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国际人权机制分析——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晋继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7,共10页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在当今全球议程中日显重要。当前的国际人权机制在许多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问题。从人权的视角来探求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之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人权路径也反映出了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全球正...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在当今全球议程中日显重要。当前的国际人权机制在许多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问题。从人权的视角来探求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之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人权路径也反映出了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全球正义原则。国际人权规范的内化程度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国际人权机制的主要规范载体,《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CESCR)对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而言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然而,由于国际人权机制的非强制性、健康权的模糊性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人权机制的区别对待等原因,国际人权机制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促进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权机制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健康权
下载PDF
人权:何去何从——从《人权的终结》谈起 被引量:4
2
作者 龚爱林 《湖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人权 人权的终结》 人权谱系 人权哲学 普世人权 主权人权 国际人权机制 民主法制
下载PDF
论国际人权条约中的国家间来文 被引量:3
3
作者 戴瑞君 《国际法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35-53,共19页
国家间来文是国际人权法的一项重要监督机制,广泛规定在联合国和区域人权条约中。综观各项人权条约中的国家间来文程序,它们具有强制性或任择性、法律性或政治性、对应性与非对应性、公益性与自利性等特征。与国际人权法其他监督机制相... 国家间来文是国际人权法的一项重要监督机制,广泛规定在联合国和区域人权条约中。综观各项人权条约中的国家间来文程序,它们具有强制性或任择性、法律性或政治性、对应性与非对应性、公益性与自利性等特征。与国际人权法其他监督机制相比,国家间来文在程序的便利性、适用对象的广泛性、发起程序的规范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鉴于该程序难以克服的政治化倾向,各国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等因素的考量,很少启用这一程序。2018年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迎来了联合国层面的首批国家间来文,该程序的启动主体、适用事由、受理条件等制度要素首次经历了实践检验。其中巴勒斯坦国针对以色列的来文引发的国际人权法对世性与国家同意原则之争,预示着需要更加规范地利用国家间来文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间来文 国际人权机制 条约机构 种族歧视 对世义务
原文传递
“主体间承认”与体系内文化安全——以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117,159,共15页
作者肯定了现有文化安全研究在"国家-国家"层面界定文化安全已经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国家-体系"层面对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个体国家文化安全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国际文化体系的认可,个体国家追求文化安... 作者肯定了现有文化安全研究在"国家-国家"层面界定文化安全已经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国家-体系"层面对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个体国家文化安全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国际文化体系的认可,个体国家追求文化安全行为的根本动力应该是与国际文化体系的"主体间承认",而不是基于国家主体中心理性主义的成本-收益核算。因此,国家在寻求文化安全的过程中会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机制,参与的进程取决于双方实现"主体间承认"的水平,即使成本增加,个体国家也不会放弃参与,原因就在于参与能够带来更高阶段的"主体间承认",同时也就带来更高水平的文化安全。作者以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过程为例,通过分析发现,经过"彼此认可"、"接受约束"、"享有成果"三个发展阶段,中国与国际人权机制之间达到了较高水平的"主体间承认",因此双方的互动并未因成本-收益核算失衡而停滞,而是得到持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承认 文化安全 国家安全 非传统安全 国际人权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阶段性“遵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燕 《人权》 2016年第6期44-56,共13页
在对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研究中,"遵约"行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借鉴中外学者对"遵约"问题研究的一组学术对话,在国际人权机制领域进行了理论印证。研究发现,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四个历史时期中渐次出现... 在对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研究中,"遵约"行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借鉴中外学者对"遵约"问题研究的一组学术对话,在国际人权机制领域进行了理论印证。研究发现,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四个历史时期中渐次出现了"程序性遵约"、"行为遵约"、"制度遵约"、"政治遵约"、"社会遵约"的特征,并且随着中国遵约程度的加深,依次获得了体系的"形式承认"、"分配承认"和"价值承认"。被体系认可的中国把自身的价值观带入体系发展中,自然引发"体系变革",由此形成了"参与实践"—"体系承认"—"体系变革"的完整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阶段性遵约 国际人权机制
原文传递
海外公民权益的国际人权机制保护 被引量:1
6
作者 包运成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17,共5页
随着我国海外公民的增加,我国海外公民权益受损事例也不断增加。自力救济、当地救济、外交领事保护、ICSID机制等常用的救济方式虽对于我国海外公民权益的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们也都存在不足,而联合国人权保护机制以及欧洲人权保... 随着我国海外公民的增加,我国海外公民权益受损事例也不断增加。自力救济、当地救济、外交领事保护、ICSID机制等常用的救济方式虽对于我国海外公民权益的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们也都存在不足,而联合国人权保护机制以及欧洲人权保护机制、美洲人权保护机制和非洲人权保护机制可为我国海外公民权益的保护提供途径。所以,我们应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国际人权机制来维护我国海外公民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公民 权益 国际人权机制
下载PDF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中国家提出建议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马舒腾 《人权研究》 2022年第3期58-82,共25页
在国际人权机制的发展进程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机制是国际人权治理中的重要制度创新。十余年来,三轮普遍定期审议中的国家互动呈现出复杂的面貌。既往研究对普遍定期审议机制中的国家建议多有关注,从中可以就普遍定期审议... 在国际人权机制的发展进程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机制是国际人权治理中的重要制度创新。十余年来,三轮普遍定期审议中的国家互动呈现出复杂的面貌。既往研究对普遍定期审议机制中的国家建议多有关注,从中可以就普遍定期审议中国家提出建议的影响因素提出若干假设。这些假设涵盖建议提出方、国家之间的差异、受审议国自身三个方面的多重因素,可以依据大量人权指标和贸易、政体等数据以定量统计的方式进行验证,进而可以运用一种关键词分类法探究区域因素对国家在机制中提出建议的影响。多重数据分析的结果证实,受审议国的人权状况是成员国在审议中提出建议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区域因素对国家参与行为的影响也得到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权机制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普遍定期审议 国家建议
