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1
-
-
作者
许华
-
机构
武汉市第十九中学
-
出处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
文摘
[例题]2007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据统计,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较上年小幅增产,油料产量则减产4.2%,猪肉减产9.2%。资料显示,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推动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玉米、黄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1倍左右,
-
关键词
农业
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
-
分类号
F724.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4
-
-
题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李伟
-
机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57,共11页
-
文摘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旧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某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业地位仍然薄弱,农民增收依旧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势在必行。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综述
设问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大国
农业地位
农民增收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谈现代农业的特征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徐晓迎
-
机构
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理论与当代》
1997年第9期45-46,共2页
-
文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直为人们所密切关注,世界各国都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目标之一。那么,什么是现代农业?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的特征,对于高度重视农业,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现代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农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农业生产的根本特性在于,它是人们利用土地等生产资料,通过劳动,把自然界的生物等物质转化为人类自身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和再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这一根本特征决定了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决定了不管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程度有多高,农业都是作为国民经济的首要基础而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兴部门的不断出现,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技术
农业生物
市场农业
科学成就
生物技术
社会主义
基础地位
-
分类号
F32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业的基础地位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被引量:5
- 4
-
-
作者
肖化移
-
机构
华东师大教科所
-
出处
《职教论坛》
1997年第1期13-14,共2页
-
文摘
对于当前农业职技教的“滑坡”现象,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派。一派为份额地位论者,他们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基础作用决定于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根据这种观点,当前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份额的降低,便是农业基础地位的下降。同样,农村职技教中农业职技教份额的下降,也就意味着农业职技教在农村职技教中主导地位的下降和农业职技教的滑坡。另一派为功能地位论者,他们认为,地位份额论者只关注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表面现象。农业基础地位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即农业的功能。
-
关键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基础地位
农村产业结构
乡镇企业
职业技
农村劳动力
经济发展水平
地位论
中等发达地区
主导地位
-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广东农垦农业现代化路径探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佘晓芫
-
机构
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
-
出处
《中国农垦》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
文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不仅提供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还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原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全球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来看,农业企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广东农垦作为拥有70余年历史的国有大型农业企业,具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与条件。本文旨在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结合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及特征,探究广东农垦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希望能够提供有益借鉴。
-
关键词
农业企业化
广东农垦
农业产业发展
二三产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
路径探究
国内外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6
-
-
作者
王孝忠
孙倩
-
机构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干部教育研究中心
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国贸系
-
出处
《奋斗》
2024年第15期14-16,共3页
-
文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省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重要着力点,通过标准化、定制化、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联动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关键词
联动发展
定制化
双轮驱动
工作体制机制
智慧化
高质量发展
绿色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7
-
-
作者
张喆
-
机构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
出处
《新农业》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
文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农业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需要更加高效、精准、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机械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
农业机械化
劳动密集型产业
现代农业
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生产方式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 8
-
-
作者
贾雯静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
出处
《瞭望》
2024年第15期32-33,共2页
-
文摘
春回大地,万物“耕”新。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发挥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用。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国际形势持续动荡。
-
关键词
粮食需求量
我国经济发展
转型升级
保护耕地
国家粮食安全
食物消费结构
传统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积极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9
-
-
作者
徐鸣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
-
出处
《群众》
2024年第10期18-20,共3页
-
文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并在以后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精辟论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也是具有安邦兴国意义的战略产业。
-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系列重要讲话
我国经济社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高质量发展
生产力
黑龙江
习近平总书记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肖旭
张晓燕
赵晗
林久军
-
机构
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江苏农村经济》
2013年第9期35-37,共3页
-
文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更加关注,目前我国经相关部门认证的安全农产品主要为“三品一标”产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污染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民族生存和国家繁荣的基本保障。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农业生产资源相对贫乏。既要要求农业生产达到高产优质,
-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资源
农业生态环境
安全农产品
生活水平
国家繁荣
民族生存
-
分类号
F3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趋利避害:农业面临的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举措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陈敏鹏
苏询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
出处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双碳目标下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风险和应对战略研究(22AZD098)。
-
文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产业之一。人们以前总说农业“靠天吃饭”,这正体现了农业对于气候及气候变化的高度依赖性和脆弱性。在全球气候危机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如何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与风险,同时充分挖掘潜在的农业发展与转型机遇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
-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危机
适应气候变化
高度依赖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趋利避害
脆弱性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关于工农关系的论述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郑有贵
-
机构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1996年第5期22-25,共4页
-
文摘
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关于工农关系的论述郑有贵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这一论著围绕“把国内外一切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基本方针,阐述了要处理好的10个关系,其中第一个关系...
