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湘中丘陵区土壤微生物指标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斌
辜翔
+3 位作者
方晰
李毅
孙伟军
李胜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7,88,共7页
为了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含量、微生物熵、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
为了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含量、微生物熵、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土壤微生物代谢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明显影响了土壤Cmic、Nmic含量,6种土地利用方式各土层Cmic、Nmic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相比,毛竹林、水田土壤Cmic、Nmic含量显著提高,而杉木人工林、苗圃、农用旱地却显著下降;6种土地利用方式各土层微生物熵的变化不一致,毛竹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熵普遍高于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而杉木人工林最低;水田土壤Cmic/Nmic最高(9.35以上),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最低;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土壤基础呼吸强度、代谢熵最高,水田土壤基础呼吸强度较高,代谢熵最低,表明湘中丘陵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主要受土壤有机碳源的制约,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土壤具有较多活性微生物种群,有机碳利用率较低,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水田有机碳利用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
物
性质
土壤微生
物
指标
湘中丘陵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胁迫对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稻田土壤功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靳苗苗
胡正锟
+5 位作者
朱柏菁
刘满强
焦加国
李辉信
陈小云
胡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95-3803,共9页
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维持和提高土壤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室内模拟干扰下土壤功能稳定性为核心,研究环境胁迫(干燥、高温和干燥高温)对常规淹水、裸地旱作、秸秆覆盖旱作3种水分管理措施下土壤功能稳定性(抵抗...
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维持和提高土壤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室内模拟干扰下土壤功能稳定性为核心,研究环境胁迫(干燥、高温和干燥高温)对常规淹水、裸地旱作、秸秆覆盖旱作3种水分管理措施下土壤功能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的干燥或高温胁迫,复合胁迫虽然显著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但是降低了胁迫1 d后的土壤真菌和细菌生物量、土壤呼吸、土壤功能抵抗力,同时也显著降低了56 d后的土壤功能恢复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生物量和真菌生物量与土壤功能抵抗力和土壤功能恢复力均呈显著相关.不同水分管理措施能够调节环境胁迫对土壤功能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单一胁迫还是复合胁迫条件下,秸秆覆盖旱作均显著增加了可溶性有机碳、铵态氮含量和真菌、细菌生物量,其功能抵抗力和功能恢复力均高于常规淹水和裸地旱作.总之,在多种胁迫存在的条件下,秸秆覆盖旱作能够提高土壤生态系统在环境胁迫下的功能稳定性,是稻田节水旱作适宜的农业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
干扰
土壤微生
物
性质
秸秆覆盖
功能稳定性
原文传递
干旱胁迫条件下菌剂对土壤微生物性质和紫花苜蓿生理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王翼翔
孔涛
+2 位作者
孙溥璠
黄丽华
张开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4-111,共8页
干旱胁迫条件是矿区生态复垦面临的重要难题。为揭示微生物菌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矿区土壤性质及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供试植物,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土壤为基质,在单施哈茨木霉菌(TH)、枯草芽孢杆菌(BS)以及两种菌剂(TH+BS)...
干旱胁迫条件是矿区生态复垦面临的重要难题。为揭示微生物菌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矿区土壤性质及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供试植物,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土壤为基质,在单施哈茨木霉菌(TH)、枯草芽孢杆菌(BS)以及两种菌剂(TH+BS)混施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进行干旱胁迫研究,测定其土壤微生物性质及植物抗逆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矿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酶活性逐渐降低。TH、BS的施用总体上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性质。依据土壤综合指数(SQI),BS单施处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土壤微生物性质指标的提升效果最佳,其SQI比CK提高了37.85%,TH单施处理次之,提高了34.94%,TH+BS混施处理最低,比CK提高了20.92%。随干旱胁迫程度加重,紫花苜蓿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持续增多,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经由植物综合指数(PQI)可以发现微生物菌剂的施用能够提高植物抗逆性,BS单施处理的PQI最小,平均值比CK降低了34.31%,TH单施次之,降低了9.56%,TH+BS混施处理最大,比CK降低了6.75%。因此,TH、BS的单施和混施均能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矿区土壤微生物性质和紫花苜蓿的抗逆性,其中BS单施效果最好,可以作为干旱矿区复垦的一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排土场
干旱胁迫
微生
物
菌剂
土壤微生
物
性质
植
物
抗逆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中丘陵区土壤微生物指标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斌
辜翔
方晰
李毅
孙伟军
李胜蓝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林业局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7,88,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012]61号)
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2014-R11)资助
文摘
