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炭引起的土壤碳激发效应与土壤理化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本娟 谢祖彬 +6 位作者 刘琦 王晓洁 林志斌 卑其成 蔺兴武 刘钢 朱建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3-353,共11页
生物质炭添加到土壤中将引发不同的激发效应,然而生物质炭激发效应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将等碳量的13C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的小麦秸秆及其制成的生物质炭分别添加到4种不同性质的土壤中,室内培养1年,测定生物质炭及秸秆中碳元素... 生物质炭添加到土壤中将引发不同的激发效应,然而生物质炭激发效应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将等碳量的13C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的小麦秸秆及其制成的生物质炭分别添加到4种不同性质的土壤中,室内培养1年,测定生物质炭及秸秆中碳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量及其对土壤原有机碳的激发效应量。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在黑土水稻土以及下位砂姜土水稻土中引发了显著的负激发效应,激发效应量分别为–284 mg/kg和–157 mg/kg,而在红壤水稻土以及低肥力红壤水稻土(长期定位不施肥的红壤水稻土)中引发正激发效应,激发效应量分别为33.3 mg/kg和58.0 mg/kg;秸秆在4种土壤中引发的激发效应量不同,均为正激发效应,正激发效应量远大于生物质炭。生物质炭激发效应量与土壤的EC(r=–0.884)以及pH(r=–0.824)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生物质炭–碳在不同土壤上的累积降解量存在显著差异,黑土水稻土中为15.6 mg/kg,红壤水稻土中为14.2 mg/kg,下位砂姜土以及低肥力红壤水稻土中相似,分别为10.4 mg/kg和9.92 mg/kg;秸秆–碳的累积降解量远大于生物质炭–碳,其在低肥力红壤水稻土中的降解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土壤。生物质炭添加在黑土水稻土中碳净损失量最低,下位砂姜土水稻土中次之,低肥力红壤水稻土中最高。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在土壤中的固碳效果不仅受到生物质炭–碳自身降解速率的影响,还会受到生物质炭引发的土壤碳激发效应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激发效应 土壤性质 稳定性同位素标记 固碳效果
下载PDF
机场绿化规划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敬磊 赵晓东 郭丰 《节能》 2014年第4期38-40,共3页
对我国机场绿化的固碳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全国机场绿化年固碳总量可以达到186万t,而2008年我国民航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009万t,可见机场绿化的碳汇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关键词 机场绿化 固碳放氧 固碳效果 节能
下载PDF
整地机械作业参数对土壤固碳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赵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8期45-47,共3页
整地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加土壤对碳的储存能力。以旋耕机为例开展分析,选取工作深度、速度、转速为影响因素,探明在不同参数下土壤对碳的储存能力,... 整地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加土壤对碳的储存能力。以旋耕机为例开展分析,选取工作深度、速度、转速为影响因素,探明在不同参数下土壤对碳的储存能力,结合试验数据分析,探讨了这些参数对土壤固碳效果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当调整整地机械的作业参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其中工作深度和速度是影响固碳效果的关键参数之一,增加工作深度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通气性,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进而提高土壤的碳储存能力。然而,过深的工作深度可能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固碳效果。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壤碳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准备机械 操作参数 土壤固碳效果 田间实验 农业生产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