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7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04
1
作者 张北赢 陈天林 王兵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187,共6页
化肥的使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其用量的不断增加和不合理施用等引发的与土壤质量有关的问题日益凸显。土壤质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3个组分的综合集成。结合... 化肥的使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其用量的不断增加和不合理施用等引发的与土壤质量有关的问题日益凸显。土壤质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3个组分的综合集成。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对长期施用化肥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营养元素、有机物质和生物学活性的演变,以及重金属和硝酸盐引起的土壤污染进行了分析,指出应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将土壤质量上升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土壤理化性状 营养元素 土壤有机 土壤污染
下载PDF
盐生植物在盐渍土壤改良中的作用 被引量:216
2
作者 赵可夫 范海 +1 位作者 江行玉 宋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盐生植物盐爪爪〔Kalidiumfoliatum (Pall.)Moq.〕、盐地碱蓬 (SuaedasalsaL .Pall)、中亚滨藜 (AtriplexcentralasiatieaIljin)、西伯利亚白刺 (NitrariasibiricaPall) ,在中国禹城地区〔φ(N) =36°5 5′,λ(E) =116°40′〕... 盐生植物盐爪爪〔Kalidiumfoliatum (Pall.)Moq.〕、盐地碱蓬 (SuaedasalsaL .Pall)、中亚滨藜 (AtriplexcentralasiatieaIljin)、西伯利亚白刺 (NitrariasibiricaPall) ,在中国禹城地区〔φ(N) =36°5 5′,λ(E) =116°40′〕含盐量较高 (1%~ 1.3%)的试验田中分别种植 .出苗后定苗 ,株密度n =80m-2 ,小区面积为 4m2 ,每种植物 3个重复 .种植前分别测定土壤Na+ 含量 ,N、P、K含量 ,有机质含量 ,细菌和真菌数量 .萌发后 15d测定植株干重、植株Na+ 含量 .在花芽形成期收获 ,再测定植物干重和植株Na+ 含量 ,以及土壤Na+ 含量 ,N、P、K含量 ,有机质含量 ,细菌和真菌数量 .结果发现 ,盐渍土壤种植 4种盐生植物 1个季度后 ,土壤Na+ 含量显著降低 ,每季盐爪爪从土壤中吸收Na+ 量 934 5 .6kg/hm2 ,盐地碱蓬吸收Na+ 量 6 85 1.4kg/hm2 ,西伯利亚白刺吸收 6 0 19.2kg/hm2 ,中亚滨藜吸收 6 0 98.4kg/hm2 .土壤有机质 ,N、P、K以及细菌和真菌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这再次证明 ,盐生植物是一类良好的吸盐植物 .并对盐渍土壤种植盐生植物后Na+盐降低、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数量增加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表 7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爪爪 盐地碱蓬 中亚滨藜 西伯利亚白刺 盐渍土壤 土壤有机 土壤微生物 土壤改良 盐生植物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果 被引量:233
3
作者 武志杰 张海军 +2 位作者 许广山 张玉华 刘春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39-542,共4页
辽北地区玉米根茬还田、秸秆直接还田或间接还田的 3年微区培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无机肥的增产效果特别明显 ,而施用有机物料 ,更主要的作用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培肥地力 .与无肥对照相比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使土壤有机... 辽北地区玉米根茬还田、秸秆直接还田或间接还田的 3年微区培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无机肥的增产效果特别明显 ,而施用有机物料 ,更主要的作用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培肥地力 .与无肥对照相比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使土壤有机质提高 3.0 6 %~ 2 7.78% ,各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提高的顺序依次为 10 0 %秸秆 >5 0 %秸秆 >土粪 >牛粪 >33%秸秆 >根茬 .在含C量相等的条件下 ,秸秆对土壤有机质的保持和提高好于土粪 ,土粪好于牛粪 .同时 ,与单施化肥比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使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增加 10 .91%~ 2 0 .6 7% ,使浸提腐殖酸提高 1.4 3%~ 14 .2 8% ,使结合态腐殖酸的松 /紧比值提高0 .0 7~ 0 .19,HA/FA比值提高 0 .0 7~ 0 .2 4 ,并且能改善土壤的N、P、K营养状况、土壤水分和土壤孔隙状况 ,这标志着土壤有机质活性的提高和土壤肥力状况的改善 .因此 ,应该大力提倡玉米秸秆秋季直接还田 ,其最佳施入量应为当年生产量的 30 %~ 5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 培肥 土壤有机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205
4
作者 杨景成 韩兴国 +1 位作者 黄建辉 潘庆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7-796,共10页
土壤有机质在农田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决定农作物产量 ,而且在全球碳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加剧 ,全球碳素循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 土壤有机质在农田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决定农作物产量 ,而且在全球碳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加剧 ,全球碳素循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田具有大气 CO2 源和库的双重潜力。历史上由于人类对农田的过度开垦和耕种 ,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 ,降低了农田的作物产量潜力 ;同时导致大量的碳以 CO2 形式由陆地生态系统排放到大气圈 ,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诸如耕作、种植制度、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地影响土壤有机质动态 ,而免耕、提高复种指数、合理的轮作换茬、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弃耕农田还林还草等保护性管理措施则能够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使农田起到大气 CO2汇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农田管理对土壤有机质动态影响研究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 土壤有机 耕作 种植制度 轮作 施肥
下载PDF
绿肥翻压对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07
5
作者 刘国顺 罗贞宝 +3 位作者 王岩 李洪亮 王国锋 马京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8,共4页
