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3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 被引量:238
1
作者 刘守英 蒋省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共7页
研究目的: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研究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 研究目的: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研究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追求土地收益最大化及以土地抵押融资是政府储备土地的真实宗旨;新一轮的城市扩张主要由银行资金投放支撑,而银行贷款又是通过土地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融资 土地财政 金融风险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的供求意愿及其流转效率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87
2
作者 曹建华 王红英 黄小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60,共7页
研究目的:研究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供求意愿,定量评价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率。研究方法:通过设置的土地流转意愿度指标分析农户土地流转的供给意愿,通过农户实际土地经营规模和最适土地经营规模的比较分析农户的需求意愿,利用市场供求模型... 研究目的:研究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供求意愿,定量评价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率。研究方法:通过设置的土地流转意愿度指标分析农户土地流转的供给意愿,通过农户实际土地经营规模和最适土地经营规模的比较分析农户的需求意愿,利用市场供求模型估算土地流转带来的供求双方农户经济福利。研究结果:中部6省的农户供给意愿在0.18—0.52之间,农户实际土地经营规模为0.27—0.73 hm2/户,最适土地经营规模0.61—1.08 hm2/户,以100—300元/亩流转交易价实行土地流转后,中部6省中各省供给方农户的经济福利可达到1.1—9.2亿元,需求方农户的经济福利可达到2.2—12.2亿元。研究结论:从供给角度看,当前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低;从需求角度看,农户有土地流转的意愿。土地流转交易使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增进了土地供给者和土地需求者的福利,提高了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流转 供给和需求意愿 市场供求模型 经济福利
下载PDF
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 被引量:120
3
作者 钱忠好 曲福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5-11,共7页
研究目的:从理论上研究政府土地征用垄断的经济诱因,分析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垄断制度安排下政府、农民、厂商利益受益或受损状况,进而探讨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典型... 研究目的:从理论上研究政府土地征用垄断的经济诱因,分析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垄断制度安排下政府、农民、厂商利益受益或受损状况,进而探讨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垄断。这一制度在保护政府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农民和厂商的利益。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是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暴利潜能;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非农建设用地入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征地制度 征地垄断
下载PDF
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被引量:133
4
作者 丰雷 魏丽 蒋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10,共7页
研究目的:构建包含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机制,并应用中国的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引入土地要素后扩展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2)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 研究目的:构建包含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机制,并应用中国的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引入土地要素后扩展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2)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贡献率为11.01%;(3)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源泉不同:东部地区更多地依赖于资本的贡献(87.62%),中部地区的土地要素贡献突出(17.66%),而西部地区劳动的贡献显著(14.93%)。研究结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保持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需要制定和实施一个好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应尽量体现出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 经济增长 平衡增长 生产函数
下载PDF
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 被引量:76
5
作者 张友安 陈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4,共5页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发展权配置内容,探讨土地发展权流转机制。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论:土地发展权配置包括总量、结构、区域和时序等配置。土地发展权的公平、合理配置,是其高效交易与流转的基础。结合中国的政府层级安排,土地发...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发展权配置内容,探讨土地发展权流转机制。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论:土地发展权配置包括总量、结构、区域和时序等配置。土地发展权的公平、合理配置,是其高效交易与流转的基础。结合中国的政府层级安排,土地发展权按照一定机制分别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以一、二、三级土地发展权形式配置和流转。三个层次有机连接形成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发展权 配置 流转
下载PDF
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研究 被引量:76
6
作者 林瑞瑞 朱道林 +1 位作者 刘晶 周鑫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共6页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为改革和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演绎推理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省级层面及城市层面的土地收益分配比例表明,集体(农民)、政府和开发商所得增值平均比例分别为3.70∶2...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为改革和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演绎推理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省级层面及城市层面的土地收益分配比例表明,集体(农民)、政府和开发商所得增值平均比例分别为3.70∶22.32∶73.98和4.21∶26.01∶69.78,三者差异悬殊;从区域间关系看,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增值高"的特征。研究结论: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导致由征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环节引起的土地增值收益差异巨大,应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征地,发挥政府"行政人"职能;采取征税手段,缩小开发商的过度利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收益分配 土地增值 征地制度 土地出让
