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熏鸡冷风干燥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君 张慜 张海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冷风干燥工艺条件对熏鸡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风干条件为,温度:16℃,相对湿度:65%,风速:4 m/s,时间:72 h。最后通过物性测试仪对产品的特性进行了测定,测得结果为,硬度:(2 235.813±17.841)g,咀嚼...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冷风干燥工艺条件对熏鸡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风干条件为,温度:16℃,相对湿度:65%,风速:4 m/s,时间:72 h。最后通过物性测试仪对产品的特性进行了测定,测得结果为,硬度:(2 235.813±17.841)g,咀嚼性:(1 366.467±29.543)g.s,凝聚性:(0.717±0.004)%,弹性:(0.852±0.016)%,恢复性:0.351%;以及通过色差仪对不同冷风温度干燥得到的产品的色泽进行了测定,得出结果:随着温度的上升,L*值在不断的上升,a*值在不断下降,b*值在不断上升;并且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产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鸡 冷风干燥工艺条件 物性测试仪 色泽 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下载PDF
基于SPME-GC-MS分析稻谷遭受4种霉菌浸染期间挥发性物质成分的变化
2
作者 和肖营 沈玲意 +1 位作者 吕冲 都立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80,共9页
对接种4种不同霉菌的稻谷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组分分析,探究其变化规律及特征性挥发性物质。首先,将4株霉菌(灰绿曲霉3.0100、灰绿曲霉3.3975、尖孢镰刀菌PM、尖孢镰刀菌PP)制成2种含量的菌悬液,再将其分别接种在稻谷样品上,于28℃、80%相... 对接种4种不同霉菌的稻谷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组分分析,探究其变化规律及特征性挥发性物质。首先,将4株霉菌(灰绿曲霉3.0100、灰绿曲霉3.3975、尖孢镰刀菌PM、尖孢镰刀菌PP)制成2种含量的菌悬液,再将其分别接种在稻谷样品上,于28℃、80%相对湿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储藏56 d,每隔7 d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稻谷样品进行检测,获得定性和定量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接种不同霉菌的稻谷样品在储藏期间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有烷、烯、醇、酮、醛、酸、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他类九大类物质,在储藏不同时间后,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种类与含量有较大差异,从中找出了4种霉变稻谷的特征性挥发性物质和在不同污染阶段的变化规律。初步研究表明,通过检测稻谷中的挥发性物质来判断污染霉菌的种类和生长状态的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稻谷 生物挥发性物质 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双石 王晓杰 +2 位作者 彭冲 邱博涵 陈亮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1-442,共2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萃取物,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性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7.05%)和...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萃取物,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性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7.05%)和角鲨烯(21.97%)是构成长蕊石头花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蕊石头花 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角鲨烯
下载PDF
典型可燃物燃烧烟尘物化特性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宗若雯 支有冉 刘希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开展对典型可燃物燃烧烟尘的物化特性差异性研究,是全面了解烟尘信息的基础。基于可控条件下的燃烧试验,对典型可燃物燃烧烟尘物理特性和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汽油燃烧烟尘、聚苯乙烯燃烧烟尘、ABS燃烧烟尘及柴油烟尘和正... 开展对典型可燃物燃烧烟尘的物化特性差异性研究,是全面了解烟尘信息的基础。基于可控条件下的燃烧试验,对典型可燃物燃烧烟尘物理特性和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汽油燃烧烟尘、聚苯乙烯燃烧烟尘、ABS燃烧烟尘及柴油烟尘和正庚烷烟尘的透射电镜图片,对透射电镜图的紧凑性、复杂性及灰度值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燃烧烟尘的物理差异性。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汽油燃烧烟尘、聚苯乙烯燃烧烟尘、ABS燃烧烟尘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燃烧烟尘的特征物质组分的分析,得到3种燃烧烟尘在特征物质的分布和出峰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可作为对烟尘来源及燃烧条件等因素判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燃烧烟尘 物化特性 透射电镜 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差异性
下载PDF
以草鱼下脚料为原料的鱼味酱加工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玉静 张慜 陈卫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1-1038,共8页
