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学典籍翻译主体选择与译者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立胜 廖志勤 《当代外语研究》 2011年第10期35-38,61,共4页
翻译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译学界就典籍翻译主体选择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着热烈的探讨。本文在综述其观点及理论视角的同时,提出典籍翻译主体选择原则应以译者翻译能力为指归,而不应以具体个案来以偏带全。本... 翻译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译学界就典籍翻译主体选择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着热烈的探讨。本文在综述其观点及理论视角的同时,提出典籍翻译主体选择原则应以译者翻译能力为指归,而不应以具体个案来以偏带全。本文还就译者应具备的翻译能力具体细化,探讨典籍翻译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以促进译者典籍翻译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典籍 翻译主体 翻译能力培养
原文传递
国学典籍海外英译中超文本成分研究——以李白诗歌《长干行》三译文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立胜 廖志勤 《民族翻译》 2011年第4期39-45,共7页
翻译对于传播国学经典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唐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在海外传播中的效果、制约因素及翻译主体选择等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分别以译者丁韪良、庞德及韦特.伯恩纳与江亢虎合译的李白诗歌《长干行》三译文为... 翻译对于传播国学经典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唐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在海外传播中的效果、制约因素及翻译主体选择等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分别以译者丁韪良、庞德及韦特.伯恩纳与江亢虎合译的李白诗歌《长干行》三译文为例,从超文本成分视角入手,探讨了译语中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与译者文本选择、翻译策略与译文接受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当下"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文化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及现实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典籍 《长干行》 超文本成分 译者策略
下载PDF
国学典籍里“中和”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孝英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55,146,共8页
“中和”是中国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国学典籍中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目前,相关研究覆盖范围广,成果丰富,然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中和”情感语言现象或思维方式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中和”思维与情感隐喻... “中和”是中国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国学典籍中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目前,相关研究覆盖范围广,成果丰富,然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中和”情感语言现象或思维方式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中和”思维与情感隐喻关系的分析对“中和”情感隐喻进行认知机制探索,研究揭示了“中和”的隐喻性及隐喻路径和扩展模式,由此说明情感隐喻的普遍意义,它对中国典籍的“中和”这一核心概念也具有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典籍 中和 情感隐喻 认知机制
原文传递
多模态翻译理论建构与创新应用——《国学典籍多模态翻译研究》介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祖友 王汐 李佳帅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250-252,共3页
《国学典籍多模态翻译研究》顺应了当下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多模态新趋势,是“文化强国战略”号召下的典籍外译研究的有益探索。该书结合中外理论研究成果构建了国学典籍多模态翻译理论框架,并将其应用于经典作品研究实践,为典籍外译研... 《国学典籍多模态翻译研究》顺应了当下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多模态新趋势,是“文化强国战略”号召下的典籍外译研究的有益探索。该书结合中外理论研究成果构建了国学典籍多模态翻译理论框架,并将其应用于经典作品研究实践,为典籍外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拓展了多模态翻译实证研究领域,是多模态话语时代的符号理论与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翻译 国学典籍 跨文化
下载PDF
国学典籍漫画多模态改编研究
5
作者 钟泽楠 黄中习 陈树坤 《动漫研究》 2023年第1期180-184,共5页
国学典籍漫画的出版是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体现。对蔡志忠的典籍漫画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国学典籍漫画的多模态改编包含移植改编、互文改编、现代化改编三种主要路径,改编策略与典籍的体裁有密切关系。国学... 国学典籍漫画的出版是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体现。对蔡志忠的典籍漫画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国学典籍漫画的多模态改编包含移植改编、互文改编、现代化改编三种主要路径,改编策略与典籍的体裁有密切关系。国学典籍漫画的多模态改编可以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内传承与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典籍 漫画 新时代 多模态改编 中华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柴春艳 《成才之路》 2021年第17期48-49,共2页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现代幼儿教育水平,引导幼儿塑造正确价值观,提高幼儿交际水平。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国学典籍、借助成语典故、组织...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现代幼儿教育水平,引导幼儿塑造正确价值观,提高幼儿交际水平。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国学典籍、借助成语典故、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幼儿教育 融合 国学典籍 成语故事 实践活动
下载PDF
论国学经典译介出版中的深度化策略
7
作者 高玉兰 王翔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80,共4页
国学经典的译介出版是一种自觉的文化传播行为,其效度对于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保障文化传播效度,海内外业界在译介出版国学经典时,在语内、语际翻译和编辑与出版阶段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深度化倾向。本文以《五禽戏》... 国学经典的译介出版是一种自觉的文化传播行为,其效度对于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保障文化传播效度,海内外业界在译介出版国学经典时,在语内、语际翻译和编辑与出版阶段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深度化倾向。本文以《五禽戏》和《洗冤集录》为例,系统梳理了其语内和语际译介出版中的深度化策略,并从语形、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国学典籍译介出版中的深度化策略优化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对国学典籍译介出版中文化传播效度提升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典籍 译介出版 深度化策略 跨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刘若愚国学典籍英译实践与翻译思想述论
8
作者 邹素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9期11-12,共2页
作为20世纪享誉全球的华裔学者,刘若愚毕生将大量国学典籍遗产介绍给西方读者,其独到的译笔风格及翻译思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当前国学典籍的海外英译与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刘若愚 国学典籍 翻译实践与思想
下载PDF
汉英国学典籍表诠导论(英文)
9
作者 仝晓秋 张玮 +1 位作者 刘伟庆 陈俊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国学的概念和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诠释与解读,百多年来也一直争论不休,但国学本身的存在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绵延了五千年之久而不断、浩瀚的多学科典籍的深入研究与交融的结果。随着中... 国学的概念和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诠释与解读,百多年来也一直争论不休,但国学本身的存在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绵延了五千年之久而不断、浩瀚的多学科典籍的深入研究与交融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也正在随着中国产品越来越深入地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正面临着一个全面的辉煌时代的到来,并且必将会为全世界所全面地而不是部分地接受。我们对国学典籍进行研究,并以汉英对照表格归纳的方法加以诠释,形成一本工具书,目的就是想把"国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向世界推介出去。我们的研究成果之所以采用表格形,意使中英文对照的内容不致相隔太远,可突出相关内容的对比性。如果各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手中有了本书,相信对于他们在选择攻读方向和决定阅读材料的取舍上能够有所帮助,较快地找到自己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对于国内的青年知识界来说,又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各类经典的大概,启迪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国的汉学专家,本书对他们了解、深化和拓展自己的研究将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传统文化 汉英国学典籍表诠 中英文对照
下载PDF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出版漫谈 被引量:1
10
作者 南江涛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7年第3期176-185,共10页
本文从编辑现状切入,详细介绍了"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的策划、编辑、改进过程,与选目者杜泽逊先生间的邮件往来,饱含重要的学术信息。"丛刊"坚持体现古书之美,坚持选择重要典籍的重要版本,是一套标准严谨的丛书。同时... 本文从编辑现状切入,详细介绍了"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的策划、编辑、改进过程,与选目者杜泽逊先生间的邮件往来,饱含重要的学术信息。"丛刊"坚持体现古书之美,坚持选择重要典籍的重要版本,是一套标准严谨的丛书。同时,"丛刊"的编辑出版采用项目负责制,借助现代手段,编辑过程中与读者产生互动,不断改进,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影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