下载PDF
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全国和城市层面的计量研究 被引量:62
7
作者 郑娟尔 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7,共7页
研究目的:系统地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比较法。研究结果:从全国层面而言,作为房价与地价一般性代表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之间互为长期和短期Granger因,但房价的变动对地价变动的影响力... 研究目的:系统地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比较法。研究结果:从全国层面而言,作为房价与地价一般性代表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之间互为长期和短期Granger因,但房价的变动对地价变动的影响力更大些。而对23个大中城市的计量研究表明,各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不是唯一而确定的,房价的增长更多地受自身因素而不是地价的影响。研究结论: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是复杂且因地而异的,以一个案例的分析结果来断定两者的关系是有失偏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地价 房价 GRANGER因果关系 比较法
下载PDF
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66
8
作者 姜海 夏燕榕 曲福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共5页
研究目的:应用1999—2007年分省数据,测度近年建设用地扩张对中国及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为土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效率评价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1999—2007年中国固定资本、劳动力和建... 研究目的:应用1999—2007年分省数据,测度近年建设用地扩张对中国及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为土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效率评价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1999—2007年中国固定资本、劳动力和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745、0.274和0.083;(2)初级产品阶段地区、工业化阶段地区、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76、0.068和0.066;(3)地区技术效率和土地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发展阶段演进逐渐减小;(2)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策略与绩效考核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建设用地扩张 计量分析 经济增长 贡献
下载PDF
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被引量:61
9
作者 薛翠翠 冯广京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0-96,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规模,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的改进、完善方向。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对资金的需求及筹集渠道,分析指出土地财政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规模,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的改进、完善方向。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对资金的需求及筹集渠道,分析指出土地财政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和完善的方向。研究结果:(1)综合已有研究,按照保守估计,到2020年时,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规模将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2)基于目前财政分税制的现实,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形成了依靠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在推进本地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仍然主要依赖于土地财政;(3)尽管土地财政曾有着实际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存在可持续性水平较低、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存在金融风险等问题,急需要改进和完善。研究结论:(1)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央政府需要在资金筹集和供应方式上统筹改革,通过推进财税制度和土地制度等相关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可持续、可控风险的财政体制,以改进、完善并最终取代土地财政。(2)改进、完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财政体制,需要理论、制度和技术创新。目前可以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主要包括:推进税收性土地财政,发展、规范投资基金融资平台,推广市政债等债券融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新型城镇化 土地财政 融资 代偿机制
下载PDF
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 被引量:57
10
作者 朱新华 蔡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72,共9页
研究目的:检验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及其代际差异。研究方法:渐进适应模型和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第一,感知价值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户退出意愿具... 研究目的:检验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及其代际差异。研究方法:渐进适应模型和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第一,感知价值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户退出意愿具有正向作用,而"弊大于利"的感知对农户具有负向作用;而且,"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存在代际差异。第二,可行能力的提高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也存在代际差异。研究结论:提高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改革的认同感和感知价值、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可行能力、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代际差异需求以实施差别化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村宅基地 感知价值 可行能力 代际差异
下载PDF
土地资源错配研究综述 被引量:53
11
作者 黄忠华 杜雪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87,共8页
研究目的:评述土地资源错配相关研究进展,提出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国内学者已日益关注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扭曲问题及其表现和影响,然而较少从错配视角来审视和研究;国外学者多侧重于资源错配机... 研究目的:评述土地资源错配相关研究进展,提出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国内学者已日益关注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扭曲问题及其表现和影响,然而较少从错配视角来审视和研究;国外学者多侧重于资源错配机制及其对生产率和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为开展中国土地资源错配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借鉴。研究结论:土地资源错配研究对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可在土地资源错配机理、测度,及其对生产率和经济发展影响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资源错配 综述 生产率 错配治理
