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基本理论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85
1
作者 周珊 赵立文 +1 位作者 马腾蛟 黄骏雄 《现代科学仪器》 2006年第2期86-90,13,共6页
固相微萃取SPME作为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自1989年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学者Pawliszyn发明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了SPME技术基本理论,讨论了该技术的影响因素及操作要点,综述了SPME技术应用进展,重点综述SPME与各种分析仪... 固相微萃取SPME作为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自1989年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学者Pawliszyn发明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了SPME技术基本理论,讨论了该技术的影响因素及操作要点,综述了SPME技术应用进展,重点综述SPME与各种分析仪器联用在环境和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spme) 环境分析 食品分析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SPME)的演变和现状 被引量:66
2
作者 傅若农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2,共10页
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是集萃取、浓缩、解吸、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它以固相萃取(SPE)为基础,保留了SPE的全部优点,排除了需要柱填充物和使用有机溶剂进行解吸的缺点。SPME是以涂渍在石英玻璃纤... 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是集萃取、浓缩、解吸、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它以固相萃取(SPE)为基础,保留了SPE的全部优点,排除了需要柱填充物和使用有机溶剂进行解吸的缺点。SPME是以涂渍在石英玻璃纤维上的固定相(高分子涂层或吸附剂)作为吸收(吸附)介质,对目标分析物进行萃取和浓缩,并在气相色谱仪进样口中进行分析,这一技术适合于很多技术领域的样品处理和分析。对SPME的演变和进展做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spme) spme的进展
下载PDF
SPME/GC-MS鉴别地沟油新方法 被引量:49
3
作者 吴惠勤 黄晓兰 +6 位作者 陈江韩 朱志鑫 林晓珊 黄芳 马叶芬 罗辉泰 邓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油脂内源及外源物质的微量化学成分。结果发现:纯正花生油和大豆油不含反式脂肪酸,地沟油含有反式脂肪酸trans-C18∶1、trans-C18∶2;纯正花生油和大豆油中含有正己醛、正壬醛...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油脂内源及外源物质的微量化学成分。结果发现:纯正花生油和大豆油不含反式脂肪酸,地沟油含有反式脂肪酸trans-C18∶1、trans-C18∶2;纯正花生油和大豆油中含有正己醛、正壬醛和正癸醛等杂质,而地沟油中除了这几种醛类外还含有乙酸、3-丁烯腈、2,5-二甲基吡嗪等特征杂质成分。通过测定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的存在,两种检测结果互相印证,综合判断,最终可确定是否为地沟油,据此首次建立了SPME/GC-MS鉴别地沟油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但可用于地沟油的鉴别,还可用于掺假食用油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spme) 色谱-质谱(GC-MS) 地沟油 检测新方法 特征成分 鉴别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啤酒微量香味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胡国栋 张晓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 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MS)对啤酒的微量香味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共分离和鉴定了 41种化合物 ,它们分别属于酯类、醇类、酸类、醛类、酚类、含硫化合物和含氧杂环化合物。这些结果拓展了SPME技术...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 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MS)对啤酒的微量香味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共分离和鉴定了 41种化合物 ,它们分别属于酯类、醇类、酸类、醛类、酚类、含硫化合物和含氧杂环化合物。这些结果拓展了SPME技术在啤酒香味组分研究中的应用 ,它不仅可成为高级醇、挥发酯定量分析的基础 ,而且使啤酒酵母味、酒花香、氧化味的量化评价成为可能。文中除表列了分析结果外 ,还对SPME方法的特点及所分析组分与啤酒质量控制之间的相关性作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spme) 色谱/质谱法 啤酒 香味组分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蟹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陈舜胜 蒋根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08-311,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提取中华绒螯蟹蟹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提取的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别。结果表明,萃取温度60℃、时间50min、NaCl添加量0.16g/ml的条件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吸附效果最好。...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提取中华绒螯蟹蟹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提取的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别。结果表明,萃取温度60℃、时间50min、NaCl添加量0.16g/ml的条件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吸附效果最好。中华绒螯蟹的蟹肉中鉴别出4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8种、酮类3种、醇类3种、酯类1种、烷烃类13种、芳香类化合物4种、含氮化合物4种、其他化合物4种。