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 被引量:315
1
作者 何绪生 张树清 +2 位作者 佘雕 耿增超 高海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25,共10页
为了促进中国生物炭的研究及农用,笔者回顾和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生物炭的研究文献和发现,并提出了生物炭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如下:生物炭是生物质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低温热转化后的固体副产物,是有机碳含量高、多孔性、碱性、吸附能力强、... 为了促进中国生物炭的研究及农用,笔者回顾和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生物炭的研究文献和发现,并提出了生物炭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如下:生物炭是生物质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低温热转化后的固体副产物,是有机碳含量高、多孔性、碱性、吸附能力强、多用途的材料。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减少养分损失,有益于土壤微生物栖息和活动,特别是菌根真菌,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在一些情况下,单施生物炭就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或增产,但是生物炭与肥料混施,或复合后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几乎都表现为正效应,这缘于肥料消除了生物炭养分低的缺陷,而生物炭赋予肥料养分缓释性能的互补和协同作用。生物炭延缓肥料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降低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生物炭是肥料的增效载体。生物炭在土壤中极为稳定,可长期将碳固定于土壤,是固碳的潜力载体。利用废弃生物质生产生物炭,并将生物炭农用将是多赢的技术。但是,生物炭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因此,中国应加强生物炭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促进生物炭的生产及农用,推动21世纪农业的"黑色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肥料 固碳潜力 未来研究
下载PDF
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被引量:256
2
作者 段晓男 王效科 +1 位作者 逯非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3-469,共7页
固碳是湿地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一。通过资料调研和分析,对我国湿地的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种类型沼泽湿地总的固碳能力为4.91TgC·a^-1。红树林湿地和沿海盐沼的固碳速率最高。我国湖泊湿地的固碳... 固碳是湿地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一。通过资料调研和分析,对我国湿地的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种类型沼泽湿地总的固碳能力为4.91TgC·a^-1。红树林湿地和沿海盐沼的固碳速率最高。我国湖泊湿地的固碳潜力为1.98TgC·a^-1,其中东部平原地区湖泊湿地的固碳速率和能力最大。恢复湿地可以提高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其中退田还湖和退田还泽的固碳潜力分别为30.26 GgC·a^-1和0.22 GgC·a^-1,而湿地保护工程在2005-2010年之间的固碳潜力为6.57 GgC·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固碳速率 固碳潜力 湿地保护
下载PDF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被引量:183
3
作者 韩冰 王效科 +2 位作者 逯非 段晓男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2-619,共8页
研究在搜集和整理全国典型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自建经验公式估算了不同管理措施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能力和潜力。通过施用化肥、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免耕措施,目前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增加的贡献分别为40.51、23.89、3... 研究在搜集和整理全国典型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自建经验公式估算了不同管理措施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能力和潜力。通过施用化肥、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免耕措施,目前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增加的贡献分别为40.51、23.89、35.83 Tg.a-1和1.17 Tg.a-1,合计为101.4 Tg.a-1,是我国目前能源活动碳总排放量的13.3%。通过情景分析发现,提高化肥施用量、秸秆还田量、有机肥施用量和推广免耕,可以使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量分别提高到94.91、42.23、41.38 Tg.a-1和3.58 Tg.a-1,合计为182.1Tg.a-1。农田土壤总的固碳潜力相当于目前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的23.9%,对于全球CO2减排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秸秆还田 使用有机肥 免耕 固碳潜力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和潜力 被引量:158
4
作者 吴庆标 王效科 +4 位作者 段晓男 邓立斌 逯非 欧阳志云 冯宗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7-524,共8页