-
关键词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
工农关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农业发展
农业总产值
基础地位
国民经济发展
基础产业
重工业
-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再认识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陈文科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997年第10期40-41,共2页
-
文摘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再认识陈文科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在部分经济学报刊上发表文章,对如何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进行了新一轮的讨论。这次讨论,是在我国农业加快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背景下进行的,焦点是重新认识农业基础论。笔者以为,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法“重新认识...
-
关键词
国民经济基础
农业剩余劳动
生态环境
不可替代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劳动生产率
生态农业系统
社会再生产
农业劳动者
生态贡献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张圣国
卢静蕊
周繁
郑静宜
-
机构
河北省农业项目规划中心
河北省种子站
-
出处
《河北农业》
2022年第3期37-38,共2页
-
文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业强、国家兴,农民富、天下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
关键词
高速增长阶段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
高质量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民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设施蔬菜物联网水肥一体化微喷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宋九林
刘翠玲
-
机构
扶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周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河南农业》
2020年第31期18-19,共2页
-
文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中国传统的第一产业。随着物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用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对作物的生长环境,如土壤、肥力、气候等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据此提供与种植、灌溉、施肥相关的解决方案,能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现代农业发展中对“互联网+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微喷技术的发展需求非常迫切。
-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水肥一体化
大数据分析
物联网
信息技术
设施蔬菜
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挑战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曹巍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
出处
《河北农业》
2023年第4期38-39,共2页
-
文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所在。然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转化途径不畅、市场需求不明确等。因此,本文将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路径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途径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市场需求
关键环节
价值所在
路径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业基础论”剖析——兼谈“口号农业”的原因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徐祥临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3-69,共7页
-
文摘
多次从各种会议、报刊上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报怨:我国的农业问题几乎年年都讲,农业是基础的道理人人皆知,但是直到目前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并不牢固,“口惠而实不至”,云云.至于原因,一般都离不开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等等.
-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论
国民经济计划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需求价格弹性
基础产业
经济发展战略
马克思
农产品
经济学教科书
-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农业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本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徐祥临
-
机构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
出处
《理论前沿》
1998年第13期17-18,共2页
-
文摘
论农业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本·徐祥临·如何看待农业至关重要。但对农业的认识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具体表现为邓小平提出的农业根本论———农业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本———尚未深入人心。相反,作为典型计划经济理论的农业基础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人...
-
关键词
社会稳定与发展
农业基础论
邓小平
市场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计划经济理论
经济增长
农民利益
认识问题
生产总值
-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
-
题名新冠疫情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张瑞娟
董莹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国发展观察》
2020年第3期43-46,共4页
-
文摘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意横行,从武汉到全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面对突发事件,更能体现“粮稳安天下”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尤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三农”压舱石的作用凸显。春好种秋好收,往年立春时节,正值农民储货备耕时刻。面临新冠肺炎,农村一方面要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方面还要储货备资迎接春耕。如何在不聚众、不扎堆的前提下,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
-
关键词
疫情防控
肆意横行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脱贫攻坚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中国的经济
三农
突发事件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从大生产运动看近几年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张君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7-21,共5页
-
文摘
一 大生产运动的由来及伟大成就 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首先是从部队上开展起来的,而后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民众团体的机关、学校,以及工人、农民、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毛泽东同志指出,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是“在全根据地内实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大规模生产运动,”是包括“一切公私军民男女老少,绝无例外”(《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6页)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
关键词
大生产运动
农业生产
解放区
粮食生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陕甘宁边区
耕地面积
三五九旅
稻谷产量
-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