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解中国精神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瑜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8年第12期36-41,共6页
理解中国精神,要坚持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维度的有机统一。从理论维度看,应对中国精神所关涉的相关概念作出阐释,即中国精神与民族精神、国家精神、时代精神的区别和联系,对这些概念的具体内涵、边界范围加以厘定;从历史维度看,既要在... 理解中国精神,要坚持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维度的有机统一。从理论维度看,应对中国精神所关涉的相关概念作出阐释,即中国精神与民族精神、国家精神、时代精神的区别和联系,对这些概念的具体内涵、边界范围加以厘定;从历史维度看,既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审视中国精神的演进,又要看到作为一个当代特定概念,中国精神所具有的新时代语境;从现实维度看,时代所赋予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不容忽视,应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情况对中国精神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精神 国家精神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原文传递
论国家公园的国家意识培养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耀华 张丽娜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0,共6页
国家公园作为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除了生态保护、遗迹保存、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功能以外,还应具有国家意识培养的重要功能,主要包括国家形象强化、国家历史认知、国家精神弘扬等,其中包含国家价值观、道德观等在内的国家... 国家公园作为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除了生态保护、遗迹保存、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功能以外,还应具有国家意识培养的重要功能,主要包括国家形象强化、国家历史认知、国家精神弘扬等,其中包含国家价值观、道德观等在内的国家精神弘扬尤为重要,这些精神很多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将"有助于人们形成共同国家意识"作为建立国家公园的核心目标。与国家公园类似的中国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由于认识错位加上商业化、超载化等原因,在国家意识培养上存在较大缺陷。在今后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必须全面认识国家公园的功能,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强化国家意识的展示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国家意识 国家形象 国家精神 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传统文化资源与动画创新策略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褚亚男 《当代动画》 2019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通过重读20世纪80年代的三部经典动画文本《哪吒闹海》《三个和尚》与《天书奇谭》,分析其文化、艺术创新模式,认为这一时期的动画电影在民族影像创新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创作团体极其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这对当下动画电影... 本文通过重读20世纪80年代的三部经典动画文本《哪吒闹海》《三个和尚》与《天书奇谭》,分析其文化、艺术创新模式,认为这一时期的动画电影在民族影像创新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创作团体极其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这对当下动画电影的创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基于传统文化进行改编的影像策略对未来中国动画的创新发展仍将起到持续、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民族影像 国家精神
原文传递
论建构中国精神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6
4
作者 徐蓉 宋城长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43,共5页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是物质财富和物质生活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是发展方式面临新旧更替。在这一历史时期,提炼并建构中国精神,不仅是对已有的文化软实力形成全面认识,而且也是提振未来发展的内在动...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是物质财富和物质生活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是发展方式面临新旧更替。在这一历史时期,提炼并建构中国精神,不仅是对已有的文化软实力形成全面认识,而且也是提振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自信的需要。民族精神、国家精神、传统文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些都将是我们寻找和建构中国精神的要素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精神 民族精神 国家精神 现代化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原文传递
论国家安全中的精神安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军 夏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个人和社会意识、精神需求、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总和,精神领域是国家安全的特殊客体。一个国家的精神领域是否安全,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国家精神安全既是宏观的,体现在国家大战略及其具体战略... 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个人和社会意识、精神需求、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总和,精神领域是国家安全的特殊客体。一个国家的精神领域是否安全,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国家精神安全既是宏观的,体现在国家大战略及其具体战略之中的精神状态与品质。国家精神安全也是非常具体的,取决于国家社会中每一个细胞、单元、领域的精神是否安全。维护国家精神需要全有赖于全社会的努力,共同构建国家精神安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国家精神 国家精神安全 国家安全
下载PDF
蒙内铁路创新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向上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122-128,共7页
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新建标准轨铁路(简称蒙内铁路),是肯尼亚采用中国标准建设的现代化铁路,也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建项目,全长约480 km。在中国公司承建过程中,创新设计一直起着引领作用。蒙内铁路创新设计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内... 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新建标准轨铁路(简称蒙内铁路),是肯尼亚采用中国标准建设的现代化铁路,也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建项目,全长约480 km。在中国公司承建过程中,创新设计一直起着引领作用。蒙内铁路创新设计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内罗毕内陆港的设计理念创新,突破了传统交通运输理念的束缚,减轻了蒙巴萨赖茨港的承载压力,解决了蒙内铁路运量不足的问题;车站建筑设计创新,将技术、艺术、国家精神与非洲文化结合,完美地诠释了非洲地域文化、表达了肯尼亚国家精神、展现了现代气息;环境保护设计创新,则通过划定重点环保区域,针对不同的动物设计相应的动物通道和保护栅栏,避免野生动植物生存地被二次分割。本文展示的蒙内铁路创新设计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可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内铁路 创新设计 内陆港 地域文化 国家精神 一带一路 动物通道 漏斗形栅栏
下载PDF
“我是俄罗斯公民”——俄罗斯《2016—2020年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姜晓燕 《中国德育》 2016年第5期32-35,共4页
