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的逻辑进路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祥兴 王顺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67,F0003,共7页
我国国家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将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可以提升话语的叙说质量,破除西方的话语霸权,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然而,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也存在现实难题,其症结在于高质量的话语转换不足、西强我弱... 我国国家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将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可以提升话语的叙说质量,破除西方的话语霸权,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然而,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也存在现实难题,其症结在于高质量的话语转换不足、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尚未打破、话语投送能力不够等。要推动话语创新,促使国家制度优势及时转化为话语优势,可以从聚焦内容实现转化、积极促成话语赋权、优化话语转化机制等几个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制度优势 话语优势 话语转化 话语格局
下载PDF
国家治理效能视域下党的自我革命话语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刘爱莲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13,124,共10页
面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场景,科学阐释国家治理效能视域下党的自我革命话语逻辑,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效能与党的自我革命的关系,提升国家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之间的转化效果。党的自我革命以坚持和完... 面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场景,科学阐释国家治理效能视域下党的自我革命话语逻辑,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效能与党的自我革命的关系,提升国家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之间的转化效果。党的自我革命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落脚点,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核心环节,努力实现国家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党通过自我革命的形式在国家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中发挥着主体中介的作用,实现了两者间的双向互动。党的自我革命运用整体性思维在国家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之间建立起一种结构性的均衡关系,在发扬国家制度优势的同时,合理地推进国家治理的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制度优势 国家治理效能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话语逻辑
下载PDF
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逻辑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利平 祝辉 《理论视野》 CSSCI 2019年第12期54-59,共6页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这一重大政治问题鲜明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这一重大政治问题鲜明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在国家制度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个至关重要问题上的担当和探索,谋划和推进。全面理解这一重大政治问题,深刻把握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逻辑,需要深入分析其时代背景、首要遵循、深刻内涵、价值导向和思路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制度优势 转化 国家治理效能 逻辑解析
下载PDF
邓小平与国家制度优势话语建构
4
作者 董海军 林子傲 《邓小平研究》 2022年第5期52-62,共11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从我国制度的特色优势、理念优势、实践优势和发展优势多重维度建构了我国制度优势话语。邓小平在建构国家制度优势话语时,运用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支撑、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从我国制度的特色优势、理念优势、实践优势和发展优势多重维度建构了我国制度优势话语。邓小平在建构国家制度优势话语时,运用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支撑、以历史成就为佐证、以国际对比为参照、以实践事实为依据的基本方法,其国家制度优势话语建构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优势话语建构,指明了新时期国家制度兴利除弊的方向,推动了制度优势话语向制度优势现实转化,助力了国家改革形象的建构,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建构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开放 国家制度优势 话语建构
原文传递
从国家制度优势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基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曾宪奎 《宁夏党校学报》 2021年第2期5-15,共11页
经过4轮的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绩效有了显著提升,可以说,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模式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最成功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集中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优势,即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内进行的、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过4轮的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绩效有了显著提升,可以说,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模式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最成功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集中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优势,即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内进行的、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环境下推进的、是在清晰的改革主线下以自我不断探索的方式进行的、是在稳妥的方式下推动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和国家制度优势提升形成了相互强化的格局。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以混合所有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改革为内容的第5轮国有企业改革,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的固有难题,而这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未来国家制度优势,并有可能对未来全球国有企业改革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制度优势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混合所有制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理论与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论纲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凤义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49,共27页
资本主义多样性问题是近些年来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有不同范式,但这些范式都没有适当的微观基础。本文提出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既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一般规律的起点,也是研究资本主义多样性... 资本主义多样性问题是近些年来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有不同范式,但这些范式都没有适当的微观基础。本文提出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既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一般规律的起点,也是研究资本主义多样性的微观基础。劳动力商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使用价值、价值以及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特殊性,为我们解读资本主义多样性问题提供了微观基础。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不仅是我们从资本主义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角度,立体认识资本主义的一把钥匙,也是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享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使用价值 劳动力价值 国家竞争制度优势 资本主义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