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午岭林区植被破坏与恢复对土壤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郑粉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44,共4页
子午岭次生林区的植被曾经历了人为破坏过程与自然恢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林恢复前该区土壤类似现在的黄绵土;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发育程度逐渐增强,具有一定的腐殖化过程和淋溶过程,土壤向褐色森林型土壤演变;林地被人为... 子午岭次生林区的植被曾经历了人为破坏过程与自然恢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林恢复前该区土壤类似现在的黄绵土;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发育程度逐渐增强,具有一定的腐殖化过程和淋溶过程,土壤向褐色森林型土壤演变;林地被人为开垦破坏后,加速侵蚀迅速发展导致土壤剖面迅速遭到破坏,土壤向黄绵土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岭林区 植被破坏 土壤演变
下载PDF
半干旱农牧交错带栗钙土的发生与演变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良梧 周健民 +3 位作者 刘多森 ИBaHOB И B ДeMКИH B A ПPиXOДbKO B E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4-181,共8页
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玄武岩和沙质沉积物上发育的典型草原土壤──粟钙土形成于距今6000~8000年以前。随着时间的进程,它经历了有机质积累与分解,碳酸盐淀积与淋溶,元素氧化物迁移与富集,以及风沙堆积等作用。近二百余年来,栗钙土在... 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玄武岩和沙质沉积物上发育的典型草原土壤──粟钙土形成于距今6000~8000年以前。随着时间的进程,它经历了有机质积累与分解,碳酸盐淀积与淋溶,元素氧化物迁移与富集,以及风沙堆积等作用。近二百余年来,栗钙土在人为强度活动,开垦种植和过度放牧经营管理下,土壤理化性质渐趋恶化,从而反映出演变过程中的土壤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钙土 农牧交错带 土壤发生 土壤演变
下载PDF
古红土的发育与演变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良梧 龚子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42,共6页
分布于江南丘陵地的第四纪红色粘土 ,通常由均质红土层、网纹层和砾石层所构成 ,它是第四纪初期的沉积物 ,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成土作用的特征 ,故称为古红土。深厚的红色风化壳、酸性和高度富铝化是古红土的特点 ,而古红土上发育的红... 分布于江南丘陵地的第四纪红色粘土 ,通常由均质红土层、网纹层和砾石层所构成 ,它是第四纪初期的沉积物 ,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成土作用的特征 ,故称为古红土。深厚的红色风化壳、酸性和高度富铝化是古红土的特点 ,而古红土上发育的红壤既继承、保留了古红土的原有特征 ,又在生物作用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生物富集的、表层复硅的、高度风化、发育的特征。因此 ,具有昔日和现在环境双重特征的地表红壤是由古红土发育、演变而成的典型残余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红土 红壤 土壤演变 华南
下载PDF
模拟酸雨淋溶下强风化土壤矿物风化计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越 杨金玲 +2 位作者 董岳 吴华勇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0-319,共10页
矿物风化计量关系对于定量土壤酸化速率至关重要。我国亚热带地区矿物风化强烈,土壤的酸敏感性高。为获取强风化土壤在矿物风化过程中元素释放特征及其化学计量关系,选取花岗岩发育的富铁土,先用EDTA-乙酸铵溶液洗脱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 矿物风化计量关系对于定量土壤酸化速率至关重要。我国亚热带地区矿物风化强烈,土壤的酸敏感性高。为获取强风化土壤在矿物风化过程中元素释放特征及其化学计量关系,选取花岗岩发育的富铁土,先用EDTA-乙酸铵溶液洗脱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然后采用改进的Batch法,将洗脱盐基土壤与未洗脱盐基土壤同时进行模拟酸雨淋溶。结果表明:(1)洗脱盐基土壤与未洗脱盐基土壤的盐基离子(K^+、Na^+、Ca^(2+)和Mg^(2+))释放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洗脱盐基后土壤在淋溶中释放的盐基来源为矿物风化,释放缓慢而平稳;(2)未洗脱盐基土壤在淋溶初期,盐基的释放量较大,随着淋溶的进行,释放量迅速下降,淋溶后期的释放速率与洗脱盐基土壤接近,这说明未洗脱盐基土壤在淋溶初期释放的盐基主要来源于阳离子交换过程,后期则主要来源于风化过程;(3)洗脱盐基土壤和未洗脱盐基土壤经酸雨淋溶释放的各盐基化学计量关系(K^+∶Na^+∶Ca^(2+)∶Mg^(2+))以及盐基离子与硅的化学计量关系(BC∶Si)差异较大,由于未洗脱盐基土壤受到阳离子交换的影响,因此只有洗脱盐基土壤的矿物风化计量关系可以作为定量估算土壤酸化速率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关系 矿物风化 土壤酸化 土壤发生 土壤演变 土壤地球化学
下载PDF
全年淹水种植茭白对水田土壤性态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徐颖菲 姚玉才 章明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水田全年淹水种植茭白是南方地区一种特色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了解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多点分别采集了全年淹水种植茭白(5 a以上)与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耕层土壤样品,比较了它们之间在土壤理化性状上的差异;同时以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为对照... 水田全年淹水种植茭白是南方地区一种特色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了解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多点分别采集了全年淹水种植茭白(5 a以上)与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耕层土壤样品,比较了它们之间在土壤理化性状上的差异;同时以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为对照,选择种植茭白4、12、19 a的3块同类型土壤的水田,观察分析了土壤剖面的物理、化学和形态学性状,探讨水田长期种植茭白后土壤性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水田全年淹水种植茭白后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呈现明显的增加,但土壤结构逐渐退化,土壤分散性增强,并容易出现黏闭、起浆、僵硬和水气矛盾等问题。全年淹水种植茭白后,水田土壤犁底层逐渐变薄最终消失,上部软糊土层加厚,种植茭白19 a时软糊土层厚度已达40 cm;全年淹水种植茭白2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明显地增加,0~40 cm土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土色变暗,无定形氧化铁和铁的活化度显著地增加;相应地土壤类型也逐渐由水耕人为土向滞水潜育土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全年淹水 性状 土壤演变 茭白
