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氧在液氢中的行为特性及液氢生产的安全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庆祥 《低温与特气》 CAS 1998年第1期55-62,共8页
介绍了液氢装置各部分温区固体O2、N2积累部位、积累量大小等进行排液及升温测定实验考察,获得了固体O2、N2的流动性,溶解性和积累位置等行为特性数据。这些数据对估价液H2生产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及改进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介绍了液氢装置各部分温区固体O2、N2积累部位、积累量大小等进行排液及升温测定实验考察,获得了固体O2、N2的流动性,溶解性和积累位置等行为特性数据。这些数据对估价液H2生产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及改进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液H2生产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行为特性 制备 安全问题
下载PDF
液氢生产中若干固氧爆炸事故分析及防爆方法概述 被引量:4
2
作者 蔡体杰 《低温与特气》 CAS 1999年第3期52-57,共6页
对一些氢液化器在液氢生产中发生过的固氧爆炸事故作了分析, 试图通过这些事故, 总结经验, 从中探索出防止发生固氧爆炸事故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液氢 氢液化 爆炸 防爆方法
下载PDF
氯酸盐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降低产热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毅 徐涛 +3 位作者 王梦蕾 周兴明 胡晓 王海玉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8期1534-1537,共4页
为了满足固氧小型轻量化发展要求,降低固氧产热量是减小隔热防护措施的重要技术途径。从两个方面降低固氧产热量:一是开展氯酸钠的催化分解反应研究,降低氯酸钠分解温度,减少燃料添加量,降低产热量;二是充分利用已分解药柱放出的热量加... 为了满足固氧小型轻量化发展要求,降低固氧产热量是减小隔热防护措施的重要技术途径。从两个方面降低固氧产热量:一是开展氯酸钠的催化分解反应研究,降低氯酸钠分解温度,减少燃料添加量,降低产热量;二是充分利用已分解药柱放出的热量加热未分解药柱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降低燃料添加量和固氧产热量。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对比,从这两个方面降低固氧产热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 催化剂 分解
下载PDF
测定溶解氧的水样保存时间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培玲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1999年第2期59-60,共2页
《水质规范)中对水样保存时间规定为4~8h。经实验研究,取水样时,只要在现场严格执行固氧操作规程,就可以保证在72h内水样中的溶解氧不至发生变化。
关键词 溶解 保存时间 水质分析
下载PDF
民航飞机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发展现状分析
5
作者 吴延华 吴少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第5期4-4,6,共2页
在民航飞机的飞行过程中,氧气供应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民航飞机通常都会安装氧气系统来满足飞机的供养需求。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是民航飞机氧气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由于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的技术难度较高,我国目前尚无法实现独立生产... 在民航飞机的飞行过程中,氧气供应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民航飞机通常都会安装氧气系统来满足飞机的供养需求。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是民航飞机氧气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由于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的技术难度较高,我国目前尚无法实现独立生产,而这也给国产民航飞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对民航飞机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现状展开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飞机 气发生器
下载PDF
一种新型溶解氧-固氧配套装置设计
6
作者 郭研 吴松洋 朱时俊 《中国科技信息》 2018年第15期72-73,共2页