根据近3次森林资源普查资料和六大林业工程规划估算了中国森林植被的固碳现状和潜力。我国森林植物的碳贮量从第4次森林清查(1989-1994年)的4220.45 Tg C增加到第6次森林清查(1999-2003年)的5156.71Tg C,平均年增长率为1.6%,年固碳... 根据近3次森林资源普查资料和六大林业工程规划估算了中国森林植被的固碳现状和潜力。我国森林植物的碳贮量从第4次森林清查(1989-1994年)的4220.45 Tg C增加到第6次森林清查(1999-2003年)的5156.71Tg C,平均年增长率为1.6%,年固碳量为85.30-101.95Tg·a^-1,主要集中在西藏、四川、内蒙古、云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和湖南等省份。根据我国林业工程建设规划,到2010年规划完成时,林业工程每年新增的固碳潜力为115.46 Tg·a^-1,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到2010年新增的固碳潜力分别为16.25、48.55、32.59、3.75和14.33 Tg·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六大林业工程 固碳现状 固碳潜力
下载PDF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及其固碳潜力 被引量:95
5
作者 韩冰 王效科 欧阳志云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1,共6页
在利用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估算中国分县农田土壤碳库及其变化量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分省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估算各省市自治区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比较旱田与水田固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笔者所得到的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 在利用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估算中国分县农田土壤碳库及其变化量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分省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估算各省市自治区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比较旱田与水田固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笔者所得到的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可代表在199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田土壤经过耕种后所能达到的碳含量的平衡值,为农田选择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栽培措施和施肥方式以固定更多的碳素提供依据。在分布上,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以华北地区较低,以华北地区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递增。在199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为-0.969 Pg。从单位面积的固碳潜力看,以西藏自治区最高,黑龙江省最低;从分布看,从南向北有逐渐递减的趋势。中国水田比旱田有更大的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水平 固碳潜力 反硝化-分解模型 中国 农田土壤 旱田 水田
下载PDF
中国草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被引量:79
6
作者 郭然 王效科 +2 位作者 逯非 段晓男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2-867,共6页
以国内长期定位试验的数据为基础,评价了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和潜力。分析发现,通过减少畜牧承载量等方法恢复退化草地,我国草地土壤的有机碳库可以增加4561.62 Tg C,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藏和新疆。草场围栏、种草和退耕还草3... 以国内长期定位试验的数据为基础,评价了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和潜力。分析发现,通过减少畜牧承载量等方法恢复退化草地,我国草地土壤的有机碳库可以增加4561.62 Tg C,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藏和新疆。草场围栏、种草和退耕还草3种草地管理措施的固碳潜力分别是12.01、1.46 Tg.a-1和25.59 Tg.a-1,总计39.06 Tg.a-1。2004年是我国草地管理投资较多的年份,种草、退耕还草和草场围栏的工程面积均有较大的提高,3种措施新增的固碳能力分别为5.70、0.38 Tg.a-1和3.09 Tg.a-1,合计9.17 Tg.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草地土壤 固碳潜力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两种主要退耕还林树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固碳潜力 被引量:81
7
作者 刘迎春 王秋凤 +6 位作者 于贵瑞 朱先进 展小云 郭群 杨浩 李胜功 胡中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277-4286,共10页
黄土丘陵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而原有植被却遭受严重破坏。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大型生态恢复工程,在本区均有大面积分布。这些工程已经对生态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并将对全球碳素... 黄土丘陵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而原有植被却遭受严重破坏。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大型生态恢复工程,在本区均有大面积分布。这些工程已经对生态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并将对全球碳素循环起到积极作用。以黄土丘陵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为研究对象,共设置样方28个,测定森林乔木、灌木、草本生物量及凋落物碳储量;钻取并分析土样516份,获得土壤有机碳储量。结合文献数据和农田碳储量数据,建立0—86年生油松林和0—56年生刺槐纯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林龄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林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后的油松林和刺槐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凋落物及土壤碳储量逐渐增加;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19、27、36、86年生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70.76、143.43、167.30、271.23—332.26Mg/hm2;8、17、39年生刺槐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80.37、94.08、140.77 Mg/hm2。