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被引量:558
1
作者 龙花楼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9-1028,共10页
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仍缺乏重要抓手和空间支撑平台,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本文在界定... 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仍缺乏重要抓手和空间支撑平台,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本文在界定了乡村空间重构,即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和外源驱动力综合作用下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重新塑造,乡村地域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的过程,及其产业发展集聚、农民居住集中和资源利用集约3个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探讨了乡村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类型及助推机制;结合农用地整治、"空心村"整治和工矿用地整治提出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重构的模式与途径,以及依托土地整治的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乡村空间重构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根基的乡村空间其重要性和基础平台作用应受到足够重视,乡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优化重构,有赖于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 乡村空间重构 乡村转型发展 土地利用转型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理学
原文传递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被引量:350
2
作者 龙花楼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8,共8页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乡村转型发展 乡村理学
原文传递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 被引量:344
3
作者 龙花楼 张英男 屠爽爽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37-1849,共13页
乡村振兴的核心目的是系统构建人口、土地、产业等多种发展要素的耦合格局。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肩负着为人口集聚、产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基于影响乡村发展的关键要素阐释了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土地整治的内涵及其... 乡村振兴的核心目的是系统构建人口、土地、产业等多种发展要素的耦合格局。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肩负着为人口集聚、产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基于影响乡村发展的关键要素阐释了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土地整治的内涵及其互馈关系,剖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的区域实施路径。最后,就未来乡村振兴视角下土地整治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与讨论。结论如下:(1)乡村振兴的内涵在于为应对乡村内部要素的流失与衰退,通过经济、政治及文化建设等手段激发内部动力和吸纳外部资源来重新组合、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乡村人口、土地和产业等发展要素,从而优化要素结构、提升地域功能、重塑乡村形态,实现乡村地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全面复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2)乡村振兴视角下土地整治要激活乡村人口、土地和产业等关键发展要素,统筹物质空间振兴与精神内核提升;(3)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与区域自然本底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按照分区统筹、分类施策的原则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框架下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模式与路径;(4)未来有必要重塑土地整治的价值取向,在统一空间规划体系下统筹土地整治规划与乡村振兴规划,大力发展土地整治与多功能农业相结合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发展 乡村振兴 整治 土地利用转型 发展要素 区域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301
4
作者 杨清可 段学军 +1 位作者 王磊 金志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长江三角洲地... 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格局特征与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长三角地区基于“三生用地”的土地利用转型表现为生产用地减少,生态用地稳定,及生活用地快速增加。(2)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90年的0.470持续降至2010年的0.444,整体质量有所恶化,较高质量区和高质量区面积与比重保持稳定。(3)1990~2010年,长三角地区同时存在生态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生态环境改善小于环境恶化的趋势。城镇和农村生活用地、工矿生产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挤占则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长江三角洲核心区
下载PDF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被引量:257
5
作者 龙花楼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07-1618,共12页
自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 自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进而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指出:决策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充分考虑目标区域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以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探讨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基础上,强调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变化应当成为今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及制度,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资源管理 理论模式 互馈机制 政策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 被引量:180
6
作者 龙花楼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93-1100,共8页
土地利用转型是土地利用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由IGBP和IHDP联合发起的全球土地研究计划(GLP)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理论化,在学科综合与集成基础上提出的假设对土地变化科学显得尤为重要。... 土地利用转型是土地利用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由IGBP和IHDP联合发起的全球土地研究计划(GLP)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理论化,在学科综合与集成基础上提出的假设对土地变化科学显得尤为重要。土地利用转型研究需要寻求一种综合的方法,来对社会和环境变化的时间尺度和历史背景进行整合。通过分析特定时期内中国农村建房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管理政策,在了解中国农村建房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趋势的理论假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宅基地在增加的建设用地总量中所占比例将由高逐渐降低,直到这一比例趋向于一个固定值。最后运用长江沿线样带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结果验证了该理论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变化科学 农村宅基 理论 证实 中国
下载PDF
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 被引量:188
7
作者 龙花楼 屠爽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共6页