原文传递
生物固沙对土壤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孟琳 赵雨森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6期38-41,共4页
沙漠化是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经研究表明,采用生物方法固定流沙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生物固沙过程引入人工植被,促使流沙向成土方向发展。文章概述了流动风沙土机械组成、水分、养分和微生物等方面的演变趋势,以及生活其上的植被系统演替。
关键词 生物固沙 土壤演变 植被演替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南极海洋性气候区土壤发生与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杰 龚子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明显的气候变化已经对独特但脆弱的陆地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影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的环境要素之一 ,土壤的发生、发育与演化过程对气候变化同样敏感 ,其响应结果通过气候变化对成土因素的影响间接表现出来。首先 ,...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明显的气候变化已经对独特但脆弱的陆地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影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的环境要素之一 ,土壤的发生、发育与演化过程对气候变化同样敏感 ,其响应结果通过气候变化对成土因素的影响间接表现出来。首先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日益加速的气候变暖现象导致冰川消退、地表积雪融化 ,为土壤形成与分布提供了母质与空间基础 ;同时 ,气候变暖导致自由水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加强促进了以自由水为基础的土壤过程和冰缘地貌过程 ,对南极海洋性气候区土壤发生、发育产生深刻影响。低等植物对气温升高的响应主要表现为物种数量增加、生境拓展、群落结构演变、初级生产力与生物量提高 ,从而对土壤有机质积累过程以及土壤有机质结构与性状产生重要影响。气候变化与地壳运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对海洋脊椎动物的活动影响巨大 ,而动物活动直接影响海洋性有机质进入土壤与陆地生态系统的途径与数量 ;同时 ,动物栖息地的变迁与海岸及附近地区土壤景观演变密切相关。为了准确判断和预测一段时期内气候变化对南极海洋性气候区域土壤形成与演化影响的规模、程度与速率 ,对各种成土因素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响应与反馈机制、以及与土壤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亟需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南极 海洋性气候 土壤演变
下载PDF
粮田改种蔬菜对水稻土土壤结构与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寇太记 张东亮 +1 位作者 李友军 付国占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66-69,共4页
利用江苏省江都市马凌村良种场多年粮田(对照)和粮田改种蔬菜20年以上田块,研究粮改蔬对0~60 cm土层团聚体、土壤容重、孔隙度、固液气三相比和有机质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蔬菜种植减少了0~20 cm土层中0.250~1... 利用江苏省江都市马凌村良种场多年粮田(对照)和粮田改种蔬菜20年以上田块,研究粮改蔬对0~60 cm土层团聚体、土壤容重、孔隙度、固液气三相比和有机质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蔬菜种植减少了0~20 cm土层中0.250~1.000 mm和0.053~0.250 mm粒径团聚体的数量,却增加了<0.053 mm微团聚体的数量;增加了20~60 cm土层中0.053~0.250 mm小团聚体的数量,降低了<0.053 mm微团聚体的数量。长期蔬菜种植使0~20 cm耕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21.0%、气孔度显著增加29.6%,20~40 cm土层气孔度显著降低了42.3%,固、液相所占比例在0~20 cm土层降低但在20~40 cm土层增加。两种利用方式下,0~20 cm土层中有机质含量分别占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的58.9%和63.3%,长期蔬菜种植下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了20.8%。粮改蔬多年耕种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却减少了耕层土壤有机碳固储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种植 水稻土 团聚体 土壤结构 土壤演变
下载PDF
成陆时间和沉积环境对宁绍平原水耕人为土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章明奎 邱志腾 杨良觎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3期98-104,共7页