试验于2003年9月至10月河南烟区的襄城县、舞阳县、叶县、罗山县4个试验点种植绿肥.2004年3月进行翻压,以研究绿肥对土壤容重、土壤pH值等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的容重和... 试验于2003年9月至10月河南烟区的襄城县、舞阳县、叶县、罗山县4个试验点种植绿肥.2004年3月进行翻压,以研究绿肥对土壤容重、土壤pH值等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的容重和土壤的pH值.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同时能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大量增加。与空白对照相比,各个处理土壤容重降幅为0.03~0.1g/cm^3,土壤pH值的降幅一般都在0.1~0.6,±壤有机质古量提高0.08%~0.1%。因此利用烟田冬季休闲空间种植和翻压绿肥,可作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烟田土壤环境、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土壤容重 土壤PH值 土壤有机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概念和分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2
6
作者 武天云 Jeff J.Schoenau +4 位作者 李凤民 钱佩源 张树清 Sukhadev S.Malhi 王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17-722,共6页
土壤有机质一直是土壤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在过去的 5 0年里 ,对土壤质量可持续性观念的增强和寻找快速判断人为因素对土壤质量影响方向指标的强烈愿望导致了土壤有机质的研究重点发生了急剧变化 :对农业措施反映慢的土壤腐殖质类物质的... 土壤有机质一直是土壤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在过去的 5 0年里 ,对土壤质量可持续性观念的增强和寻找快速判断人为因素对土壤质量影响方向指标的强烈愿望导致了土壤有机质的研究重点发生了急剧变化 :对农业措施反映慢的土壤腐殖质类物质的研究正在退出土壤有机质研究领域 ,而侧重点逐渐转向了土壤中未受微生物作用或正在受微生物降解的有机残体 ;也出现了新的土壤有机质研究概念和对应测试手段 :土壤有机质的比重分组、与有机质结合的土壤颗粒大小分组、土壤团聚体中的POM和iPOM以及土壤水溶性有机质和微生物体C等概念和测试手段被相继提了出来 .土壤有机质的研究重点正在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产物 (腐殖质 )向土壤微生物作用前的、具有部分生物活性的有机质 (轻组有机质、砂粒组和粗粉砂粒组中的有机质、POM和iPOM )和完全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质 (微生物体C和水溶性有机质 )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 土壤有机C
下载PDF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 被引量:131
7
作者 李玉宁 王关玉 李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51-357,共7页
土壤呼吸作用是全球碳循环中一个主要的流通途径 ,导致土壤碳以CO2 形式流向大气圈。全球土壤中碳贮存量的增加有助于缓和人为CO2 的进一步释放 ,而土壤CO2 的流失则显著地加剧大气CO2 的升高和增强温室效应。文章简单评述了土壤呼吸作... 土壤呼吸作用是全球碳循环中一个主要的流通途径 ,导致土壤碳以CO2 形式流向大气圈。全球土壤中碳贮存量的增加有助于缓和人为CO2 的进一步释放 ,而土壤CO2 的流失则显著地加剧大气CO2 的升高和增强温室效应。文章简单评述了土壤呼吸作用、大气CO2 升高、全球温度升高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 :改进的管理实践能减少农业土壤中CO2 净流失 ,增加有机碳贮存。减缓土壤呼吸作用的一项简单措施是减少土壤耕作。土壤扰动最小的耕作实践称为免耕作。实践证明 ,当实施免耕作时 ,土壤有机质的流失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作用 碳循环 碳截留 免耕作 二氧化碳 大气 土壤有机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4
8
作者 张俊华 常庆瑞 +3 位作者 贾科利 陈涛 岳庆玲 李云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1,共4页
在野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沙棘、黄刺玫、油松以及草地和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采用新负极差法检验了有机质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半湿润地区恢复植被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且草地>沙棘>黄刺玫>... 在野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沙棘、黄刺玫、油松以及草地和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采用新负极差法检验了有机质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半湿润地区恢复植被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且草地>沙棘>黄刺玫>油松;(2)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的提高效益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小,土壤有机质有一定表聚性,草地和灌木林植被下更为显著;(3)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速效氮均有大幅度增加,土壤速效磷增幅较小;土壤速效钾在草地、黄刺玫植被下有少量增加,沙棘、油松林地却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 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 土壤速效养分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149
9
作者 高雪松 邓良基 张世熔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6,60,79,共6页
以四川盆地西缘山地的典型坡面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部位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3个坡面地形部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 ,下坡位土壤物理结构性能较好,而人工林与坡耕地、荒草地相比较,人工林更... 以四川盆地西缘山地的典型坡面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部位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3个坡面地形部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 ,下坡位土壤物理结构性能较好,而人工林与坡耕地、荒草地相比较,人工林更能增强土壤的结构性。土壤养分分异特征表明,在不同利用类型条件下,土壤有机质、氮素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在人工林中含量最高,且与其他两种利用类型中的含量差异显著,有机质、碱解氮和CEC三者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表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坡面位置中,与上坡位,中坡位相比,下坡位土壤养分含量普遍要高,其中CEC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CEC与土壤粘粒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 坡位 特征分析 土地利用方式 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养分含量 分异特征 显著水平 含量差异 土壤有机 CEC 人工林 四川盆地 结构性能 差异显著 土壤表层 土壤粘粒 共同作用 养分特征 碱解氮 分析表 正相关 坡面