下载PDF
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及其效应 被引量:52
12
作者 吴一洲 吴次芳 罗文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33,共8页
研究目的: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研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方法:空间密度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根据自然禀赋、集聚经济和政策制度三个维度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分析,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正... 研究目的: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研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方法:空间密度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根据自然禀赋、集聚经济和政策制度三个维度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分析,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正向效应,但中西部城市与东部相比更偏向于依赖初始禀赋;在当前的产业集聚初步阶段,产业多样性比专业化更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城市交通成本降低、消费多样性和高人力资源素质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对于东部城市的影响效应要高于中西部城市;经济开放政策呈明显的正向效应;目前土地市场化政策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因素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效应,但不同因素的影响对不同地域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差异性很大;以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合理配置城市土地开发的功能结构、完善区域内外部交通系统、引导人口与人才集聚、深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等方面为引导方向的城市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制度和战略创新,将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密度 影响因素 经济地理学 影响效应
下载PDF
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土地财政与土地出让行为分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李学文 卢新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2-47,共6页
研究目的:对分税制后广泛存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其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地方政府差别化土地出让策略的原因。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文献分析与面板向量自回归实证模型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协议出让土地... 研究目的:对分税制后广泛存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其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地方政府差别化土地出让策略的原因。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文献分析与面板向量自回归实证模型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协议出让土地价格和招拍挂土地出让价格之间体现了一种非对称的互动关系。协议出让土地价格对其自身的短期滞后响应比较明显,且作用为正,招拍挂土地出让价格对协议出让土地价格没有明显的滞后效应;而招拍挂土地出让价格却受到协议出让土地价格及其自身明显而持续的正向滞后影响。研究结论: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土地出让,并在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出让上采取差别化策略,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追求,这也是当前中国以"经营土地"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出让 土地财政 差别化策略 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
下载PDF
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土地财政库兹涅兹曲线假说的提出与面板数据检验 被引量:48
14
作者 邹秀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19,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1)在全国范围内,现阶段土地财政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调递增的关系,暂时否定了本文所构想的土地财政库兹涅兹曲线假说;(2)在...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1)在全国范围内,现阶段土地财政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调递增的关系,暂时否定了本文所构想的土地财政库兹涅兹曲线假说;(2)在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虽然呈现出不同的曲线形态,但就现阶段而言,三大区域的土地财政指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呈上扬之势;(3)城镇化、工业化在全国及三大区域对土地财政指标发挥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作用的影响。研究结论:要化解土地财政引发的各类矛盾与问题,应该从财税体制、政绩考核体制和土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入手,充分考虑区域差异,系统构建分类治理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化制度体系和管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库兹涅兹曲线 面板数据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48
15
作者 匡兵 卢新海 周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7-54,共8页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为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融合及协调发展提供指导与参考。研究方法: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研究结果:(1)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为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融合及协调发展提供指导与参考。研究方法: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研究结果:(1)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地理格局;(2)在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层面,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都不断加剧,且各地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3)中国不同水平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之间的流动性较差,各省份在总体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比较稳定,且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长期均衡状态将处于中高水平和高水平。研究结论:采取差异化的城市土地利用管控策略和经济调控策略,实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 分布动态 演进 中国
下载PDF
城市教育配套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基于公共品资本化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7
16
作者 温海珍 杨尚 秦中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40,共7页