玻璃材质的溶解氧瓶具有易碎、不易携带,注入固定剂时易渗入空气等不足,在实际运用中多有不便。研究小组针对远程现场采集水样测溶解氧(DO)的实际需求,即既要立即固氧,又要安全运输至实验室,特别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溶解氧-固氧配套... 玻璃材质的溶解氧瓶具有易碎、不易携带,注入固定剂时易渗入空气等不足,在实际运用中多有不便。研究小组针对远程现场采集水样测溶解氧(DO)的实际需求,即既要立即固氧,又要安全运输至实验室,特别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溶解氧-固氧配套装置,能够满足DO测定的需求;另外,也特别设计改良了水样采集器配套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 装置设计 配套装置 玻璃材质 现场采集 安全运输 水体净化
下载PDF
氢液化装置防固氧累积及安全消除固氧的流程优化
7
作者 杨坤 熊联友 朱璟琦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4期462-466,共5页
氢液化过程中氧含量超标可能导致固氧累积并导致氢氧爆炸风险。分析了由此引发的爆炸事故,并阐述了预防固氧累积的重要性。综述了近年来防止固氧累积的研究成果,包括使用超纯氢作为原料气、增加固氧洗涤器、将固氧累积调整为固空累积等... 氢液化过程中氧含量超标可能导致固氧累积并导致氢氧爆炸风险。分析了由此引发的爆炸事故,并阐述了预防固氧累积的重要性。综述了近年来防止固氧累积的研究成果,包括使用超纯氢作为原料气、增加固氧洗涤器、将固氧累积调整为固空累积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或能耗。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安装两道节流阀来防止固氧累积并安全地消除累积的固氧。通过流程模拟计算,证明了这种优化流程更易获得过冷液氢。该优化流程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增加额外设备和能耗,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液化装置 累积 爆炸
下载PDF
含固氧颗粒的液氢传输管路中静电积聚仿真研究
8
作者 田雪皓 刘柏文 +4 位作者 王磊 马原 厉彦忠 雷刚 陈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为探究含固态氧颗粒的液氢管道传输中静电积聚规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开展了液氢-固氧体系荷电规律仿真预示。采用拉格朗日颗粒轨道法与计算流体动力学分别描述连续液氢流与离散固氧颗粒的运动,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计... 为探究含固态氧颗粒的液氢管道传输中静电积聚规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开展了液氢-固氧体系荷电规律仿真预示。采用拉格朗日颗粒轨道法与计算流体动力学分别描述连续液氢流与离散固氧颗粒的运动,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计算获得固氧电学性质,并通过电容器法描述固氧颗粒碰撞起电规律,实现固液两相流与静电场的耦合求解。仿真结果发现,当液氢流速为10 m·s^(-1),固氧颗粒粒径为1000μm时,固氧颗粒比电荷达10μC·kg^(-1),颗粒饱和电量约为84 pC,两相流电荷密度为2.84×10^(-4)C·m^(-3),较纯液氢流静电大8个量级。随着颗粒-壁面碰撞次数增多,颗粒荷电量趋于饱和。管流参数对荷电规律影响显著,颗粒比电荷随颗粒质量流量增加略有降低,随管长增加和管径减小而增大,随液氢流速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即存在极小值。颗粒物性也会对荷电量产生影响,颗粒比电荷随粒径增大存在极小值和极大值,颗粒杨氏模量、电阻率、密度等也对荷电规律具有一定影响。研究工作可为液氢传输系统设计与安全防护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颗粒 电荷演化 静电积聚
下载PDF
液氢生产中若干固氧爆炸事故分析及防爆方法简述 被引量:1
9
作者 蔡体杰 《工厂动力》 2000年第4期27-33,共7页
对一些氢液化器在液氢生产中发生过的固氧爆炸事故作了分析,试图通过这些事故,总结经验,从中探索出防止发生固氧爆炸事故的途径与方法。文内简述了各种防瀑途径,根据固氧爆炸的特点和我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种防爆方法,以期防止... 对一些氢液化器在液氢生产中发生过的固氧爆炸事故作了分析,试图通过这些事故,总结经验,从中探索出防止发生固氧爆炸事故的途径与方法。文内简述了各种防瀑途径,根据固氧爆炸的特点和我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种防爆方法,以期防止这类爆炸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爆炸 防爆方法 事故分析
原文传递
小麦根系联合固氮菌剂的工业生产
10
作者 郭明哲 王均朋 《江苏化工》 1990年第1期6-8,共3页
