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被引量:61
1
作者 陈卫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113,共7页
社会层面的"国学热",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一大明显缺失,即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从体制上完全排斥了传统的书院制度、缺乏良好的教材、传统礼仪教育在当代学校里几乎是空白等,这些是造成当代学校缺失良好传统文化教育的... 社会层面的"国学热",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一大明显缺失,即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从体制上完全排斥了传统的书院制度、缺乏良好的教材、传统礼仪教育在当代学校里几乎是空白等,这些是造成当代学校缺失良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国学热"对于普及传统文化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如果学校不能成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的话,那么"热"很快就会变"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 书院制度 教材 传统礼仪
下载PDF
“国学热”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36
2
作者 赵林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8,共8页
"国学热"在21世纪再度兴起,引发学界对国学问题的新一轮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国学"的定义及国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争论反映了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中的历史命运及未来前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 "国学热"在21世纪再度兴起,引发学界对国学问题的新一轮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国学"的定义及国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争论反映了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中的历史命运及未来前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大争论进行冷静思考和理性探讨,引导传统文化进行自我批判和现代转换,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应对现代性的挑战,是中国学术界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组织了本组专题文章。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国学热"现象的历史必然性、国学的思想文化内涵与性格、国学的定位及其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界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曙光认为,国学之"学"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儒学的仁道思想是其鲜明体现。通过对仁道思想的继承和扩展,不仅可以为现代中国人的安身立命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也有助于建构现代社会乃至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与整体,并与现代学术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一定程度上帮助消解现代学术的弊端,但这必须经过基于唯物史观的文化与学术的充分"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干春松提出,国学的最佳定位是作为一种批判性的视角,让我们意识到学术传统的独特性和中国自身价值立场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拒绝西方的学科体系才能有效地延续本土文化的精神,强调国学的目的是超越国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赵林从三个方面反思当下的"国学热",认为"国学热"是全球性的文化保守主义潮流与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复兴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精神来指导国学的自我批判和时代更新,是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最必要和最关键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文化反思 历史必然 目的文化 研究所 黄帝陵
原文传递
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与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彦坤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5,共8页
一段时期以来持续升温的"国学热",原因复杂,既有积极的元素,也有消极的因子。为使其健康发展,必须端正研究和普及国学的目的,正确认识国学在当今中国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分清国粹与国渣,既尊重历史又与时俱进,既强调研究又... 一段时期以来持续升温的"国学热",原因复杂,既有积极的元素,也有消极的因子。为使其健康发展,必须端正研究和普及国学的目的,正确认识国学在当今中国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分清国粹与国渣,既尊重历史又与时俱进,既强调研究又重视普及,同时要以客观和宽容的态度看待"国学热"的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国学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关于“西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敦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41,共6页
Western Learning is an historical concept in China, referring to theories originated in the Western world. Under the context of Chinese modern culture, this concept should be re-defined as the Western scholarship in C... Western Learning is an historical concept in China, referring to theories originated in the Western world. Under the context of Chinese modern culture, this concept should be re-defined as the Western scholarship in China, and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modern scholarship as its important components. Western Learning in China should not be understood as occidentalism in opposition to orientalism, or to sinology in particular. Western Learning in China has revealed some universalistic values and knowledge, such as science, democracy, human rights, rule of law, justice, which are not limited to the West. It should not be confused either with occidentalcentrism, or with the hegemony of Western discourse. As the matter of fact, the propaganda against the hegemony of Western discourse has been launched by the post-modernist and neo-leftist movement, which is not only harmful in practice, but also betrayed the globalization program of Marx. Chinese National Scholarship and Western Scholarship need to be complementary with each o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 国学 望文生义 “西化” 话语霸权 国学 西方人 简单化
