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3篇文章
< 1 2 2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 被引量:36
1
作者 胡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5-108,共14页
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胡明中华民族有三千年光华灿烂的文学,诗、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鼓词弹词、俗曲、歌谣、批评、理论……源远流长,蔚为大国。然而所有这些文学的文本典籍中,女性的作品究竟占了多少?女性的... 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胡明中华民族有三千年光华灿烂的文学,诗、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鼓词弹词、俗曲、歌谣、批评、理论……源远流长,蔚为大国。然而所有这些文学的文本典籍中,女性的作品究竟占了多少?女性的作家究竟有多少?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中国古代 李清照 文学作品 国风 中国文学史 《列女传》 女子 妇女解放 《子夜歌》
原文传递
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夏传才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62-72,78,共12页
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夏传才诗经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学者所处时代不同,哲学、政治和学术观点有所差异,对若干课题的研究互有歧见,形成长期聚讼纷纭的公案。经过千百年的争论,有些公案已经解决(如诗全部入乐问题);有些... 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夏传才诗经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学者所处时代不同,哲学、政治和学术观点有所差异,对若干课题的研究互有歧见,形成长期聚讼纷纭的公案。经过千百年的争论,有些公案已经解决(如诗全部入乐问题);有些公案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已经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学 孔子 《毛诗序》 国风 作者 民歌 《商颂》 创作年代
下载PDF
《孔子诗论》与孔子文学目的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19
3
作者 方铭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6,共4页
2001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内容包括《孔子诗论》、《缁衣》、《性情论》,其中由29支竹简构成的《孔子诗论》,对于孔子及《诗经》研究乃至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国艺术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2001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内容包括《孔子诗论》、《缁衣》、《性情论》,其中由29支竹简构成的《孔子诗论》,对于孔子及《诗经》研究乃至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国艺术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本刊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联合于2002年1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从事古文字、文物考古、古文献、先秦文学史、先秦历史、先秦艺术史、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学者,共同就《孔子诗论》的整理与内容,及其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刊本着百家争鸣、繁荣学术的精神,从与会专家的论文中选录部分作为一组笔谈发表,以期促进对这批新出版竹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邦风 《孔子诗论》 国风 诗序 佚诗 中国文学史 诗篇 竹简 大夏 战国
下载PDF
游走于边界之间:青少年国风文化的多元建构 被引量:19
4
作者 季芳芳 孙萍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01,113,共7页
近些年在青少年群体中兴起国风文化。本文基于爱奇艺平台推出的《国风美少年》,试图从文化生产和微观视角出发讨论国风文化的圈层机制问题,把国风文化视作是一种“边界对象”(boundary objects),认为在青少年圈层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国风... 近些年在青少年群体中兴起国风文化。本文基于爱奇艺平台推出的《国风美少年》,试图从文化生产和微观视角出发讨论国风文化的圈层机制问题,把国风文化视作是一种“边界对象”(boundary objects),认为在青少年圈层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国风文化被社会多元力量裹挟着因而变成边界对象,承载并体现着多元社会群体间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认知需求。正是这些多样、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认知框架,共同组建了作为边界对象的国风文化的丰富内里和多样性、层次性。在这样一个动态协商的过程中,国风文化成为不同社会群体认知自我、认知圈层的重要工具,也成为政治、商业和文化相互妥协、相互协商的重要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 古风 边界对象 平台 新媒体