为了充分利用草鱼加工中产生的大量下脚料,以咸干草鱼丁、香菇、黄豆、豆瓣酱为主要原料制作鱼粒香菇风味酱的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加工过程中郫县豆瓣、五香粉、杀菌强度对酱体质量、风味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根据实验... 为了充分利用草鱼加工中产生的大量下脚料,以咸干草鱼丁、香菇、黄豆、豆瓣酱为主要原料制作鱼粒香菇风味酱的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加工过程中郫县豆瓣、五香粉、杀菌强度对酱体质量、风味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相应的最佳配方;用物性测试仪对产品的品质特性进行评价,确定了鱼丁最佳处理工艺;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产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确定了此鱼粒香菇酱的特征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粒香菇风味酱 加工工艺 鱼丁 郫县豆瓣酱 五香粉 杀菌 物性测试仪 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下载PDF
三种香型食用牛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及鉴定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玉坤 田红媚 +4 位作者 陈芳 陈廷廷 车振明 刘平 丁文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6-205,共10页
为了探究3种不同香型(无香、淡香、浓香)食用牛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形成机制,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测定了... 为了探究3种不同香型(无香、淡香、浓香)食用牛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形成机制,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测定了3种牛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了牛油中的关键风味物质。结果发现,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出不同香型牛油气味的差异性,而且线性判别方法效果优于主成分分析。HS-SPME-GC-MS检测出风味物质总共62种,其中醛类化合物贡献了绝大部分的香气,主要包括异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和壬醛,而(E,E)-2,4-壬二烯醛、戊醛有不同程度増香的作用。除醛类物质外,右旋萜二烯和2-正戊基呋喃也对不同牛油的香气有相应的贡献,(-)-柠檬烯、2-甲基萘是浓香型牛油特征风味的重要来源,酯类化合物对增强牛油风味可能有其特殊作用。不同香型牛油的主要风味物质及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初步推测其风味形成机制在于醛类化合物是造成不同香型牛油香气差异的关键风味物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牛油 理化性质 电子鼻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关键风味物质
下载PDF
菟丝子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比较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天琪 江汉美 +1 位作者 田宇 刘金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9-734,共6页
目的比较菟丝子及其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鉴定菟丝子及盐菟丝子、酒菟丝子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 目的比较菟丝子及其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鉴定菟丝子及盐菟丝子、酒菟丝子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菟丝子及盐菟丝子、酒菟丝子中共鉴定出117种成分,其中菟丝子中有68种(相对百分含量为92.41%),包括植酮、2-甲氧基-3-(2-丙烯基)苯酚、正十五烷、β-石竹烯等;盐菟丝子中有60种(相对百分含量为89.41%),包括麦芽醇、2,3-二氢苯并呋喃、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等;酒菟丝子中有58种(相对百分含量为87.02%),包括苯乙醇、β-石竹烯、大牻牛儿烯D等。菟丝子与盐菟丝子、酒菟丝子有24种共有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38.56%、30.61%、33.07%;炮制后,共有49种新增成分,如糠醛、正己酸、氧化石竹烯等。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00%;菟丝子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酒菟丝子,最后为盐菟丝子。结论菟丝子中挥发性成分质量较好;其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较菟丝子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酒菟丝子 盐菟丝子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下载PDF
SPME-GC-MS分析内蒙古地区传统奶豆腐中挥发性风味组分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蓓 张国华 +4 位作者 王娟 张铭霞 张梦娇 Choi Hak-Jong 何国庆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8-386,共9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联合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采集自内蒙古地区的6种不同传统奶豆腐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种奶豆腐样品中共检测出84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以中、短碳链的脂肪酸类化合物、酯类化合... 