下载PDF
中国地带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酸碱度的关系 被引量:171
10
作者 戴万宏 黄耀 +1 位作者 武丽 俞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1-860,共10页
利用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确定的886个典型地带性土种剖面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全国及6个地理区域(华东、华南、西南、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带性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与pH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pH在不同地理区域间有明显... 利用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确定的886个典型地带性土种剖面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全国及6个地理区域(华东、华南、西南、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带性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与pH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pH在不同地理区域间有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有随pH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二者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332~-0.530,p<0.001),在控制温度、降雨和海拔条件下,二者间的偏相关关系也均达到1%的显著水平(r偏=-0.217~-0.322);指数方程(SOM=aebpH,a和b为常数)可以较好地描述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与pH的关系,土壤pH变异可以分别解释有机质含量总变异的12.2%~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 土壤PH 地带性土壤 相关分析 中国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161
11
作者 钱宝 刘凌 肖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采用不同方法(TOC分析仪法、550℃烧失量法、950℃烧失量法和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长江底沉积物标准物质中有机质含量,并分析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及对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准确度和精密度方面,TO... 采用不同方法(TOC分析仪法、550℃烧失量法、950℃烧失量法和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长江底沉积物标准物质中有机质含量,并分析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及对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准确度和精密度方面,TOC分析仪法最高,950℃烧失量法最低.采用以上4种方法对南京秦淮河沿程5个断面采取的表层底泥沉积物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推荐采用TOC分析仪法,其次为550℃烧失量法;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结果偏低,而950℃烧失量法测得的结果偏差较大,不能代表样品的有机质含量,故不宜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 烧失量 TOC分析仪法 烧失量法 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下载PDF
徐淮黄泛平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57
12
作者 赵明松 张甘霖 +3 位作者 王德彩 李德成 潘贤章 赵玉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估算土壤碳储量、评价土壤肥力和质量的重要指标,精确估算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徐淮黄泛冲积平原西北部选取了一个24 km×24 km方形区域为研究区,按照套合采样方法,采集了168个耕作层土样,测定分...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估算土壤碳储量、评价土壤肥力和质量的重要指标,精确估算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徐淮黄泛冲积平原西北部选取了一个24 km×24 km方形区域为研究区,按照套合采样方法,采集了168个耕作层土样,测定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机械组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徐淮黄泛平原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定量分析了区域内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80±7.43 g kg-1,属中等水平,变异系数为34.08%,属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构变异占主导作用,各向异性显著,在45°方向上变异程度最剧烈,土壤有机质呈条带状分布,自东北向西南呈递减趋势;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机械组成是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主控因素,能够独立解释空间变异的64.9%,其次是土地利用、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四个因子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综合解释为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地统计学 逐步回归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 被引量:156
13
作者 于雷 洪永胜 +4 位作者 耿雷 周勇 朱强 曹隽隽 聂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3-109,共7页
为实现基于光谱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测定,该文以江汉平原公安县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理化分析、光谱测量与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在土壤原始光谱反射率(raw spectral reflectance,R)的基础上,提取了其倒数之对数(inverse-log r... 