中华绒螯蟹的蟹肉中,三甲胺(TMA)、壬醛和十四烷的含量较高,其含量分别达到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20%、18%和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风味 萃取(spme) 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烘青茶坯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叶乃兴 杨广 +3 位作者 郑乃辉 杨江帆 王振康 梁小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首次使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烘青茶坯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在烘青茶坯中共鉴定出30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以醇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包括芳樟醇、顺-茉莉酮、β-紫罗酮、二氢海癸内酯、橙花叔醇、茉莉酮酸... 首次使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烘青茶坯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在烘青茶坯中共鉴定出30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以醇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包括芳樟醇、顺-茉莉酮、β-紫罗酮、二氢海癸内酯、橙花叔醇、茉莉酮酸甲酯等绿茶中常见的香气成分.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经过精制的烘青茶坯以高沸点挥发性化合物为主,含量较高的有2-丁基-1-辛醇、2-己基-1-癸醇、石竹烯+雪松烯、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杜松烯、二氢海癸内酯、3,7,11,15-四甲基-1-十六烷醇、乙酸-3,7,11,15-四甲基-十六酯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青茶坯 萃取(spme) 色谱/质谱联用(GC-MS) 香气成分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分析传统老酵头馒头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33
7
作者 苏东海 李自红 +2 位作者 苏东民 辛秀兰 胡丽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97,共4页
研究中国传统老酵头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为提高馒头风味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鉴定老酵头馒头中挥发性物质。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检出老酵头馒头中有36种... 研究中国传统老酵头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为提高馒头风味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鉴定老酵头馒头中挥发性物质。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检出老酵头馒头中有36种风味物质,其中醇类11种、酯类10种、羰基化合物5种、苯环类8种、酰基和杂环类都各1种,它们的相对含量分别为:87.04%、5.55%、3.03%、2.34%、0.01%、1.94%。了解中国传统老酵头馒头中风味挥发物的大致种类和含量,并与干酵母馒头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酵头馒头 挥发性物质 萃取(spme) 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比较传统腊牛肉的风味成分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宁 陈海涛 +2 位作者 孙宝国 毛学英 张玉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7-258,共12页
以固相微萃取(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DE)2种方法提取腊牛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进行分析。固相微萃取法选用3种萃取头(Carboxen/PDMS、DVB/CAR/PDMS、PDMS/DVB),同时蒸馏萃取法选用2种萃取溶剂(乙醚、二氯甲... 以固相微萃取(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DE)2种方法提取腊牛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进行分析。固相微萃取法选用3种萃取头(Carboxen/PDMS、DVB/CAR/PDMS、PDMS/DVB),同时蒸馏萃取法选用2种萃取溶剂(乙醚、二氯甲烷),对定性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烃类2种,醛类26种,醇类25种,酮类8种,脂肪酸类3种,醚类4种,酯类1种,含硫含氮及杂环化合物9种。对检出的化合物通过质谱和保留指数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牛肉 挥发性成分 萃取(spme) 同时蒸馏萃取(SDE) 色谱-质谱联用(GC-MS)
原文传递
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与质谱技术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周珊 赵立文 +1 位作者 马腾蛟 黄骏雄 《现代科学仪器》 2006年第3期14-20,共7页
SPME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项革命性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演变,目前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与各现代分析仪器的联用并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SPME发展现状及技术特... SPME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项革命性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演变,目前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与各现代分析仪器的联用并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SPME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讨论了SPME在萃取纤维涂层,材料,键合技术,复合/交联键合相等方面的改进;同时综述了该技术与现代分析仪器联用方面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spme) 萃取纤维涂层 萃取材料 键合技术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花椒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1
10
作者 曹雁平 张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0-193,共4页
