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及经济功能
1
作者 桑百川 《中国外资》 1999年第12期 96-100,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状况 经济功能 外商投资 技术进步
全文增补中
提升行政效能水平 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对石河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调研思考
2
作者 袁晓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1年第4期60-61,共2页
“十三五”以来石河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步入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已成为八师石河子市最主要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平台。但开发区发展中还存在生态保护水平尤其工业能耗、环保排放等指标远... “十三五”以来石河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步入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已成为八师石河子市最主要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平台。但开发区发展中还存在生态保护水平尤其工业能耗、环保排放等指标远高于全国中间值和平均值,同时开发区行政效能水平、投资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立足于提升开发区行政效能水平,激发其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产业 招商引资 营商环境
下载PDF
“农-工复合型”虚拟生态产业园规划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晶茹 石垚 +1 位作者 周传斌 陈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11-313,共3页
生态产业园是循环经济在产业集中区的具体体现,随着传统产业园区建设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运行效率及稳定性问题,虚拟产业园及其运行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加工行业的生态链建设为例,探讨了&q... 生态产业园是循环经济在产业集中区的具体体现,随着传统产业园区建设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运行效率及稳定性问题,虚拟产业园及其运行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加工行业的生态链建设为例,探讨了"农-工复合"型虚拟园区的模式,即突破传统产业限值,建立以食品加工为核心,带动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一种产业网络模式。本文最后对建立这种新型产业园区所面临的生态设计及体制转型和利益分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园 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农-工复合型生态园
下载PDF
学习型校长 带出学习型学校——访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校长杨立雄
4
作者 孙金鑫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学习型校长 学习型学校 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杨立雄 学校管理 办学思路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增长率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9
5
作者 丁悦 蔡建明 +1 位作者 任周鹏 杨振山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7-666,共10页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历经30年多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已遍布全国,其个体间的发展差异也由于不同的动力机制而日趋显著。认识和探讨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及其核心影...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历经30年多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已遍布全国,其个体间的发展差异也由于不同的动力机制而日趋显著。认识和探讨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及其核心影响因素,对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引导开发区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2010年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并探测了其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总体上,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在东中西三大区差异显著,呈现出高低高的U型格局;②个体上,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在三大区内部存在不同分异特征,其中西部分异度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③探测因子决定力显示,主导三大地区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核心要素明显不同;在所选出的5大核心影响因素中,中西东三大区呈现出由开发区内在因子主导向城市和区域性外在因子主导的转变趋势;④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及核心影响因素在三大区间的分异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发区生命周期阶段性的演变规律。由此建议:近期内,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仍应聚焦于改进其自身发展要素;而从长远看,城市性和区域性的外部因子对经开区的影响将变得日益重要,亦即是经开区的未来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与其所在城市和区域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增长率 空间差异 变异系数 地理探测器 中国
原文传递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绩效评估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玥 乔琦 +3 位作者 姚扬 方琳 郭静 白卫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6,共5页
从1984年到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建设发展历经30年,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作为工业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国家级经开区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 从1984年到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建设发展历经30年,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作为工业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国家级经开区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本文对近几年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级经开区经济保持高速持续增长,且年均增速大幅高于全国年均增速水平。此外,国家级经开区土地占地,水资源和综合能源消耗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15%,1.9%和2.2%,COD和SO2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0.8%和0.6%,但同时创造了占全国8.7%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占全国15.6%的工业增加值。国家级经开区以较小的土地占地,较少的水资源、能源消耗量,较低的污染排放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均大幅领先于全国水平。2007-2011年,国家级经开区水资源和能源消耗总量小幅增长,但其消耗强度明显下降,年均降幅分别为15.3%和14.9%;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出年均增长8.6%;污染物COD和SO2排放量年均降幅分别为6.9%和8.8%,其排放强度年均降幅分别为28.0%和23.2%,且各项年均降幅都显著高于全国年均削减幅度。因此,国家级经开区在经济发展,资源、能源优化利用和污染减排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在我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实践中,国家级经开区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绿色发展 经济绩效 资源环境绩效
下载PDF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22
7
作者 葛顺奇 田贵明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16,共7页
本文以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首先,比较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在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促进产业聚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第二,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成功的影响因素;第三,分析了新形势下,开发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 本文以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首先,比较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在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促进产业聚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第二,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成功的影响因素;第三,分析了新形势下,开发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最后提出了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科学发展、区别对待,并将开发区作为我国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外商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
原文传递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田金平 臧娜 +1 位作者 许杨 陈吕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082-7092,共11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已成为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已成为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国家级经开区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为推进国家级经开区的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加强对国家级经开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引导,通过建立绿色发展指数方法,对国家级经开区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绿色发展水平定量评价研究运用多准则排序方法构建了绿色发展指数。首先从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构建了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加权后得到绿色发展指数。以2007年52家国家级经开区各项指标(基于不变价格的平均值)为参照,分析了2007—2012年52家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指数的动态变化,采用动态气泡图直观地表征年际间经开区绩效的横向和纵向变化。比较了东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对其绿色发展指数的影响,进而对国家级经开区的绿色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绿色发展指数 指标体系 生态工业园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效率评价 被引量:20
9
作者 齐二石 孔海宁 +2 位作者 刘晓峰 何曙光 李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6,共6页