为实现基于光谱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测定,该文以江汉平原公安县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理化分析、光谱测量与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在土壤原始光谱反射率(raw spectral reflectance,R)的基础上,提取了其倒数之对数(inverse-log reflectance,LR)、一阶微分(first order differential reflectance,FDR)和连续统去除(continuum removal, CR) 3种光谱指标,分析4种不同形式的光谱指标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对相关系数进行P=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来确定显著性波段的范围,并基于全波段(400~2 400 nm)和显著性波段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建立了该区域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的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精度的比较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进行CR变换后,光谱曲线的特征吸收带更加明显,相关系数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有所提高;基于全波段的 PLSR 建模效果要优于显著性波段,其中以CR的预测精度最为突出,其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84、2.58;显著性波段的PLSR模型与全波段对比在模型精度方面虽有一定差距,但从模型的复杂程度来比较,具有模型简单、运算量小、变量更少的特点;最后,综合比较了全波段和显著性波段 4 种光谱指标的反演精度,发现 CR-PLSR 模型的建模和预测的效果比R-PLSR、LR-PLSR、FDR-PLSR 模型都要显著.该研究可为将 CR-PLSR 高光谱反演模型用于该区域土肥信息的遥感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遥感 回归 土壤有机 高光谱 显著性波段 偏最小二乘回归 江汉平原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5
14
作者 单秀枝 魏由庆 +2 位作者 严慧峻 刘继芳 张锐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测定并分析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壤质土样的饱和导水率、水分特征曲线、水分扩散率及几个水分常数,阐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有机质影响水分运动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 通过测定并分析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壤质土样的饱和导水率、水分特征曲线、水分扩散率及几个水分常数,阐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有机质影响水分运动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呈抛物线变化,当有机质含量为15g/kg时,饱和导水率达到最大值。土壤中吸力相同时,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含水量越大,且滞后现象也越明显。土壤水分扩散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含水量相同时,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水分扩散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 土壤水动力学 参数
下载PDF
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154
15
作者 高菊生 曹卫东 +4 位作者 李冬初 徐明岗 曾希柏 聂军 张文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542-4548,共7页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1982年布置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体系下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稻田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土壤活性有机质组成。结果表明,绿肥作物与双季稻轮作种植后,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冬闲对照,绿...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1982年布置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体系下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稻田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土壤活性有机质组成。结果表明,绿肥作物与双季稻轮作种植后,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冬闲对照,绿肥作物紫云英、油菜和黑麦草处理年平均水稻产量(1982—2008年)分别为10.8 t.hm-.2a-1,10.2 t.hm-.2a-1和10.0t.hm-.2a-1,较冬闲对照分别提高27.2%,20.5%和18.1%。试验前期(1982—1993年)种植绿肥作物各处理之间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试验开展11a后(1994—2008年)种植紫云英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油菜和黑麦草处理。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土壤有机质随年份显著增加,双季稻紫云英轮作土壤有机质积累速度最快,年增加0.31 g/kg,双季稻黑麦草次之,土壤有机质年增加0.28g/kg,双季稻油菜轮作土壤有机质年增加0.26g/kg。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稻田土壤活性有机质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种植绿肥作物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冬闲对照。其中黑麦草和紫云英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微生物熵显著高于油菜和冬闲对照处理。在湘南红壤丘陵双季稻区,种植绿肥作物对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有机质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绿肥选择上以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培肥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绿肥轮作 水稻产量 土壤有机 土壤活性有机 土壤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中国东北黑土地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9
16
作者 韩晓增 李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2-1041,共10页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四大片黑土区之一,它以高有机质和高肥力而著称,不仅是东北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的粮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东北黑土自身的特色和面临的问题,首先描述了东北黑土地形成的条件及自然黑土...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四大片黑土区之一,它以高有机质和高肥力而著称,不仅是东北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的粮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东北黑土自身的特色和面临的问题,首先描述了东北黑土地形成的条件及自然黑土的属性特征;其次阐述了黑土被开垦后农田化过程中土壤属性和肥力的演化情况,土壤有机质大幅度下降,土壤肥力降低,已严重影响到东北黑土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土区耕作土壤不同保护途经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最后展望了未来黑土地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应加大新技术、新方法和跨学科交叉理论的研究,培育更适合东北黑土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作物品种,并结合目前黑土地保护的技术调控模式,优化作物种植模式,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提高黑土区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保证黑土区农业的永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 土壤肥力 农田化过程 作物轮作 秸秆还田技术 东北黑土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39