研究目的:论述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论述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研究结论:不同的经济社... 研究目的:论述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论述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研究结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和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由此必然带来特定的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乡村重构是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关联土地利用转型和乡村振兴的纽带,依托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重构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社会经济重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行为主体的响应必然带来地域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变反过来又作用于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的实践;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主要包括重构乡村生产空间实现产业振兴,重构乡村生态空间实现生态振兴,重构乡村生活空间实现组织和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土地利用转型 乡村重构 产业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和文化振兴
下载PDF
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 被引量:177
8
作者 宋小青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1-487,共17页
当前,土地变化研究尚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探索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对构建土地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梳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缘起、拓展及启示,辨析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内涵差异,构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 当前,土地变化研究尚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探索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对构建土地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梳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缘起、拓展及启示,辨析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内涵差异,构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结果表明:(1)耕地及城乡建设用地利用转型研究对构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具有重要价值;(2)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在基本类型、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价值主体、驱动因素、轨迹特征和结果/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涵盖转型诊断、机制研究和效应研究。其中,转型诊断的关键在于,从数量变化视角、景观格局变化视角和经营格局变化视角,以及外部性视角和政策发展视角,构建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及功能形态的分析指标和转型的诊断准则;转型机制表现为人口、经济、技术、制度、文化和区位因素等土地利用变化深层驱动因素的级联驱动效应。转型机制研究应当着重探讨土地利用空间转型与功能转型的互动机制环;土地利用转型效应包括社会、经济、环境3个方面;(4)1961-2011年法国耕地利用转型能够支撑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及中国耕地保护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变化科学 格局 功能 研究框架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160
9
作者 刘永强 廖柳文 +1 位作者 龙花楼 秦建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1-700,共10页
以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四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借助Arc GIS分析手段,探讨了期间湖南省的土地利用转型情况。借鉴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 以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四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借助Arc GIS分析手段,探讨了期间湖南省的土地利用转型情况。借鉴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了修订,进而对湖南省土地利用转型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及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1995-2000年,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略有提升,由8807.8亿元变为8829.5亿元,增加0.25%。但自2000年以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8829.5亿元降至2010年的8770.9亿元,下降0.66%。最后,提出保障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湖南省
原文传递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分析——以长江沿线样带为例 被引量:139
10
作者 龙花楼 李秀彬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9,共6页
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它随着某个区域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即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它通常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论文在划分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 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它随着某个区域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即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它通常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论文在划分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类型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区段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研究表明,长江沿线样带区域农村建房用地的转型基本上能反映整个样带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且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非常明显。此外,还发现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与整个样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形态 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变化 长江沿线样带 区域类型 利用结构
下载PDF
区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43
11
作者 吕立刚 周生路 +5 位作者 周兵兵 戴靓 昌亭 鲍桂叶 周华 李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42-1449,共8页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上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等方...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上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研究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卒问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规律。研究表明:①1985~2008年,汀苏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州地面积的减少,生态朋地、生活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的转化类型为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为农村生活刷地、城镇生活用地,牧单牛态用地转化为农业生产用地。②1985~2008年,农业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农村生活用地窄问分布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加剧,工矿生产用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有所缓和,城镇生活用地卒问分布经厂力了先加剧后有所缓和的阶段。③1985~2008年,江苏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稍有下降,其中农业生产用地被农村和城镇生活用地大量占用是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主导因素,农业生产用地转化成水域,七态刖地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主导功能 生态环境质量 区域发展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 被引量:129
12
作者 龙花楼 陈坤秋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5-309,共15页
