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鸡粪稻田土壤氮磷养分淋洗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勤 张斌 +4 位作者 谢育平 李江涛 张金福 袁熳熳 王德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1-95,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施鸡粪稻田不同鸡粪施用量下氮、磷养分淋洗特征及其潜在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田面水NH4^+-N和No3^--N浓度在施鸡粪初期均较高,且施鸡粪增加其浓度。NH4+-N在30cm、60cm、90cm渗漏液中平均浓度分别为1.0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施鸡粪稻田不同鸡粪施用量下氮、磷养分淋洗特征及其潜在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田面水NH4^+-N和No3^--N浓度在施鸡粪初期均较高,且施鸡粪增加其浓度。NH4+-N在30cm、60cm、90cm渗漏液中平均浓度分别为1.05—1.48mg·L^-1、1.08—1.91mg·L^-1和1.02—2.38mg·L^-1,不同层次之间浓度没有明显差别;同一层次NH4^+-N浓度随鸡粪用量增加而增加。渗漏液No3^--N浓度与NH4^+-N浓度值相比,含量略高,沿土壤剖面呈上低下高趋势;施用大量鸡粪能明显增加土壤渗漏液中No3^--N含量。稻田田面水总磷浓度在鸡粪施用初期达到最大值,且随着鸡粪用量增加而明显增加;随后逐渐降低;但整个生长季含量均超过0.1mg·L^-1。不同层次渗漏液总磷含量变化差别不大。总磷在水稻生长季前期较平稳,8月初有1显著高峰,磷淋洗量与鸡粪用量明显相关。长期施鸡粪稻田土壤氮、磷具有较高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水稻田 土壤渗漏 田面水NH4^+-N NO3^--N磷 淋洗
下载PDF
不同肥料种类对稻田红壤碳氮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希玉 邹敬东 +5 位作者 徐丽丽 张心昱 杨风亭 戴晓琴 王忠强 孙晓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83-3090,共8页
土壤中碳、氮淋失降低土壤肥力,污染水体环境.为探究不同施肥种类对稻田红壤碳氮淋失影响,本试验依托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站(114°53'E,26°48'N)1998年建立的红壤稻田长期定位控制试验,选用负压法采集土壤溶液,研究... 土壤中碳、氮淋失降低土壤肥力,污染水体环境.为探究不同施肥种类对稻田红壤碳氮淋失影响,本试验依托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站(114°53'E,26°48'N)1998年建立的红壤稻田长期定位控制试验,选用负压法采集土壤溶液,研究秸秆还田(ST)、有机肥(OM)、化肥(NPK)对土壤碳、氮淋失状况及时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田土壤中氮素淋失以铵态氮(NH+4-N)为主,施用NPK使土壤中NH+4-N(1.2 mg·L-1±0.1 mg·L-1)淋失最严重,施用OM使土壤中可溶解性有机碳(DOC)(27.3 mg·L-1±1.6 mg·L-1)淋失最严重,且土壤中DOC和NH+4-N均在水稻营养生长期淋失最严重(P<0.05);2施用OM与NPK可以增加稻田红壤中NH+4-N、DOC、总有机碳(SOC)和总氮(TN)含量,且施用NPK增加TN效果最显著,施用OM增加SOC最显著;3土壤渗漏液中DOC含量与稻田红壤中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渗漏液中NH+4-N含量与稻田红壤中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红壤 土壤渗漏 铵态氮 可溶解性有机碳 化肥 有机肥 营养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
原文传递
锰污染土壤渗漏液与径流生态拦截净化系统的植物筛选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星 文仕知 +3 位作者 陈永华 郝君 刘凯 吴子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103,共7页
为建立锰污染土壤渗漏液和径流收集处理系统,在湘潭锰矿废弃地开展了植物筛选试验。5个月植物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草成活率低,花叶芦竹、菖蒲生长量下降,而再力花、苎麻、紫叶美人蕉、芦苇、香蒲、夹竹桃、梭鱼草、水葱和德国鸢尾... 为建立锰污染土壤渗漏液和径流收集处理系统,在湘潭锰矿废弃地开展了植物筛选试验。5个月植物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草成活率低,花叶芦竹、菖蒲生长量下降,而再力花、苎麻、紫叶美人蕉、芦苇、香蒲、夹竹桃、梭鱼草、水葱和德国鸢尾长势良好,其地上部分锰的含量多高于1 000 mg/kg,锌、铜、镉的含量也相对较高,锰含量地上组织与根部的比值大于1,可作为锰污染土壤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的备选植物。菖蒲的锰、锌、铜、镉和花叶芦竹的锌、铜、镉含量地上组织与根部的比值小于1,说明其转移和利用重金属的能力弱,重金属元素在根部积累而导致植物中毒。苎麻单株地上部分锰的吸收量高达217.8 mg,其次是再力花,紫叶美人蕉、芦苇,吸收量最低的是梭鱼草和水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污染区 生态拦截 净化系统 土壤渗漏 地表径流 植物筛选
下载PDF
稻田总磷迁移规律与最佳灌排模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郝树荣 王子欣 +3 位作者 潘永春 吴蕴玉 郑成鑫 陈文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6-314,共9页