原文传递
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被引量:14
5
作者 方克立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5-31,共7页
国学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国学研究阶段;二是用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保存国粹"、"整理国故"的阶段;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国学研究阶段。创建适应社会主义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要有分析的态... 国学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国学研究阶段;二是用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保存国粹"、"整理国故"的阶段;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国学研究阶段。创建适应社会主义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要有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抵制国学运动中的复古主义和否定国学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的国学 狭义的国学 国学 国学
原文传递
文化保守主义抑或文化批判主义——对当前“国学热”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4
6
作者 谢地坤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16,共12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港台及海外华人地区出现的新儒家现象,“国学”这个本来已经被人遗忘了几十年的概念又从港台返回到了大陆,而且近十年来被炒得越来越热,形成了所谓“国学热”。但是,何谓国学,国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港台及海外华人地区出现的新儒家现象,“国学”这个本来已经被人遗忘了几十年的概念又从港台返回到了大陆,而且近十年来被炒得越来越热,形成了所谓“国学热”。但是,何谓国学,国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国学与外来文化是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在今天提倡国学,其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甚至国学这个概念能否成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文化保守主义 批判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学思 海外华人 国学 外来文化
原文传递
“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再思考 被引量:13
7
作者 任丽梅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113,160,共7页
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课题。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是简单复古,此前回归传统的国学启蒙运动和地方文化热潮,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自信的复归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但是对于如何让传统文化透过历史的尘埃使其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智慧光芒,... 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课题。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是简单复古,此前回归传统的国学启蒙运动和地方文化热潮,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自信的复归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但是对于如何让传统文化透过历史的尘埃使其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智慧光芒,相关的实践主体还需要上升到文化自觉的理性高度,认清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内容与形式,传统文化的基因优劣以及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意义与价值,这样才能避免急功近利之偏。传统文化只有抛弃其封建意识形态的外壳与更新其落后的观念之后,才可能变包袱为资源,迈向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地方文化 文化基因 现代化
原文传递
国学与大学生国学教育的实践体系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傅可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受国学热的影响,大学生的国学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人们往往把国学理解成知识的、思想的、精神的,而忽视了国学所包含的技艺的、能力的内容,因此,强调了国学的理论性而忽视了国学的实践性。文章认为对大学生的国学教育要... 受国学热的影响,大学生的国学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人们往往把国学理解成知识的、思想的、精神的,而忽视了国学所包含的技艺的、能力的内容,因此,强调了国学的理论性而忽视了国学的实践性。文章认为对大学生的国学教育要重视实践活动,通过日常生活培养、技术能力提高、大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国学素养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国学 知识系统 能力系统 实践体系
下载PDF
对当代“国学”及其教育热潮的学理检视和深度追问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有光 张金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2-166,共5页
当代"国学热"缘起于中国学人试图实现由"照着讲"到"自己讲"的学术理想,启动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交互的方向。对待国学复兴思潮,采取"棒杀"或"捧杀"的非此即彼式的态度都是有害... 当代"国学热"缘起于中国学人试图实现由"照着讲"到"自己讲"的学术理想,启动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交互的方向。对待国学复兴思潮,采取"棒杀"或"捧杀"的非此即彼式的态度都是有害的,我们必须从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两个视域切入,才能看清国学对当代精神真空的填补作用和对道德滑坡的刹车功效,也才能悟出它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方兴未艾的国学教育只有落实到国民的生命实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所谓"重振国学"和"文化复兴"方有可能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国学 国学教育 民族文化建设
下载PDF
“国学热”现象剖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阎虹珏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1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国学 现象剖析 研究方法 传统文化价值观 逻辑的方法 儒学 历史事实 教条主义 价值体系
下载PDF
“国学”是历史文化现象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吉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3期1-6,共6页