土地系统科学的研究视角可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本文在梳理国际上土地系统科学发展历程基础上,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研究视角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方式与路径以及促进城乡融合发... 土地系统科学的研究视角可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本文在梳理国际上土地系统科学发展历程基础上,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研究视角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方式与路径以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转型调控途径与措施。土地系统科学致力于监测土地变化,解释驱动因素和反馈机制,理解发生于土地上的人类—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将对土地系统的科学发现转化为可持续土地利用解决方案。土地系统运行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类福祉为准绳,显化为土地利用的多维效应。通过科学管控土地利用转型实现土地系统的良好运行能够影响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土地利用转型通过效率提升、价值显化、要素流通与结构优化4大渠道,在"强整体"效应与"补短板"效应的作用下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土地系统科学视域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转型调控需要重塑土地权能体系,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健全土地利用转型管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城乡融合发展 系统科学 关系域系统 可持续利用
原文传递
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126
13
作者 张英男 龙花楼 +2 位作者 戈大专 屠爽爽 曲艺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8-534,共17页
本文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从经济、社会及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耕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化的时空特征,利用耦合动态度模型探讨了耕地功能间耦合关系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耕地功能演化的驱动... 本文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从经济、社会及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耕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化的时空特征,利用耦合动态度模型探讨了耕地功能间耦合关系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耕地功能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冀中南及豫东地区部分欠发达县市耕地经济功能明显增强,发达的城市群及其腹地受工业化及城镇化影响较大,耕地经济功能持续下降;60.29%的县域单元耕地的社会功能下降,增强区主要集聚于郑州北部、德州及沧州西部、烟台、威海等区域;生态功能变化在空间格局上基本形成了以豫北、山东中部山地丘陵区为核心的增长区以及以环京津、环济南地区为核心的持续下降区。(2)黄淮海平原耕地经济、社会及生态功能的耦合度及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且退耦化现象日渐突出;经济发达地区耕地的社会及生态功能演化速率普遍滞后于经济功能。(3)黄淮海平原耕地的功能演化是区域本底因素与外部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的转型对耕地经济、社会及生态功能演化的强度及方向起决定性作用。并指出:黄淮海平原应激活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动力,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充分考虑耕地功能演化的区域分异特征,实行由发达城市地区到欠发达传统农区的差异化、多元化的耕地多功能利用与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演变 时空特征 驱动机制 土地利用转型 黄淮海平原
原文传递
黄淮海平原农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量:126
14
作者 刘永强 龙花楼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6-679,共14页
本文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农区2000-2010年间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格局,在构建土地利用转型动力机制分析概念框架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回归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黄淮海平原农区5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动力机制。黄淮海平原农区土地利用转型特... 本文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农区2000-2010年间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格局,在构建土地利用转型动力机制分析概念框架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回归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黄淮海平原农区5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动力机制。黄淮海平原农区土地利用转型特征表现为:2000-2010年,耕地、未利用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伴随城乡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面积的增加;2000-2005年变化幅度明显大于2005-2010年的变化幅度。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农区5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交通和区位条件对这5种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导致土地利用转型的共性驱动因子。并指出:地方各级政府在制定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时,既应充分考虑驱动各种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因子及其地域分异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还需考虑各地类之间转换的适宜性及难易程度,因地制宜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与利用,让土地利用转型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并使其发生在适宜的区域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动力机制 农区 黄淮海平原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研究的新途径 被引量:117
15
作者 龙花楼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0,共4页
该文简介了土地利用转型这一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综合研究途径,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局限性,并选取主要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 该文简介了土地利用转型这一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综合研究途径,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局限性,并选取主要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来开展中国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转型 持续利用 中国 外国
下载PDF
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耦合分析 被引量:110
16
作者 龙花楼 李婷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10,共10页
土地利用转型,即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某一区域在一段时期内由一种土地利用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土地利用形态的过程。在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乃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源头。本文综合利用2000年和2008年两期LandsatTM影像解译土地利... 土地利用转型,即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某一区域在一段时期内由一种土地利用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土地利用形态的过程。在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乃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源头。本文综合利用2000年和2008年两期LandsatTM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及2000-2008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的时空耦合特征。研究表明:①2000-2008年期间,中国耕地面积与农村宅基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921,呈现出明显的增减逆协同演进格局;②耕地—宅基地变化相关系数与农村宅基地利用变化率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农村宅基地利用的变化起主导作用;③通过计算全国各省2000-2008年间的耕地—宅基地变化耦合系数,发现期间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变化耦合程度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南部。社会经济—生物自然—土地管理三维驱动因素通过"农村人口—耕地—农村宅基地"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驱动着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的转型。然而,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的时空耦合现象及其发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农村宅基 耦合机制 乡村转型发展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 被引量:105
