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南海安全合作——以国际法价值观的变革为视角
被引量:
25
1
作者
江河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8-161,共14页
"南海仲裁案"表明区域外司法能动主义、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之间的博弈都无法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两者的片面适用最终导致了南海地区的安全困境。南海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间枢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
"南海仲裁案"表明区域外司法能动主义、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之间的博弈都无法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两者的片面适用最终导致了南海地区的安全困境。南海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间枢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持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有助于实现南海的普遍安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基本构成及其互动的框架下,"一带一路"的共建使国际法的基本价值由消极的和平迈向以普遍安全为前提的积极和平,为南海地区的安全合作奠定社会基础,有利于中国根据其宏观战略制定南海安全合作的路线图。同时,在国际法和大国政治以及争端解决的法律和外交方法的双重互动中,"一带一路"的溢出效应必将沿着新安全观的内在逻辑推动南海周边国家开展多边区域安全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价值观
南海安全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新安全
观
原文传递
从“和平与发展”到“和谐发展”--国际法价值观的演进与中国立场调适
被引量:
11
2
作者
何志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5-123,160,共9页
对国际法的规范评判、反思与指引有赖于价值设定,而价值的冲突又使我们求助于价值观的确立。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法以"和平与发展"为价值观,带来了国际法的进步,但也存在仅仅看到国家之间的消极共存而阻碍了国家之间的合作、...
对国际法的规范评判、反思与指引有赖于价值设定,而价值的冲突又使我们求助于价值观的确立。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法以"和平与发展"为价值观,带来了国际法的进步,但也存在仅仅看到国家之间的消极共存而阻碍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国家利益的片面界定导致国际对立与大国霸权、强势人类中心主义形成环境恶化等不足。在此种语境下,带有东方文化特征的和谐概念融入到国际法的价值观中,可以带动国际法规范与功能的超越。"和谐发展"是对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扬弃,强调在尊重多元、文明共存的背景下追求共同的繁荣与发展。为达到和谐发展,国际社会需要在观念和制度上进行渐进改良,中国也需要建立尊重多元、直面冲突、倡导人本、崇尚法治的和谐观,在以妥善的方式解决、化解冲突的基础上达致和谐,在经由法治秩序的阶段后建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价值观
和平
发展
和谐
国家立场
原文传递
题名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南海安全合作——以国际法价值观的变革为视角
被引量:
25
1
作者
江河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8-161,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JZD036)
文摘
"南海仲裁案"表明区域外司法能动主义、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之间的博弈都无法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两者的片面适用最终导致了南海地区的安全困境。南海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间枢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持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有助于实现南海的普遍安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基本构成及其互动的框架下,"一带一路"的共建使国际法的基本价值由消极的和平迈向以普遍安全为前提的积极和平,为南海地区的安全合作奠定社会基础,有利于中国根据其宏观战略制定南海安全合作的路线图。同时,在国际法和大国政治以及争端解决的法律和外交方法的双重互动中,"一带一路"的溢出效应必将沿着新安全观的内在逻辑推动南海周边国家开展多边区域安全合作。
关键词
国际法
价值观
南海安全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新安全
观
分类号
D99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和平与发展”到“和谐发展”--国际法价值观的演进与中国立场调适
被引量:
11
2
作者
何志鹏
机构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暨法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5-123,160,共9页
基金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29)
文摘
对国际法的规范评判、反思与指引有赖于价值设定,而价值的冲突又使我们求助于价值观的确立。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法以"和平与发展"为价值观,带来了国际法的进步,但也存在仅仅看到国家之间的消极共存而阻碍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国家利益的片面界定导致国际对立与大国霸权、强势人类中心主义形成环境恶化等不足。在此种语境下,带有东方文化特征的和谐概念融入到国际法的价值观中,可以带动国际法规范与功能的超越。"和谐发展"是对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扬弃,强调在尊重多元、文明共存的背景下追求共同的繁荣与发展。为达到和谐发展,国际社会需要在观念和制度上进行渐进改良,中国也需要建立尊重多元、直面冲突、倡导人本、崇尚法治的和谐观,在以妥善的方式解决、化解冲突的基础上达致和谐,在经由法治秩序的阶段后建构和谐。
关键词
国际法
价值观
和平
发展
和谐
国家立场
Keywords
mega-value in international law
peace
development
harmony
position of states
分类号
D990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南海安全合作——以国际法价值观的变革为视角
江河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5
原文传递
2
从“和平与发展”到“和谐发展”--国际法价值观的演进与中国立场调适
何志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