受间伐干扰、45、52年生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36.42、168.56 Mg/hm2,相对于没有人为干扰的油松林,其植被碳储量明显下降,而土壤碳储量保持稳定甚至升高。受乱砍滥伐干扰的71年生油松林和56年生刺槐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18.87、76.99 Mg/hm2,相对于没有人为干扰的森林,其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种植油松林之后的86a时间内,其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为211.61—272.64 Mg/hm2;而种植刺槐林、在39a时间内的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为81.15 M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生态系统碳储量 固碳潜力 油松 刺槐
下载PDF
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库的平衡值确定及固碳潜力分析 被引量:67
8
作者 李忠佩 吴大付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2,共7页
平衡状态时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确定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红壤典型地区不同时期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动态、以及有机碳输入输出量状况,分... 平衡状态时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确定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红壤典型地区不同时期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动态、以及有机碳输入输出量状况,分析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库的平衡值,进而估计较大区域内水稻土的固碳潜力。过去20余年来江西省余江县水稻土的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高产水稻土的有机碳含量稳定在18.5gkg^-1;水耕利用30a,土壤有机碳含量达到19.0(±1.20)gkg^-1,其后变化幅度很小;若使目前的较高形成量水平达到平衡,则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9.2(±1.10)gkg^-1。综合分析,在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红壤水稻土有机碳的平衡值为18~20gkg^-1,平均为19.0±1.0gkg^-1。过去20余年来,江西省余江县水稻土有机碳储量增加了6955(±1116)kghm^-2。据此计算我国亚热带地区水稻土过去20年固定大气CO2量555.1(±88.7)Tg,其作为碳汇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目前仍有相当面积的水稻土其有机碳含量低于平衡水平,估计还可平均固碳5150(±1063)kghm^-2。据此,若保持现实较高生产力水平,则我国亚热带地区水稻土未来可新固定大气CO2量411.0(±84.7)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水稻土 有机碳 平衡值 固碳潜力 亚热带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9
作者 段晓男 王效科 +1 位作者 尹弢 陈琳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91-1095,共5页
固碳是湿地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服务功能。文章通过对各种类型湿地的固碳量及其潜力进行分析,发现湿地的固碳潜力要高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维持和恢复湿地的固碳潜力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湿地遭到破坏或转为他用,其固碳能... 固碳是湿地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服务功能。文章通过对各种类型湿地的固碳量及其潜力进行分析,发现湿地的固碳潜力要高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维持和恢复湿地的固碳潜力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湿地遭到破坏或转为他用,其固碳能力就会随之下降,所以保护湿地是保证湿地固碳潜力优先考虑的管理措施。此外通过对泥炭湿地、沿海湿地、森林湿地和人工湿地的恢复措施及效果的分析,发现恢复和创造湿地可以恢复并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但针对湿地碳库的固碳措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固碳潜力 保护湿地 恢复和创造湿地
下载PDF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我国耕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若干问题 被引量:42
10
作者 潘根兴 赵其国 蔡祖聪 《中国基础科学》 2005年第2期12-18,共7页
地球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阐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演变及其对日益升高的大气CO2 的收集与固定能力以及未来趋势。土壤有机碳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和活跃的碳库,同时又是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地球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阐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演变及其对日益升高的大气CO2 的收集与固定能力以及未来趋势。土壤有机碳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和活跃的碳库,同时又是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影响着耕地生产力及其稳定性。