17
作者 陈龙 周生路 +2 位作者 周兵兵 吕立刚 昌亭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5-162,共8页
运用多视角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典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以江苏省1985、1995、2005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定量研究了江苏省24年... 运用多视角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典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以江苏省1985、1995、2005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定量研究了江苏省24年来区域用地转型规律与驱动力变化。结果表明:11985—2008年间,即前工业化阶段到工业化中后期,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整体经历了"缓慢变化—剧烈变化—缓慢变化"的倒U型转型规律。2农业生产用地和绿色生态用地呈逐步减少趋势,区域用地的粮食生产功能与绿库功能相对重要性降低,而其他主导功能用地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系统历经了生产、生态与生活用地之间的耦合转型。3转出和转入双重视角下,农业生产用地在三个时期均成为其他用地最主要的来源,而生活用地成为最主要的接受者;绿色生态用地成为其他用地类型的次主要来源,但其和水域生态用地的相互转化调整使得生态用地总量保持稳定。4通过对多种潜在影响土地利用转型的社会经济因子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发现,GDP、工业产值、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对江苏省用地转型贡献作用最大的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驱动力 转移矩阵 典型相关性分析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98
18
作者 龙花楼 戈大专 王介勇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47-2559,共13页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变的重要特征,系统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耦合过程及互动机理研究有利于揭示乡村演变的内在规律。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为深化乡村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变的重要特征,系统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耦合过程及互动机理研究有利于揭示乡村演变的内在规律。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为深化乡村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可为因地制宜制定乡村发展战略,适时调控乡村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当前,针对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的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内在机理等尚缺乏系统的建构,基于耦合研究优化乡村转型重构的路径仍显不足。为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耦合理论分析框架、"格局-过程"耦合和梯度分异导向的耦合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的研究展望,以期丰富乡村地理学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乡村转型发展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耦合机理 乡村理学
原文传递
基于“三生空间”的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92
19
作者 高星 刘泽伟 +3 位作者 李晨曦 查理思 宋昭颖 张学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113-7122,共10页
基于“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是雄安新区完善区域生态功能的理论基石。从雄安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入手,解译1988、1998、2008和2018年4期遥感影像获取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计算... 基于“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是雄安新区完善区域生态功能的理论基石。从雄安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入手,解译1988、1998、2008和2018年4期遥感影像获取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定量分析雄安新区“三生空间”的时空演变及其功能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①1988—2018年,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生活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共计增加了82.35 km2,生产用地面积先升后降,累计增加了50.34 km2,生态用地面积大幅下降,共计减少了132.70 km2。②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转出面积最大的为水域生态用地,转出面积共计94.36 km2,占总转出面积的41.06%,转入面积最大的是农业生产用地,共计135.91 km2,占总转入面积的近三分之二,其他它用地类型均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换。③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波动减少的变化趋势。沙地等生态质量指数较低的其他生态用地转入农业生产用地是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导因素,占生态环境正效应贡献率的67.04%;农业生产用地以及城镇和农村生活用地对水域生态用地的占用,则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占到生态环境负效应贡献率的75%以上。总体看来,过去三十年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大于生态环境改善趋势。因此,定量研究过去30年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演变规律,有助于为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雄安新区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质量
下载PDF
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解析 被引量:90
20
作者 张佰林 高江波 +2 位作者 高阳 蔡为民 张凤荣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3-517,共15页
山区土地开发及其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农业社会人地关系紧张的体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减轻了山区农村土地的人为扰动,由此驱动土地利用发生转型,引发一系列自然和社会经济效应。按照"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效应—响... 山区土地开发及其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农业社会人地关系紧张的体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减轻了山区农村土地的人为扰动,由此驱动土地利用发生转型,引发一系列自然和社会经济效应。按照"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效应—响应"的分析框架,剖析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和规律,提出山区农村土地整治的响应措施。研究表明:(1)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体现出土地利用形态在长期变化过程中的趋势性转折,显性形态转型即由农业社会的耕地扩张和林地收缩演变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收缩和林地恢复性增长,隐性形态转型即伴随上述过程发生的土地边际化及生态功能恢复;(2)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劳动力转移引发土地人为扰动减轻是直接驱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恶劣的生存环境等引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更为根本的驱动力;(3)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降低了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并提高了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其社会经济效应应聚焦山区农村发展与农户生计安全层面,并亟需实证研究的支撑;(4)当前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恢复和生态优化的良性过程,有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山区农村土地整治要顺应其土地利用转型规律,目标导向从耕地数量增加转向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福祉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驱动力 效应 整治 山区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