下载PDF
从歌谣的体制看“《风》诗”的艺术特点——兼论对《毛诗》序传解诗系统的正确认识 被引量:14
5
作者 钱志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70,共11页
歌谣的“缘事而发”是朴素的主观抒情,缺少再现事件的功能;风诗与歌谣因为只有单纯的情感抒发或单一的行动、情节、场景的描写,缺乏完整叙述的功能,其主题与本事常常无法从文本中获得,须得借助文本之外的因素来解读,于是出现“诗无达诂... 歌谣的“缘事而发”是朴素的主观抒情,缺少再现事件的功能;风诗与歌谣因为只有单纯的情感抒发或单一的行动、情节、场景的描写,缺乏完整叙述的功能,其主题与本事常常无法从文本中获得,须得借助文本之外的因素来解读,于是出现“诗无达诂”的接受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应该看到历史上的各种解诗系统,都带有主观阐释的性质。而作为最早的解诗系统的《毛诗》序传,因为最接近《风诗》产生的时代,保存的原始本事也应该是最多的;鉴于歌谣往往不能再现本事的情况,不应仅因《毛传》解诗从文本中得不到佐证就简单地否定它,应该对《毛诗》序传的学术价值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 歌谣体制 诗无达诂 《毛诗》
原文传递
“桑林”意象的源起及其在《诗经》中的反映 被引量:12
6
作者 江林昌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92,167,共12页
"桑林"意象,以黄河流域历代先民的农耕生产和氏族兴旺为背景,产生于先民们对太阳云雨生殖力与桑林桑蚕生殖力的观察认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主题。在原始巫术互渗观念的支配下,先民们相信,祭祀桑林有利于促进人类自身的生... "桑林"意象,以黄河流域历代先民的农耕生产和氏族兴旺为背景,产生于先民们对太阳云雨生殖力与桑林桑蚕生殖力的观察认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主题。在原始巫术互渗观念的支配下,先民们相信,祭祀桑林有利于促进人类自身的生殖力和农业生产,从而确保氏族兴旺与农业丰收。于是"桑林"便有了宗庙社稷、生殖情爱、祭祀乐舞等等层面的文化内涵。这些不同层面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正有具体反映,需要专门分析考证;并对《楚辞》之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林 生殖 国风 社稷 《诗经》
下载PDF
国风插画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庞娟 陶丽琳 《绿色包装》 2022年第10期141-146,共6页
在经济发展和政策鼓励下,作为消费者和文化资讯交互的重要媒介,文化创意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插图在文化创意产品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它的主要功能是以多种形式的视觉传达,使大众对其产品有更深印象,同时更好地展示产品的内... 在经济发展和政策鼓励下,作为消费者和文化资讯交互的重要媒介,文化创意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插图在文化创意产品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它的主要功能是以多种形式的视觉传达,使大众对其产品有更深印象,同时更好地展示产品的内在内容和内涵,体验和感悟艺术魅力。而国风插画是一种当代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人文色彩与历史都能给群众以直观的认知和视觉冲击力。本文对国风插画有关理论进行简单概述,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与研究国风插画在当代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 包装设计 国风 国风插画
下载PDF
湖南王跃文诉河北王跃文等侵犯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被引量: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05年第10期35-40,共6页
【裁判摘要】一、作家通过出售作品的出版发行权,从文化市场中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经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作家属于文化市场中的商品经营者。二、知名作家在自己作品上的署名,具有商品标识作用... 【裁判摘要】一、作家通过出售作品的出版发行权,从文化市场中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经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作家属于文化市场中的商品经营者。二、知名作家在自己作品上的署名,具有商品标识作用。为推销自己的作品,采取借鉴、仿冒、攀附或淡化等手段,利用知名作家署名所具有的商品标识作用来误导消费者,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 文化市场 湖南省长沙市 经营者 侵犯著作权 被告 河北 作品 国风