从小麦根系中分离出的联合固氮菌菌种,经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出菌液,然后再被草炭吸附而成的生物肥料—联合固氮菌剂.它能固定大气中的氨转变成结合态氮—氨,被麦苗直接吸收,促进生长发育,并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生态环境,1988年经小麦... 从小麦根系中分离出的联合固氮菌菌种,经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出菌液,然后再被草炭吸附而成的生物肥料—联合固氮菌剂.它能固定大气中的氨转变成结合态氮—氨,被麦苗直接吸收,促进生长发育,并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生态环境,1988年经小麦田间试验平均增产10.3%,已被国家科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根系 菌剂 细菌性 肥料
全文增补中
果园套种紫云英好处多
11
作者 周长征 《福建农业》 1997年第12期11-11,共1页
一、紫云英的根瘤菌具有固氧作用,能吸收空气中的氮素,从而转化为果树所吸收的营养成份。压青后可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根瘤根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平衡菌群结构,初产果园每年可节省施座果肥1—2次。
关键词 果园套种 紫云英 菌群结构 进土 果园土壤 根瘤菌 微生物活动 团粒结构 盖果
下载PDF
含固率与接种比对分类厨余垃圾高固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恒彬 高原 李秀金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20-1027,共8页
文章通过分类厨余垃圾中温高固批式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含固率(15%,20%,25%)和接种比(1∶1,1∶2,1∶3)对分类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固率越高,接种比越低,产甲烷迟滞期就越长;在含固率为25%,接种比为1∶2的条件下... 文章通过分类厨余垃圾中温高固批式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含固率(15%,20%,25%)和接种比(1∶1,1∶2,1∶3)对分类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固率越高,接种比越低,产甲烷迟滞期就越长;在含固率为25%,接种比为1∶2的条件下,产甲烷迟滞期最长,但日最大产甲烷速率、单位挥发性固体(VS)产甲烷率和单位总固体(TS)产甲烷率均最高,分别为9.8 mL/(g·d),217.7 mL/g和135.3 mL/g,TS和VS去除率也最高,分别为28.28%和49.47%;当接种比为1∶1时,3组厌氧消化体系均发生严重酸化导致系统崩溃;厌氧消化前期的主要发酵类型为乙酸型发酵和丁酸型发酵,后期主要为丙酸型发酵;在含固率为25%,接种比为1∶2的条件下,丙酸型发酵持续时间最长,对应的甲烷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厨余垃圾 消化 接种比 产甲烷效率
下载PDF
强化两相污泥高固厌氧消化系统的微生物群落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知平 吴静 +5 位作者 左剑恶 王晓璐 王翀 王广启 王凯军 钱易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59-2064,共6页
污泥高固厌氧消化具有反应器体积小、能耗低、沼渣少等优点,但其相关机制尤其是微生物机制研究还非常有限.利用16S rRNA克隆文库技术,本研究考察了一个中试污泥高固厌氧消化系统稳定运行期的微生物群落.该中试系统采用"超高温酸化... 污泥高固厌氧消化具有反应器体积小、能耗低、沼渣少等优点,但其相关机制尤其是微生物机制研究还非常有限.利用16S rRNA克隆文库技术,本研究考察了一个中试污泥高固厌氧消化系统稳定运行期的微生物群落.该中试系统采用"超高温酸化(70℃)-高温甲烷化(55℃)"的强化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的含固率约为9%.在总的固体停留时间仅15.5 d(酸化3 d+甲烷化12.5 d)时,系统挥发性固体(volatile solid,VS)去除率为35.7%,甲烷产率(以CH4/VS去除计)为0.648 m^3·kg^(-1).两相的细菌组成差异较大:在超高温酸化相存在大量降解蛋白质/氨基酸的细菌;在高温产甲烷相则主要是降解纤维素等多糖和一些简单糖类的细菌以及长链脂肪酸降解细菌;两相中都存在降解简单糖类的细菌.两相的古菌绝大部分都属于Methanothermobacter,特别是高温产甲烷相检出的古菌100%都属于Methanothermobacter,由于仅在产甲烷相检测到沼气,这表明系统中的甲烷化过程主要通过氢营养途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活性污泥 消化 两相厌消化 微生物群落 氢营养型产甲烷
原文传递
经济型耐腐蚀钢中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学群 张万灵 +3 位作者 陈珊 刘建容 曹国良 李国明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60-965,共6页
为了冶炼不同氧含量的碳素船体钢,通过机械性能试验和周浸试验研究了钢中氧含量对钢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铸生产许可的氧范围内,随着钢水脱氧程度的减弱,钢中氧质量分数增加,钢材的平均腐蚀率略有下降,而耐点蚀性... 为了冶炼不同氧含量的碳素船体钢,通过机械性能试验和周浸试验研究了钢中氧含量对钢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铸生产许可的氧范围内,随着钢水脱氧程度的减弱,钢中氧质量分数增加,钢材的平均腐蚀率略有下降,而耐点蚀性能有较明显增强,变化曲线的高氧端比低氧端平均点蚀深度下降约22.7%.弱脱氧钢的机械性能符合规范要求,可达到D级钢水平.分析认为,氧提高钢材耐蚀性的原因主要是固溶氧可提高铁的热力学稳定性,提高了蚀孔内铁的腐蚀电位,降低了蚀坑扩展速度.氧作为耐蚀元素应用可以显著降低耐蚀钢的成本,提高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蚀 耐腐蚀钢 热力学稳定性