以超级稻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利用测桶试验,研究浅水勤灌、控制灌溉、浅湿调控、覆秸秆旱作灌排模式下地下排水及不同深度土壤渗漏液的总磷迁移规律。结果表明,与浅水勤灌和浅湿调控相比,控制灌溉和覆秸秆旱作显著降低了灌水... 以超级稻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利用测桶试验,研究浅水勤灌、控制灌溉、浅湿调控、覆秸秆旱作灌排模式下地下排水及不同深度土壤渗漏液的总磷迁移规律。结果表明,与浅水勤灌和浅湿调控相比,控制灌溉和覆秸秆旱作显著降低了灌水量、灌水次数、地下排水量、总磷浓度和总磷流失负荷,有明显的节水省工减排效果。不同灌排模式地下排水总磷质量浓度波动下降,最大为0.450 mg/L;不同灌排模式、不同深度土壤渗漏液中,总磷浓度表现不同,除分蘖后期外均为表层最高,且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浅湿调控和覆秸秆旱作的土壤渗漏液总磷浓度高于浅水勤灌和控制灌溉。控制灌溉、覆秸秆旱作两年灌溉水分生产率均显著高于浅湿调控、浅水勤灌。与浅水勤灌相比,控制灌溉显著增产10.45%,覆秸秆旱作显著减产14.69%。综合灌排水量、灌水次数、磷素流失负荷、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控制灌溉是节水、省工、减排、高产的最佳灌排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灌排模式 总磷 土壤渗漏 迁移规律
下载PDF
冻融条件和土壤湿度对森林土壤渗漏液溶解性有机质含量与光谱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孔玉华 朱龙飞 +2 位作者 吴浩浩 傅平青 徐星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03-2914,共12页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及其稳定性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目前气候变化下森林土壤DOM含量及其光谱结构特征仍不明确.本研究利用长白山阔叶红松混交林和次生白桦林表层土壤进行室内冻融模拟试验,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方...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及其稳定性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目前气候变化下森林土壤DOM含量及其光谱结构特征仍不明确.本研究利用长白山阔叶红松混交林和次生白桦林表层土壤进行室内冻融模拟试验,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冻融强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湿度温带森林土壤渗漏液DOM含量、组分和光谱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土壤渗漏液DOM含量及其组分因林分类型、土壤湿度、冻融强度、冻融循环次数不同而存在差异.2种林分土壤渗漏液DOM含量均在中湿度下最低,并受高强度冻融影响显著,且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鉴别DOM的3个荧光组分:胡敏酸类DOM、富里酸类DOM和蛋白类DOM;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渗漏液DOM组分以富里酸类物质为主,腐殖化程度较高;而次生白桦林土壤渗漏液DOM组分以胡敏酸类物质为主,3组分受冻融强度显著影响,稳定性较低.经冗余分析(RDA)发现,林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森林土壤DOM属性变化,次生白桦林土壤渗漏液DOM含量及其3组分荧光强度大于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湿度显著影响DOM芳香性,2种林分土壤渗漏液DOM芳香性均呈中湿度>高湿度>低湿度的趋势;随冻融强度增加,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渗漏液DOM芳香性显著降低;多次冻融循环显著提高2种林分土壤渗漏液DOM腐殖化程度.因此,不同冻融作用下,低湿度温带森林土壤渗漏液DOM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次生白桦林土壤,可能会增加春季冻融期温带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机质淋溶损失.这些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野外冻融期温带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周转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干扰 土壤渗漏 溶解性有机质 土壤湿度 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温带森林土壤渗漏液DOM含量与组分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苗敏 吴浩浩 +2 位作者 韩琳 傅平青 徐星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9-178,共10页
文章利用连续流动分析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形态[(NH_4)_2SO_4、NH_4Cl和KNO_3]和剂量(22.5和45 kgN/(hm^2·a)模拟氮沉降、碳添加(葡萄糖,64 kgC/(hm^2·a)以及去除凋落物处理9 a后温带森林实验样地,在融化末期(5月)... 文章利用连续流动分析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形态[(NH_4)_2SO_4、NH_4Cl和KNO_3]和剂量(22.5和45 kgN/(hm^2·a)模拟氮沉降、碳添加(葡萄糖,64 kgC/(hm^2·a)以及去除凋落物处理9 a后温带森林实验样地,在融化末期(5月)和植被生长旺期(7月)森林土壤渗漏液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与组分及其光谱特性的变化规律。对实验所有处理森林土壤渗漏液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平行因子分析,得到DOM的3个荧光组分:富里酸类DOM、腐殖酸类DOM和蛋白类DOM。在不考虑实验处理的影响,与融化末期相比,植被生长旺期森林土壤渗漏液溶解性有机碳(DOC)及其生物可降解(BDOC)含量均显著地增加,DOM中蛋白类组分贡献率较低、腐殖化程度较高、生物源贡献较少而陆源贡献较大。长期碳氮干扰对融化末期森林土壤渗漏液DOC含量及其生物可降解性均无显著影响。长期去除凋落物和碳添加处理降低了植被生长旺期森林土壤渗漏液DOC和BDOC含量。长期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渗漏液DOM 3种组分的含量和贡献率的影响与外源氮的形态和剂量有关。该研究显示长期碳氮干扰条件下,在上述2种不同时期森林土壤渗漏液DOM的生物可降解性与荧光组分及相关参数所反映的DOM活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森林土壤渗漏液DOM含量和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渗漏 氮沉降 凋落物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