全文增补中
周代地域文化与《国风》的风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洲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6,共7页
周代地域文化与《国风》的风格王洲明(一)《诗经》的十五国风,为分布在周代十五个地区的160首诗歌。这160首诗歌,应该是经过了后人的一道加工。郭沫若同志就曾说:“音韵的一律就在今天都很难办到,南北东西各有各的方言。音... 周代地域文化与《国风》的风格王洲明(一)《诗经》的十五国风,为分布在周代十五个地区的160首诗歌。这160首诗歌,应该是经过了后人的一道加工。郭沫若同志就曾说:“音韵的一律就在今天都很难办到,南北东西各有各的方言。音韵有时相差甚远。但在《诗经》里却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 地域文化 《齐风》 “二南” 《秦风》 《七月》 《诗》 风格特点 《诗经》 《诗三家义集疏》
下载PDF
清季民初的“政治与文学” 《国风》、《庸言》诗文栏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陆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1-209,共19页
《国风》、《庸言》等政论性期刊的诗文栏目,表征着清季民初政治生态中的文学存在。《国风·文苑》以赵熙等人为主要作者,是清季立宪运动中梁启超一派与中枢言官协力的表现,其时“新政治”与“古文学”尚能默契配合。民国肇造,《庸... 《国风》、《庸言》等政论性期刊的诗文栏目,表征着清季民初政治生态中的文学存在。《国风·文苑》以赵熙等人为主要作者,是清季立宪运动中梁启超一派与中枢言官协力的表现,其时“新政治”与“古文学”尚能默契配合。民国肇造,《庸言》代《国风》而起,其“诗文录”充满“亡国之音”,反映了易代之际士人用舍行藏的多样选择;而诗文栏目与期刊其他部分的关系,则由协调变为抵触,透露出栏目主办者眼光从政治本位到文学本位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 政治生态 古文学 诗文 清季 民初 文学本位 立宪运动
下载PDF
国风游戏批判——从在场性的诞生到整体性的坍塌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剑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21,共8页
国风游戏是近十年才被提出的概念,但国风游戏的历史早已在隐形书写。国风游戏的历史书写包括1990年代的单机游戏、2000年代的MMORPG网游以及2010年代的电竞游戏三个主要讨论面向。国风游戏的"国风"表述从来依附于游戏程序表... 国风游戏是近十年才被提出的概念,但国风游戏的历史早已在隐形书写。国风游戏的历史书写包括1990年代的单机游戏、2000年代的MMORPG网游以及2010年代的电竞游戏三个主要讨论面向。国风游戏的"国风"表述从来依附于游戏程序表面的文化层,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视听调用虚构国家的在场,没有深入作为游戏逻辑内面构层的计算机层探索其应有的内涵。因此,国风游戏并未随其游戏形态的演进取得实质的发展,反而愈发陷入空洞化的表述危机,直至沦为后现代化的国风数据库。对于中国游戏业而言,当务之急是在计算机层构筑国风游戏的"国风"内涵,使之成为可被言说的确实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国风 国风游戏 MMORPG 电竞
下载PDF
简论民歌的曲随词唱与词曲异步 被引量:8
12
作者 崔宪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由本刊编辑部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于 2 0 0 2年 4月 2 0日——— 2 2日在北京联合举办。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 4 0余名专家学者就中国诗歌音乐本质问题、历代诗歌发展与音乐之关系、乐...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由本刊编辑部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于 2 0 0 2年 4月 2 0日——— 2 2日在北京联合举办。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 4 0余名专家学者就中国诗歌音乐本质问题、历代诗歌发展与音乐之关系、乐舞诗的产生与社会活动、诗词曲的内在联系与社会生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在讨论中 ,来自诗歌理论界、音乐理论界的学者打破学科界限 ,各自从诗、乐角度对诗歌与音乐关系问题及中外诗歌与音乐关系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及个案介绍。大家共同认为 ,这种边缘与交叉学科的学术交流极为宝贵 ,值得重视。在文学艺术研究中 ,既包含学科的本质问题又与相关学科关系密切 ;在研究方法上 ,既保持学术传统 ,又有创新精神 ,从诗歌的角度研究音乐 ,从音乐的角度研究诗歌 ,会产生新的学术增长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艺术本质及相关性方面对各艺术门类进行理论思考与研究值得关注。本期特编发此组短文 ,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 古代民歌 七言 四言体 五言 汉魏六朝 歌诗 词曲 艺术样式 旋律
下载PDF
凝视国风风景——论近年新主流电影中的中华地理景观与恋地文化建构 被引量:8
13
作者 陆嘉宁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165,共7页