为了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含量、微生物熵、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土壤微生物代谢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明显影响了土壤Cmic、Nmic含量,6种土地利用方式各土层Cmic、Nmic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相比,毛竹林、水田土壤Cmic、Nmic含量显著提高,而杉木人工林、苗圃、农用旱地却显著下降;6种土地利用方式各土层微生物熵的变化不一致,毛竹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熵普遍高于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而杉木人工林最低;水田土壤Cmic/Nmic最高(9.35以上),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最低;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土壤基础呼吸强度、代谢熵最高,水田土壤基础呼吸强度较高,代谢熵最低,表明湘中丘陵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主要受土壤有机碳源的制约,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土壤具有较多活性微生物种群,有机碳利用率较低,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水田有机碳利用率较高。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
物
性质
土壤微生
物
指标
湘中丘陵区
Keywords
land use types
soil microbial properties
soil microbial indicators
central hilly area of Hunan Province
分类号
S714.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胁迫对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稻田土壤功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靳苗苗
胡正锟
朱柏菁
刘满强
焦加国
李辉信
陈小云
胡锋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95-380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56)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2-G-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KYYJ201702)资助~~
文摘
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维持和提高土壤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室内模拟干扰下土壤功能稳定性为核心,研究环境胁迫(干燥、高温和干燥高温)对常规淹水、裸地旱作、秸秆覆盖旱作3种水分管理措施下土壤功能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的干燥或高温胁迫,复合胁迫虽然显著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但是降低了胁迫1 d后的土壤真菌和细菌生物量、土壤呼吸、土壤功能抵抗力,同时也显著降低了56 d后的土壤功能恢复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生物量和真菌生物量与土壤功能抵抗力和土壤功能恢复力均呈显著相关.不同水分管理措施能够调节环境胁迫对土壤功能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单一胁迫还是复合胁迫条件下,秸秆覆盖旱作均显著增加了可溶性有机碳、铵态氮含量和真菌、细菌生物量,其功能抵抗力和功能恢复力均高于常规淹水和裸地旱作.总之,在多种胁迫存在的条件下,秸秆覆盖旱作能够提高土壤生态系统在环境胁迫下的功能稳定性,是稻田节水旱作适宜的农业管理措施.
关键词
节水农业
干扰
土壤微生
物
性质
秸秆覆盖
功能稳定性
Keywords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perturbation
soil microbiological properties
straw mulch
functional stability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干旱胁迫条件下菌剂对土壤微生物性质和紫花苜蓿生理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王翼翔
孔涛
孙溥璠
黄丽华
张开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聚润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4-111,共8页
基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资助项目(LNTU20TD-24)。
文摘
干旱胁迫条件是矿区生态复垦面临的重要难题。为揭示微生物菌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矿区土壤性质及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供试植物,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土壤为基质,在单施哈茨木霉菌(TH)、枯草芽孢杆菌(BS)以及两种菌剂(TH+BS)混施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进行干旱胁迫研究,测定其土壤微生物性质及植物抗逆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矿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酶活性逐渐降低。TH、BS的施用总体上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性质。依据土壤综合指数(SQI),BS单施处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土壤微生物性质指标的提升效果最佳,其SQI比CK提高了37.85%,TH单施处理次之,提高了34.94%,TH+BS混施处理最低,比CK提高了20.92%。随干旱胁迫程度加重,紫花苜蓿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持续增多,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经由植物综合指数(PQI)可以发现微生物菌剂的施用能够提高植物抗逆性,BS单施处理的PQI最小,平均值比CK降低了34.31%,TH单施次之,降低了9.56%,TH+BS混施处理最大,比CK降低了6.75%。因此,TH、BS的单施和混施均能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矿区土壤微生物性质和紫花苜蓿的抗逆性,其中BS单施效果最好,可以作为干旱矿区复垦的一种措施。
关键词
露天矿排土场
干旱胁迫
微生
物
菌剂
土壤微生
物
性质
植
物
抗逆性
Keywords
open pit mine drainage site
drought stress
microbial agents
soil microbial properties
plant stress resistance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S541.9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湘中丘陵区土壤微生物指标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李斌
辜翔
方晰
李毅
孙伟军
李胜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境胁迫对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稻田土壤功能稳定性的影响
靳苗苗
胡正锟
朱柏菁
刘满强
焦加国
李辉信
陈小云
胡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3
干旱胁迫条件下菌剂对土壤微生物性质和紫花苜蓿生理性质的影响
王翼翔
孔涛
孙溥璠
黄丽华
张开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