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1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信访制度批判 被引量:299
1
作者 于建嵘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是信访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从农民税费抗争到土地维权,再到信访改革,于建嵘展现了一位学者关注现实最尖锐问题的勇气和敏锐,他所发出的声音也屡受高层重视。
关键词 于建嵘 中国 农民税费 农村发展 改革 土地 推动者 信访制度 维权 批判
下载PDF
农地经营规模的效率决定 被引量:167
2
作者 罗必良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2000年第5期18-24,共7页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经济组织规模效率的若干决定因素 ,并以此作为分  析维度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 ,揭示了农业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  有显著规模效率的产业 。
关键词 农地 规模经营 经营效率 农业 土地
原文传递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 被引量:163
3
作者 朱震达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荒漠化是指人类历史时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因素中过度放牧占30.1%,过度农垦占26.9%,过度樵采... 荒漠化是指人类历史时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因素中过度放牧占30.1%,过度农垦占26.9%,过度樵采占32.7%,水资源利用不当占96%,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占0.7%,在地区上以北方农牧交错及旱农地区荒漠化最为严重。要采取因地制宜措施和建立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概念 成因 防治 土地
下载PDF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被引量:180
4
作者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486,共12页
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 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演化时空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之间转型联动一致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偏低,协调度呈现出低非农化转型水平的一致均衡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之间联动和传导作用较弱。2"人口—土地"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低于"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一致性失调。3伴随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为波状传递上升的演进时序变化特征,人口、土地、产业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组织调控过程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规律。4创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创建土地基本制度、核心制度与保障制度相融合的多层次土地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完善基本供地机制、规划决策机制、市场配置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关联挂钩的核心途径。强化以人口、土地、产业联动三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核心理论研究将是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土地 产业 非农化转型 耦合格局 城乡转型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39
5
作者 史同广 郑国强 +1 位作者 王智勇 王林林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长期以来,土地适宜性评价一直在土地规划利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十几年,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持续深入开展,城市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日渐增多;基于此,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长期以来,土地适宜性评价一直在土地规划利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十几年,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持续深入开展,城市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日渐增多;基于此,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景观生态学被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可持续利用观深入人心;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方法上也有新的发展,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土地适宜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土宜性评价 进展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的脆弱生态带与土地荒漠化 被引量:119
6
作者 朱震达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22,共12页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脆弱生态失去平衡迫切需要治理的国土整治问题。作者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关于土地荒漠化的评估,结合我国情况认为,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经济开发、资源...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脆弱生态失去平衡迫切需要治理的国土整治问题。作者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关于土地荒漠化的评估,结合我国情况认为,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经济开发、资源利用与环境不相协调下出现了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一类是沙质地表叠加干旱多风和强度土地利用形成的沙质荒漠化(沙漠化),另一类是流水作用叠加土状堆积物(或风化壳)和人为强度土地利用形成的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脆弱生态带内环境退化表现的主要形式,而荒漠化的发展又加深了脆弱生态带内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环境更趋于严重恶化,构成了对人类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改善的严重威胁。但是,只要建立防止土地退化又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从而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是克服我国脆弱生态地带环境退化、资源危机的基本对策。建议在我国不同脆弱生态带建立示范区,开展改善环境、治理土地荒漠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 生态带 土地 荒漠化 中国
下载PDF
论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 被引量:111
7
作者 靳长兴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4-239,共6页
尽管对坡面水力侵蚀中的临界坡度已作了大量研究,但对临界坡度的大小目前仍无一致结论。本文从坡面流的能量理论出发,对临界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量一定时临界坡度在24°-29°之间,其大小视坡面水深与大于等... 尽管对坡面水力侵蚀中的临界坡度已作了大量研究,但对临界坡度的大小目前仍无一致结论。本文从坡面流的能量理论出发,对临界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量一定时临界坡度在24°-29°之间,其大小视坡面水深与大于等于84%的坡面颗粒的粒径而定。这一结果与众多室内外试验结果一致,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临界坡度的大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临界坡度 能量 坡面侵蚀 土地
下载PDF
浅议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80
8
作者 谢正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年第4期31-32,共2页
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不同的但是又常被人们混淆的概念。土地的集约利用是相对土地的粗放利用而言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概念源于可持续发展观念 ,其包括 4个方面 ,对土地利用的认识更深刻、概念更广泛。
关键词 土地 集约利用 可持续利用 合理利用
下载PDF
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余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 被引量:101
9
作者 朱震达 王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30-440,共11页
土地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也存在着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我国沙漠化土地以每年1560km^2的速度扩大。近10余年来其总的趋势仍在发展,平均每年以2100km^2的速度蔓延。目前,全国已经沙... 土地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也存在着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我国沙漠化土地以每年1560km^2的速度扩大。近10余年来其总的趋势仍在发展,平均每年以2100km^2的速度蔓延。目前,全国已经沙漠化了的土地面积达19.70×10~4km^2以上,其中以沙质草原农垦区和能源基地附近的情况最为严重。实例说明,沙漠化土地在采取必要的措施之后,不仅可以防止其蔓延,而且还可以重新恢复其生产潜力成为农牧业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沙漠化 演变 中国
下载PDF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尺度:效率抑或收入 被引量:133
10
作者 郭庆海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0,共7页
效率和收入是确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两个尺度,效率尺度以规模经营农户获取最大规模收益为目标衡量和确定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而收入尺度则以规模经营农户获取与城镇居民(或打工农户)同等的收入为目标衡量和确定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就... 效率和收入是确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两个尺度,效率尺度以规模经营农户获取最大规模收益为目标衡量和确定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而收入尺度则以规模经营农户获取与城镇居民(或打工农户)同等的收入为目标衡量和确定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就中国国情而论,收入尺度才是可行的选择,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建设,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从中国国情出发,在规模经营政策制定中,必须对坚持家庭经营制度、规模经营速度及区域差异性、土地经营权公平分配等问题进行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适度规模经营 效率尺度 收入尺度 农户
