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029
1
作者 阎达五 杨有红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4,共6页
内部控制的嬗变告诉我们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 ,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内部控制目标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呈多元化趋势。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内部控... 内部控制的嬗变告诉我们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 ,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内部控制目标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呈多元化趋势。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内部控制框架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 ,成为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中 ,应采取双管齐下和分步走的战略。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应抓住的关键问题是 ,健全管理机构 ,厘清管理权责 ;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科学定位 ;强化预算管理 ;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机构 董事会 内部审计机构 国有企业改革 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框架 公司治理机制
原文传递
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 被引量:253
2
作者 林毅夫 刘培林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0-70,共11页
本文阐明了自生能力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 ,改革之前为了实行技术赶超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 ,由此内生决定了改革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并内生决定了改革以来的“软预算约束”的形成。基于理论分析 ,... 本文阐明了自生能力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 ,改革之前为了实行技术赶超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 ,由此内生决定了改革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并内生决定了改革以来的“软预算约束”的形成。基于理论分析 ,最后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能力 软预算约束 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要素禀赋结构 外资引进
原文传递
新时期的新思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治理 被引量:221
3
作者 黄群慧 余菁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7,共13页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在经历"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和"国资发展"三个阶段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和问题。从国际环境看,国有经济面临国家使命提升与国际环境严峻的双重压力;从国...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在经历"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和"国资发展"三个阶段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和问题。从国际环境看,国有经济面临国家使命提升与国际环境严峻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国有企业所熟悉的要素驱动型的发展环境正在改变;从市场化进程看,国有企业改革总体还不到位,现有国有企业行为离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这种形势下,国有经济不仅要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使命,同时还要承担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走出去"和适应建设成熟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等新使命,这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时期。在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绝不是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民营化最终消灭国有企业,也不仅仅是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激励机制以追求国有资产自身发展壮大,而应是建立有效的制度基础保证国有经济追求"国家使命导向"的发展。围绕这个目标,解决国有经济现在面临的"盈利性使命"和"公共性使命"冲突则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这要求突破那种将国有经济看做"铁板一块"的认知观念,引入分类治理的工作思路。本文提出,应将国有经济部门区分出公共政策性、特定功能性和一般商业性三类,为它们分别构造不同的治理机制。最后本文针对中央企业提出了具体的分类改革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 分类 企业使命
原文传递
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 被引量:182
4
作者 林毅夫 李志赟 《经济学(季刊)》 2005年第4期913-936,共24页
本文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的现时状况、改革历程、问题根源与改革方向进行了全面回顾与具体分析。文章指出,国有企业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由于承担了政策性负担而丧失了“自生能力”,而金融体系由于承担着... 本文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的现时状况、改革历程、问题根源与改革方向进行了全面回顾与具体分析。文章指出,国有企业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由于承担了政策性负担而丧失了“自生能力”,而金融体系由于承担着为国企服务的任务,所以也变相承担了国企的政策性负担。中国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先剥离它们的政策性负担,然后再着手解决内部治理机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 居民收入 经济效益 产权制度
原文传递
新时期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 被引量:139
5
作者 黄群慧 余菁 +1 位作者 王欣 邵婧婷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6,共12页
在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时期,员工持股制度再次走到改革的前沿。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从理论层面,如何认识中国的员工持股制度,该制度实践的理论基础何在?从实践层面。之前中国曾经实行的员工持股遇到怎样的问题?从操作层面,未... 在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时期,员工持股制度再次走到改革的前沿。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从理论层面,如何认识中国的员工持股制度,该制度实践的理论基础何在?从实践层面。之前中国曾经实行的员工持股遇到怎样的问题?从操作层面,未来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持股制度具有怎样的适用性.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围绕这些问题,本文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员工持股制度,有"双因素"理论、合作经济与民主自治理论、现代劳动产权理论等作支撑。更与蒋一苇先生提出的"经济民主论"和"职工主体论"的经济管理思想相通.本文提出其本质是一种兼具"激励与治理双效应"的制度安排,这为混合所有制背景下推进员工持股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员工持股实践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政策思路。出现了数次反复.在理念和执行两个层面都存在问题,员工持股制度的应有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与释放。三是新时期推进中国员工持股,应结合国情,加快相关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人力资本性质等因素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其中,采用混合所有制的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比其他类型的国有企业更适宜推行员工持股制度;同一类型企业中.员工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越显著的国有企业,越适宜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成功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应坚持激励相容、增量分享和长期导向三项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持股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 混合所有制
原文传递
企业集团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7
6