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引入经济开发区的效率评价,建立了经济开发区效率评价的DEA模型。运用所建立的DEA模型对我国5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实证评价,给出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 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引入经济开发区的效率评价,建立了经济开发区效率评价的DEA模型。运用所建立的DEA模型对我国5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实证评价,给出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评价结果表明:有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DEA有效,运营良好,资源配置合理;另有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DEA无效,但技术效率为1;其余的3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DEA无效,并且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经济技术开发区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效率评价 DEA模型
下载PDF
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唐华东 《港口经济》 2006年第3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国家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社会发展 土地管理制度 经济持续
原文传递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朱立龙 尤建新 +1 位作者 张建同 孙遇春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115-121,共7页
针对如何建立评价开发区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建立开发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问题,构建了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指标体系,结合商务部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评价方法以及所承担研究课题中的实际调研结果,建立了评价开发区... 针对如何建立评价开发区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建立开发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问题,构建了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指标体系,结合商务部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评价方法以及所承担研究课题中的实际调研结果,建立了评价开发区的综合指标体系,其中包含8个综合指标、78个二级指标。检验了综合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社会及环境的优良程度和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评价我国开发区的主要指标;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发展与效率和综合经济均是正相关关系,其对开发区的综合经济能力也有较大影响。对实践中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指标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综合指标 相关关系 评价模型
下载PDF
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指标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朱立龙 张建同 孙遇春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4,共5页
基于现行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办法》(2005)和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数据(2006),把商务部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78个指标综合为: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社会及环境、创新能力... 基于现行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办法》(2005)和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数据(2006),把商务部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78个指标综合为: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社会及环境、创新能力、管理体制、发展与效率等8个综合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对8个综合指标进行了评价,进一步基于8个综合指标对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结论,并为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综合指标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体制创新: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卫刚 《国际经济合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市场经济 行政管理体制 招商引资 行政审批制度 土地管理
原文传递
国家级开发区: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高翔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9年第1期82-89,共8页
1984年起,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都属于产业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后,国家级开发区便凭借其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我... 1984年起,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都属于产业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后,国家级开发区便凭借其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开发区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质量发展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扩大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 产业园 创新要素
原文传递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转型升级模式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戴桂林 张艳蕾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3-138,共6页
借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指标评价体系》的评价成果,在"木桶"模型下比较界定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竞争性发展态势。结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期间的所面临国际国内战略环境分析,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借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指标评价体系》的评价成果,在"木桶"模型下比较界定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竞争性发展态势。结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期间的所面临国际国内战略环境分析,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期间发展思路为例,创新性的构建了"转型升级"战略模式:"三动三合一催生",提出了以"机制体制创新"为主线的青岛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行动策略与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转型升级 三动三合一催生
下载PDF
魅力,来自集约——从上海闵行开发区看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5
16
作者 秦晓燕 《中国土地》 2005年第7期5-7,共3页
●在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上,我们必须嫌贫爱富●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配置土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企业有生命周期,产业结构有阶段性。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 产业布局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 2000年 集约化运作 80年代 发展空间 持续发展 分地 新增 产出
下载PDF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和方向理论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柏传 《理论前沿》 CSSCI 1999年第14期31-32,共2页
由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共中央党校“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研究”课题组与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和方向”理论研讨会,于1999年5月21-23日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 由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共中央党校“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研究”课题组与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和方向”理论研讨会,于1999年5月21-23日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山东省、青岛市有关部门、中央党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定位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研讨会综述 体制创新 发展方向 体制改革 法律地位 现代化 管理权限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新智 《管理评论》 2005年第7期20-26,共7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多年来经济规模和水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效果和存在的问...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多年来经济规模和水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产业集群 效果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 形成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 经济规模 形成机制 政策建议 增长点
下载PDF
从混沌发展走向法治管理——中国开发区改革与发展的立法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万松 张明玉 邬文兵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中国的开发区建设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集中体现,中国的开发区最具代表性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由科技部主管的53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由商务部主管的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发区... 中国的开发区建设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集中体现,中国的开发区最具代表性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由科技部主管的53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由商务部主管的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管理和规范开发区的专门法律,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开发区的条文也比较少,本文通过选取立法工作开展较好的国家级高新区(如北京中关村)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天津开发区)为样本,剖析我国开发区的法制环境及立法的必要性、紧迫性,最后给出开发区立法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 国家级高新 北京 中国 主管 开发区建设 立法思考 集中 体现
下载PDF
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东景 刘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29-36,共8页
以中国2004—2018年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 以中国2004—2018年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U"型趋势,即开发区在建立初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开发区建立一段时间后,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成立之初的抑制作用主要源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在区域差异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集聚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