原文传递
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被引量:82
11
作者 樊小钢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2,共5页
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及土地比较收益逐渐下降等原因,土地的保障功能日渐弱化。同时,以土地作为农村人口生活保障的载体,也阻滞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本文提出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在经济比较发达的... 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及土地比较收益逐渐下降等原因,土地的保障功能日渐弱化。同时,以土地作为农村人口生活保障的载体,也阻滞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本文提出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率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通道,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保障功能 农村社会保障 制度创新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 被引量:76
12
作者 张孝直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0年第5期106-111,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土地 权利归属 产权界定 政府行为
下载PDF
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被引量:52
13
作者 陈和午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土地 征用补偿 制度 中国 加拿大 美国 所有者 利益
下载PDF
农地市场对耕地零碎化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 被引量:101
14
作者 田传浩 陈宏辉 贾生华 《经济学(季刊)》 2005年第3期769-784,共16页
农地市场可能是矫正耕地零碎化的一个工具。但是,由于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农户自发交易耕地对耕地零碎化的影响可能是不显著的。此时。村集体介入农地市场可能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从而降低耕地零碎化程度。本文利... 农地市场可能是矫正耕地零碎化的一个工具。但是,由于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农户自发交易耕地对耕地零碎化的影响可能是不显著的。此时。村集体介入农地市场可能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从而降低耕地零碎化程度。本文利用2000年苏浙鲁10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以上假说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市场 耕地 经验 交易费用 2000年 规模经营 调查数据 村集体 农户 自发 土地
原文传递
利用遥感和GIS研究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地区土地沙漠化 被引量:75
15
作者 王让会 樊自立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不同区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游地区普遍存在的沙漠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应用多时相(1959年、1983年、1992年)、多波段、多平台的遥感...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不同区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游地区普遍存在的沙漠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应用多时相(1959年、1983年、1992年)、多波段、多平台的遥感信息,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编制阿拉干地区不同年代沙漠化类型图,并在ARC/INFO软件支持下,对图件进行编辑处理,制作沙漠化动态图;通过GIS数据库提供的资源环境定量数据,应用系统论、信息论及控制论的观点分析阿拉干地区沙漠化的演化过程,并借助于GM(1,1)模型,预测阿拉干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土地 沙漠化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被引量:45
16
作者 何芳 魏静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6,共3页
城市的优势很明显——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地等资源,有完备的公共设施,能承受更多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 1800年,世界人口的 3%在城市, 1950年增加到 29%, 1990年增至 43%,达... 城市的优势很明显——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地等资源,有完备的公共设施,能承受更多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 1800年,世界人口的 3%在城市, 1950年增加到 29%, 1990年增至 43%,达 24亿人。   近 50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更为迅猛。 1949年,我国只有 136座城市。 1995年年底,我国城市发展到 640座。 1999年,我国城市发展到 668个,城市人口达 4亿。城市化水平由 1978年的 17 9%上升到 1999年的 30 9%。   在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同时,我们还须关注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的现象。我国城市市区面积远大于建成区面积,城市土地远未达到集约水平。   本期杂志刊登的《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用地规模不能盲目扩大》两篇稿子, 有助于我们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 集约利用 区域结构
下载PDF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困境与乡村干部行为——对乡村干部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67
17
作者 钱忠好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3,共4页
本文重点分析了乡村干部行为对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影响。研究表明 ,乡村干部在与农户打交道时 ,乡村干部往往处于强势地位 ,这使乡村干部的偏好和行为对农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极大的影响。乡村干部偏好于经常性行政调整承包地的行为... 本文重点分析了乡村干部行为对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影响。研究表明 ,乡村干部在与农户打交道时 ,乡村干部往往处于强势地位 ,这使乡村干部的偏好和行为对农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极大的影响。乡村干部偏好于经常性行政调整承包地的行为是其追求自身利益的必然结果 ,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地流转市场机制的发育。因此 ,要加速我国农地市场化的进程 ,就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乡村干部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 承包经营权 市场流转 乡村干部 行为分析
原文传递
土地荒漠化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0
18
作者 朱震达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本文从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及对这一问题的进展、荒漠化问题研究的趋势和中国的荒漠化问题等三个方面全面观察了世界及我国对荒漠化这一问题的识认过程,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土地 荒漠化 中国 世界
下载PDF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1
19
作者 倪绍祥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2-937,共6页
近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很大发展。其主要趋向是,重视从动态过程角度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分类;强调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区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后者则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大... 近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很大发展。其主要趋向是,重视从动态过程角度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分类;强调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区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后者则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大的重视;强调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模型必须有相应理论的支持,而且所建模型应能动态地模拟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竞争;此外,强调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分类、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及影响分析中,要重视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下载PDF
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7
20
作者 蔡运龙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本文论述了土地结构(包括要素组成结构、演替结构、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并以贵州省的调查研究为例,说明了各种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其在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自然区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等方... 本文论述了土地结构(包括要素组成结构、演替结构、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并以贵州省的调查研究为例,说明了各种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其在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自然区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结构 土地要素 空间组合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