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土地共享和土地分离及其潜在的生物多样性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梅 刘章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7-794,共8页
农业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农业既是生物多样性的传递者,同时集约化农业也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土地共享"和"土地分离"是重要的协调粮食产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策略,前者关注的... 农业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农业既是生物多样性的传递者,同时集约化农业也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土地共享"和"土地分离"是重要的协调粮食产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策略,前者关注的是农田环境的改善,后者指通过土地利用集约化,提高作物单产,释放出更多土地用于自然保护。目前,对于哪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仍是有争议的。本研究综述了上述两种土地利用策略的优缺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分析归纳了应用和选择土地利用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如:对集约化敏感的物种;景观背景、景观尺度和景观结构;社会经济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理论对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启示,包括:因地制宜规划农业景观格局,如考虑区域的产量潜力和特有物种;发展可持续集约化农业和加强"溢出效应"的管理,提高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在不同景观尺度上建立土地共享-分离混合模式,在集约化农业地区适度恢复农用林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粮食供给 土地共享 土地分离 农业景观 集约化农业 有机农业
下载PDF
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拓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甜 吴健生 +1 位作者 彭建 李卫锋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0-888,共9页
"土地分离"与"土地共享"是2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思维方式,反映人类土地利用的决策选择。中国有大量包含土地分离和共享思维的实践,但缺乏将这些实践案例纳入统一体系的研究范式。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最初用来探索粮食... "土地分离"与"土地共享"是2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思维方式,反映人类土地利用的决策选择。中国有大量包含土地分离和共享思维的实践,但缺乏将这些实践案例纳入统一体系的研究范式。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最初用来探索粮食生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权衡关系。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其理论内涵和研究内容不断丰富,是地理资源与环境领域重要的研究议题。论文在解析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内涵的基础上,综述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土地分离与土地共享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土地分离与共享相关研究存在从农业环境主题向城市管理主题转化的趋势,而且除了强调单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外,还有少数研究开始关注碳储存、土壤保持等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尽管土地分离与土地共享策略各有其优势和局限,但在目前的研究和实践中,土地分离比土地共享更受青睐。论文基于土地的多功能性进一步扩展该框架在城市用地管理中的应用,可为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路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分离 土地共享 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 自然栖息地 土地利用决策
原文传递
水电工程安置区居民与移民共享土地的权利转移问题与意愿研究——以瀑布沟水电站黄土镇外迁移民安置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灵辉 《中国农村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89-211,共23页
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安置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安置所需的土地问题,在原承包土地大部分被淹(占)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村移民均需通过就近后靠或者外迁在安置区实现生产体系的异地重建。然而,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地位确... 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安置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安置所需的土地问题,在原承包土地大部分被淹(占)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村移民均需通过就近后靠或者外迁在安置区实现生产体系的异地重建。然而,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地位确立以及农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背景下,移民迁入安置区并获得承包地,实质上是安置区集体(居民)与移民集体(移民)之间的土地产权转移问题,因此,安置区居民与移民之间共享土地的权利状态是否清晰,安置区居民与移民共享土地的意愿是否强烈,是促进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顺利实施,促进两大群体快速融合,以及开发性移民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本文以瀑布沟水电站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镇洪安村、三村村、永丰村和大同村四个外迁安置点为例,深入分析了四个安置点移民与安置区居民土地权利转移的基本情况以及转移性质,在外迁安置点居民问卷调查微观数据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安置区居民与移民共享土地资源的意愿进行实证研究,这有利于摸清影响安置区居民与移民共享土地资源的因素,促进政府部门、移民规划设计和监理单位针对性地优化工作方法,进而保护安置区居民的土地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置区居民 移民 土地共享 安置区 水利水电工程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的“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解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冯喆 许学工 +1 位作者 周建 高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0-1108,共9页
"土地分离和共享框架"是协调物质生产和生态保护、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理论。本文梳理了"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和生态系统服务间关联,剖析生态系统服务应用于该框架的理论基础,结合美国典型土地共享案例,分析... "土地分离和共享框架"是协调物质生产和生态保护、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理论。本文梳理了"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和生态系统服务间关联,剖析生态系统服务应用于该框架的理论基础,结合美国典型土地共享案例,分析了土地利用策略选择对粮食生产、生物多样性、直接和间接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框架对中国生态系统工程的启示。结果表明:随着人类对土地功能认知的不断深入,"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的拓展表现为从单一的粮食供给服务需求演进到粮食供给服务和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需求。当粮食供给服务与其他服务处于权衡状态时,在生态脆弱、恢复力差的地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多处于凸权衡关系,一般适宜采用分离策略;在生态系统稳定、恢复力强的地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多处于凹权衡关系,一般适宜采用共享策略。结合美国典型土地共享案例发现,其土地利用实践中选择土地功能共享策略是比较适宜的;生态系统服务作为政策评估工具,可在策略选择和评估实施效果中发挥一定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可持续土地利用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并为中国制定土地利用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分离与共享 生态系统服务 生物多样性 粮食生产 权衡
原文传递
土地管理业务中数据组织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尹鹏程 李钢 蔡先娈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分析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土地管理业务处理模式,建立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多层共享模型,提出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分析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的逻辑管理关系,并应用于土地全要素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理信息与土地业务审批... 分析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土地管理业务处理模式,建立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多层共享模型,提出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分析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的逻辑管理关系,并应用于土地全要素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理信息与土地业务审批流程信息的一体化流转,为土地业务"批、供、用、补、查、登"信息的集成整合提供了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数据多层共享模型 土地信息系统 数据整合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法律制度——以土地发展权共享论为分析框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谦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是判断宅基地制度改革质量的重要依据。土地征收制度的局限性和宅基地收益权能的显化,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反思“土地发展权私有论”与“土地发展权国有论”的法律正当性。基于社会主...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是判断宅基地制度改革质量的重要依据。土地征收制度的局限性和宅基地收益权能的显化,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反思“土地发展权私有论”与“土地发展权国有论”的法律正当性。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国家必然享有土地发展权并参与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为土地所有权人及用益物权人的土地发展权奠定了充分的法律基础,从而形成“土地发展权共享论”。构建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需要结合中国国情,以“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为基本原则。在初次分配中,以产权为分配基础,促进土地发展权人机会平等,探索土地要素收入;在二次分配中,以现有税收法律体系为基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在三次分配中,确定“无偿原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特殊情形,实现农民集体对集体成员的自愿性、自治性、公益性救助帮扶。三环节环环相扣、三层次层层递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 土地发展权共享 初次分配 二次分配 三次分配
下载PDF
土地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岳燕珍 朱华忠 +1 位作者 石竹筠 牛栋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土地资源信息共享系统 研究进展 土地资源数据库 设计 功能
下载PDF
城乡土地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策略
8
作者 师胜利 《优质农产品》 2024年第21期0066-0068,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持续进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土地综合治理工作,城乡土地资源共享模式已经成为菏泽地区缩小城乡差 距、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双轮驱动”的关键措施。为此,本文结合菏泽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城乡土地资源共享模式内涵与特点,明确... 随着我国社会持续进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土地综合治理工作,城乡土地资源共享模式已经成为菏泽地区缩小城乡差 距、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双轮驱动”的关键措施。为此,本文结合菏泽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城乡土地资源共享模式内涵与特点,明确城乡土地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意义,提出城乡土地资源共享模式构建策略,为山东菏泽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稳定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土地资源共享模式 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