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严圆融思想与佛教中国化
1
作者 隆醒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3,共2页
浩如烟海的佛法经典中,《大方广佛华严经》以其圆融思想阐释了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知,被誉为“经中之王”。《华严经》传至中国之后,中国佛教的祖师们深挖其意,开创了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华严宗。《华严经》的不同版本经过翻译之后,... 浩如烟海的佛法经典中,《大方广佛华严经》以其圆融思想阐释了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知,被誉为“经中之王”。《华严经》传至中国之后,中国佛教的祖师们深挖其意,开创了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华严宗。《华严经》的不同版本经过翻译之后,形成了中国化的义理体系,也就是后来所见到的华严圆融义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佛教中国化 佛教宗派 《大方广佛华严经》 圆融思想 华严 佛法
原文传递
华严“圆融”思想与盛唐佛教气象 被引量:2
2
作者 府建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86,共5页
《华严经》的形成经历了由"单行经"至"集成本"的过程,公元4世纪流传在西域,可能在于阗编纂成集。《华严经》的"圆融"思想主要表现为:以"莲华藏庄严世界海"构造"圆融"的宇宙观和本体... 《华严经》的形成经历了由"单行经"至"集成本"的过程,公元4世纪流传在西域,可能在于阗编纂成集。《华严经》的"圆融"思想主要表现为:以"莲华藏庄严世界海"构造"圆融"的宇宙观和本体论;以独特的数字"十"表达"圆融"教义;以"法界"为"圆融"的思想核心。华严宗"圆融"理论构建,以法藏的"六相圆融说"和澄观的"四法界"说为基础,以判教为方法。华严"圆融"学说流行与唐代开放的文化态势、朝廷的着力提倡、寺院经济的坚实后盾等内外动因密切相关,并由此可见唐代佛教的主要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华严宗 圆融思想 唐代佛教气象
下载PDF
韩国神话中体现出的审美意识
3
作者 杨硕 《中国美学》 2021年第2期285-300,共16页
对古人来说,神话是构成整体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构成艺术的基础。一般来说,在某个民族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日后将以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精神文化展开的各种要素都包含在未被分化的统一的整体中。以檀君神话为首的韩国民族的建国神... 对古人来说,神话是构成整体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构成艺术的基础。一般来说,在某个民族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日后将以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精神文化展开的各种要素都包含在未被分化的统一的整体中。以檀君神话为首的韩国民族的建国神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为能够拯救传统思想原型的珍贵资料。其中包含了古代祖先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本文在考察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韩国人的审美意识时,将细究神市明亮的早晨所具有的美的情感、光的比喻和颜色的象征、圆融思想和卵形之美、作为德的象征的美等。通过这些,将考察在明亮的晨光下感受到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光的存在论意义、白色和紫色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谐和圆融的原理、令人惊讶的卵形形态的意义、作为德的象征的美的意义等。以明亮清澈的生命性为基础,喜好自然亲和式的有机形式的和谐的圆融思想深深扎根在韩国古代神话的世界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神话 韩国之美 自然亲和 圆融思想 感性思维
原文传递
《永嘉证道歌》中禅化的华严思想探析
4
作者 许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
《永嘉证道歌》作为华严学禅化初期的重要代表作,显著地体现出华严宗之"四法界"说。其中"本""末"观念也与华严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末"的关系在华严学里也即"理""... 《永嘉证道歌》作为华严学禅化初期的重要代表作,显著地体现出华严宗之"四法界"说。其中"本""末"观念也与华严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末"的关系在华严学里也即"理""事"的关系。透过"本""末"相接、以本接末,把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关系联系起来,也把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联系起来。该书中禅化华严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最显著的是其对朱熹的思想尤其是其"理一分殊"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证道歌 华严 圆融思想 朱熹
下载PDF
华严法界圆融思想在当代文明建设中的意义
5
作者 杨曾文 《法音》 2019年第2期26-28,共3页
当代世界处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之下,连年存在的局部地区战乱、严重危及普通民众的恐怖袭击、粮食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疾病流行等等,促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处在命运密切相关的国际环境;认... 当代世界处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之下,连年存在的局部地区战乱、严重危及普通民众的恐怖袭击、粮食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疾病流行等等,促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处在命运密切相关的国际环境;认识到各国人民只有协商、友好合作,才有可能应对面临的共同挑战;只有各国相互尊重、和平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融思想 华严宗
原文传递
莲池贤净圆融思想研究——以《阿弥陀经疏钞》为例
6
作者 林啸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58-64,共7页
在明末佛教诸宗交融与整合的背景下,云栖祩宏以极具圆融思想的《华严经》及华严宗思想诠解、发显净土之义,开贤净圆融之先河。他通过对《入法界品》性质的厘定、对华严圆顿教的发挥、对理事概念的新解、对一即一切的演绎等分别对净土宗... 在明末佛教诸宗交融与整合的背景下,云栖祩宏以极具圆融思想的《华严经》及华严宗思想诠解、发显净土之义,开贤净圆融之先河。他通过对《入法界品》性质的厘定、对华严圆顿教的发挥、对理事概念的新解、对一即一切的演绎等分别对净土宗的历史渊源、持名念佛、圆通内涵、心佛不二等理论进行了具体的疏通和解释,不仅为贤净会通塑造了成功的范例,而且构建了思辨高深的理论与务实践行的修法统一起来的致思模式,对明清以来探索中国佛教现代转型与复兴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祩宏 华严 净土 圆融思想 《阿弥陀经疏钞》
下载PDF
华严宗圆融思想的现代意义