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农业土壤碳循环及固碳潜力的研究将越来越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主流趋势,国际科学界十分关注人为利用管理下土壤固碳潜力的变化。配合土壤固碳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与预测未来通过改变管理政策与农业技术途径而可能达到的固碳能力成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我国农业面临着稳定耕地生产能力和补偿工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和挑战,但我国耕地地力不稳、有机碳水平较低的现状又为实行固碳农业带来了机遇。我国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耕地农业利用与土壤碳循环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对耕地土壤固碳潜力及其过程的影响是国际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没有解决而又只能由我国自己来解决的重大科学理论问题。当前,我国急迫需要启动对耕地土壤碳循环与固碳潜力及其调控途径的重大基础研究,摸清国家尺度耕地土壤的固碳能力,认识耕地固碳与生产力保持的耦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土壤碳循环 若干问题 生效 陆地生态系统 全球变化研究 温室气体减排 固碳潜力 社会经济背景 耕地土壤 技术途径 土壤有机碳 耕地生产力 地球系统 未来趋势 固定能力 物质基础 基础地力 土壤肥力 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人工林碳汇潜力新概念及应用 被引量:50
11
作者 魏晓华 郑吉 +4 位作者 刘国华 刘世荣 王伟峰 刘苑秋 Blanco A.Jua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81-3885,共5页
定量确定森林碳汇潜力有助于科学地评估森林对碳汇的潜在贡献及制定实现这种潜力所需要的经营管理措施。目前,国内外有关森林碳汇潜力缺乏统一的概念及计量方法。在综述国内外有关固碳潜力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动态构架和可持续性的概... 定量确定森林碳汇潜力有助于科学地评估森林对碳汇的潜在贡献及制定实现这种潜力所需要的经营管理措施。目前,国内外有关森林碳汇潜力缺乏统一的概念及计量方法。在综述国内外有关固碳潜力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动态构架和可持续性的概念,提出了针对人工林的固碳潜力概念并利用FORECAST模型以杉木人工林为例阐明此概念的实际意义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固碳潜力 可持续森林经营 碳密度 FORECAST模型
下载PDF
不同放牧梯度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碳氮变化及固碳效应 被引量:48
12
作者 闫瑞瑞 辛晓平 +3 位作者 王旭 闫玉春 邓钰 杨桂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87-1595,共9页
放牧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主要的利用方式,弄清放牧情况下草地土壤碳氮变化和固碳效应,将为我国内蒙古地区草地碳汇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放牧梯度0.00,0.23,0.34,0.46,0.69,0.92Au/hm2),探讨了不同放牧梯... 放牧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主要的利用方式,弄清放牧情况下草地土壤碳氮变化和固碳效应,将为我国内蒙古地区草地碳汇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放牧梯度0.00,0.23,0.34,0.46,0.69,0.92Au/hm2),探讨了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碳氮变化及固碳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放牧梯度对土壤碳氮含量、土壤碳氮贮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0—30 cm土层碳氮贮量随着放牧梯度增加呈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随着放牧时间的延续,轻度放牧利于提高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固持潜力,重度放牧显著降低了土壤碳氮含量、碳氮贮量和碳氮固持潜力。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碳氮含量和碳氮贮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碳氮含量、碳氮贮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轻度放牧草地表现为碳固持,重度放草地表现为碳流失,对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而言,土壤碳固持/碳流失的转化阈值为0.46Au/hm2,通过合理控制放牧梯度能够达到增加草地土壤固碳潜力,实现碳增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贮量 氮贮量 固碳潜力 放牧梯度 呼伦贝尔 草甸草原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 被引量:47
13
作者 刘迎春 高显连 +2 位作者 付超 于贵瑞 刘兆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002-4010,共9页
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植被碳库和碳汇,森林固碳被认为是各国抵减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通过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也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但是,由于森林固碳本身的复杂性,未来通过森林固碳能够抵消多少... 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植被碳库和碳汇,森林固碳被认为是各国抵减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通过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也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但是,由于森林固碳本身的复杂性,未来通过森林固碳能够抵消多少工业碳排放往往并不清楚。