采用固相微萃取联合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采集自内蒙古地区的6种不同传统奶豆腐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种奶豆腐样品中共检测出84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以中、短碳链的脂肪酸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与酮类化合物为主。不同加工工艺和储藏时间下奶豆腐的挥发性风味组分差别较大,其中酸奶豆腐B1中以脂肪酸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为主;白奶豆腐W1中以脂肪酸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并且其烯烃及杂环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其他样品;新鲜白奶豆腐W2以脂肪酸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为主;不同储藏时间的熟奶豆腐X1与X3中脂肪酸类化合物含量较高,而新鲜制备的熟奶豆腐X2中脂肪酸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含量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豆腐 奶酪 风味化合物 脂肪酸类化合物 萃取联合气质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不同高山杜鹃品种杂交后代花瓣香气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苏家乐 何丽斯 +2 位作者 刘晓青 李畅 陈尚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7-229,共3页
高山杜鹃是杜鹃花科(Ericacae)杜鹃花属(Rhododenron)中常绿无鳞杜鹃亚属、有鳞杜鹃亚属中的常绿阔叶类杜鹃以及由上述2大亚属的杜鹃花经过上百年的杂交培育而成的栽培品种[1].高山杜鹃属复合花芽、总状伞型花序,花冠硕大(通常14 ... 高山杜鹃是杜鹃花科(Ericacae)杜鹃花属(Rhododenron)中常绿无鳞杜鹃亚属、有鳞杜鹃亚属中的常绿阔叶类杜鹃以及由上述2大亚属的杜鹃花经过上百年的杂交培育而成的栽培品种[1].高山杜鹃属复合花芽、总状伞型花序,花冠硕大(通常14 ~ 20 cm)、色泽艳丽,叶片革质有光泽、四季常青,花叶共赏,是杜鹃花家族中的精品,素有“贵族花卉”的美誉,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2].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对高山杜鹃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对新颖花色的追求以外,芳香型高山杜鹃势必成为世界杜鹃花育种者追求的热点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杜鹃 香气成分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下载PDF
GC-IMS技术与HS-SPME/GC-MS技术分析3种茶叶风味成分 被引量:8
10
作者 敬思群 吴飞虎 +3 位作者 程金生 张俊艳 唐辉 李海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7-176,共10页
分别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非洲卢旺达绿茶和F... 分别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非洲卢旺达绿茶和FBOP1、FBOP两个等级的卢旺达红茶的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通过GC-MS图谱、GC-IMS图谱与指纹图谱比较3种茶叶之间的风味成分差异,采用动态主成分分析法(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PCA)对风味成分进行聚类分析,最近邻算法评估3种茶叶风味的相似度。HS-SPME/GC-MS结果表明,3种茶叶共含有71种主要风味成分,其中共有风味成分有芳樟醇、水杨酸、咖啡因等16种,FBOP1红茶的独有风味成分与FBOP红茶相似,包含全氟三丁胺、苯乙醛、橙花醇等,绿茶的独有风味成分有橙花叔醇、二十七烷酸、茉莉酮等;而GC-IMS结果显示,3种茶叶含有45种共有风味成分,FBOP1红茶与FBOP红茶两个茶叶的风味成分较为相似,其中包括E-2-辛烯醛、苯乙醛、水杨酸等,绿茶的风味成分为3-戊酮、6-甲基-5-庚烯-2-酮等。HS-SPME/GC-MS技术检测出的多为高含量的10个碳原子以上的大分子风味成分,而GC-IMS检测出的多为低含量的10个碳原子以下的小分子风味成分,两种技术联用可较全面地揭示样品的风味成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色谱法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非洲茶叶风味成分 主成分分析 似性分析
下载PDF
秘鲁鱿鱼丝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立平 仪淑敏 +3 位作者 李学鹏 徐永霞 李颖畅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5-272,共8页
为研究秘鲁鱿鱼丝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文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鱿鱼丝在加工工艺中5个关键控制点(原料、蒸煮4min、40℃烘干、-18℃平衡水分7d、125℃焙烤后压延拉丝)的挥... 为研究秘鲁鱿鱼丝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文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鱿鱼丝在加工工艺中5个关键控制点(原料、蒸煮4min、40℃烘干、-18℃平衡水分7d、125℃焙烤后压延拉丝)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研究表明不同关键控制点样品的电子鼻信号表现出很强的聚类特性,主成分分析(PCA)和载荷分析(LA)测试样品的识别贡献率均达99.8%以上;HS-SPME-GC-MS结果分析出119种物质,各个关键控制点的产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是23、31、45、61、35种,并对其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气味特征及来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表明秘鲁鱿鱼在不同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较大,共1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对鱼肉气味有显著性贡献,且不同关键控制点的气味物质也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鱿鱼丝 加工过程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茉莉花香气、茉莉花精油及净油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和GC-MS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黎贵卿 李区宁 +2 位作者 宋业昌 关继华 陆顺忠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了寻找茉莉花香气、茉莉花精油和净油成分的差异,指导茉莉花产品加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组成主要是酯类和萜类,共同成分有10... 