空间概念意味着“身在此山中”,而风景概念强调保持距离而非置身其中,风景需要单向度的“凝视”。不同于通常的电影空间研究,本文转换角度借鉴风景批评理论,重点分析新主流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以无人空镜、模拟远眺的远景和人物观景段落为... 空间概念意味着“身在此山中”,而风景概念强调保持距离而非置身其中,风景需要单向度的“凝视”。不同于通常的电影空间研究,本文转换角度借鉴风景批评理论,重点分析新主流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以无人空镜、模拟远眺的远景和人物观景段落为主,延续风景画论重自然、重田园的理论传统,探索新主流电影兴起的大背景下,由电影建构的国风风景凝视,如何赋予观众特定观看位置,如何在新的时代呼唤恋地情结和国族凝聚力。这些作品中的中华风景构成了新一代中国观众媒介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有利于“美丽中国”“可爱中国”在海外的软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影像 地理景观 国风 新主流 恋地情结
原文传递
从出土文献谈《诗经·国风》的诠释问题:以《关睢》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柯马丁 马宁(翻译)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08年第1期253-271,共19页
通过研究上博《孔子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以及其他各种早期资料中关于《关雎》的讨论,本文阐明,在战国晚期和秦汉时期对这一文本的理解与《毛传》和西汉《三家诗》中的诠释相当不同。这种早期的诠释将《关雎》与传统上被认作“... 通过研究上博《孔子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以及其他各种早期资料中关于《关雎》的讨论,本文阐明,在战国晚期和秦汉时期对这一文本的理解与《毛传》和西汉《三家诗》中的诠释相当不同。这种早期的诠释将《关雎》与传统上被认作“淫诗”的一些文本——尤其是《郑风·将仲子》和《陈风·月出》——联系起来。此外,本文提议就《国风》整体而言,《毛传》不仅仅是对一部已存在的公认的《诗》的原始文本的诠释,还同时通过其选字、训诂注释和《小序》的整体效果,决定文本的字词与意义。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在摒弃《小序》的同时还继续接受《毛传》的训诂注释;我们也不能依靠《毛诗》和《毛传》来决定在《孔子诗论》一类文本中讨论的《国风》的字词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孔子诗论》 帛书《五行》 国风 《诗经》阐释
下载PDF
“新国风”动漫中英雄主义形象的价值观内核 被引量:9
15
作者 贾玉凤 张伟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2-104,共3页
“新国风”动漫是中国动画作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全新探索,能够更深一步表现出国家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帮助中国动漫作品进行更好的跨文化输出。英雄人物作为“新国风”动漫最具代表性的叙事符号,更能够帮助建构起中华民族特有... “新国风”动漫是中国动画作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全新探索,能够更深一步表现出国家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帮助中国动漫作品进行更好的跨文化输出。英雄人物作为“新国风”动漫最具代表性的叙事符号,更能够帮助建构起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对“新国风”动漫中英雄主义形象的价值观内核展开深入研究,除了能够挖掘动漫作品存在的艺术价值及其社会价值,亦可以通过电影作品所表露的意识形态,促进新国风动漫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 动漫 英雄主义 价值观
下载PDF
评弹:中国最美的声音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栋霖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苏州本是吴文化核心地,风物清嘉,人文灵慧。这方软水温山,悠悠人文不绝千年,流溢着多少风流、潇洒、雅致、温情,养育出多少文化的精灵。吴中地域文化源远流长、丰博深厚,它的文化形态长期地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格,文化与美学形象鲜... 苏州本是吴文化核心地,风物清嘉,人文灵慧。这方软水温山,悠悠人文不绝千年,流溢着多少风流、潇洒、雅致、温情,养育出多少文化的精灵。吴中地域文化源远流长、丰博深厚,它的文化形态长期地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格,文化与美学形象鲜明独特、卓有魅力。由明清时期吴中文人雅士传承创造的苏州美学,艺术风格曾经引领中国风骚数百年。苏州是一座浸润着深厚历史文化艺术的城市。它的每一时段的历史和人文风光都可圈可点、可赞可赏;它的每一条小巷深处都可能走过几位古今名人,谱写着一段段历代传颂的文坛雅韵。除了历代文人雅士吟风弄月、笔墨丹青,留下许多令人称羡的杰作佳篇外,还有园林、昆曲、评弹、苏剧、吴歌,还有丝绸织锦、刺绣缂丝、盆景、年画、苏扇、苏灯、工艺雕刻、乐器、刻书,乃至苏派建筑、苏式(即明式)家具、苏帮美食、“苏意”服饰、江南丝竹、通俗小说等等。苏州的传统文化艺术的门类是全面的,这些艺术且走入寻常百姓家,渗透在苏州人日常生活中,这就是苏州艺术的人文精神。对文化生活品位的追求,对教育与人的文化素养的重视,使苏州人文荟萃,久盛不衰。称苏州是中国最富有诗意的城市,当不为过,以致世人钦羡“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赞叹“三生花草梦苏州”。苏州也曾在20世纪落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 国风 温情 评弹 形象鲜明 文人 艺术风格 美学 声音 传承
