可以通过高光谱遥感方法制图。文中使用江苏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获取的大量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含量、pH值、铁氧化物类型、铁铝硅等常量元素含量等重要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参数的光谱反应。结果显示,土壤CEC是进行光谱预测非常成功的参数,1400、1900和2200nm附近一阶导数光谱(FD)值或短波方向反射率值均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CEC的大小;土壤有机质含量、铁氧化物类型、铁铝硅含量均可以在反射率光谱或其一阶导数(FD)值找到相关波段;土壤导数光谱存在的A、B、C和D峰使反射光谱方法不仅能够定量铁氧化物总量,还能鉴别铁氧化物矿物类型(针铁矿和赤铁矿)及其相对含量;江都土壤光谱的656nm附近FD值与pH有很大相关性,但是江苏样品显示pH值光谱经验预测具有区域依赖性,可能与土壤类型有关,说明pH与光谱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非一般的线性关系,而有更复杂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土壤 反射光谱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参数
下载PDF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其确定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树起 马生明 +2 位作者 朱立新 刘崇民 王之峰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5-99,共5页
从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入了“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场”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的涵义及其概念。以漳州研究区试验结果为例,应用相关关系法有效地确定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 从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入了“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场”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的涵义及其概念。以漳州研究区试验结果为例,应用相关关系法有效地确定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 相关关系法 人为扰动
下载PDF
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和标准制定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永越 张芷宁 +10 位作者 罗震宇 何廷堃 刘欢 段雷 陆克定 刘诚 李晓倩 吴丰昌 张远航 刘文清 贺克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3324-3339,共16页
我国已经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积累了先进的空气污染治理经验.现阶段,我国应逐步开启对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的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上主要的三大类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和标准的制定原则与方法,分别基于人体... 我国已经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积累了先进的空气污染治理经验.现阶段,我国应逐步开启对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的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上主要的三大类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和标准的制定原则与方法,分别基于人体健康、植被暴露以及土壤/水体生态系统化学指标;汇总比较了国际上较常采用的一系列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述三方面的本土化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我国开展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的原则性路径,包括工作初期和完善体系的预期架构,指出工作初期制定基准的工作可以适当从简,但在工作基础逐渐丰富后,应当逐步细化的工作原则.此外,本文还对国内外环境空气标准的制定策略中采纳基准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和梳理,结合我国环境空气达标现状、管理体系和工作基础,面向“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提出在科学构建环境空气质量评估体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我国本土人群健康与生态独特的安全红线,又要注意基准向标准转化过程可能带来的管理难点,从而确保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并取得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 基准制定 人体健康 植被暴露 土壤/水体生态系统化学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