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10年来我国污染场地再利用的案例分析与环境管理意义 被引量:26
1
作者 于靖靖 梁田 +4 位作者 罗会龙 王盼盼 杨宾 王丽娜 李发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0-1119,共10页
及时掌握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所关注污染物和修复后再利用土地类型信息对深化建设用地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和信息公示平台资料查询等途径获取了我国537个污染场地案例信息数据,分析了我国近10年来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利... 及时掌握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所关注污染物和修复后再利用土地类型信息对深化建设用地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和信息公示平台资料查询等途径获取了我国537个污染场地案例信息数据,分析了我国近10年来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利用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537个污染场地中约有66%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重庆市等先行地区;从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实施开始,场地修复管控数量增势凸显,2018年污染场地修复管控数量达到峰值;原用地类型归属化学工业、金属制品、冶炼等行业的比例较大,且重金属、苯系物为主的再利用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类为主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和总石油烃是典型污染物;在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实施前后,包含苯系物、多环芳烃类和总石油烃等污染物的出现频次增加趋势最为明显,而有机农药类和多氯联苯(总量)的出现频次有所减少;污染场地用途大部分是敏感用地类型中的居住用地,且这类场地的原行业类型为化学工业、金属制品等特征污染物危害较大的行业.研究显示,利好政策和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污染场地的修复管控工作,以多环芳烃类为主的半挥发性有机物是我国未来场地土壤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再利用类型为敏感用地类型场地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土壤利用 污染物管控指标 行业类别 利用类型
下载PDF
有机污染土壤热处理过程中的炭化行为及其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桑义敏 何燎 +4 位作者 余望 马福俊 朱玲 焦玉海 谷庆宝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81-2190,共10页
热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均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已成为有机污染场地的主要修复技术。尽管对热处理技术本身的研究和关注较多,包括工艺、参数、能源、效果、成本、应用等方面,但关于有机污染物热处理化学转化中炭化行为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 热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均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已成为有机污染场地的主要修复技术。尽管对热处理技术本身的研究和关注较多,包括工艺、参数、能源、效果、成本、应用等方面,但关于有机污染物热处理化学转化中炭化行为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炭化行为可能会改善土壤再利用特性,对热处理工艺参数也可能有一定影响。指出了传统焦化行业中4种炭化反应类型及其机理过程,梳理了石油烃和芳烃化合物等污染土壤热处理过程中的炭化行为,总结了有机污染物炭化行为对土壤再利用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生物质炭化产物对土壤肥力的促进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有机污染土壤热处理炭化行为研究的几个重点关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土壤 热处理技术 炭化过程 土壤利用 影响分析
原文传递
消落带土壤再利用过程镉元素变化及环境影响
3
作者 董金秀 杨振鸿 刘良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2年第3期46-51,共6页
消落带土中能滞留的各种营养物质,可以通过移土培肥加以利用,但消落带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作为非生物降解型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具有潜在生态危害。本文通过将三峡库区奉节、云阳、涪陵消落带土壤分别与近岸黄壤、石灰土、酸性紫色土和... 消落带土中能滞留的各种营养物质,可以通过移土培肥加以利用,但消落带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作为非生物降解型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具有潜在生态危害。本文通过将三峡库区奉节、云阳、涪陵消落带土壤分别与近岸黄壤、石灰土、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土壤混合并浸泡,研究重金属镉(Cd)的形态变化及生物易利用态在不同的浸泡时间下的变化。结果表明:Cd元素不同赋存形态(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态、腐殖酸态、铁锰氧化态、强有机态、残渣态)的含量变化差异明显,例如消落带各种土壤中的生物易利用态(包含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态)在与近岸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混合浸泡后,浸泡第一阶段(第7 d取样),各混合液中的生物易利用态就达到了最高值,在第二、三阶段(第15 d、45 d)含量逐步降低,但在最后阶段(第80 d)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此外,高重金属含量的消落带土壤与近岸不同类型土壤混合后,Cd生物易利用态含量有所提高。根据生物可利用系数K评价认为,Cd含量(15.01 mg/kg)较高的消落带土壤不宜移土培肥到酸性紫色土区,而黄壤则是消落带土壤的最适宜移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土壤利用 Cd元素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与再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廖莎 肖海 《时代农机》 2015年第12期70-72,共3页
耕地耕作层是耕地地力的载体,是十分珍贵的资源。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征用,但许多耕作层土壤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再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借鉴国内外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先进经验,提出适合湖南省情的建... 耕地耕作层是耕地地力的载体,是十分珍贵的资源。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征用,但许多耕作层土壤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再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借鉴国内外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先进经验,提出适合湖南省情的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土壤利用 耕地资源保护 耕作层剥离
下载PDF
焦化污染地块修复后再开发利用环境管理研究
5
作者 马跃涛 张婷婷 +3 位作者 徐铁兵 马心宇 陈雨 苏亚南 《低碳世界》 2022年第6期46-48,共3页
焦化污染地块土壤中含有大量致癌、致畸、致突变的苯系物、多环芳烃、酚类物质、重金属、硫化物、氰化物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对焦化生产工艺及污染特征、典型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技术、修复后再开发利用状况等进行深入分析,... 焦化污染地块土壤中含有大量致癌、致畸、致突变的苯系物、多环芳烃、酚类物质、重金属、硫化物、氰化物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对焦化生产工艺及污染特征、典型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技术、修复后再开发利用状况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焦化污染地块修复后再开发利用的环境管理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污染地块 修复后地块开发利用 修复后土壤利用
下载PDF
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研究与实践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新卫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为提高对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的认识和全面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从法治体系建设、政策制度建设以及国家层面工作部署和地方层面探索创新等方面,综述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 为提高对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的认识和全面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从法治体系建设、政策制度建设以及国家层面工作部署和地方层面探索创新等方面,综述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实践情况,指出了当前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法治体系、探索创新激励机制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 土壤剥离利用 研究实践
下载PDF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程从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8017-8019,共3页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是切实保护资源、保护耕地的系统性工程,在各地已有实践。该研究在对已有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进行综述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了各模式的运行方法、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了判定规则,对全省16地市的耕...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是切实保护资源、保护耕地的系统性工程,在各地已有实践。该研究在对已有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进行综述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了各模式的运行方法、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了判定规则,对全省16地市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模式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全省建立土壤剥离利用制度找出方法及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 土壤剥离利用 模式 安徽省
下载PDF
非农业用地通过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方式提高耕地质量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傈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
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1]。守护好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通过阐述耕地保护制度体系湖南省耕地层剥离再利用的体系构建,探讨了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土地复垦整治”的新路径,最大限度地保护... 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1]。守护好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通过阐述耕地保护制度体系湖南省耕地层剥离再利用的体系构建,探讨了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土地复垦整治”的新路径,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非农业用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与土地复垦整治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 土壤剥离利用 耕地质量 醴陵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