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许纪霖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在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中 ,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最为丰富 ,也比较复杂。本文将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放在中国思想史的背景中 ,分析了其思想变化的内在脉络 ,特别指出 ,《新民说》时期梁启超的“群”的理想乃是一个以政治美德为中心... 在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中 ,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最为丰富 ,也比较复杂。本文将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放在中国思想史的背景中 ,分析了其思想变化的内在脉络 ,特别指出 ,《新民说》时期梁启超的“群”的理想乃是一个以政治美德为中心、国民信仰为纽带的政治伦理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 ,个人与群体、公与私都处于互动的、和谐的关系。梁启超将自由主义的若干基本理念融入到民族主义的叙事脉络中加以论述 ,代表了一种中国儒家式的自由民族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美德 国民共同体 梁启超 自由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国民共同体教育叙事的中西比较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6
2
作者 郝亚明 杨文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57,183,共13页
教育是国民共同体塑造的重要进路,因而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对西方民族国家国民共同体与中国现代国家国民共同体两种教育叙事的梳理与比较,发现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期望形塑共同体的国民资格和政治责任,来... 教育是国民共同体塑造的重要进路,因而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对西方民族国家国民共同体与中国现代国家国民共同体两种教育叙事的梳理与比较,发现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期望形塑共同体的国民资格和政治责任,来达成国民意志与国家意志的高度整合;差异之处在于西方共同体教育呈现内聚性与扩张性交织的特征,而中国共同体教育则呈现传统性与现代性延续的特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中,国民共同体教育既是题中之义,也是重要推动力量。在中西共同体教育比较叙事的基础上,提出必须紧紧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探索一条共同性与差异性兼容、柔性与刚性并济、显性与隐性共润的国民共同体教育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共同体 教育叙事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西比较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国民属性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保全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4,共11页
西方的民族建构先后经历了“臣民共同体”和“国民共同体”阶段,这为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国际视野,有助于在中西比较中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与西方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共同体国民属性的形成过程呈现出独特的历史脉络... 西方的民族建构先后经历了“臣民共同体”和“国民共同体”阶段,这为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国际视野,有助于在中西比较中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与西方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共同体国民属性的形成过程呈现出独特的历史脉络和内在逻辑。近代中国的“国民”概念起初具有指称全体中国人的集体内涵,此后转化为描述权利义务关系的个体身份概念。抗日战争爆发后,日益觉醒的国民逐渐以“中华民族”为符号和载体聚合为一个整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在不同时期相继对国民进行“人民化”及“公民化”的根本改造,并在此基础上重塑和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民属性。发展至今,“国民共同体”与“多元一体”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完整属性,也由此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民族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国民共同体 多元一体
下载PDF
罗尔斯万民法理论之现实乌托邦的内涵和特征
4
作者 郑湘萍 李绍元 《世界哲学》 CSSCI 2007年第5期79-82,90,共5页
约翰·罗尔斯认为,万民法是一种关于权利和正义的原则和准则,是用于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中的世界正义,现实乌托邦学说则是一种走向世界正义的合理的政治总念。罗尔斯的现实乌托邦学说兼有普世主义和特殊主义的双重特征,始终飘摇于理想... 约翰·罗尔斯认为,万民法是一种关于权利和正义的原则和准则,是用于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中的世界正义,现实乌托邦学说则是一种走向世界正义的合理的政治总念。罗尔斯的现实乌托邦学说兼有普世主义和特殊主义的双重特征,始终飘摇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表现为一种新自由主义式的带有现实关怀的国际道义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乌托邦 合理政治总念 国民共同体 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原文传递
多重共同体构建视角下的中老铁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姗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由中国、老挝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推动建设的中老铁路,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中老铁路运行至今已超一年,多项客观事实与最新数据表明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合老挝国民共同体、打造中老命运共同体,以及构建人类命运... 由中国、老挝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推动建设的中老铁路,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中老铁路运行至今已超一年,多项客观事实与最新数据表明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合老挝国民共同体、打造中老命运共同体,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均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初步实现了多重共同体的互利共赢。中老铁路在多重共同体构建中的潜力与价值尚未得到完全的释放与体现,随着中老铁路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实现,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与国家人民的“心联通”有待进一步推进。多重共同体构建视角下的中老铁路研究,不仅可为当下共同体理论的实证研究提供新视角,而且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上更好地讲述传播“中老铁路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中华民族共同体 老挝国民共同体 中老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