为了解低平原地区水耕人为土分布的空间规律,以宁绍平原为例,探讨了成陆时间和沉积环境对水耕人为土性状与剖面发育的影响。田间调查表明,宁绍平原因成陆时间和成因的差异可被划分为近代浅海沉积区、低洼湖沼沉积区、古水陆相沉积区和... 为了解低平原地区水耕人为土分布的空间规律,以宁绍平原为例,探讨了成陆时间和沉积环境对水耕人为土性状与剖面发育的影响。田间调查表明,宁绍平原因成陆时间和成因的差异可被划分为近代浅海沉积区、低洼湖沼沉积区、古水陆相沉积区和古滨岸河湖沉积区等4种沉积环境,相应地分布的水耕人为土类型及性状有较大的差别。近代浅海沉积区主要分布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其性状变化与海涂围垦时间有关。低洼湖沼沉积区主要分布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或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其性状的差异主要与距古湖沼中心距离有关。古水陆相沉积区主要分布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局部区域因上层滞水可形成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古滨岸河湖沉积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或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研究认为,通过沉积环境的识别有助于低平原地区水耕人为土类型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绍平原 水耕人为土 分布 沉积环境 成陆时间 土壤演变
下载PDF
土地开发利用中的土壤环境问题——库尔勒市申岭农场土地开发土壤环境评价
10
作者 玛丽亚.克热木 杨晓华 咸恩浩 《新疆职工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45-50,59,共7页
土地是复杂的有机客体,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也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即种子以土壤为基础,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一过程像可逆化学反应方程式。在优越的条件下土壤会向着肥沃的方面发展,否则会向着坏的方面转化。以最大的可能性和最... 土地是复杂的有机客体,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也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即种子以土壤为基础,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一过程像可逆化学反应方程式。在优越的条件下土壤会向着肥沃的方面发展,否则会向着坏的方面转化。以最大的可能性和最稳妥的管理措施,避免土地开发后的不利环境影响,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是我们环评工作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反应 次生盐渍化 土壤演变
下载PDF
宁夏南部典型生态移民迁出区植被、土壤演变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11
作者 许浩 +5 位作者 王月玲 万海霞 温淑红 陈克斌 翟红霞 薛新乐 《中国科技成果》 2023年第4期66-66,共1页
项目针对宁夏典型生态类型区生态移民迁出后的植被和土壤演变过程相关研究薄弱、植被修复技术欠缺的问题,在南部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开展了植被土壤演变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关键词 生态类型区 宁夏南部 土石山区 生态移民 植被修复 生态修复技术 土壤演变 黄土丘陵区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咸水灌溉对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演变和植物生长的影响获进展
12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8-438,共1页
水分是决定干旱区植物生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键因子,影响着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咸水灌溉(其矿化度在2g/L~29.7g/L)是确保防护林植物正常生长的唯一水分来源。但是,长期的咸水灌溉... 水分是决定干旱区植物生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键因子,影响着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咸水灌溉(其矿化度在2g/L~29.7g/L)是确保防护林植物正常生长的唯一水分来源。但是,长期的咸水灌溉,必将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对植物产生毒害,同时引起土壤的盐渍化。然而人工防护林的建立,降尘,灌溉等输送的物质对土壤质地变化的影响,以及植物对土壤的反馈作用,加速了土壤中各种物质的转化,从而改善了土壤的营养条件,其化学、物理、生物、形态和矿物等内外属性也发生相应变化,促使风沙土向成土方向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生态系统结构 公路防护林 植物生长 土壤演变 咸水灌溉 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土壤肥力变化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98
13
作者 张淑香 张文菊 +1 位作者 沈仁芳 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9-1393,共5页
【目的】施肥是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显著影响着土壤质量的变化,因此,长期施肥与土壤质量关系一直是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的热点。近3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投入不断增长粮食产量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实现了"十一连增"对土壤的养分收支... 【目的】施肥是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显著影响着土壤质量的变化,因此,长期施肥与土壤质量关系一直是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的热点。近3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投入不断增长粮食产量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实现了"十一连增"对土壤的养分收支影响巨大。研究我国近30年主要农田土壤质量的变化对维持和提高土壤质量,保持粮食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方法】我国持续进行的长期肥料试验约50个,覆盖了主要种植制度和土壤类型。依据本专辑论文有关长期施肥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综述了我国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和施肥量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并依据研究内容和国际研究热点提出了我国今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的方向及驱动力。