为了寻找茉莉花香气、茉莉花精油和净油成分的差异,指导茉莉花产品加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组成主要是酯类和萜类,共同成分有10个,这些成分应是构成茉莉花香气的基础。精油中重组分含量相对较低(4.84%),其香气较纯正;净油中,头香成分含量相对较低,重组分含量偏高(23.79%),导致香气不够纯正。茉莉花精油和净油加工生产时,为保证香气纯正,须防止乙酸苯甲酯和芳樟醇等成分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香气 茉莉花精油 茉莉花净油 挥发性成分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下载PDF
大豆赤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研究
13
作者 夏赟泽 渠琛玲 +1 位作者 付晓彤 薛飞燕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为减少大豆在储藏过程中发生赤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研究其赤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以期找到大豆赤变的特征挥发性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两个品种大豆(中黄35和中黄37)在赤变前期、中期和末期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 为减少大豆在储藏过程中发生赤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研究其赤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以期找到大豆赤变的特征挥发性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两个品种大豆(中黄35和中黄37)在赤变前期、中期和末期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赤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烃类、醛类、酮类、酯类、芳香类和呋喃类均有所增加,其中烃类物质增加最多;烃类物质d-柠檬烯、正十二烷、十一烷、癸烷、2-甲基癸烷、3-甲基癸烷、3-甲基十一烷、2,6-二甲基癸烷,酮类物质3-辛酮,酯类物质α-戊基-γ-丁内酯和γ-戊内酯在正常大豆中未检出而在赤变样品中均检出。d-柠檬烯和3-辛酮变化显著,可作为大豆赤变的特征挥发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赤变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酵母发酵脱腥对黄鰤鱼鱼白风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仪 燕建辉 +3 位作者 张梅超 李诗洋 赵跃 吴浩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9-17,共9页
为除去黄鰤鱼鱼白不良的鱼腥味,利用酵母发酵来改善鱼白的风味品质。采用感官评价和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等方法对新鲜鱼白、糖盐腌制鱼白和酵母发... 为除去黄鰤鱼鱼白不良的鱼腥味,利用酵母发酵来改善鱼白的风味品质。采用感官评价和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等方法对新鲜鱼白、糖盐腌制鱼白和酵母发酵鱼白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探究酵母发酵法脱腥对黄鰤鱼鱼白风味特性的影响。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酵母发酵鱼白鱼腥味显著下降,且产生浓郁的发酵香气。利用SPME/GC-MS技术从3组鱼白产品中共检测出10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经酵母发酵后,鱼白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减少,总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与腥味有关的(E,E)-2,4-庚二烯醛、十四烷醛、1-辛烯-3-醇、2,3-辛二酮等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表现出良好的脱腥效果。酵母发酵鱼白还新增了己酸乙酯、异戊醇和3-甲硫基丙醇3种关键风味物质,为酵母发酵鱼白提供了甜香味、花香味和肉香味。此外,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酵母发酵可使黄鰤鱼鱼白的腥味物质减少、芳香气味物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白 酵母 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 对气味活度值 挥发性风味物
下载PDF
不同土壤玉米根际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和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艳玲 宋阿琳 +4 位作者 卢玉秋 王恩召 唐治喜 刘雄舵 范分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33-1645,共13页
