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应如何化解文化冲突与误解 |
梁海明
|
《对外传播》
|
2016 |
11
|
|
2
|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德育探究 |
袁圣东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6
|
|
3
|
中国民航应用新媒体传播分析 |
李文
|
《空运商务》
|
2024 |
0 |
|
4
|
“从阁楼到地下室”:走向社会的传播思想史 |
刘海龙
|
《传媒观察》
|
2024 |
0 |
|
5
|
浅谈茶文化的传播途径及历史演变过程 |
栾著
|
《福建茶叶》
|
2018 |
5
|
|
6
|
看懂电影:城乡放映的国家意志与大众梦想(一) |
李道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7
|
构建国际传播新模式:由“针对受众”向“面向用户”转型 |
饶凯宾
|
《对外传播》
|
2016 |
3
|
|
8
|
共同富裕示范区国际传播力提升策略 |
吴月芽
|
《传媒评论》
|
2023 |
0 |
|
9
|
中国互联网反恐问题初探 |
|
《中国信息安全》
|
2014 |
5
|
|
10
|
为何中国学者和媒体对影响因子公式的表述普遍错误? |
穆蕴秋
江晓原
|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1
|
书画行业协会对外传播方式亟待转变 |
石晨旭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2
|
全国“两会”与国际传播 |
任孟山
|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3
|
负面消息的国际再传播——以BBC关于北京雾霾报道为例 |
刘新鑫
陈骁男
|
《对外传播》
|
2015 |
2
|
|
14
|
从传播学视角探析绿色世博形象的建构 |
彭文卓
|
《青年记者》
|
2010 |
0 |
|
15
|
《现代史密斯-蒙特法》与美国国际广播走向 |
张超
|
《对外传播》
|
2016 |
1
|
|
16
|
在华外国人:传播中国形象的新兴力量 |
朱华
|
《新闻前哨》
|
2015 |
1
|
|
17
|
张闻天1919年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
崔巍
|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8
|
新媒体环境中河南文化“走出去”的传播路径研究 |
乔新玉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9
|
中国文化如何输出? |
张涛甫
|
《社会观察》
|
2014 |
0 |
|
20
|
莱州草辫 |
赵贵琳
|
《走向世界》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