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患者内窥镜下高频电灼及圈套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露青 邵萍 沈丽娜 《浙江预防医学》 2008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高频电灼 肺癌患者 圈套 护理 内窥镜 经纤维支气管镜 晚期患者 良性肿瘤
下载PDF
慢性扁桃体炎的2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张辉红 张鑫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10期4294-4295,共2页
目的探讨扁桃体圈套术在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12月在该科137例慢性扁桃体炎(含扁桃体肥大)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扁桃体圈套术69例,扁桃体挤切术68例。并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不适的天数,随访3个月。结... 目的探讨扁桃体圈套术在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12月在该科137例慢性扁桃体炎(含扁桃体肥大)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扁桃体圈套术69例,扁桃体挤切术68例。并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不适的天数,随访3个月。结果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的不适的天数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于扁桃体挤切术,扁桃体圈套术操作简单,并在手术的出血量,术后不适天数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炎 圈套 挤切
下载PDF
鼻息肉圈套术加CO2激光的治疗探讨
3
作者 柯文雄 《激光医学》 2000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鼻息肉 圈套 CO2激光 治疗
下载PDF
模型教学法在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术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钱堃 黄海东 +4 位作者 王琴 陈长明 宁允叶 白冲 李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一种支气管镜诊疗模型的综合教学法在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术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名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镜中心受训的学员作为培训对象,由2名长海医院呼吸内镜专家指导,通过理论知识... 目的探讨基于一种支气管镜诊疗模型的综合教学法在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术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名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镜中心受训的学员作为培训对象,由2名长海医院呼吸内镜专家指导,通过理论知识辅导和模型训练的综合教学法开展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操作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学员在高频电圈套操作的准确性、流畅度、操作耗时、病灶切除率等方面的差异,并针对培训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名学员均顺利完成操作培训。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学员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切除目标病灶的操作准确性评分由5.73±1.37提高到8.5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流畅度评分由5.20±1.61提高到8.2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总耗时由(214.9±112.6)s缩短到(88.1±1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性病灶切除率由(60.0±16.3)%提高到(76.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学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模型教学法在操作可重复性、仿真度、安全性,以及增加操作稳定性、提高培训效率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结论采用基于支气管镜诊疗模型的综合教学法开展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术的培训,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教育模型 培训 高频电圈套
下载PDF
冷圈套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亮 彭琼 邱谦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1期181-183,188,共4页
目的探究冷圈套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211例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究冷圈套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211例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01)。观察组息肉回收样本238粒,对照组息肉回收样本221粒。观察组接受冷圈套切除术(CSP)治疗,对照组接受热圈套术(HSP)治疗。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手术指标值、术后病理分型及黏膜下小动脉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息肉切除处肠壁黏膜下小动脉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镜操作时间、息肉切除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2组息肉病理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切除率,降低周围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结直肠息肉 圈套切除 圈套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的冷圈套术治疗
6
作者 李洪翠 李肖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7期28-30,F0003,共4页
目的评价冷圈套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2月期间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行肠镜下冷圈套术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36例(息肉总数85枚,息肉直径3~8 mm),观察其结直肠息肉的完整切除率、术中出血率、手术时间、... 目的评价冷圈套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2月期间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行肠镜下冷圈套术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36例(息肉总数85枚,息肉直径3~8 mm),观察其结直肠息肉的完整切除率、术中出血率、手术时间、延迟性出血率、肠穿孔率。结果所有患者结直肠息肉均完整切除,切除率100%,术中发生出血1例,手术时间60~210 s(平均112 s),无延迟性出血患者,无1例发生肠穿孔。结论冷圈套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圈套 时间 后穿孔 出血
下载PDF
超声刀与传统手术切除扁桃体临床效果比较
7
作者 马馨睿 丁小军 邓建华 《交通医学》 2018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和传统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传统手术组各79例,超声刀组使用超声刀进行扁桃体切除,传统手术组采用剥离圈套术切除扁桃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 目的:比较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和传统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传统手术组各79例,超声刀组使用超声刀进行扁桃体切除,传统手术组采用剥离圈套术切除扁桃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手术时间超声刀组(21.99±7.30)min,传统手术组(39.90±11.19)min,前者手术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超声刀组(3.97±3.36)m L,明显少于传统组(23.90±13.84)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继发性出血超声刀组4例,传统组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6天超声刀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耗时短、术后疼痛缓解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剥离圈套 扁桃体切除
下载PDF