【结果】1)本专辑收集了论文31篇,60%以上研究内容集中在土壤有机质和磷素有效性的演变,表明土壤有机质质量和磷素库源平衡在我国农田土壤质量评估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连续30年单施化肥,东北黑土有机质呈缓慢下降趋势,每10年下降1 g/kg左右,其他区域稳定缓慢上升,每10年上升1.4~2.5 g/kg。长期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呈显著上升趋势,30年平均上升幅度西北和华北高达51%和68%,南方旱地和长江流域水田平均为24%。3)我国农田有机物料碳的利用效率平均为16.3%,呈现随水热梯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其中,西北和东北地区平均为22%~26%,明显高于华北的13%和南方旱地或水田的10%;4)土壤有效磷含量受施肥影响显著。每季作物施磷(P)20~33 kg/hm^2,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可维持平衡或明显增加,年平均上升速率因土壤类型和磷肥施用量不同存在较大差异,每年最大可提高2.1 mg/kg;化肥配施有机肥有助于活化土壤磷,对于有效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最高可达9.3 mg/kg。5)施用化肥土壤磷素以有效性较高的无机形态(Ca_2-P、Ca_8-P、Al-P、Fe-P)累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质量演变 可持续性
下载PDF
海南垦区胶园肥力演变探研 被引量:58
14
作者 何向东 吴小平 《热带农业科学》 2002年第1期16-22,共7页
总结了海南垦区胶园肥力的演变过程,阐述了胶园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 海南退区 土壤肥力演变 橡胶园 巴西橡胶树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城市土壤质量演变与有机改土培肥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陈立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9,共4页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从自然土壤到森林土壤和农业土壤 ,最终演变为城市土壤的过程中 ,土壤质量的变化及其成因以及有机改土培肥措施对城市土壤质量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城市土壤演变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发生了明显...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从自然土壤到森林土壤和农业土壤 ,最终演变为城市土壤的过程中 ,土壤质量的变化及其成因以及有机改土培肥措施对城市土壤质量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城市土壤演变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始未受人为影响的五花草甸自然土壤的容重最小 ,农业老耕地土壤其次 ,森林土壤再次 ,城市土壤最大。城市绿化用地 2 0~ 4 0 cm土壤容重分别比森林土壤和农业土壤提高 17.7%~4 3.7%和 35 .4 %~ 93.9% ,总孔隙度降低 1.9%~ 13.0 %和 34.1%~ 5 2 .4 % ,土壤饱和持水量分别降低 16 .6 %~ 39.5 %和 6 0 .0 %。城市土壤的草坪用地和绿化用地 ,表层土壤有机质比森林土壤降低 82 .0 %~ 95 .9%和77.1%~ 94 .8% ;比农业老耕地土壤降低 86 .6 %和 82 .9% ;比自然土壤降低 96 .1%和 95 .0 %。 0~ 6 0 cm土层城市土壤全氮、速效氮降低 ;全磷和有效磷均比森林土壤提高 70 .1%~ 117.4 %和 173.5 %~ 2 2 2 .1% ,比农业土壤提高 4 4 .9%~ 16 1.2 %和 98.4 %~ 6 94 .4 % ,磷在城市土壤中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在土壤演变过程中 0~ 6 0 cm土层 p H值没有明显变化。城市土壤增施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容重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提高土壤水分以及调节和改善土壤 p H值 ,使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土培肥作用 城市土壤 土壤质量演变
下载PDF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李若愚 侯明明 +1 位作者 卿华 魏艳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主要从矿山废弃地的基质改良、植物修复、土壤质量演变以及植被演替这四个研究方向介绍了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最新进展,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一方面是加强对适应面较广的耐受性植物的筛选、培育工作,另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保持中... 主要从矿山废弃地的基质改良、植物修复、土壤质量演变以及植被演替这四个研究方向介绍了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最新进展,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一方面是加强对适应面较广的耐受性植物的筛选、培育工作,另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保持中国西南矿区的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生态恢复 基质改良 植物修复 土壤质量演变 植被演替
下载PDF
盐城海滨盐沼湿地及围垦农田的土壤质量演变 被引量:30
17
作者 毛志刚 谷孝鸿 +2 位作者 刘金娥 任丽娟 王国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86-1992,共7页
通过对盐城海滨盐沼湿地进行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分析,利用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对各样点的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探讨盐沼植被演替过程中和围垦成农田后的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盐沼植被的发育演替,湿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有... 通过对盐城海滨盐沼湿地进行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分析,利用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对各样点的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探讨盐沼植被演替过程中和围垦成农田后的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盐沼植被的发育演替,湿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有机碳含量增加,氮、磷等养分得到积累,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不同植被类型及发育时间导致土壤性状间的差异.与盐沼湿地相比,围垦农田土壤含盐量下降到0.01%~0.04%,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均得到提高,土壤质量明显改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由低到高依次为光滩(0.194)<碱蓬滩(0.233)<白茅滩(0.278)<互花米草滩(0.446)<玉米地(0.532)<棉花地(0.674)<大豆地(0.826).自然植被的正向演替是提高盐沼湿地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植被 围垦农田 土壤质量演变 土壤质量评价 海滨湿地