研究不同加工方式下花椒香气的变化。以陕西韩城市产花椒为原料,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焙烤花椒和风干花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焙烤花椒中共鉴定出4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蒎烯(4.14%)、6,6-二甲基... 研究不同加工方式下花椒香气的变化。以陕西韩城市产花椒为原料,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焙烤花椒和风干花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焙烤花椒中共鉴定出4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蒎烯(4.14%)、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5.63%)、1-甲基-4-(1-甲乙基)-1,4-环己二烯(3.20%)、1,7,7-三甲基-三环[2.2.1.0(2,6)]庚烷(6.96%)、β-水芹烯(9.47%)、甲酸(8.50%)、3-蒈烯(3.62%)、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3.09%)、4-甲基-1-(1-甲乙基)-3-环己烯-1-醇(5.34%)、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6.12%)、α-异戊酸松油酯(8.91%)、1,2,4α,5,8,8α-六氢-4,7-二甲基-1-(1-甲乙基)-萘(4.32%)、1-甲基-5-亚甲基-8-(1-甲乙基)-1,6-环癸二烯(5.07%);从风干花椒中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蒎烯(3.38%)、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9.38%)、1-甲基-4-(1-甲乙基)-1,4-环己二烯(14.74%)、2-甲基-5-(1-甲乙基)-双环[3.1.0]己-2-醇(3.00%)、1,7,7-三甲基-三环[2.2.1.0(2,6)]庚烷(18.45%)、β-水芹烯(9.80%)、3,7,7-三甲基-双环[4.1.0]庚-3-烯(10.89%)、2,6-二甲基-2,4,6-辛三烯(3.37%)、3-蒈烯(3.11%)、cis-β-松油醇(5.30%)。焙烤花椒和风干花椒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spme) 色谱质谱(GC-MS) 花椒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营养液供应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蔡东升 李建明 +2 位作者 李惠 胡晓辉 张钧恒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1-930,共10页
为探讨基质栽培条件下不同供应量的营养液对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HL2109"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对照:每株全生育期只浇清水,共计117 L;T1:每株全生育期共浇营养液39.0 L;T_2:每株全生育期共浇营养... 为探讨基质栽培条件下不同供应量的营养液对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HL2109"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对照:每株全生育期只浇清水,共计117 L;T1:每株全生育期共浇营养液39.0 L;T_2:每株全生育期共浇营养液58.5 L;T_3:每株全生育期共浇营养液117 L,利用化学方法及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测定番茄果实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供应量的增加,番茄单株产量和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T_2处理最大,达到每株2.53 kg;T_1、T_2、T_3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9.3%、72.6%、47.0%;T_1处理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大,T_2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T_2处理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最高,果实的风味品质显著提升.随着营养液供应量的增加,果实的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均以T_2处理最高.利用GC-MS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69种,T_1、T_2、T_3的果实挥发性物质总含量高于对照,表现为T_2>T_1>T_3>对照.其中T_2、T_1和T_3处理果实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分别为6971、6095和4070μg·kg^(-1),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97、1.56和0.73倍;随着营养液供应量的增加,1-戊烯-3-酮、6-甲基-5-庚烯-2-酮、己醛、己酸、苯乙醛、顺-3-己烯醛等均以T_2处理的含量最高,并且T_2处理果实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含量、挥发性物质数量和总含量都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每株全生育期浇营养液58.5 L处理能够提高果实品质和挥发性物质含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营养液供应量 萃取(spme) 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物质
原文传递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和电子鼻法检测锯缘青蟹挥发性风味物 被引量:27
12
作者 顾赛麒 王锡昌 +2 位作者 陶宁萍 张晶晶 吴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40-145,156,共7页
以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两种技术,采用优化后的实验参数,对雌、雄锯缘青蟹体肉、钳肉、足肉、性腺四个部位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检测。电子鼻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锯缘青蟹各部位气味差异明显。采用G... 以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两种技术,采用优化后的实验参数,对雌、雄锯缘青蟹体肉、钳肉、足肉、性腺四个部位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检测。电子鼻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锯缘青蟹各部位气味差异明显。采用GC-MS方法共鉴定得到6大类77种化合物,并对其中主要的挥发物含量、气味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处理GC-MS结果,得到了表征雌、雄锯缘青蟹四个部位的特征性挥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风味 萃取(spme) 色谱-质谱法(GC-MS) 电子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电子烟烟液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杨继 段沅杏 +6 位作者 赵伟 杨柳 韩敬美 朱东来 巩效伟 缪明明 陈永宽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8,共7页