如何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森林的固碳潜力,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通过能够公开获得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分起源(人工林和天然林)、36个树种、5个林龄组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森林蓄积量年增长量模型,并以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为起点,估算了基线情景(造林、管理、干扰、气候、采伐等条件不变)下2001-2200年前中国森林生物量变化和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结果认为,天然林蓄积量年增长量一般低于人工林;多数天然林树种的蓄积量增长过程符合理论上认为的中间高、前后低的逻辑斯蒂曲线形式,即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年增长量高,幼龄林和过熟林年增长量低;人工林蓄积量增长过程多为前期高、后期低的形式,即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年增长量高,成熟林和过熟林年增长量低。基线情景下中国森林碳容量为12.82 Pg C,其中人工林为6.6 Pg C,天然林为6.2 Pg C;相对于2001年碳储量来说,到2200年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为6.52 Pg C。综合已有研究认为,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为6.52-13.57 Pg C。本研究可以用于优化森林生长过程模型,为我国森林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清查 固碳潜力 蓄积量年增长量 基线水平
下载PDF
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与速率:认识、挑战与研究建议 被引量:45
14
作者 赵永存 徐胜祥 +1 位作者 王美艳 史学正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肥力形成的基础,不但影响土壤质量、功能和粮食产量,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土壤资源同时面临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 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肥力形成的基础,不但影响土壤质量、功能和粮食产量,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土壤资源同时面临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及速率,对于实现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对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和土壤固碳潜力的基本认识以及研究中面临的挑战,而后从基础研究、土壤信息平台、方法体系及研究成果与国家农业管理决策支撑方面提出了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田 土壤有机碳 变化速率 固碳潜力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赵广帅 李发东 +3 位作者 李运生 张妍 欧阳竹 田振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0-847,共8页
20年的NPK施肥定位试验,有利于深刻揭示土壤肥力特征与营养平衡规律。以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为例,探讨和估算了长期定量施肥对冬小麦(Triticusp aestvum L.)、夏玉米(Zea Mays L.)生长和土壤有机质(SOM)的影响。... 20年的NPK施肥定位试验,有利于深刻揭示土壤肥力特征与营养平衡规律。以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为例,探讨和估算了长期定量施肥对冬小麦(Triticusp aestvum L.)、夏玉米(Zea Mays L.)生长和土壤有机质(SOM)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的N、P肥配施或N、P、K均衡施肥,可显著增加SOM储量,并且后者要优于前者;SOM增加主要集中在0~20 cm深度的土层,40~60 cm基本不变;生物量对SOM储量变化影响明显,NPK,NP处理作物生长良好,作物残体输入明显优于其他处理;0~40 cm可以代表该区用以计算土壤固碳潜力,并且在N、P、K均衡施肥条件下,0~40 cm土层中SOM储量长期以来持续增加,并未达到上限,每年的平均固碳速率(以C计)达182.8 kg·hm-2,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1倍。华北平原若按N、P、K均衡施肥,农田土壤每年固碳潜力将达到1.6~2.4 Tg·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试验 施肥处理 华北平原 土壤有机质(SOM) 固碳潜力
下载PDF
我国近海藻类养殖的碳汇强度估算 被引量:37
16
作者 严立文 黄海军 +1 位作者 陈纪涛 杨曦光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7-545,共9页
从海藻养殖群落的碳汇强度和近岸碳循环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海藻养殖碳循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陈述,并根据最新公布的FAO数据,在综合考虑藻类产量和进入水体和沉积物中POC和DOC的基础上,对2009年全球和中国主要养殖藻类的固碳能力进... 从海藻养殖群落的碳汇强度和近岸碳循环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海藻养殖碳循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陈述,并根据最新公布的FAO数据,在综合考虑藻类产量和进入水体和沉积物中POC和DOC的基础上,对2009年全球和中国主要养殖藻类的固碳能力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的海水藻类养殖固碳总量为78.38×104 tC,全世界的藻类养殖固碳量为127.25×104 tC。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海水养殖藻类碳汇强度的几个关键碳循环过程,对该领域内亟待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藻类 光台作用 固碳潜力 碳迁移过程
下载PDF
碳中和愿景下森林碳汇评估方法和固碳潜力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海奎 《中国地质调查》 2021年第4期79-86,共8页
