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引渡合作规则的新发展 被引量:60
1
作者 黄风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44,共18页
国际引渡合作一直是法学和国际政治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处理起来十分困难,论域包含司法主权、国际人权、国际关系、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等范围。现今世界上主要依据主权边界而形成的各个法律和司法系统,空间效力通常仅存于各自系属主权控... 国际引渡合作一直是法学和国际政治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处理起来十分困难,论域包含司法主权、国际人权、国际关系、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等范围。现今世界上主要依据主权边界而形成的各个法律和司法系统,空间效力通常仅存于各自系属主权控制之内,这就导致了刑事司法合作的必要以及由此提出的引渡合作要求;然而由于各法律和司法系统在不同主权国家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别,且涉及主权者之间的利益衡量、观念沟通、法治互认以及主权互信的前提,因此交涉起来往往十分困难。尤在政治庇护和国际人权保护兴起之后,国际引渡合作更是错综复杂。黄风先生本文在动态的意义上,从国际引渡合作新发展的视角,通过立足于材料分析的深描,精妙地处理了这个复杂论题,其研究堪称动态式研究和深描式研究的一种典范。具体而言,作者通过九个角度的观察,即放弃或者变通引渡问题上的“条约前置主义”,以相互承认逮捕令为基础的逃犯移交制度日臻成熟,政治犯罪例外原则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受限制,人权保护条款地位上升且越来越具体,死刑不引渡已变为刚性原则,关于国民引渡的限制不断放宽等,以对变迁语境挖掘讨论的深度,给读者呈现了有关国际引渡合作现行规则一幅较为完形的素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权保护 合作规则 引渡 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主权国家 政治领域 司法系统 国际关系 空间效力 不容忽视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人权保护研究——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视角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玉军 唐海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5,共10页
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国际法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得以形成。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在人权评判标准的确立和保护机制的完善上还面临较大的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 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国际法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得以形成。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在人权评判标准的确立和保护机制的完善上还面临较大的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既有必要从理论上解决国际人权标准的分歧,采用一种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人权评判标准,也有必要从制度上完善国际人权保护的运行机制,建立对话协商和动态审查机制,采用"对情况作恰度评估"原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摆脱困境、获得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际人权保护
下载PDF
人权、参政权与国家主权 被引量:13
3
作者 叶必丰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7,共8页
公民的参政权是一种个人自治权,是人权的最高表现。国家主权是参政权的集合,主权的特性源于参政权的特性。国内人权干预的正当性根据是人权的行使威协到了他人的人权。个人人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国内法问题,国际人权保护只是一种补充,必... 公民的参政权是一种个人自治权,是人权的最高表现。国家主权是参政权的集合,主权的特性源于参政权的特性。国内人权干预的正当性根据是人权的行使威协到了他人的人权。个人人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国内法问题,国际人权保护只是一种补充,必须以尊重国家主权为前提,并应当遵循国家同意和国内救济穷尽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政权 国家主权 国际人权保护 国内法 行使 正当性 自治权 应当 他人 个人
原文传递
国际人权与国家主权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林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7-44,共8页
国际人权与国内人权不尽相同,它同国家主权有着密切联系。在现代政治中,人权和主权都是不断发展的概念。表现为人权价值、人权立法和人权保护广泛进入国际领域的人权国际化,已成为世界进步的潮流。国家主权则出现相对化趋势,绝对主权观... 国际人权与国内人权不尽相同,它同国家主权有着密切联系。在现代政治中,人权和主权都是不断发展的概念。表现为人权价值、人权立法和人权保护广泛进入国际领域的人权国际化,已成为世界进步的潮流。国家主权则出现相对化趋势,绝对主权观念受到理论与实践的挑战。事实上,国际人权与国家主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强调“人权至上”的绝对人权论和强调“主权至上”的绝对主权论,都难免失之片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权保护 国家主权 人权问题 主权概念 人权国际 理论与实践 人权国际保护 主权国家 国际社会 国际法院
原文传递
论欧、美、非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 被引量:10
5
作者 洪永红 贺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0-25,51,共7页
欧、美、非三洲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与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制度相比,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更具可行性.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在人权保护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人权的国际保护有重大启迪作用.尤其是个人申诉制度,对人权的国... 欧、美、非三洲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与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制度相比,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更具可行性.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在人权保护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人权的国际保护有重大启迪作用.尤其是个人申诉制度,对人权的国际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完善了国际人权的权利主体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保护制度 国际保护 国际人权保护 国际 权利主体 完善 启迪作用 区域性 发展 个人
下载PDF
国际犯罪的国内立法导论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芳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9-45,136,共8页
加强对国际犯罪的防范和打击 ,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严肃课题。国际社会为严密预防和惩治国际犯罪的法网作了不懈的努力 :一方面加强了有关打击国际犯罪的国际公约的立法 ;另一方面 ,为了满足打击国际犯罪的现实需要 ,世界各国加强了国... 加强对国际犯罪的防范和打击 ,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严肃课题。国际社会为严密预防和惩治国际犯罪的法网作了不懈的努力 :一方面加强了有关打击国际犯罪的国际公约的立法 ;另一方面 ,为了满足打击国际犯罪的现实需要 ,世界各国加强了国际犯罪的国内立法工作 ,并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 ,加强国际犯罪的国内立法 ,就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国际犯罪的概念、国际犯罪的刑事立法状况和趋势、国际犯罪的国内立法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和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犯罪 国内立法 国这主权 国际人权保护