作者 蔡卫星 倪骁然 +1 位作者 赵盼 杨亭亭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55,共19页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和手工收集的企业集团信息,本文系统检验了企业集团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团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对发明专利更为显著。基于2...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和手工收集的企业集团信息,本文系统检验了企业集团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团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对发明专利更为显著。基于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各地区推出"企业集团促进政策"改革构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上述发现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供给侧看,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了创新的"融资约束"难题,通过内部知识市场缓解了创新的"信息匮乏"难题;从需求侧看,由于专利产出可以在各成员间灵活地配置和使用,因此,企业集团创新产出的市场回报率更高。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与创新产出的相关文献,也对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创新产出 国有企业改革 内部资本市场 专利
原文传递
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61
7
作者 刘汉民 刘锦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 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 独立董事制度 国有企业代理
原文传递
论国有企业改革再定位 被引量:113
8
作者 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3,共9页
国有企业须接受双重绩效评价。作为企业,要评价其经营效率的高低,是亏损还是盈利,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等;作为特殊企业,必须评价其是否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的整体利益要求。对国有企业的两种绩效评价属于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市场评价... 国有企业须接受双重绩效评价。作为企业,要评价其经营效率的高低,是亏损还是盈利,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等;作为特殊企业,必须评价其是否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的整体利益要求。对国有企业的两种绩效评价属于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市场评价和企业效率或竞争力评价;第二层次是所有者利益(国家和人民意志)评价。当基本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次定位目标后,必须向第二次定位目标推进。如果说,在实现第一次定位目标时,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涉及第一层次评价标准;那么,当改革向第二次定位目标推进时,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就主要涉及第二层次评价标准了。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只是停留在完成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途中,而必须坚定地走到实现完善的和合理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彼岸。这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为什么必须实行再定位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绩效 企业行为
原文传递
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进与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103
9
作者 张预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60-161,共2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职工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各种矛盾复杂化。这些新情况赋予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客观上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职工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各种矛盾复杂化。这些新情况赋予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客观上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思想、内容、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营发展模式 价值观念 利益分配 根本性
下载PDF
竞争中性视域下的国有企业改革 被引量:82
10
作者 黄速建 肖红军 王欣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40,共19页
本文从竞争中性理论出发,对过去四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改革的演化方向正在逐步向竞争中性趋近与收敛,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契合竞争中性的核心理念,分类改革的统领性思路契合竞争中性的基本要义,... 本文从竞争中性理论出发,对过去四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改革的演化方向正在逐步向竞争中性趋近与收敛,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契合竞争中性的核心理念,分类改革的统领性思路契合竞争中性的基本要义,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契合竞争中性的价值追求,公司化为主的产权改革契合竞争中性的实现范式,经济型治理的制度安排契合竞争中性的基础要求,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契合竞争中性的根本逻辑,高质量发展的范式转型契合竞争中性的本真功能。在新时代,竞争中性已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面临由"软"到"硬"的竞争中性国际约束、由"弱"到"强"的竞争中性政策规制、由"偏"到"全"的竞争中性生态要求、由"外"到"内"的竞争中性驱动变革等新情境。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将竞争中性的情境要求内嵌,基本思路是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更加精细化推进国有企业分类,以分离政府多重角色优化改革实施方式,多维度拓展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着眼于实际操作层面,下一步应着力推进五个方面的改革,即简化负面清单的类型和内容、推动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改革举措扎实落地、深化经营机制特别是三项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全方位抑制甚至消除引致预算软约束的关键要素、保证政府与企业互动过程的公开透明和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中性 国有企业改革 公平竞争
原文传递
再就业政策与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 被引量:57
11
作者 王汉生 陈智霞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32,共18页
“再就业工程”是一项旨在解决目前我国城市所面临的大规模下岗及失业问题的重大举措,再就业工程实施和推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下岗职工的行为与再就业政策(制度)之间的冲突。本文从再就业政策本身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两个... “再就业工程”是一项旨在解决目前我国城市所面临的大规模下岗及失业问题的重大举措,再就业工程实施和推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下岗职工的行为与再就业政策(制度)之间的冲突。本文从再就业政策本身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两个侧面探讨了导致这种冲突产生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岗职工再就业 再就业工程 再就业政策 失业和下岗 再就业行为 国有企业改革 劳动力市场 原单位 再就业问题 劳动关系
原文传递
“混合所有制”的学术论争及其路径找寻 被引量:69
12
作者 余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35,共10页