俄罗斯人民有着爱国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被视为整个社会团结的因素,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精神、政治、经济复兴的源泉和工具,也是国家完整和安全的源泉和工具。苏联解体后,自由主义的改革全盘否定了原有的国家意识... 俄罗斯人民有着爱国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被视为整个社会团结的因素,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精神、政治、经济复兴的源泉和工具,也是国家完整和安全的源泉和工具。苏联解体后,自由主义的改革全盘否定了原有的国家意识形态。由于长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价值标准,国家意识形态一直处于真空状态。普京上任后,把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权威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纲要 国家意识形态 俄罗斯人民 经济复兴 国家精神 俄罗斯联邦总统 真空状态 俄罗斯历史 俄罗斯国家
原文传递
论国家的精神安全及构建安全的国家精神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军 陆丕昭 张耀文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1-57,共7页
精神安全是国家安全领域的特殊客体。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精神品质,既决定着该国综合安全防卫能力的高低,也左右着其战略、方针、政策的谋划、制定与实施,对本国发展、地区安全与稳定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难以准确预期的影响。因此,国... 精神安全是国家安全领域的特殊客体。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精神品质,既决定着该国综合安全防卫能力的高低,也左右着其战略、方针、政策的谋划、制定与实施,对本国发展、地区安全与稳定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难以准确预期的影响。因此,国家应在综合安全战略谋划中把精神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要加强战略统筹,强化国家意识,全方位提升整个国家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要警惕和防范国家精神极端化,构建健康、积极、进取的国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国家精神 国家精神安全 国家安全
原文传递
中国精神教育的三维向度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泳安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9年第1期69-72,共4页
中国精神教育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致力于促进个体的精神归属和国家认同,而且也需要着力于良好社会精神风尚的构建,更需要着眼于国家精神力量的内生和凝聚。只有将三者有序衔接、有机整合,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中国精神教... 中国精神教育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致力于促进个体的精神归属和国家认同,而且也需要着力于良好社会精神风尚的构建,更需要着眼于国家精神力量的内生和凝聚。只有将三者有序衔接、有机整合,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中国精神教育的效能,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精神 精神家园 精神风尚 国家精神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政策解读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婧 《江苏教育》 2020年第95期6-10,共5页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发布后,教育者应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认真领会强化劳动教育的历史社会意义,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类别和形态,正确认识劳动教...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发布后,教育者应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认真领会强化劳动教育的历史社会意义,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类别和形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价,在认真分析目前劳动教育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以重视学校这一劳动教育开展的主阵地和落实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措施配套为抓手,切实有效提升劳动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中小学 国家精神
下载PDF
国民性的内涵及其养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晓蓉 林倩 《教师教育学报》 2014年第2期12-19,共8页
“国民性”概念缘于欧洲启蒙运动。其历史源流显示,“国民性”兼具两层内涵:政治意义上,与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密切相关;学术意义上,表示一个民族与其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相互适应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现代教育,需从关注人的精神... “国民性”概念缘于欧洲启蒙运动。其历史源流显示,“国民性”兼具两层内涵:政治意义上,与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密切相关;学术意义上,表示一个民族与其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相互适应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现代教育,需从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从民族性格与文化认同角度,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理念,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发挥“民族文化心理场”对国民性的养成作用,构建塑造现代国人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国家精神的动态、交叉、立体的教育生态,培养国民的国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性 国家精神 民族认同 公民意识 国民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目的论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龙霞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40,共8页
从目的论的视角解读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发展进程,可以发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初步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目的性原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这一目的性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在1845年的哲学革命中将这一目的性原... 从目的论的视角解读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发展进程,可以发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初步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目的性原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这一目的性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在1845年的哲学革命中将这一目的性原则注入到新唯物主义的基石——"实践"概念中。由此,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中实质上孕育了一种新的目的概念。将这一目的概念阐发和界定出来,可以为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目的论的"合理形态"提供一种可能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国家精神 市民社会 辩证法 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论国家安全中的精神安全
13
作者 王志军 夏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14,共8页
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个人和社会意识、精神需求、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总和,精神领域是国家安全的特殊客体。一个国家的精神领域是否安全,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国家精神安全是宏观的,体现在国家大战略及其具体战略... 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个人和社会意识、精神需求、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总和,精神领域是国家安全的特殊客体。一个国家的精神领域是否安全,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国家精神安全是宏观的,体现在国家大战略及其具体战略的精神状态与品质之中。国家精神安全也是非常具体的,取决于国家社会中每一个细胞、单元、领域的精神是否安全。因此,维护国家精神需要全有赖于全社会的努力,共同构建国家精神安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国家精神 国家精神安全 国家安全
下载PDF
谈提炼中国精神需要弄清楚的几对关系
14