【目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显著影响玉米根际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产生和释放。对根际VOCs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充分挖掘根际生物学潜力和根际调控做出积极贡献。【方法】采集山东德州、河北涞水... 【目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显著影响玉米根际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产生和释放。对根际VOCs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充分挖掘根际生物学潜力和根际调控做出积极贡献。【方法】采集山东德州、河北涞水、河北保定、江西南昌、河南孟津、河南商丘等6个地区的旱地耕层土壤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玉米盆栽试验,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对根际土壤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根际细菌和真菌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细菌16S和真菌ITS进行了测序。【结果】从6个旱地土壤中共检测出44种VOCs,主要是烷烃、烯烃、酯类、胺类、有机酸和芳香类化合物,其中多种化合物与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密切相关。胺类化合物NBenzyl-N-ethyl-p-isopropylbenzamide和D-2-Bromo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在6个土壤中均被检出,占总量的54.2%;其次检出最多的是烷烃和烯烃,占总量的31.1%和7.6%。江西南昌土壤释放的VOCs在数量和丰富度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壤,且大部分为烷烃和烯烃类化合物;从河北保定土壤中检出了6种特有的有机酸和酯类化合物。供试6种土壤中,河南商丘和河北保定的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四个地方。南昌土壤真菌数量显著较高,但其细菌数量、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其他土壤。6种土壤中的主要细菌依次为Thaumarchaeota(奇古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Unclassified(未分类门),占总细菌群落的92.1%;主要真菌依次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和Chytridiomycota(壶菌门),占总真菌群落的98.3%。绿弯菌门仅在南昌土壤中占绝对优势,而南昌土壤中奇古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根际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金樱子种子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玫 陈青 +1 位作者 罗江鸿 李佩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4-285,共2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贵州产金樱子种子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从金樱子种子中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的92.75%,其中亚油酸18.44%、亚油酸甲酯15.18%、油酸甲酯14.53%、二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贵州产金樱子种子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从金樱子种子中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的92.75%,其中亚油酸18.44%、亚油酸甲酯15.18%、油酸甲酯14.53%、二十七烷14.20%、三十一烷10.75%、棕榈酸甲酯4.67%,它们是构成金樱子种子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种子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HS-GC-IMS和HS-SPME-GC-MS技术对清感秋饮中挥发性成分的全面表征
17
作者 李巍 吴新龙 +5 位作者 丁辉 尹佳鑫 杨文志 宋新波 李正 余河水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目的]对清感秋饮和菊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全面表征。[方法]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技术构建清感秋饮和菊花的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清感秋饮中挥发性成分... [目的]对清感秋饮和菊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全面表征。[方法]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技术构建清感秋饮和菊花的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清感秋饮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HS-GC-IMS方法鉴定出41种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方法鉴定出8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6种挥发性成分在两种方法中均被检测出。此外,HSSPME-GC-MS定量方法表明:酮类成分、烃类成分、醇类成分、酯类成分和环类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1.97%、18.15%、13.05%、6.17%和4.41%,以上几类成分占到总挥发性成分的90%以上。[结论]定性结合定量分析从清感秋饮中共鉴定出12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紫苏属酮、异白苏烯酮、(Z)-乙酸菊酯、β-石竹烯等可能为其主要药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感秋饮 顶空-气色谱-离子迁移谱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GC-MS分析蜜炙对前胡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梦菲 江汉美 +1 位作者 卢金清 谢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851-1856,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前胡与蜜前胡的挥发性成分,为后续药理研究奠定基础,同时考察蜜炙对前胡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前胡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前胡生品进行分... 