原文传递
非政府组织对国际人权的保护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锡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7,共5页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促进或参与国际人权公约和文件的制定、参与人权监督、开展人权教育等方面,由此产生了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中的地位问题。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促进或参与国际人权公约和文件的制定、参与人权监督、开展人权教育等方面,由此产生了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中的地位问题。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经成为国际人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应该切实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促进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方面作用的发挥,并尽快制定一部关于非政府组织地位的国际公约,明确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从而促进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国际人权保护 作用和地位
原文传递
《罗马规约》与国际刑事法院面临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雪平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9,共9页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是国际刑法实践发展的总结 ,是最近成立的国际刑事法院今后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宪法性依据。作者从解读《罗马规约》入手 ,以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为条件 ,联系现存的国际环境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该规约所规定和体现...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是国际刑法实践发展的总结 ,是最近成立的国际刑事法院今后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宪法性依据。作者从解读《罗马规约》入手 ,以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为条件 ,联系现存的国际环境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该规约所规定和体现的管辖原则、检察官的地位、国际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罪行的界定、国际人权保护的实施、国家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与合作义务等内容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罗马规约》 国际刑法 法实践 国际人权保护 国际刑事司法 罪行 成立 运作 合作
原文传递
浅议《世界人权宣言》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爱宁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9-103,共5页
《世界人权宣言》是第一个在国际领域系统地提出保护和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具体内容的国际文件,其确定的许多重要原则,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权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不是一个条约,但今天许多国际法工作者认为它是一个具有法律... 《世界人权宣言》是第一个在国际领域系统地提出保护和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具体内容的国际文件,其确定的许多重要原则,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权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不是一个条约,但今天许多国际法工作者认为它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是对《联合国宪章》关于人权规定的权威性解释。《宣言》宣示了两个广泛的权利范畴:一方面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宣言》内容的抽象性导致了其不确定性,致使人们容易对人权内涵的理解发生歧义。《宣言》的另一个历史局限性在于忽略了发展权和集体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和基本自由 国际人权保护 集体人权 生存权 发展权
原文传递
艾滋病人的国际人权保护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高强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亚洲 增加 全球 亚太地区 公布 世界 人数 国际人权保护 联合国 灾区
下载PDF
论非洲人权法对国际人权保护的贡献 被引量:4
11
作者 贺鉴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24-27,共4页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利宪章》拓宽了国际人权的内容 ,它既确认了第一代人权 ,又对第二代和第三代人权的确认和发展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非洲人权保护制度赋予个人和非政府组织完全的申诉权 ,丰富和完善了国际人权法的主体体系。非洲人...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利宪章》拓宽了国际人权的内容 ,它既确认了第一代人权 ,又对第二代和第三代人权的确认和发展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非洲人权保护制度赋予个人和非政府组织完全的申诉权 ,丰富和完善了国际人权法的主体体系。非洲人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对人权的国际保护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 ,必将有力地推动国际人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人权保护 国际人权保护 启迪作用
下载PDF
论国际法上的个人诉愿制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双元 李良才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4,共6页
作为一种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个人诉愿制度在国际人权法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其之确立、发展和对其实效评价是当今国际人权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从个人诉愿权的国际合法性、全球性和区域性个人诉愿制度演进的角度对之进行较为深入... 作为一种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个人诉愿制度在国际人权法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其之确立、发展和对其实效评价是当今国际人权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从个人诉愿权的国际合法性、全球性和区域性个人诉愿制度演进的角度对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进而提出了加强这一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权保护 国际人权 国际 个人 确立 合法性 制度演进 机制 发展 区域性
原文传递
论冷战后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鉴 赖建云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6,共3页
冷战后,国际人权保护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而深刻的议题,人权争议变得更加激烈,联合国人权保护作用和国际人权干预能力遭到质疑。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面临着诸多难题,其原因主要是体制的非平衡性、天然的妥协性、价值的工具化倾向。