原文传递
坡耕地侵蚀过程与土壤理化特性演变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少燕 查轩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90-295,共6页
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是制约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探讨坡耕地土壤侵蚀过程和土壤退化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这些问题 ,本文应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 ,研究了坡耕地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 ,以及侵蚀过程中土壤物理化... 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是制约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探讨坡耕地土壤侵蚀过程和土壤退化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这些问题 ,本文应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 ,研究了坡耕地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 ,以及侵蚀过程中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演变规律 ;明确了不同雨强下坡面单位时间产沙三个过程特征 ;揭示了泥沙中不同粒级颗粒组成、团聚体和营养元素迁移规律及导致土壤退化加剧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侵蚀过程 土壤特性演变
下载PDF
天津滨海湿地土壤盐分空间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冯小平 王义东 +2 位作者 陈清 郭长城 王中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41-48,共8页
天津滨海的天然湿地主要起源于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海陆变迁,后来的海陆交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使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盐渍化.为研究湿地土壤盐分自潮间带向内陆演进的演变规律,依据距海距离,选取潮间带(0 km)、北大港(24 km)、七里海... 天津滨海的天然湿地主要起源于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海陆变迁,后来的海陆交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使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盐渍化.为研究湿地土壤盐分自潮间带向内陆演进的演变规律,依据距海距离,选取潮间带(0 km)、北大港(24 km)、七里海(38 km)和大黄堡(70 km)4个典型滨海湿地,对其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自潮间带向内陆呈显著指数递减趋势,并表现出表层(0~5 cm)聚集特征.(2)除(HCO3-+CO32-)外,离子含量与距海距离之间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潮间带、七里海和大黄堡湿地的土壤阳离子均以Na+为主,而北大港湿地以Na+和Ca2+组成占绝对优势.从潮间带到内陆温地,土壤中阴离子从以Cl-为主过渡到以Cl-、SO42-和HCO3-+CO32-为主.(3)除大黄堡湿地,各湿地含盐量均与Cl-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O42-从潮间带湿地到内陆湿地由不相关过渡到极显著正相关,HCO3-+CO32-与含盐量仅在北大港湿地呈极显著正相关.(4)潮间带湿地土壤表层 (0~5 cm)和中间层(20~50 cm)为弱碱化土,次表层(5~20 cm)和深层(50~100 cm)为中度碱化;北大港和大黄堡湿地整个1 m土层均为弱碱化;七里海湿地为中度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土壤盐分演变 潮间带湿地 内陆湿地 盐渍化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县脑山区退耕还林土壤质量演变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佳丽 高国雄 +3 位作者 吕粉桃 史常青 康祎 雷晓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选取青海省大通县脑山区退耕还林地典型土壤类型——黑钙土,进行标准地调查及标准剖面采样,以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来定量化比较不同退耕年限(0,5,10,15,20,25,30a)的综合土壤质量指... 选取青海省大通县脑山区退耕还林地典型土壤类型——黑钙土,进行标准地调查及标准剖面采样,以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来定量化比较不同退耕年限(0,5,10,15,20,25,30a)的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揭示不同退耕年限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的30a中,随退耕年限的增长,土壤质量指数均呈增长趋势,其过程基本分为3个阶段:(1)退耕初期(退耕5a),林分幼林期,为土壤质量指数相对增长期;(2)退耕中期(退耕5~20a),针阔叶林林分速生期,为土壤质量指数大幅度升高并达到峰值期;(3)退耕后期,退耕208后,林分相对稳定期,林分郁闭度增大,土壤质量指数随之下降;退耕25a后,林分进入自疏期,土壤质量指数略有升高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黑钙土 土壤质量演变评价 青海省大通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