肠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朴香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5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肠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结肠巨大息肉患者32例,16例患者采用肠镜下黏膜切除术,10例患者采用肠镜下基底注射加钛夹加电圈套术,6例患者用肠镜下高频电圈套术。结果所... 目的:探讨肠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结肠巨大息肉患者32例,16例患者采用肠镜下黏膜切除术,10例患者采用肠镜下基底注射加钛夹加电圈套术,6例患者用肠镜下高频电圈套术。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内镜黏膜切除术后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出血,无出现穿孔;基底注射加钛夹加电圈套术后后有2例患者出现出血,高频电圈套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出血,都对症处理成功。结论肠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方法简单、经济,能减少对于患者的创伤,并发症少,对于降低癌变和防治早期结肠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 结肠巨大息肉 黏膜切除 高频电圈套
下载PDF
内镜下曲张静脉圈套术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
9
作者 张竞 张小春 +2 位作者 汪梦 袁丽华 王洪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4期62-63,共2页
目的比较单纯内镜下套扎曲张食道静脉、单纯口服普萘洛尔及内镜下曲张静脉圈套术联合口服普萘洛尔预防再出血的疗效差别。方法将299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分别应用内镜下套扎曲张食道静脉、单纯口服普萘... 目的比较单纯内镜下套扎曲张食道静脉、单纯口服普萘洛尔及内镜下曲张静脉圈套术联合口服普萘洛尔预防再出血的疗效差别。方法将299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分别应用内镜下套扎曲张食道静脉、单纯口服普萘洛尔及内镜下曲张静脉圈套术联合口服普萘洛尔处理食道曲张静脉。结果内镜下食道曲张静脉套扎后服用普萘洛尔组,与单纯内镜下套扎曲张食道静脉组近期出血率、远期出血率及复发率均有显著差别(P<0.05)。内镜下食道曲张静脉套扎后服用普萘洛尔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远期出血率、复发率有显著差别(P<0.05),近期出血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食道曲张静脉套扎后服用普萘洛尔组,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再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内镜下套扎曲张食道静脉组及单纯口服普萘洛尔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张静脉圈套 普萘洛尔 食管静脉曲张 预防再出血
下载PDF
36例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学军 张振书 崔生达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7-437,共1页
关键词 黑斑息肉综合征 高频电凝切除 圈套 PEUTZ-JEGHERS综合征
原文传递
圈套术处理支架脱落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永生 马大实 王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8期603-603,共1页
  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脱落是一种较危险的并发症,一般多采用微型线圈摘取器或球囊拖取等方法取出,但成功率低,且收取脱落支架时可能会引起心肌缺血或周围动脉栓塞.现将一例冠脉内支架术中支架脱落,采用圈套器成功取出的经验报道如下...   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脱落是一种较危险的并发症,一般多采用微型线圈摘取器或球囊拖取等方法取出,但成功率低,且收取脱落支架时可能会引起心肌缺血或周围动脉栓塞.现将一例冠脉内支架术中支架脱落,采用圈套器成功取出的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 脱落 圈套
下载PDF
黏膜下注射电切广基息肉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浩文 杜植三 夏雪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7年第1期8-8,共1页
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已作为大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用电凝切除术容易引起肠壁穿孔。笔者自2000年3月开始采用局部黏膜下注射加高频圈套术治疗大肠息肉,共成功切除大肠广基息肉16枚,认为安全性高,并发症... 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已作为大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用电凝切除术容易引起肠壁穿孔。笔者自2000年3月开始采用局部黏膜下注射加高频圈套术治疗大肠息肉,共成功切除大肠广基息肉16枚,认为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广基息肉 黏膜下注射 临床应用 电凝切除 电切 治疗方法 大肠息肉 圈套
下载PDF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效果对比 被引量:52
13
作者 胡阳 欧阳文 +4 位作者 刘贞 王蓓 王慈 刘博 胡金霞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结肠微小息肉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频电凝电切组和冷圈套切组,每组47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高频电凝电切组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切除息... 目的对比观察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结肠微小息肉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频电凝电切组和冷圈套切组,每组47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高频电凝电切组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切除息肉;冷圈套切组通过活检孔道将冷圈套器送入并套取息肉,套取完全后逐渐收紧勒除息肉。对比两组息肉切除数量、切除时间、完整切除率和标本回收率;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1、2、3年统计息肉复发、新生息肉数量,计算累积发病率。结果冷圈套切组完整切除率高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切除时间短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两组人均切除息肉数、标本回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圈套切组术后3年累积复发率低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结论与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相比,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操作更方便,切除完整率更高,术后累积复发率较低,且未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微小息肉 结肠镜 高频电凝电切 圈套
下载PDF
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对胃肠道较大息肉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顾俊骏 李兴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1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对胃肠道较大息肉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对胃肠道较大息肉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试验组实施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两次手术成功率、失败率分别为80.0%、10.0%、10.0%,对照组的总成功率有90.0%(45/50),试验组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两次手术成功率、失败率分别为90.0%、8.0%、2.0%,试验组的总成功率有98.0%(49/50),试验组的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有14.0%,试验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有6.0%,试验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其一次性切除率较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镜 高频电圈套电切 胃肠道较大息肉
下载PDF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刘培任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在结肠微小息肉治疗中应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和冷圈套切术,对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结肠微小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 目的探讨在结肠微小息肉治疗中应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和冷圈套切术,对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结肠微小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观察组采用冷圈套切术,比对近期疗效、临床指标以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息肉切除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率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下冷圈套切术,因其短时间内完成息肉切除、高完整切除率、不增加并发症风险以及低术后复发率的特性,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该技术具有极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微小息肉 圈套 高频电凝电切 近远期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结肠镜冷圈套切术与高频电凝电切术用于结肠微小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16