关键词 国际人权保护 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 国际干预 冷战后
下载PDF
浅析国际人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越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国际人权保护 人权问题 国家主权 国际人权宪章 德黑兰宣言 基本自由 人权委员会 人权事务委员会 国际社会 文化权利
原文传递
国际人权保护:WTO争端解决机制所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远民 《时代法学》 2004年第6期18-22,共5页
从一定角度看,人类社会的贸易活动必然体现和反映一定的社会冲突,其中包含了道德、伦理、政治、社会及法律层面的冲突。这一冲突主要体现在贸易规则本身之间的冲突,以及相伴而生的人权保护问题。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过程... 从一定角度看,人类社会的贸易活动必然体现和反映一定的社会冲突,其中包含了道德、伦理、政治、社会及法律层面的冲突。这一冲突主要体现在贸易规则本身之间的冲突,以及相伴而生的人权保护问题。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国际贸易中的人权冲突、人权保护问题,而这对我国如何应对“贸易与人权的冲突”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争端解决机制 国际人权保护 人权冲突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与人权的国际保护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赟琴 《东方法学》 2011年第6期108-117,共10页
人权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人权问题的敏感性,人权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受到主权国家的诸多限制。目前,它们对国际人权的保护仍主要通过非正式的途径参与。这种非正式... 人权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人权问题的敏感性,人权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受到主权国家的诸多限制。目前,它们对国际人权的保护仍主要通过非正式的途径参与。这种非正式的参与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如公正性问题、提供信息的可信性问题以及独立性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只有通过人权非政府组织、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共同参与,多元立法,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权非政府组织在人权领域发挥其独特作用,并在多元结构的全球社会更好地实现对国际人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非政府组织 国际人权保护 国际人权
下载PDF
国际法中的全人类共同利益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勇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2,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社会中产生了全人类共同利益。主要表现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确立;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打击国际犯罪和国际人权保护。针对这些问题,国际法已经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且仍在不断发展中。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确立,一...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社会中产生了全人类共同利益。主要表现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确立;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打击国际犯罪和国际人权保护。针对这些问题,国际法已经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且仍在不断发展中。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确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家观察问题的出发点和国际合作的方式,并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全球意识”,国家的国际法义务由消极的“不作为”向积极的“作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类共同利益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全球生态 国际犯罪 国际人权保护
下载PDF
论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分歧与斗争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骥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0-63,共4页
论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分歧与斗争河北师范大学张骥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斗争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人权理论即人权观与人权实践即人权的具体实施方面。(一)人权观方面的分歧。如何看待和理解人权,是中美在人权问题上分歧的起点,... 论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分歧与斗争河北师范大学张骥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斗争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人权理论即人权观与人权实践即人权的具体实施方面。(一)人权观方面的分歧。如何看待和理解人权,是中美在人权问题上分歧的起点,在这方面,中美之间有着严重的甚至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问题 中美关系 美国对华人权外交 计划生育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犯 人权标准 国际人权保护 西藏问题 公民权利
下载PDF
澳大利亚的国内人权机构 从投诉处理和诉讼功能看澳大利亚人权与机会平等委员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乔燕 杨小利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0-94,共5页
关键词 人权机构 澳大利亚 机会平等 诉讼功能 投诉处理 国内 委员会 国际人权保护
原文传递
人权及其国际保护与区域性保护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鉴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迄今,人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三个层次的内容。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个基本特点,是二者的矛盾统一体。人权保护首先是国内问题,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国际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一个问题。全球范围内国际人权... 迄今,人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三个层次的内容。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个基本特点,是二者的矛盾统一体。人权保护首先是国内问题,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国际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一个问题。全球范围内国际人权保护法制化进展缓慢,人权保护的效果也不明显。相比而言,区域性人权保护走得更远。欧、美、非洲三大区域以相关国际人权文件为蓝本制定了各自的区域性人权公约,建立了更为有效的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国际人权保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国际人权保护 区域性人权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