健康和务实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改革实践。现阶段,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三个有争议的问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会不会掉入"私有化"陷阱,需不需要"负面清单",有没有理想的混合比例关... 健康和务实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改革实践。现阶段,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三个有争议的问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会不会掉入"私有化"陷阱,需不需要"负面清单",有没有理想的混合比例关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以优秀的企业家为中心,加快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市场化劳动用工制度以及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程序合规和透明公正,进一步探索企业推行混合所有制的有效监管机制;倡导信守互补互信与互相制衡的商业合作精神,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有效制衡、平等保护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混合所有制经济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管理范式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毅 应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6-89,共4页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范式转变,实施全新的战略管理范式——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本文着重论述了推动我国企业战略管理范式转变的五大推动因素,即:满...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范式转变,实施全新的战略管理范式——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本文着重论述了推动我国企业战略管理范式转变的五大推动因素,即:满足顾客需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技术水平、应对知识经济、适应全球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核心能力 战略管理 范式转变 推动因素 顾客需要 国有企业改革 知识经济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管理腐败新特征与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 被引量:52
14
作者 黄群慧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2-59,共8页
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管理腐败一般表现的基础上,认为国有企业管理腐败呈现出从以侵吞国有资产为主的国有企业领导人个人腐败逐渐减弱、以行政垄断腐败为主的国有企业群体腐败日益严重的新特征。本文进一步提出,相对以前单纯以改善国有企... 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管理腐败一般表现的基础上,认为国有企业管理腐败呈现出从以侵吞国有资产为主的国有企业领导人个人腐败逐渐减弱、以行政垄断腐败为主的国有企业群体腐败日益严重的新特征。本文进一步提出,相对以前单纯以改善国有企业效率为改革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而言,现在必须强调在打破行政性垄断的前提下改善国有企业效率,我国进入了一个以解决垄断性产业改革问题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腐败 国有企业改革 新阶段 行政垄断
原文传递
宏大的工程 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 被引量:53
15
作者 李荣融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7-30,共4页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30周年。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布局...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30周年。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改革发展 工程 经验 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 国有经济 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再出发?——基于整体设计与路径协调的视角 被引量:57
16
作者 戚聿东 张任之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30,共14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地位和核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和成就,也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再出发"?本文基于系统化改革的理念,构建了以"逻辑起... 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地位和核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和成就,也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再出发"?本文基于系统化改革的理念,构建了以"逻辑起点、核心问题、特殊难题、内部机制、外部保障"为内在联系的改革框架,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经济总体规模和布局,坚持国有企业去"六化",不断放松规制。作为特殊难题,本文最后专门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问题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去“六化” 整体渐进观 改革路径
原文传递
论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 被引量:41
17
作者 张屹山 王广亮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3-70,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国有企业改革 委托代理关系 私有制 公司制 监督机制 激励机制 投资主体
原文传递
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的法理念 被引量:37
18
作者 王保树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35,共12页
国有企业改革应采取不同的法律形式。不需要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在依照公司法改建为公司后 ,应将其国有股份与出资转让给自然人和国有企业以外的企业法人 ,彻底实现股权多元化。今后 ,国家不必在这些领域投资建新的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应采取不同的法律形式。不需要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在依照公司法改建为公司后 ,应将其国有股份与出资转让给自然人和国有企业以外的企业法人 ,彻底实现股权多元化。今后 ,国家不必在这些领域投资建新的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途径 ,是以完善的公司法人制度改建国有企业。完善的公司法人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的分离 ;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公司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公司的发展依赖于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即以实现公司利益 ,进而实现股东长远的最大利益为目标 ,建立和健全公司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债转股”必须和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结合起来 ,要警惕不良债权变成不良股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公司法人制度 法人治理结构
原文传递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评估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54
19
作者 祁怀锦 刘艳霞 王文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80,共15页
基于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2008~2017年的经验数据,考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应。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促进不同股权性质的资本进行有效融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具体实现路径为:通过降低企业过... 基于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2008~2017年的经验数据,考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应。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促进不同股权性质的资本进行有效融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具体实现路径为:通过降低企业过度投资及投资不足水平,进而提升企业投资效率;通过提升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强化激励效果。进一步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促进作用在国有股控股、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介于1/3至2/3之间、垄断行业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境下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下载PDF
也谈人力资本与劳务出资 被引量:32
20
作者 冯果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32,共4页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本”(“或劳动力产权”)理论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认同。不少学者认为劳动力资本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主张劳动者拥有劳动力像拥有其他物质资料一样,应参...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本”(“或劳动力产权”)理论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认同。不少学者认为劳动力资本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主张劳动者拥有劳动力像拥有其他物质资料一样,应参与剩余利润的分配,因而应建立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论 职工持股制度 劳动力产权 “人力资本” 劳务出资 职工持股计划 人力资本投资 国有企业改革 管理股 劳动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