下载PDF
厨余垃圾厌氧产酸与产甲烷反应器运行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Zafiry Defemur 李明凯 +1 位作者 孔鑫 岳秀萍 《环境卫生工程》 2020年第2期59-65,共7页
通过模拟长期稳定运行的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反应器和产酸反应器,研究高含固条件(10%TS)下2种反应器中VFAs的产生和转化途径及其对沼气产生的影响。在启动阶段,由于发酵类型不同,2种反应器中VFAs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产酸反应器中,... 通过模拟长期稳定运行的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反应器和产酸反应器,研究高含固条件(10%TS)下2种反应器中VFAs的产生和转化途径及其对沼气产生的影响。在启动阶段,由于发酵类型不同,2种反应器中VFAs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产酸反应器中,较高的氢分压和丁酸的积累表明该产酸类型以丁酸型发酵为主,基于此,VFAs产量迅速上升,pH迅速降低至5.3左右,CH4产率降低;当产酸反应器结束运行时,TVFA/SCOD稳定在85%以上。相反,在正常的产甲烷反应器中,前期产酸阶段有机物水解产酸的主要途径为丙酸型发酵,氢分压很低。在此条件下,丙酸和丁酸会被转化为乙酸,随之被嗜乙酸产甲烷菌利用,同时,VFAs浓度降低,pH迅速恢复至约6.5;长时间稳定运行中,共产生沼气约34 L,CH4体积分数保持在71%~75%。结果表明,丁酸型发酵是厌氧反应器中VFAs积累、pH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丁酸的形成会对产甲烷菌的代谢造成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消化 产酸 产甲烷 丙酸型发酵 丁酸型发酵
下载PDF
基于CFD的卧式高固厌氧消化混合策略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玉瑛 王鑫 +5 位作者 张世豪 胡锋平 汪楚乔 吴静 许莉 许高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3-1943,共11页
高固厌氧消化(High solid anaerobic digestion,HSAD)在实际生产运行中,与传统厌氧消化相比,存在混合效果差、能量转换效率低等缺点。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研究了不同桨叶角度的搅拌桨对生产规模反应器... 高固厌氧消化(High solid anaerobic digestion,HSAD)在实际生产运行中,与传统厌氧消化相比,存在混合效果差、能量转换效率低等缺点。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研究了不同桨叶角度的搅拌桨对生产规模反应器混合效率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工况下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能量消耗,确定了最佳工况。结果表明,随着桨叶角度从30°增加到60°,径向和轴向混合均有明显改善,但在高转速下的改善效果不明显。考虑到实际工程应用,建议采用低转速和大桨叶角度。因此,建议反应器采用桨叶角度为60°的搅拌桨,转速为1 r·min^(-1)(净能量产出为0.023 GJ·d^(-1)·m^(-3))。本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HSAD反应器的混合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 计算流体力学 桨叶角度 混合策略 能量评估
原文传递
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齐利格娃 李伟 +2 位作者 高金华 任征然 王佳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4-19,共6页
相对于传统厌氧消化,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具有反应器容积小、有效容积沼气产率高、建设和运行成本低等优势。从技术优势、控制参数、消化性能、存在问题和优化方式等方面,对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系统进行了综述。通过调控优化污泥高含固厌... 相对于传统厌氧消化,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具有反应器容积小、有效容积沼气产率高、建设和运行成本低等优势。从技术优势、控制参数、消化性能、存在问题和优化方式等方面,对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系统进行了综述。通过调控优化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过程控制参数,采用多种预处理技术耦合+厌氧消化/混合基质共消化等工艺形式,可以有效解决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搅拌困难,传质、传热效果差,中间产物积累抑制等问题,并提高其厌氧消化性能。实践表明,高含固厌氧消化是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高含消化 预处理 控制参数