目的:分析比较前胡与蜜前胡的挥发性成分,为后续药理研究奠定基础,同时考察蜜炙对前胡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前胡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前胡生品进行分析鉴定,用(HS-SPME)对蜜前胡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SD法鉴定出50种,占挥发性成分的73.84%,SPME法鉴定出38种,占挥发性成分的93.62%,2种方法所得主要有效成分相差不多,鉴于顶空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方便快捷,故前处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法从蜜前胡中鉴定出46种成分,分别占挥发性成分的83.61%。结论:前胡蜜炙后γ-柠檬烯、(1S)-(+)-3-蒈烯、莰烯的含量明显减少,1-石竹烯、α-石竹烯、α-水芹烯、萜品油烯、l-b-红没药烯的含量明显增多,前胡蜜炙后新增了17种成分,减少了9种成分。前胡蜜炙前后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变化。该研究为前胡蜜炙前后各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为前胡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蜜前胡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对红阳猕猴桃雌花挥发性气味响应的差异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爱馨 吴杰 黄家兴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植物的挥发性气味对传粉者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究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Hongyang’雌花的挥发性气味对东方蜜蜂Apis 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行为反应的差异。【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 【目的】植物的挥发性气味对传粉者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究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Hongyang’雌花的挥发性气味对东方蜜蜂Apis 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行为反应的差异。【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鉴定红阳猕猴桃雌花挥发性物质成分及相对含量,并通过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测量系统(GC-EAD)和Y型嗅觉仪测定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对红阳猕猴桃雌花气味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结果】GC-MS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雌花挥发性气味含有33种成分,包括醇类、酯类、酮类、烃类、萜烯类、醛类、胺类和盐类。GC-EAD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雌花挥发性物质中7种化合物芳樟醇、壬醛、苯乙醇、2,6,6-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苯甲酸乙酯、水杨酸甲酯和顺式-3-己烯醇2-甲基丁酸酯能够引起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触角反应,而3种化合物乙酸叶醇酯、水杨酸乙酯和β-紫罗酮只引起东方蜜蜂的触角反应。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雌花的气味对东方蜜蜂具有引诱作用(P>0.05),引诱率为60%;对西方蜜蜂具有驱避作用(P<0.01),驱避率是67.5%。【结论】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对红阳猕猴桃雌花挥发性气味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东方蜜蜂对红阳猕猴桃雌花的气味无明显趋性,而西方蜜蜂对红阳猕猴桃雌花的气味具有明显驱避。因此,为红阳猕猴桃授粉时,东方蜜蜂相对于西方蜜蜂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东方蜜蜂 西方蜜蜂 顶空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色谱-触角电位测量系统 Y型嗅觉仪
原文传递
基于HS-SPME-GC/MS技术探究不同工艺臭豆腐风味成分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雅莉 宋薇 +2 位作者 富玉 杨柏崇 韩建勋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6-262,共7页
臭豆腐因其独特的风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分析不同工艺臭豆腐中风味成分的差异性,文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 臭豆腐因其独特的风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分析不同工艺臭豆腐中风味成分的差异性,文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选取2种南北方经典工艺臭豆腐样品,对其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风味成分的相对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工艺臭豆腐含有的风味成分差异较大,南方工艺臭豆腐中鉴定出风味成分33种,北方工艺臭豆腐中鉴定出风味成分32种,两者共有风味成分8种。2种工艺臭豆腐中风味成分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烃类、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含硫类等7类化合物上,且共有的8种成分(4-异丙基甲苯、(-)-4-萜品醇、枯茗醛、2-哌啶酮、大茴香脑、2-戊基噻吩、2-戊基呋喃和吲哚)在相对含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与臭豆腐制作工艺的差异性有紧密联系。研究结果为不同工艺臭豆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工艺 臭豆腐 顶空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 风味成分 差异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