作者 祁巧燕 蔺国强 +2 位作者 代湘云 郭珈伶 王祥 《大医生》 2024年第15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结肠镜冷圈套切术与高频电凝电切术用于结肠微小息肉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西固医院收治的300例结肠微小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50例,... 目的分析结肠镜冷圈套切术与高频电凝电切术用于结肠微小息肉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西固医院收治的300例结肠微小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50例,行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和观察组(150例,行结肠镜冷圈套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息肉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息肉一次性完整切除率、黏膜下层小动脉无损伤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比较,结肠镜冷圈套切术切除结肠微小息肉的时间更短,息肉一次性完整切除率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术后复发风险更低,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圈套 高频电凝电切 结肠微小息肉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结肠镜辅助冷圈套切术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许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结肠镜辅助冷圈套切术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兴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结肠镜辅助高频电凝... 目的:分析对比结肠镜辅助冷圈套切术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兴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结肠镜辅助高频电凝电切术,观察组行结肠镜辅助冷圈套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应激反应、疼痛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息肉切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E、Cor、E、PGE_(2)、S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辅助冷圈套切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患者效果更为显著,能够缩短息肉切除时间,提升息肉切除完整率,引起的应激反应、疼痛更轻,且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结肠镜 圈套 高频电凝电切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肌层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卫杰 吴小珑 +1 位作者 孙旭锐 袁楚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2期6-7,10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肌层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内镜下微创治疗食管黏膜肌层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食管黏膜肌层肿瘤患者均行超声内镜检查。对肿瘤直径>1.0cm的行内镜下黏膜剥脱术,对肿瘤直径≤1.0cm的行内镜下高频...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肌层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内镜下微创治疗食管黏膜肌层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食管黏膜肌层肿瘤患者均行超声内镜检查。对肿瘤直径>1.0cm的行内镜下黏膜剥脱术,对肿瘤直径≤1.0cm的行内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行内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23例;行内镜下黏膜剥脱术17例,其中术后1例患者创面渗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病理检查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食管平滑肌瘤34例,食管间质瘤3例,食管淋巴管瘤2例,食管囊肿1例。超声内镜显示食管平滑肌瘤35例(其中1例食管囊肿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食管间质瘤3例,食管淋巴管瘤2例,超声内镜诊断率为97.50%(39/40)。在食管平滑肌瘤、食管间质瘤、食管淋巴管瘤、食管囊肿中超声内镜诊断率与病理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肌层肿瘤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超声内镜辅助下微创手术切除食管黏膜肌层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肌层肿瘤 超声内镜 内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 内镜下黏膜剥脱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下切除术治疗不同类型胃间质瘤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响银 侯开顺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2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治疗不同类型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GSTs病人87例,采用内镜圈套切术(EBL)、黏膜下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经黏膜下隧...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治疗不同类型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GSTs病人87例,采用内镜圈套切术(EBL)、黏膜下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对不同类型的GSTs进行治疗。统计肿瘤位置、病理特征、手术类型、术后并发症、肿瘤风险等级、治疗成功率。术后随访6~12个月,每3个月随访1次,统计复发率。结果本组病人男女比例1.9:1,平均年龄(52.40±5.86)岁。均为单发肿瘤,最大径≤2cm 51例(其中≤1cm24例),2~5cm 36例。发生于胃底26例,胃体41例,胃角及胃窦部20例。起源于黏膜肌层11例,固有肌层73例,浆膜层3例。行EBL 20例,ESE 29例,EFTR 19例,STER 19例。术中一次性切除成功率94.25%。NIH危险度分级:极低危10例、低危24例、中危41例、高危12例,术中出血2例;术后出血1例;非主动性穿孔7例,其中ESE4例,EBL2例;腹痛4例,均发生于EFTR;发热5例,其中EFTR3例,ESE2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全组病人无中转外科手术者。术后随访期间复发3例,复发率3.45%。结论消化内镜下治疗GSTs能够保证肿瘤切除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可控;对于小GSTs推荐ESE,但应做好非主动性穿孔可能,直径2~5cm者可采用EFTR或STER,但位于胃底、近贲门处病例建议行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消化内镜 内镜圈套 黏膜下挖除 内镜下全层切除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
下载PDF
胃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治疗大直径胃肠息肉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云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究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接受常规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手术治疗的130例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 目的 探究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接受常规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手术治疗的130例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予以观察组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一次性治愈率及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81.54%(53/65),观察组一次性治愈率93.85%(61/6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迟发出血,2例腹胀,1例穿孔,并发症总发生率7.69%;观察组1例迟发出血,3例腹胀,2例穿孔,并发症总发生率9.2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应用于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中,相比常规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效果更好,明显提升一次性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 胃肠道较大息肉 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