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枢纽城市交通区位优势与双循环优势耦合研究
1
作者 李毓喆 蒋惠园 +1 位作者 周蕤 任梦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共9页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交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基础环节,是扩大循环规模、提高循环效率的重要依托。以我国20个国际交通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区位优势度的评价模型和城市双循环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交...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交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基础环节,是扩大循环规模、提高循环效率的重要依托。以我国20个国际交通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区位优势度的评价模型和城市双循环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交通区位优势度与双循环优势度的耦合协调度展开研究,分析两者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际交通枢纽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与双循环优势的耦合协调程度基本处于中低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从空间上看,我国国际枢纽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双循环优势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交通区位优势与双循环优势的耦合协调度地区分布与双循环优势存在较强的空间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国际交通枢纽城市 交通区位优势 双循环优势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中国交通枢纽城市生态交通效率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汪玲 王琪 唐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
为探究中国交通枢纽城市生态交通效率的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寻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以中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EBM(Epsilon-Based Measure)模型测度其生态交通效率,并运用核密度... 为探究中国交通枢纽城市生态交通效率的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寻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以中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EBM(Epsilon-Based Measure)模型测度其生态交通效率,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法和Dagum基尼系数探析其时空演变和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1年,中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生态交通效率总体发展较好,但未达到有效水平,从比较不同交通功能的枢纽城市来看,国际枢纽海港城市大于国际铁路枢纽城市大于国际航空枢纽城市;随着中国早期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的提速建设和后期绿色低碳交通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总体生态交通效率先下降后上升,各城市间极化现象不稳定,但高效率值的城市增多;空间分布呈现西南-东北格局,具有从西南向东北集聚的趋势;沿海区域枢纽城市的效率整体高于内陆区域枢纽城市,总体区域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为先扩大后缩小,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根源在于区域内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生态交通效率 超效率EBM模型 时空特征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下载PDF
浅山沿海地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模式探究——以福州为例
3
作者 许乃星 《公路与汽运》 2024年第3期15-19,共5页
浅山沿海型城市易受浅山、内河等限制,形成散而小的城市空间局面,导致综合交通发展困难且缓慢。为破解浅山沿海型城市综合交通发展难题,以福州市为例,剖析浅山沿海型城市交通打破桎梏的关键点,提出集群化发展新思路——以都市圈/城市群... 浅山沿海型城市易受浅山、内河等限制,形成散而小的城市空间局面,导致综合交通发展困难且缓慢。为破解浅山沿海型城市综合交通发展难题,以福州市为例,剖析浅山沿海型城市交通打破桎梏的关键点,提出集群化发展新思路——以都市圈/城市群的高度统筹协同为主要立足点的“山海协作”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模式,并提出具体发展措施,为浅山沿海型城市交通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浅山沿海型城市 山海协作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建设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