原文传递
小草也值得歌颂——芣苢
17
《小星星(阅读100分)(小学1-3年级)》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首短诗。周南是哪里呢?大概是现在的河南、陕西、湖北的交会处。还有一种说法明确指出:周南就是洛阳,所以,这首诗是用洛阳一带的方言唱出来的。想象一下吧,天很蓝,云很白,草很绿,一群年轻... 《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首短诗。周南是哪里呢?大概是现在的河南、陕西、湖北的交会处。还有一种说法明确指出:周南就是洛阳,所以,这首诗是用洛阳一带的方言唱出来的。想象一下吧,天很蓝,云很白,草很绿,一群年轻的女子相约一起采摘茉苣,边采摘边歌唱,是不是很欢乐、很自在、很美好?《国风》中的诗,就是这样原生态的,就是这样欢乐、自在、美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 芣苢 周南 《芣苢》 原生态 诗经·国风 欢乐 采摘
原文传递
从“古风”到“国风”:网络时代女性国族想象的新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桂思涵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古风”是指发生于21世纪初,在特定的全球格局、本土环境、媒介条件等综合作用之下生长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性别化、风格化特征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而“国风”是2016年以后在“古风”的基础上成型的一种大众流行文化。从“古风”到“国风”... “古风”是指发生于21世纪初,在特定的全球格局、本土环境、媒介条件等综合作用之下生长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性别化、风格化特征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而“国风”是2016年以后在“古风”的基础上成型的一种大众流行文化。从“古风”到“国风”的转变过程,是女性自下而上的自我言说、自上而下地被接入到国族叙事中的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观察,可以分析网络时代女性的国族认同是如何生效的,以及性别视角在主体性和意识形态生产研究中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风 国风 女性 身份认同 国族叙事
原文传递
《诗经·国风》女性形象与水文化意象关系之探微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6-80,共5页
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水与女性相融的文学模式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诗经》?作为创立了秋水伊人审美典范的中国诗歌真正意义上的发端之作,《诗经》(主要指十五国风)中水与女性相互依存的现象,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在审美?世界观?艺术表现及... 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水与女性相融的文学模式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诗经》?作为创立了秋水伊人审美典范的中国诗歌真正意义上的发端之作,《诗经》(主要指十五国风)中水与女性相互依存的现象,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在审美?世界观?艺术表现及文化积淀等诸多方面的特征?对这一命题从美学?哲学?文化等多角度进行研究,将使我们挖掘出二者关系下深层的文化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 女性形象 原型意象
下载PDF
《周南·芣苢》艺术解读——兼谈《国风》的艺术特质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冬珍 赵敏俐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1-71,共11页
本文以《周南.芣苢》为例,从“歌”的角度,对《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质及其艺术成就作出分析。文中认为,《诗经.国风》从本质上是用来演唱的“歌”而不是用来在案头阅读的“诗”,它与传统的文人诗有不同的文体特征,并在长久的艺术实践中... 本文以《周南.芣苢》为例,从“歌”的角度,对《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质及其艺术成就作出分析。文中认为,《诗经.国风》从本质上是用来演唱的“歌”而不是用来在案头阅读的“诗”,它与传统的文人诗有不同的文体特征,并在长久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诸如章句的重复,套式、套语的使用,中心词语的锤炼,情景的推进等一系列“歌”的写作(演唱)技巧。从“歌”的角度来研究《诗经.国风》,可以更好地认识其艺术本质,解释其艺术审美的奥秘,探索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国风 芣苢 套式 套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