“国学”是历史文化现象赵吉惠近十多年国学在祖国大地确实不断地升温,有人感觉到“热”,那是因为过去偏“凉”的缘故。这些年的温度升高了,和过去相比较,说出现了“国学热”,我看也未尝不可以。在气温变幻、忽冷又热的条件下,人... “国学”是历史文化现象赵吉惠近十多年国学在祖国大地确实不断地升温,有人感觉到“热”,那是因为过去偏“凉”的缘故。这些年的温度升高了,和过去相比较,说出现了“国学热”,我看也未尝不可以。在气温变幻、忽冷又热的条件下,人们对“国学”有不同看法,持不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 历史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西学” 国学 国粹主义 整理国故 中西文化
原文传递
儒家思想的当代困境及其化解之道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承贵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30,共5页
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然成为显学,但这种显学状态似乎更多地是以"争论热度"为标志的,存在的问题仍然复杂多端:诸如"四书学"的形成对当代儒学的开展有无启示,当代儒学繁荣背后是否存有困境以及对此困境有无化解之道,政... 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然成为显学,但这种显学状态似乎更多地是以"争论热度"为标志的,存在的问题仍然复杂多端:诸如"四书学"的形成对当代儒学的开展有无启示,当代儒学繁荣背后是否存有困境以及对此困境有无化解之道,政治儒学、宗教儒学的实质、困限及出路如何,等等。为此,我们约请了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大学几位学者就上述问题,分别从历史实例、现实状况、个案研究等角度展开讨论,以期推动儒学研究的深化、促进弘扬儒家思想理性态度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生活儒学 政治儒学 社会实际 国学 儒教 宗教 哲学
下载PDF
“国学热”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国富 蔡美娟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6-108,共3页
"国学热"的出现,体现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重新认识。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继承传统文化显然是必要的。我们应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学习,改变目前偏重于文学教学的特点。这也适用于我们学习现代文化与... "国学热"的出现,体现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重新认识。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继承传统文化显然是必要的。我们应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学习,改变目前偏重于文学教学的特点。这也适用于我们学习现代文化与外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中学语文 文化 文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国学热与国学的定位和前瞻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丹忱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年第1期89-101,共13页
近年来,神州大地掀起了国学热。社会科学界围绕着国学的内涵和外延、国学的定位和研究方向以及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2007年10月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学热与国学定位和前瞻"学术研讨... 近年来,神州大地掀起了国学热。社会科学界围绕着国学的内涵和外延、国学的定位和研究方向以及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2007年10月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学热与国学定位和前瞻"学术研讨会中,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表述了自己的学术见解。本刊特刊载其研讨内容,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界 马克思主义 学术研讨会 学术见解 专家学者 研讨内容
下载PDF
当代社会的儒学教育--以国学热和读经运动为反思案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柯小刚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0,共7页
当代社会的儒学教育应同时保持古典儒学固有的批判性和建设性品格。其批判性表现为对现代教育"工具化"的抵制,其建设性表现为"人的养成教育"对于"工具性人才"的教化提高。由此观之,近年方兴未艾的商业化&... 当代社会的儒学教育应同时保持古典儒学固有的批判性和建设性品格。其批判性表现为对现代教育"工具化"的抵制,其建设性表现为"人的养成教育"对于"工具性人才"的教化提高。由此观之,近年方兴未艾的商业化"国学热"丧失了儒学教育的批判性,把传统文化降低为现代人的文化消费品;"读经运动"则表现出过于激进的批判意识,缺乏建设性,成为一种更加僵化和体制化的"反体制教育"。面对这一问题,有必要重新激活《易经》"发蒙"的教育思想,以对治当代社会"启蒙未遂的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发蒙 工具化培训 人的养成教育 国学 读经运动
下载PDF
从事实性认同到建构性认同——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的反思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植友 刘承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6,共4页
2 0世纪 90年代 ,“国学热”的兴起 ,表明新文化保守主义形成。这虽然有外在的因素和内在的依据 ,并且得到了多人的肯定 ,但就文化认同而言 ,新保守主义陷入了事实性认同的误区。本文认为 ,进入新世纪 ,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
关键词 事实性认同 建构性认同 国学
下载PDF
论“国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梦溪 《中国文化》 2006年第2期11-27,共17页
近一个时期,具体说自去年夏天以来,“国学”一词的报刊使用率越来越高了。有的大学正式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小学生的国学班时有开办.互联网上遴选“国学大师”的举动如火如茶。因此有人说如今已经出现了“国学热”。其实九十年代中期... 近一个时期,具体说自去年夏天以来,“国学”一词的报刊使用率越来越高了。有的大学正式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小学生的国学班时有开办.互联网上遴选“国学大师”的举动如火如茶。因此有人说如今已经出现了“国学热”。其实九十年代中期也有过一次关於“国学热”的讨论。评估今天的“国学”景况,需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讲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研究院 国学 九十年代 国学大师 使用率 互联网 小学生
下载PDF
世纪末的“国学热”之意识形态解读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力之 《理论与创作》 2001年第5期8-14,共7页
关键词 国学 马克思主义 汤一介 孔子哲学 官方哲学 市场经济 思想体系 经济体制 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化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对“国学热”的双向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洪修平 《探索与争鸣》 2007年第4期13-14,共2页
当前,国学热体现的是中国人在取得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之后,开始自觉地关注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也反映了在经济发展中,对于我们社会存在的弊端应寻找一种疗救的良方。在民族复兴中要注意文化的复兴,也即重视传统与现代的双向思考。
关键词 国学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弊端 疗救 文化复兴
原文传递
再谈如何看待“国学热”?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济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6,共5页
"国学热"的产生有其国内和国际的背景,其重要意义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应以儒家为主,兼顾他家,而且要用去粗取精的科学分析方法;要持严谨、负责的态度;要建立相互切磋的优良学风。
关键词 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