原文传递
不同组合方式对厌氧—好氧消化联合处理市政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凌军 严小芳 +2 位作者 李小伟 董滨 戴晓虎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5,共5页
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联合处理污泥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污泥的稳定化程度,通过对比分析厌氧-好氧和好氧-厌氧两种不同组合方式条件下污泥稳定化效果及处理后基质土地利用性能的差异,以期提出更优的组合方式。结果表明,与厌氧-好氧工... 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联合处理污泥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污泥的稳定化程度,通过对比分析厌氧-好氧和好氧-厌氧两种不同组合方式条件下污泥稳定化效果及处理后基质土地利用性能的差异,以期提出更优的组合方式。结果表明,与厌氧-好氧工艺相比,好氧-厌氧工艺具有较低的VS降解率,但甲烷产率较高。与好氧消化出料相比,厌氧消化出料具有更高的植物毒性,这可能是因为其中含有较高的溶解性物质,导致其渗透压较高,抑制了植物种子的发芽。此外,与单级好氧消化工艺相比,厌氧-好氧工艺产生的出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稳定化 高含消化 自热式高温好消化 甲烷产率 植物毒性
下载PDF
热轧TC4钛合金板富氧层中氧原子的固溶硬化行为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岩 陈玉东 +1 位作者 董常青 孙新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0-93,共4页
通过波谱分析距表面不同深度的氧含量,研究了热轧TC4钛合金板富氧层氧元素浓度分布规律;同时研究了富氧层氧元素浓度对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轧TC4钛合金板富氧层厚度约为60μm,随着距离表面深度增大,富氧层中氧元素浓度逐渐减少... 通过波谱分析距表面不同深度的氧含量,研究了热轧TC4钛合金板富氧层氧元素浓度分布规律;同时研究了富氧层氧元素浓度对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轧TC4钛合金板富氧层厚度约为60μm,随着距离表面深度增大,富氧层中氧元素浓度逐渐减少;硬化层厚度与富氧层厚度一致,随着距离表面深度增大,硬度逐渐减小;富氧层中O原子的间隙固溶硬化效应导致钛合金形成硬化层;建立了氧浓度、距表面深度和显微硬度两两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硬化层
原文传递
高固厌氧消化后的秸秆沼渣与褐煤共制备生物质型煤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凯 闫芳 +4 位作者 王祯欣 浦鹏 江皓 周红军 李叶青 《中国沼气》 2019年第3期68-74,共7页
生物质是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生物质资源,不仅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还可以产生能源。文章以高固厌氧消化(HS-AD)后的秸秆沼渣和褐煤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对影响沼渣型煤的工艺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对成型后的生物质型煤进行热... 生物质是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生物质资源,不仅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还可以产生能源。文章以高固厌氧消化(HS-AD)后的秸秆沼渣和褐煤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对影响沼渣型煤的工艺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对成型后的生物质型煤进行热重分析,以考察其作为燃料的燃烧特性。结果发现,如果对沼渣型煤的抗压强度要求为700N,最优工艺条件为成型温度为145℃,沼渣含量为23%,保压时间为120s。热重研究发现,生物质型煤热解过程表现为4个阶段,在第3个阶段,生物质型煤发生大规模热解,其中沼渣型煤的质量减少量在20%~30%,玉米秸秆型煤的质量减少量在30%~40%。升温结束后,沼渣型煤和玉米秸秆型煤的质量减少量分别为35%~45%和45%~55%。生物质型煤热解过程为褐煤与生物质的分阶段热解过程,与生物质和褐煤单独热解相比,其特征温度有偏差,在热压处理后褐煤与生物质热解过程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有助于褐煤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 秸秆沼渣 褐煤 生物质型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