研究目的:验证杭州市区内各类教育配套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并定量评估教育设施的资本化效应程度。研究方法:特征价格法。研究结果:教育设施对住宅价格具有正向的资本化效应。小学和初中存在显著的学区效应,小学质量、初中质量每上升1个等... 研究目的:验证杭州市区内各类教育配套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并定量评估教育设施的资本化效应程度。研究方法:特征价格法。研究结果:教育设施对住宅价格具有正向的资本化效应。小学和初中存在显著的学区效应,小学质量、初中质量每上升1个等级,将给其学区内的住宅价格带来2.3%或2.6%的增幅。幼儿园、高中和大学则通过可达性提高了周边住宅的价格,小区1 km范围内每增加一所幼儿园,住宅总价上升0.1%;处于高中或大学1 km范围内,住宅总价分别上升1.8%和2.1%。研究结论:证实了教育设施对住宅价格的正向影响,购房者和投资者愿意为教育质量或可达性支付附加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资本化 特征价格模型 教育设施
下载PDF
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行为与意愿悖离研究 被引量:47
17
作者 王子坤 邹伟 王雪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35,共7页
研究目的:探寻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悖离原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通过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作用于理性行为人的意愿和行为;农户分化、主观规范... 研究目的:探寻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悖离原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通过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作用于理性行为人的意愿和行为;农户分化、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是造成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与意愿悖离的主要原因;农户意愿向行为转换的过程中,会弱化邻居的行为态度,强化村干部的组织号召作用,并且会重点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而忽视其经济条件。研究结论: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改善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强村干部培养、完善退出方案制定和促进非农就业等切实扭转农户行为与意愿悖离局面,进一步推动有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农户退出宅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户分化 LOGISTIC回归模型 宅基地退出 行为与意愿
下载PDF
重庆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土地收益保护研究——基于比较收益的视角 被引量:46
18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王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7-55,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理论收益与实际收益比较收益的视角,分析农民退地收益是否存在损失,探讨重庆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土地收益保护问题。研究方法:基于重庆市现行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构建退地收益理论模型与实际收益模型,结合实证分别测算农民... 研究目的:基于理论收益与实际收益比较收益的视角,分析农民退地收益是否存在损失,探讨重庆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土地收益保护问题。研究方法:基于重庆市现行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构建退地收益理论模型与实际收益模型,结合实证分别测算农民退地的理论收益与实际收益,计算比较收益,分析农民退地收益是否存在损失。研究结果:(1)理论分析与实证验证均表明,重庆市农民退地比较收益(R_(农民理论)-R_(农民实际))大于零;说明现行政策下,重庆宅基地退出中农民面临土地收益损失。(2)重庆市农民退地理论总收益为21.44万元/亩,实际总收益为14.81万元/亩,农民退地比较收益(收益损失)为6.63万元/亩;退地补偿偏低是造成农民退地收益受损的主要因素,而复垦成本偏高则是造成农民退地收益损失的次要因素。(3)不同区位区县农民退地比较收益(收益损失)存在差异,区位条件与农民退地比较收益(收益损失)呈现反相关,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农民退地比较收益(收益损失)更大。研究结论:应从提高宅基地补偿标准、强化宅基地复垦成本控制,实施区域差异化退地补偿与复垦成本拨付措施等方面完善现行的宅基地退出复垦补偿政策,保护退地农民合法土地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退地收益保护 比较收益 农民 退地收益损失 重庆市
下载PDF
农地产权与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孔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5,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产权状况对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在定性分析农地产权状况和农地租赁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了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并应用极...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产权状况对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在定性分析农地产权状况和农地租赁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了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并应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该模型进行估计;根据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计量模型运行结果对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之间的关系、农地产权状况对农地租赁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推进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论农地产权的流动性、稳定性以及农地收益权的完整性等均对农地租赁意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各个因素对于不同区域以及土地租入和租出意愿的影响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LOGISTIC模型 农地产权 土地租赁
下载PDF
房地产税、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影响--全国及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44
20
作者 杜雪君 黄忠华 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3,19,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房地产税、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的影响。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房地产税对房价有抑制作用,而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有促进作用,两者对房价的净影响为正;(2)房地产税对房价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各...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房地产税、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的影响。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房地产税对房价有抑制作用,而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有促进作用,两者对房价的净影响为正;(2)房地产税对房价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各房地产税种对房价影响不尽相同;(3)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研究结论:(1)房地产税收和地方公共支出预算相互配套的政策组合能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2)中国房地产税对房价的调控能力不强,应改革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开征物业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房地产税 面板数据模型 地方公共支出 房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