下载PDF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国际人权机制分析——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为例
8
作者 晋继勇 《江南(诗)》 2010年第5期14-23,共10页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在当今全球议程中日显重要。当前的国际人权机制在许多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问题。从人权的视角来探求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之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人权路径也反映出了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全球正...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在当今全球议程中日显重要。当前的国际人权机制在许多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问题。从人权的视角来探求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之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人权路径也反映出了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全球正义原则。国际人权规范的内化程度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国际人权机制的主要规范载体,《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CESCR)对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而言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然而,由于国际人权机制的非强制性、健康权的模糊性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人权机制的区别对待等原因,国际人权机制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促进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权机制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健康权
原文传递
韩国对国际人权机制的参与--基于利益与身份追求的考察
9
作者 李丽 沈丁立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二战后,联合国在人权领域主导并构建了一系列公约、条约和人权机构,形成当代国际人权机制。韩国对人权机制的参与渐趋积极,表现为批准、加入和落实核心人权公约;在联合国人权机构中表现活跃,尤其是参与人权理事会;倡导和传播新的规范,... 二战后,联合国在人权领域主导并构建了一系列公约、条约和人权机构,形成当代国际人权机制。韩国对人权机制的参与渐趋积极,表现为批准、加入和落实核心人权公约;在联合国人权机构中表现活跃,尤其是参与人权理事会;倡导和传播新的规范,例如保护的责任。韩国的行为可从利益与身份追求两个维度解析。利益驱动力来自国家、朝鲜半岛和国际体系三个层次;身份追求表现为韩国欲通过"中等强国外交"寻求国际社会"正常国家"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国际人权机制 国家利益 身份追求
下载PDF
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话语实践与文化安全
10
作者 李晓燕 全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7-23,68,共8页
在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过程中,寻求文化安全是重要的动力来源之一,特别是在参与社会文化领域国际机制的互动中,中国的文化安全诉求表现尤为明显。文化安全诉求主要通过话语实践、遵约实践和创新实践来表达,其中话语实践是最根本的表达方... 在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过程中,寻求文化安全是重要的动力来源之一,特别是在参与社会文化领域国际机制的互动中,中国的文化安全诉求表现尤为明显。文化安全诉求主要通过话语实践、遵约实践和创新实践来表达,其中话语实践是最根本的表达方式。以新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互动为例,话语实践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从活跃到稳定的发展变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参与国际机制寻求文化安全的目标实现过程。话语实践的变化与文化安全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对参与国际体系实践的关注不仅拓展了文化安全研究的视角,也有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系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 话语实践 国家安全 总体安全观 国际人权机制
原文传递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构成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黎尔平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30,共6页
由联合国各人权机构、区域性人权组织和非政府人权组织构成的国际人权保护机制具有一定的实施效力,该机制的运行是在影响和冲击国家人权政策与国家主权不受干预这对矛盾中进行的。改善全球人权保护机制并提高其效力在于促进实施机构与... 由联合国各人权机构、区域性人权组织和非政府人权组织构成的国际人权保护机制具有一定的实施效力,该机制的运行是在影响和冲击国家人权政策与国家主权不受干预这对矛盾中进行的。改善全球人权保护机制并提高其效力在于促进实施机构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在监督与尊重国家主权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 主权 非政府人权组织 保护机制 国际人权 发展趋势 国家主权 人权机构 组织构成
原文传递
联合国对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构建及中国的参与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艳华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17,7-8,共15页
联合国成立70年来在构建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国通过《联合国宪章》确立人权原则,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提出人权标准并确定人权内涵。联合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际人权法体系,使得国际人权保护得以落实。通过不断改... 联合国成立70年来在构建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国通过《联合国宪章》确立人权原则,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提出人权标准并确定人权内涵。联合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际人权法体系,使得国际人权保护得以落实。通过不断改革联合国人权专门机构,加强其工作职能,联合国不断提升人权的地位和重要性。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第一个签字国,还参与起草了《世界人权宣言》,为制定人权标准、确定人权内涵、发展人权概念做出了贡献。虽然中国加入国际人权条约体系有一个从慎重到积极的过程,但现已加入27项国际人权公约并认真履行条约义务。中国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人权专门机构的工作,并在其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政治 联合国 人权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
原文传递
国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前沿问题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海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7-101,共5页
近些年来国外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沿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人权保护、土著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国争议的解决机制。这些研究积累了不少有益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仍未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 土著习惯法 跨国争议解决机制
原文传递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中的西方规范及发展趋势
14
作者 李渤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第2期4-9,共6页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构建本身即是西方国际组织的衍生,西方规范占据了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主导地位,但随着非西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实力的增强,西方规范的主导程度正在日益弱化。
关键词 人权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 西方规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