7
作者 吴言生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45,共2页
《华严经》第五十一卷记载说,古印度的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在菩提树下打坐了七天七夜,思考人生的哲理,在第七天清晨,看到了东方的启明星,大彻大悟,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意思是说,所有... 《华严经》第五十一卷记载说,古印度的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在菩提树下打坐了七天七夜,思考人生的哲理,在第七天清晨,看到了东方的启明星,大彻大悟,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意思是说,所有的生命,都有觉悟者的智慧德行相状,都原本纯净无染。但是由于有了妄想颠倒执着,而迷失在红尘,不能回到初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悉达多 华严宗 无染 七天七夜 菩提树下 圆融思想 德行
原文传递
赵朴初逝世二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安徽太湖举行
8
作者 《法音》 2020年第11期75-76,共2页
本刊讯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赵朴初逝世二十周年座谈会、赵朴初诗词名家书法展、赵朴初书法学术研讨会等系列纪念活动在赵朴初先生故里安徽太湖隆重举行。为进一步学习和继承朴老爱国爱党、崇尚和平的精神境界,学习和继承朴老弘扬... 本刊讯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赵朴初逝世二十周年座谈会、赵朴初诗词名家书法展、赵朴初书法学术研讨会等系列纪念活动在赵朴初先生故里安徽太湖隆重举行。为进一步学习和继承朴老爱国爱党、崇尚和平的精神境界,学习和继承朴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的圆融思想,学习和继承朴老内外兼修、上善若水的崇高风范,赵朴初逝世二十周年系列活动由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主办,得到西泠印社、民进安徽省委、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朴初 书法家协会 上善若水 西泠印社 圆融思想 内外兼修 纪念活动 弘扬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知识社会史视域下的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撰著”学术研讨会综述
9
作者 范文丽 《佛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324-327,共4页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斯里兰卡发起编纂英文版的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受斯里兰卡总理之托,委托中国佛协组织人力编写、翻译。中国佛教协会接受任务,成立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约请了一部分专职编撰人员,撰写佛教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斯里兰卡发起编纂英文版的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受斯里兰卡总理之托,委托中国佛协组织人力编写、翻译。中国佛教协会接受任务,成立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约请了一部分专职编撰人员,撰写佛教百科全书条目,汉文条目共写成400多篇,约200多万字。1980年代初,中文版出版成为四卷本的《中国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近代佛教 法相唯识宗 末法时代 百科全书 圆融思想 华严学 佛教协会 《宗镜录》 社会史
下载PDF
试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团结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7-141,共5页
李通玄的三圣圆融一般是指文殊、普贤、佛三位一体,相互融通,不可分割;从整个《新华严经论》看来,三圣圆融是一种表法,其所表示的佛法具有灵活性,即不只是用来说明三圣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圆融的思想所表示的种种佛法都是心的体现... 李通玄的三圣圆融一般是指文殊、普贤、佛三位一体,相互融通,不可分割;从整个《新华严经论》看来,三圣圆融是一种表法,其所表示的佛法具有灵活性,即不只是用来说明三圣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圆融的思想所表示的种种佛法都是心的体现,即法不自生,因心而起,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所以本文认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的实质是心的圆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通玄 三圣圆融思想 佛教文化 心性论
原文传递
禅密圆融思想下的西夏图像遗存——瓜州榆林窟第27窟初探
11
作者 司晶晶 刘子明 《西夏学》 2022年第2期290-307,共18页
瓜州榆林窟第27窟是西夏晚期新建的功德窟。以正壁的高僧像为主尊,同时东、西壁北侧的四臂观音和窟门上的六字真言在空间上共同构成了流行于这一时期三尊一组的“六字观音”图像组合,在构图上形成了双主尊的样式。通过高僧图像的特征分... 瓜州榆林窟第27窟是西夏晚期新建的功德窟。以正壁的高僧像为主尊,同时东、西壁北侧的四臂观音和窟门上的六字真言在空间上共同构成了流行于这一时期三尊一组的“六字观音”图像组合,在构图上形成了双主尊的样式。通过高僧图像的特征分析和《大乘要道密集》第四册“无生上师出现感应功德颂”文本的对照,窟内高僧应为大乘玄密帝师。从思想看,高僧信仰归于观音信仰,大乘玄密帝师被观音加持,除障消灾,其作为现世僧人更容易引起僧俗共鸣,同时又不失帝师在西夏佛教中的极高地位。窟内绘布袋和尚和寒山拾得图像是西夏禅宗信仰影响下出现的,赋予度化、接引的功能。洞窟中禅密图像主要表达对现世的庇佑及往生西方佛教世界,以满足信仰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窟第27窟 西夏 帝师 禅密圆融思想
下载PDF
国医大师金世元医药圆融学术思想探析
12
作者 季思维 鞠海 李京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24期150-152,共3页
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从事中医药工作81年,其独特的学习工作经历,使其具有医药双学科的知识背景。通过不断实践,逐渐在中药传统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等领域形成了医药圆融的学术思想。通过对金老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 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从事中医药工作81年,其独特的学习工作经历,使其具有医药双学科的知识背景。通过不断实践,逐渐在中药传统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等领域形成了医药圆融的学术思想。通过对金老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初步总结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内涵,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世元 医药圆融: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