为检测电子烟烟液中的挥发性成分,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5种不同的电子烟烟液。结果表明:1采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涂层纤维(PDMS/DVB),80℃萃取30 min,25... 为检测电子烟烟液中的挥发性成分,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5种不同的电子烟烟液。结果表明:1采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涂层纤维(PDMS/DVB),80℃萃取30 min,250℃下解吸5 min的样品前处理效果最佳。21#-5#电子烟烟液分别分离鉴别出53,31,30,17和29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是烯烃、醇类、酯类、烃类化合物。31#样品5次重复试验,组分峰面积RSD的平均值为6.73%。45种电子烟烟液中最重要的调香物质为柠檬烯,其次为β-蒎烯、月桂烯、薄荷醇和1-石竹烯;不同风格的电子烟烟液添加了彰显其口味的特征香味物质。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不同电子烟烟液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烟液 萃取(spme) 顶空取样 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SPME-GC-MS法分析德州扒鸡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条件优化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学敬 李聪 +3 位作者 王玉峰 王赟 张万刚 徐宝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501,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以德州扒鸡为试验材料,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GC-MS分析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萃取头、样品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分别用非极性柱TR-5MS和极性...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以德州扒鸡为试验材料,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GC-MS分析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萃取头、样品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分别用非极性柱TR-5MS和极性柱DB-WAX进行双柱定性分析,确定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加0.01 m L 2-辛醇(质量浓度为82.5μg·m L-1)作为内标,准确定量其风味成分。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通过风味强度计算,确定其对德州扒鸡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结果]SPME法分析德州扒鸡风味成分的最佳条件为75μm CAR/PDMS萃取头、样品量3 g、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5 min。共检测出57种风味成分,包括12种烷烃、11种芳香烃、11种醇类、9种醛类、2种酸类、3种酚类、3种酮类、5种杂环类,2种色谱柱均可检测出的成分仅占15种。TR-5MS柱检出德州扒鸡挥发性风味成分中主要风味成分有糠醇、蘑菇醇、芳樟醇、己醛、辛醛、壬醛、癸醛、丁香酚和2-戊基呋喃;DB-WAX柱分析结果中,主要风味成分有柠檬烯、茴香脑、糠醇、蘑菇醇、芳樟醇、辛醛、苯甲醛、壬醛、癸醛、庚醛、丁香酚、2-戊基呋喃和2,6-二甲基吡嗪。[结论]确定了8种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spme) 挥发性风味物质 德州扒鸡 色谱-质谱法(GC-MS) 风味强度(OAV)
下载PDF
UHT热处理对牛奶中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万厚 母智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38,50,共4页
结合固相微萃取(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研究UHT热处理后牛奶的风味变化,并与原料牛乳风味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鲜原料乳中可以检测到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酸类最多,其他还包括醛,醇,酮,酚,酯等。牛乳经过137℃,4 s加热杀... 结合固相微萃取(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研究UHT热处理后牛奶的风味变化,并与原料牛乳风味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鲜原料乳中可以检测到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酸类最多,其他还包括醛,醇,酮,酚,酯等。牛乳经过137℃,4 s加热杀菌后,挥发性风味物质有75种,除上述风味化合物外,酯类和酮类数量明显增加,其中甲基酮,3-羟基-2-呋喃酮,δ-癸内酯,γ-十二内酯是UHT乳中重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对形成UHT乳特有风味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UHT 风味物质 萃取(spme) 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牦牛乳软质干酪成熟期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牛婕 甘伯中 +1 位作者 乔海军 刘兴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78-282,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不同成熟时期(30、60、90d)牦牛乳软质干酪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共检测出45种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种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对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和萃取温度的筛...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不同成熟时期(30、60、90d)牦牛乳软质干酪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共检测出45种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种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对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和萃取温度的筛选优化实验条件,采用75μmCAR/PDMS(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纤维头,50℃条件下吸附不同成熟时期(30、60、90d)干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效果较好。