17
作者 张国荣 李菊梅 +2 位作者 徐明岗 高菊生 谷思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3-551,共9页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速效磷提高较少,施入的化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多,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提高幅度较大。与有机肥相比,化肥提高土壤全磷30%,提高速效磷115%。【结论】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产和提升土壤肥力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施肥 水稻产量 土壤有机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水分保持及其有效性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30
18
作者 刘效东 乔玉娜 周国逸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09-1218,共10页
如何基于常规测定因子评估森林在土壤水分保持方面的生态效益,并建立森林固碳效益与水文效益的联系等科学问题,在综合评估森林生态效益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该文以南亚热带地区的3种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恢复的马尾松针叶林(Pi... 如何基于常规测定因子评估森林在土壤水分保持方面的生态效益,并建立森林固碳效益与水文效益的联系等科学问题,在综合评估森林生态效益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该文以南亚热带地区的3种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恢复的马尾松针叶林(Pinus massoniana coniferous forest,PF)、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mixed Pinus massoniana-broad-leaved forest,PBF)和季风常绿阔叶林(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MBF))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土壤有机质及土壤水分状况在林内及林型间的分布格局差异,探讨土壤有机质对土壤水分保持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由PF至地带性顶级群落MBF的3种林分虽然相距很近且有关环境因子一致,但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MBF的最高,PBF其次;3种林型林内土壤水分分布格局迥异,MBF的土壤水分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趋势明显,PBF土壤各层水分较为均一,PF则土壤表层水分含量较低,与土壤有机质的状况一致。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显示,0–40 cm土层在相同基质吸力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含量:MBF>PBF>PF,MBF的保水性最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孔隙度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最大,饱和含水量、土壤有机质次之,同时,考虑到土壤孔隙度和土壤饱和含水量对土壤有机质的高度依赖性,我们认为土壤有机质控制着土壤含水量及其有效性(p=0.014)。作为常规测定指标的土壤有机质,不仅是森林固碳效益的关键指标,而且可用来量度土壤水分保持及其有效性,可以作为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个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演替 灰度关联分析 土壤有机 土壤含水量
原文传递
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分布和生产力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2
19
作者 王长庭 龙瑞军 +3 位作者 王启基 景增春 尚占环 丁路明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15-20,共6页
以高寒草甸6个不同海拔(从低到高依次为3840,3856,3927,3988,4232,4435m)梯度内的野外观测和土壤实测数据,分析了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速效氮、土... 以高寒草甸6个不同海拔(从低到高依次为3840,3856,3927,3988,4232,4435m)梯度内的野外观测和土壤实测数据,分析了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速效氮、土壤全磷含量均在第一梯度(3840m)和第六梯度(4435m)较高,中间梯度较低,但土壤速效磷变化有波动;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质、氮、磷作用强度依次为土壤全氮、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土壤温度对土壤有机质、氮、磷作用强度依次为土壤速效氮、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速效磷;温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地上生物量)的作用最大,是决定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其回归方程为:Ya=-92.982+13.832X3(F=13.355,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海拔梯度 土壤有机 土壤 土壤 分布 生产力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被引量:125
20
作者 杨帆 徐洋 +4 位作者 崔勇 孟远夺 董燕 李荣 马义兵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7-1056,共10页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开展耕地质量建设、科学施肥工作的基础。利用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近30年来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30年...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开展耕地质量建设、科学施肥工作的基础。利用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近30年来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30年来我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目前,全国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4.65 g kg^(-1),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提高4.85 g kg^(-1),提高24.49%。其中,30~40 g kg^(-1)等级比例增加3.64个百分点,20~30 g kg^(-1)等级比例增加5.68个百分点,10~20 g kg^(-1)等级比例增加5.36个百分点。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大于40 g kg^(-1)等级比例减少了1.3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 土壤普查 耕地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