作者 吕庆建 葛洪刚 李善勇 《前沿》 2016年第5期8-12,共5页
提炼中国精神需要弄清楚以下几对关系:首先是国家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提炼中国精神应该基于国家精神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视角把国家性与民族性结合起来;其次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提炼中国精神要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间保持良... 提炼中国精神需要弄清楚以下几对关系:首先是国家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提炼中国精神应该基于国家精神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视角把国家性与民族性结合起来;其次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提炼中国精神要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性与沟通性;再就是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提炼中国精神要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统摄国民思想、塑造中国魂;还有中国精神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培育和更新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理论指导;最后是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目标。这就为提炼中国精神提供了必要的、有益的视域,从而可以更好地提炼中国之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精神 国家精神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原文传递
回溯性国家书目和现行国家书目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厚生 《山东图书馆学刊》 1982年第4期62-63,共2页
国家书目包括有回溯性国家书目和现行国家书目。回溯性国家书目是收录以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的出版物的目录,它也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精神文化和文献遗产的具体体现。为了确保回溯性国家书目的完整性和准确可靠性,应该建立现行出版物... 国家书目包括有回溯性国家书目和现行国家书目。回溯性国家书目是收录以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的出版物的目录,它也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精神文化和文献遗产的具体体现。为了确保回溯性国家书目的完整性和准确可靠性,应该建立现行出版物登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书目 回溯性 图书馆目录 登记制度 政府出版物 国家精神 图书资料 国际性会议 视听资料 参考书目录
下载PDF
国家精神凝聚力的要素作用点分析(下)——国家凝聚力研究笔记之十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学谦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41-144,共4页
国家精神和国家道德能够对人民群众形成凝聚力量。国家精神体现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改革创新是国家精神对人民群众形成凝聚力量的基本作用点。而国家道德对人民的凝聚作用基于国家道德价值取向的引领性、国家道德对人... 国家精神和国家道德能够对人民群众形成凝聚力量。国家精神体现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改革创新是国家精神对人民群众形成凝聚力量的基本作用点。而国家道德对人民的凝聚作用基于国家道德价值取向的引领性、国家道德对人民的正义感染力、约束公民的公正公平性和国家道德建设成果的人民满意度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精神 国家道德 凝聚力
下载PDF
雕塑之城 城之雕塑
17
作者 王胜利 《中华文化画报》 2007年第11期118-119,共2页
城市雕塑自上世纪90年代,呈现出一种跃进式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雕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城市中赢得了自己的地位。城市雕塑一般被认为具有美化城市、增加城市文化气息,具有一种城市名片的作... 城市雕塑自上世纪90年代,呈现出一种跃进式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雕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城市中赢得了自己的地位。城市雕塑一般被认为具有美化城市、增加城市文化气息,具有一种城市名片的作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我们提到自由女神就会想到美国,提到美人鱼就会想到丹麦等。自由女神和美人鱼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态的艺术存在,在他们的背后是国家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支撑。青岛的《五月风》、深圳的《孺子牛》是国内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名片的很好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雕塑 自由女神 城市文化 城市建设 跃进式 国家精神 宗教造像 美学特征 社会功能 英雄形象
原文传递
清华简与国家精神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文 《管子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113-115,128,共4页
本文从清华简所见儒家思想出发,通过从东、西方文明传统不同角度的探讨,提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为中国国家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之所在。
关键词 清华简 国家精神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成就动力源:马克思主义国家哲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朝帅 《北方论丛》 2019年第5期22-29,共8页
回顾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辉煌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哲学起到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哲学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通过寻求阶级人的整体性解放达到法律政治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最鲜明的特点是集中力量... 回顾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辉煌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哲学起到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哲学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通过寻求阶级人的整体性解放达到法律政治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最鲜明的特点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突破一点而解决其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国家精神成为一面旗帜.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交相辉映,发展出更耀眼的文明共同体,整体性的国家精神塑造了表象性的国家,爱国主义精神和公民道德在新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精神内涵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成就 国家精神 文明共同体
下载PDF
论《巴比特》中的棒球隐喻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凌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2-185,共4页
《巴比特》是一部反映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的小说,它是一面镜子,从中映照出"巴比特精神"的意识流质。作为小说界公认的"诊断专家",作者辛克莱.刘易斯在作品中以棒球为依托,所描绘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国... 《巴比特》是一部反映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的小说,它是一面镜子,从中映照出"巴比特精神"的意识流质。作为小说界公认的"诊断专家",作者辛克莱.刘易斯在作品中以棒球为依托,所描绘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国家娱乐,更代表了美国社会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主人公巴比特与棒球的密切关系,折射出他从顺从社会到反叛社会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轨迹。棒球是一种象征,是19世纪美国人的愤怒和眼泪,是繁荣的驱动力和推动力,是外在的看得见的表达。作者以棒球为工具抨击了美国社会的迷幻状态,使读者感受到作品发人深省的积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专家 棒球 国家精神 巴比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