碳中和愿景下,加强森林的固碳增汇功能是抵消和吸纳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精准评估森林碳汇和预估森林固碳潜力,有助于量化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贡献。然而,森林分布的广泛性、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及... 碳中和愿景下,加强森林的固碳增汇功能是抵消和吸纳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精准评估森林碳汇和预估森林固碳潜力,有助于量化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贡献。然而,森林分布的广泛性、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评估数据的代表性不够和方法学的差异性,造成森林碳汇评估的结果普遍存在精度低、不确定性高的问题。在界定森林碳储量、碳汇和固碳潜力等基本概念后,从森林定义、评估时空尺度、碳库选择及其基本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森林碳汇评估的方法,分析各类方法的主要特征、主要问题、优势和不足;基于面积和生长假设情景,回顾了森林固碳潜力预估方法,重点分析了近10 a中国森林固碳潜力研究成果,预估到2030年和2060年,中国森林植被的年固碳潜力分别可达1.69亿t/a和1.48亿t/a左右的水平。最后,探讨了森林碳汇评估方法和固碳潜力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不同时空尺度下森林碳汇评估和固碳潜力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固碳潜力 评估方法 储量变化法 碳中和
下载PDF
湖南省稻田表层土壤固碳潜力模拟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刘守龙 童成立 +1 位作者 张文菊 吴金水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对于缓解大气温室效应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作为水稻产量最大的国家,迫切需要掌握稻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及相应固碳措施。文章利用自主建立的土壤有机碳模型对湖南省稻田生态系统不同有机物投入方式下土壤有机... 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对于缓解大气温室效应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作为水稻产量最大的国家,迫切需要掌握稻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及相应固碳措施。文章利用自主建立的土壤有机碳模型对湖南省稻田生态系统不同有机物投入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现状)方式下稻田表层土壤有机碳的饱和固碳量为39.75~64.90th/m2,半数模拟点已基本饱和,其余点仍具有3.38~4.19th/m2的固碳潜力;50%秸秆还田效果低于常规施肥方式,而50%秸秆+绿肥效果高于常规方式(平均高10.94th/m2);全量秸秆还田(冬闲)情况下稻田表层土壤饱和固碳量在55.57~94.25th/m 2之间,与稻田现有碳储量比较有4.15~33.46th/m 2的潜在提高幅度。如果全量秸秆还田结合冬季种植绿肥,土壤饱和固碳量则可以在稻田土壤现有碳储量的基础上平均提高65.77%。模拟结果还表明,湖南稻田土壤中,每年投入1th/m 2的新鲜有机碳可最终形成土壤有机碳饱和固碳量约12th/m2。研究表明,稻田土壤的饱和固碳量可以通过人为措施进行调控,增加有机物质的投入量(秸秆还田)和冬季绿肥种植是提高稻田土壤固碳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土壤有机碳 固碳潜力 饱和固碳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潮土有机碳平衡及固碳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尹云锋 蔡祖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5-749,共5页
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潮土有机C含量的影响,并利用Jenny模型对不同施肥措施下的潮土有机C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施肥措施明显改变了潮土有机C含量,并且有机肥处理的作用效... 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潮土有机C含量的影响,并利用Jenny模型对不同施肥措施下的潮土有机C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施肥措施明显改变了潮土有机C含量,并且有机肥处理的作用效果要明显优于化肥处理。不同施肥措施不仅改变了潮土有机C的平衡水平,也影响了有机C的分解速率,NPK、1/2OM和OM施肥处理的有机C平衡值分别为7.19、7.75和9.37g/kg,而分解速率分别为0.038、0.113和0.1451/a。在目前施肥模式不变的情况下,与试验初相比,达到平衡时CK处理的潮土将会损失C1478kg/hm2,而NPK、1/2OM和OM处理的潮土则会分别增加C7376、7790和12066kg/hm2。因此,可以认为施肥处理促进了潮土的C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潮土 有机碳平衡 固碳潜力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固碳潜力及其不确定性的估算 被引量:32
20
作者 王玮 邬建国 韩兴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7,共9页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围封和放牧对照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碳储量和固碳量,并估算了重度退化草地完全恢复后的土壤固碳潜力.结果表明:在局地尺度上,以羊草、大针茅和克氏针茅为优势种的3种植被类型的年均固...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围封和放牧对照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碳储量和固碳量,并估算了重度退化草地完全恢复后的土壤固碳潜力.结果表明:在局地尺度上,以羊草、大针茅和克氏针茅为优势种的3种植被类型的年均固碳量均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而减少.羊草和大针茅草原群落的碳储量显著高于克氏针茅草原群落,而在过牧导致的退化过程中,后者流失了更多的土壤有机碳,其固碳潜力高于前两者.在区域尺度上,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表层0~20cm的固碳潜力在-0.03×104~3.71×104kgC·a-1范围内变化,总固碳潜力为12.1×108kgC·a-1.不确定性分析发现,忽略石砾含量不会造成土壤固碳潜力估算值的较大偏差,而气象数据空间插值造成的误差为±4.7×109kgC·a-1.假设未来生长季降水的平均变化值为-3.2mm·(10a)-1时,土壤固碳潜力将减少1.07×108kgC·(10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典型草原 草地退化 草地恢复 固碳潜力 尺度推绎 不确定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