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是酸类、醇类、酮类,其次为酯类和醛类化合物,酸类物质构成了牦牛乳软质干酪的主体特征风味。乙酸、丁酸、己酸成为干酪中的优势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软质干酪 风味物质 萃取(spme) 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大进 方从容 王竹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29-132,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样品分析前处理新技术-固相微萃取。该技术利用待分析有机物与溶剂之间“相似者相溶”的原理,仅用一个类似进样器的装置即可完成全部样品前处理和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仪器的进样工作。具有操...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样品分析前处理新技术-固相微萃取。该技术利用待分析有机物与溶剂之间“相似者相溶”的原理,仅用一个类似进样器的装置即可完成全部样品前处理和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仪器的进样工作。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无污染、易于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是前处理方法的一次创新。针对分析所需的固定相、样品量和容器体积、萃取时间、无机盐的使用、pH值、温度、加速提取辅助装置等技术条件文中较详尽的介绍了选择方法。目前该技术已在农药残留、食品风味、体液药物残留分析领域中显现出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spme) 农药残留 食品风味 药物残留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酸豆乳香气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佳 马永昆 +3 位作者 崔凤杰 陈凡 孙乐六 夏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98-302,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分析技术,并结合感官评分法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3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豆乳进行香气分析和评价,探讨不同乳酸杆菌及其与嗜热链球菌按比例混合发酵对酸豆乳...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分析技术,并结合感官评分法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3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豆乳进行香气分析和评价,探讨不同乳酸杆菌及其与嗜热链球菌按比例混合发酵对酸豆乳香气的影响。感官评定结果表明,乳酸菌种及其混合比例对发酵酸豆乳的香气有明显影响。香气检测分析发现,对比发酵前样品,发酵后酸豆乳中酮类、酸类含量显著增加,而醛类和醇类含量明显减少,3种酸豆乳中相同关键香气成分含量有差异。感官评定与香气检测分析结果一致,1:1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菌种产香浓郁,产酸力高,是豆乳发酵的优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酸豆乳 萃取(spme) 色谱-质谱法(GC-MS) 香气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伟文 杨左军 +2 位作者 顾浩飞 郑文丽 徐嵘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547,共3页
采用CWX/DVB萃取头,应用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HPLC)分析了水溶液中的痕量微囊藻毒素。对SPME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分析。该方法测定MC-LR(LR型微囊藻毒素)的线性范围为1.00-200μg/L,... 采用CWX/DVB萃取头,应用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HPLC)分析了水溶液中的痕量微囊藻毒素。对SPME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分析。该方法测定MC-LR(LR型微囊藻毒素)的线性范围为1.00-200μg/L,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为0.45μg/L(3σ,n=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回收率为90%-99%。该方法测定MC-RR(RR型微囊藻毒素)的线性范围为1.00~100μg/L,相关系数为0.998 8,检出限为0.15μg/L(3σ,n=11),RSD为2.4%,回收率为89%~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spme) 高效液色谱 水样 囊藻毒素
下载PDF
SPME和SAFE对比分析炸花椒油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18
20
作者 孙丰义 王丹 +2 位作者 陈海涛 孙宝国 张玉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4,61,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两种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炸花椒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03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烃类36种、醛类12种、酮类8种、醇类28种、酯类12种、醚类2种...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两种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炸花椒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03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烃类36种、醛类12种、酮类8种、醇类28种、酯类12种、醚类2种、杂环及其他类5种。SPME法和SAFE法萃取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烃类、酯类和醚类化合物,SPME法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酯类化合物和独有的醚类化合物使得其测定结果更接近炸花椒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花椒油 萃取(spme)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 色谱-质谱联用 香料与香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